日本會將一年四季的月份用季節感更強的「和風月名」來命名,而12月卻不同於其他月份,叫做「師走」。
那麼「師走」的由來為何呢?
原本「師走」是指舊曆的12月,大致是現在的12月末至2月上旬的時期,
但由於日本自明治初期開始使用西曆,「師走」也便成為了12月的別稱。
我們將這個詞語拆開進行解讀,意思是「師」非常忙碌四處奔走之意,那麼此「師」到底是指什麼人呢?
師(僧侶)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年末請僧侶入家誦經的習俗,
因此「師走」有源於描述每日奔走於各家僧侶忙碌的樣子一說。
「師匠の僧が、お経をあげるために、東西を馳せる月」
由「師が馳せる」演變為「師馳す」(しはす)。
御師
御師是所屬於神宮、神社的神職人員,
12月是御師最忙的時期,由此便有「師走」一說。
教師
年末也是有名的老師四處奔走的時期,
趨走(すいそう)一詞便是形容此時忙碌的樣子,
因此也有將年末稱之為「師趨」(しすう)一說。
再者,有12月是一年之尾,從「年が果てる」(年關至)一詞演變為「年果つ(としはつ)」一說,
或是將一年四季季末之月稱為「しはつ(四極)月」一說。
不同的演變之說,使得「師走」的讀法可以讀作「しわす」或是「しはす」。
正確的語源雖然至今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但都是表示一年之末,季節之尾之意。
師走になりぬ、その年はかな暮れぬ。
年關將至,不知道各位在年初定下的那些目標是否有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