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政策影響 多家光伏上市公司2018淨利潤減少

2020-11-25 中國電力網

光伏政策影響 多家光伏上市公司2018淨利潤減少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2-28

  據了解,由於受2018年光伏政策,尤其是「531」光伏新政的影響,我國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規模與確認銷售的進度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影響了光伏上司公司整體銷售收入、淨利潤的增長。

  據悉,2018年有超六成光伏企業出現業績下滑。

  隆基股份2018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26.61億~27.6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減少25.36%到22.55%。

  陽光電源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億至8.5億元,同比下降17%到22%。

  而中利集團近日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則確認,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088.7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9.89%。

  對於我國未來的光伏行業,隨著新一輪利好政策的發布,業內人士預計,2019年,我國光伏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分析師預測,未來四年中國的光伏市場將穩定在40-50吉瓦。

相關焦點

  • 快可光伏業績受光伏政策影響大 2019年恢復增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新股排查丨快可光伏業績受光伏政策影響大,2019年恢復增長近日,蘇州快可光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快可光伏)向上交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600萬股,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
  • 珈偉新能2018年財報,光伏行業怎麼樣了
    珈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於4月26日發布了2018年度財報。報告期內,珈偉新能實現營業收入16.9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8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9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32.01%。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大幅下降。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請看我們接下來的年報解讀。
  • 分布式光伏領先者芯能科技登陸A股 擬擴大自持電站規模
    「很多年前我就有個夢想,在符合條件的住戶屋頂上裝上光伏板,這樣既可以發電,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對環境造成的汙染,還具有觀賞功能」,一直想要做一家上市公司的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能科技」)董事長張利忠,在其公司成立
  • 北京市最新分布式光伏補貼政策解析 - 北京光伏市場 - 北極星太陽...
    各區發展改革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按照《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進一步支持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的通知》(京發改規〔2020〕6號)要求,現開展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名單(2021年第一次
  • A股首隻光伏場外指數基金來了!天弘光伏產業1月11日起發行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麥肯錫發布的中美科技產業對比雷達圖中,光伏是唯一個接近滿分的,成為中國在全球市場的一張名片。市值屢創新高,A股光伏板塊19家上市公司2020年股價翻倍全年大漲110.94%,這是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在2020年創下的成績。
  • 遼寧富豪孟廣寶「光伏夢」破碎:營口50億項目命運多舛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遼寧富豪孟廣寶「光伏夢」破碎:營口50億項目命運多舛本報記者 董曙光 營口報導四年前,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潤光伏」)與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管委會在上海籤訂投資協議,雙方擬在營口沿海產業基地攜手建設「沿海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產業園」。
  • 【光伏速成表】一張表確定你家的光伏電站
    知道各位忙著追劇,小編特意為各位準備一份【光伏速成表】!一張表,「決定」你家光伏電站!小編經常在後臺收到很多讀者朋友的諮詢:我們家能裝多大電站?怎麼賣電?現在有了這張表,我知道你們又要問我:安裝一個需要投資多少?
  • 合肥下發2018年度光伏產業扶持政策補貼資金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合肥經信局發布2018年光伏產業扶持政策補貼資金兌現公示,據公告顯示,補貼共計2936萬,陽光電源、通威、晶澳、晶科、中南光電、天合光能等作為鼓勵企業接受多產多銷補貼。詳細請見原文。
  • 這家光伏設備商闖關科創板:私有化三年不到,控制權存風險
    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896.87萬元、5391.39萬元、7767.25萬元。   2018年5月,我國「531新政」推出,明確提出提高光伏行業發展質量的同時,也加快補貼退坡,光伏補貼的裝機規模和電價標準均下調,使光伏行業產業鏈產生了結構性調整。
  • 國家力挺光伏,2020年主要光伏政策匯總!
    2019-2020 年全國碳市場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共計 2225 家。1月5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官方消息稱:《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已於2020年12月25日審議通過,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5·31」新政致2018年光伏裝機下降18%,行業協會秘書長說中國光伏...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1月17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當日舉辦的「光伏行業2018年發展回顧與2019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獲悉,2018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超過43GW,同比下降18%,其中,集中式約23GW,更是同步下降31%。
  • 2021年「光伏玻璃」行業高景氣度能否持續?背後的龍頭企業都有誰?
    行業制約因素 (一) 光伏行業對政策依賴大,制約行業發展 光伏行業對政策依賴大,因此政策轉向對需求量會產生巨大影響。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的出臺旨在解決光伏產業產能過剩、光伏消納、棄光等問題。但本次光伏新政的出臺還是超出了市場預期,2018年的新增裝機規模被大幅調低,這對處在產業鏈中遊的電光伏玻璃行業形成了巨大衝擊。受新政影響,光伏玻璃國內需求減少,對光伏玻璃製造商形成了較大的庫存壓力。
  • 2020年股市十大關鍵詞:讀懂股市風向標|光伏|食品飲料|概念股|產業...
    多重利好下,光伏板塊今年下半年在資本市場備受關注,晶澳科技、隆基股份等龍頭公司年內股價漲超三倍。今年下半年,光伏玻璃產能供不應求價格暴漲,一度引發6家光伏龍頭企業聯合發文,呼籲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更令光伏板塊自11月下旬再度發起上攻屢創新高。
  • 遼寧富豪孟廣寶光伏夢碎 華君汽車集團營口50億項目命運多舛
    彼時,有媒體報導稱,項目將建成東北地區首家光伏全產業鏈,成為營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領頭羊。不過,上述項目命運多舛。海潤光伏退出後,由華君集團承接。如今,這個宣稱建成東北首家光伏全產業鏈的項目幾經變更,但至今仍未投入運營。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營口走訪了解到,該產業園項目目前主體工程已近尾聲,60餘棟廠房鱗次櫛比排列。
  • 中國光伏到底有多強?這些數據告訴你真相
    其中,2013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達到12.92GW,同比增長超過200%,明顯高於預期。2014年受光伏政策、電站質量、投資資金緊張等因素影響,新增裝機略有減少;到2015年新增裝機已超過15GW。然而,在分布式光伏裝機量上,國內發展依然相對遲緩。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一體化搶佔先機,專業化創新破局
    受到「限規模、降補貼」影響,2018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44.26GW,同比下降16.6%。 2019年開啟光伏競爭性配置新階段。經過2018年「531」二次降補和2019年競價上網改革,補貼對光伏組件的價格貢獻由2014年的0.16元/W降至2019年的0.01元/W,毛利佔比由2014年的14.2%下降至2019年的0.91%,政策對產業盈利的影響下降94%,此後技術創新開始主導產業變革。
  • 不懂十二月的十二個時辰 就難懂二零二零年的光伏
    5日,「2019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召開,它給光伏人的印象是:光伏產業過去成績之大難以想像,未來市場之大也難以想像,可是面對有些蒼白的現實,既不敢奢望專家說的「力爭要將國家的光伏平價政策連續三年左右」,也一時難以找到「跳出光伏看光伏」的實現路徑。政策的作用減弱了,市場的作用還不健全,這都決定著2020年的光伏是市場化的探索之年,不是大發展之年。
  • 中國光伏到底有多強?最新權威數據告訴你真相
    其中,2013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達到12.92GW,同比增長超過200%,明顯高於預期。2014年受光伏政策、電站質量、投資資金緊張等因素影響,新增裝機略有減少;到2015年新增裝機已超過15GW。然而,在分布式光伏裝機量上,國內發展依然相對遲緩。
  • 中國光伏逆變器行業驅動與制約因素
    1.2 光伏裝機容量持續增長為光伏逆變器提供更多市場空間 受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等因素影響下,中國光伏市場穩步擴大。這一政策調整目的在於大力推行分布式光伏發電,根據沙利文數據顯示,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4.6GW增長至2018年的50.6GW,年複合增長率為82.4%,成為光伏逆變器產業發展一大推力。在光伏發電裝機數目擴增與光伏政策的雙重推動下,中國分布式光伏逆變器將持續發展,預計在2019-2023年間將以年複合增長率34.5%的速度增長,在2023年將突破220GW。
  • 2018年至今賣出2.5GW光伏電站,回血 61億元
    目標公司擁有位於中國的6座已營運光伏電站,總併網容量約174MW。本次...此外,於2020年1月1日,該公司附屬公司G...截至2019年12月31日,保利協鑫收益達192.5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跌6.4%;毛利約46.78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跌7.0%;股東應佔虧損約1.97億元,較2018年同期減少71.6%。保利協鑫主營業務主要包含光伏材料、光伏電站及新能源業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