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豬掛梁上30年,變成「殭屍豬肉」,別人花60萬買,主人都不賣

2020-12-01 東北美食臺

一頭豬掛梁上30年,變成「殭屍豬肉」,別人花60萬買,主人都不賣

豬肉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肉,可以用豬肉做成很多的料理,像是家常吃的炒菜,或者是燉菜,最貴的就要數火腿了,好的火腿價格要比一隻豬都要貴,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豬,一頭被掛了30年,還捨不得被吃的豬。

在四川藏族自治區阿壩洲, 他們哪裡有一種臭豬肉,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這種豬肉的製作方法,那就是把豬掛在房梁上,當然是會去除內臟的,把整頭豬經過一些列的處理後,在掛在灶上的房梁上自然煙燻數年,這樣豬肉就製作好了。

這裡1年365天房梁上都掛著「豬」,時間長了顏色漆黑都風乾了,這正是這豬肉的特色,時間越長的口感越好,價格也越高,在當地的地位也就越高,最長時間的有30年,一頭豬掛梁上30年,變成「殭屍豬肉」,別人花60萬買,主人都不賣!

這豬肉是他們哪裡居家待客的最高珍品,60萬主人都不賣,貴客來了才捨得吃,製作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生吃,也可以煮食,剛開始的時候,是很難下咽的,但是多吃幾口就會發現,嘴裡滿口濃香,味道特別的濃鬱,讓人回味無窮!

小夥伴們,你們有吃過這種「殭屍豬肉」嗎,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一起在評論區討論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解讀金豬年的豬肉革命:豬價暴漲背後
    因為嚴格遵守衛生管理規定,現有400頭母豬的國家儲備肉基地小寨農場,在疫病中保持了豬94%的成活率,保證每天都能提供30頭生豬上市。河源養豬戶丘百旋感嘆的是:豬越來越難養是不爭的事實。其實目前即使沒有藍耳病,豬的死亡率也達到10%左右,養豬不要說賺錢,弄不好還會破產,「疫病一天不除,養豬戶不能安心,何來生豬!」
  • 解讀金豬之年的豬肉革命:豬價暴漲背後
    因為嚴格遵守衛生管理規定,現有400頭母豬的國家儲備肉基地小寨農場,在疫病中保持了豬94%的成活率,保證每天都能提供30頭生豬上市。河源養豬戶丘百旋感嘆的是:豬越來越難養是不爭的事實。其實目前即使沒有藍耳病,豬的死亡率也達到10%左右,養豬不要說賺錢,弄不好還會破產,「疫病一天不除,養豬戶不能安心,何來生豬!」
  • 誰都不愛的肥豬肉,他卻能變成寶,把一頭肥豬賣到上萬元!
    豬的肉質太肥,對養殖戶來說是個鬧心的事,肥豬肉在市場上不受歡迎,豬太肥意味著賣不上好價格。在河北省淶源縣有個叫張立傑的小夥卻解決了這個煩惱。在沒辦法讓豬的瘦肉率提高的情況下,他轉變思路,在肥肉上挖掘新商機,不僅把肥肉變成寶,而且靠著肥肉瘦肉的合理銷售,一頭豬在他手上賣上萬元,靠著養豬和加工豬肉產業,年銷售額超過了2000萬元。
  • 豬肉漲價吃不起,不妨跟著我讀一讀關於「豬」的詩詞,解解饞吧?
    要問2019年誰的身價最貴?我以為當屬那只會飛的「豬」了(價格飛漲)。近日,豬肉單斤市場價突破30元大關直逼40元,我們家的餐桌見你一面已從「一天三頓」,變成「三天一頓」,我那點微薄的工資實在追不上你坐火箭的速度。我的乖乖,你還是那個平易近人的「二師兄」嗎?
  • 深圳女子花了1800,換了10斤豬肉,好幾天心裡不得勁!
    看著這10斤豬肉就來氣,1800元就換這點肉!我們在深圳打工,8月份,老公花了800元買一頭豬苗回老屋,當時就說好了,由公公婆婆出勞動力,幫著餵養;豬飼料,谷,玉米全部由我們負責,餵的是過年豬,年末殺了,公婆分30斤肉,其餘的歸我們家,小叔子一家自然沒有,沒出錢也沒出力的。
  • 豬價喜迎開門紅,「一豬難求」!春節豬肉會漲到多少錢一斤?
    從目前的漲跌走勢來看,元旦節日暴漲行情的出現,已經為春節豬價上漲行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豬價還有一波上漲的行情。一方面由於豬價的持續走高,導致養豬戶抗價惜售情緒高漲。屠企收豬困難加大,短期內不得不提價收豬。就拿我們這裡來說,這兩天豬價呼呼上漲,基層收豬販子的日子也不好過,前兩天聯繫好的客戶,這兩天很多都變卦了,寧可毀約賠償定金,也不願意出手賣豬。
  • 我是一頭豬
    我是一頭豬為什麼我不加修飾詞?難道你沒見過豬圈?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昂?我看你比豬還笨咧,我不是大笨豬,我是黑豬,但是和大笨豬的待遇也沒什麼兩樣,每天都在重複的工作,早上7點,主人給我下了指標,必須要把3斤草料吃完,對於我來說,最近因為運動量少,食慾有點懈怠,吃了兩斤半有點撐,嗝~
  • 155億番禺富豪:從賣豬肉到開動物園,曾包機一次引進30隻長頸鹿
    1978年,蘇志剛到廣州城裡打工,幹建築工,給別人蓋房子。幫一個賣豬肉的人家蓋房子過程中,他得知賣豬肉很賺錢,就開始到食品站進豬肉出來賣。在大石賣了幾年豬肉,不安於做小小的「豬肉佬」,他開始騎著自行車到廣州的大酒樓(如流花賓館、廣州酒家)推銷他的豬肉,再給這些大酒樓送豬肉。到1988年,蘇志剛已經賣了10年豬肉,積累了第一桶金。
  • 2019年是豬年,豬肉該不該吃?能不能吃?
    該病毒耐低溫,對高溫敏感,不同溫度條件下存活時間不同:25-37℃可存活數周,56℃可存活70分鐘,60℃可存活20分鐘,在4℃條件下可以存活1年以上,在冷凍豬肉中可存活數年,高溫條件下可有效殺死病毒。2、非洲豬瘟感染人嗎?非洲豬瘟雖然對豬具有高致病性,但該病不是人獸共患傳染病,迄今沒有感染人的報導,對人不存在感染的風險。
  • 3大老年菜,十年火腿、30年臭豬肉,上千年的它吃了還能活麼?
    眾所周知,美味的食物都是靠時間的沉澱製作而來的,那麼今天小編想要講的就是製作比較久的比較花心思的食物。上班的有十年火腿、30年的臭豬肉等!不知道你看了這篇文章是吃了幾種過呢!第一種、十年的火腿火腿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食物,金華火腿就是在中國比較出名的,那你吃過十年的火腿嗎?這種西班牙的火腿在世界上都是比較罕見的。是西班牙的國寶級食物。西班牙人特別喜歡吃火腿。在西班牙就有一個人他的火腿就是一根十年的。豬是散養的。每天就喝山泉水、吃各種大自然的食物。這樣的地方還可以讓豬有特別高的運動量!
  • 壹號土豬聯合創始人曾被嘲諷 「北大屠夫」如今以賣豬肉為榮
    「人總要吃飯啊,豬肉回籠快。」陸步軒決定為了生計操刀賣肉,天之驕子成了農貿市場的小販。「家人都不知道,瞞著家人去賣豬肉的。」陸步軒回憶說,當父親第一次看到自己拿著殺豬刀在菜市場切肉,眼淚撲簌簌掉下來。壹號土豬銷售額超18億 北大屠夫以賣肉為榮2003年,他被媒體廣泛關注,肉攤外面的報販子驚呆了,沒想到這個「不識字」的豬肉佬竟然是北大畢業,陸步軒也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廣東一中學校友為母校捐贈10頭豬,網友:比給錢好,豬事大吉
    廣東陽江一中110年校慶,陽江一中老校友劉先生為母校慷慨捐贈生豬10頭,個個又肥又可愛,說是劉先生自己飼養10個月以上,算是給久未有肉的陽江一中餐廳加加餐。一、重大節日為何捐豬?1、今年是豬年,捐豬也喜慶,算是賀喜了,別管怎麼說這也是心意。畢業校友發財的也不少,能想著母校的真不多,懂得報恩的給母校捐點錢,物。不懂的一毛不拔也有。
  • 壹號土豬陸步軒:身價上億的抖音網紅,讀書人裡最會賣豬肉
    2019年10月,最新一期抖音視頻裡,他手持摺扇,立在「壹號土豬」檔口前,侃侃而談,「所謂豬糧安天下,豬肉是中國人攝入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70年來,中國從1957年的人均豬肉佔有量12.5斤,到了2017年,人均消費量達80斤,翻了七倍。」他自豪地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 那個被群嘲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捐了9億給母校
    30年風雨飄搖,曾經的弱冠少年,如今已年過半百。其間的跌宕和辛酸,又有幾人知曉?02.一次錯位分配,把寒門狀元打回原形陸步軒1966年出生在陝西長安縣農村,父母都是文盲,母親早逝,家境貧寒。家裡只有一本書,就是《毛澤東語錄》。
  • 北大才子重慶賣豬肉 銷售員專科起步多是本科生
    這幾天,「北大屠夫,重慶賣土豬」的活動再次讓北大才子陳生和陸步軒以及他們的壹號土豬肉火了一把。剛從大學畢業的銷售員姜孔現場為顧客挑選豬肉。 重慶晨報記者 苑鐵力攝  陳生於1984年從北大經濟系畢業,陸步軒則是在1989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雖然專業不同,但畢業後他們都賣起了豬肉,2008年起兩人更是合夥開公司賣土豬肉。
  • 寧鄉:千年花豬上桌記
    楚溈香各養殖基地內的寧鄉花豬,盡情享受著公司為它們量身定製的福利。比如,平均每頭肉豬的欄舍面積比普通肉豬大四分之一,達到1.5平方米;不管是仔豬、肉豬還是種豬,都堅持餵熟化的液態料。這位「博士豬倌」告訴記者:「與普通白豬相比,寧鄉花豬喜歡更大的活動空間,習慣於吃熟食和液態料,不喜歡生食和幹潲。」寧鄉花豬所享受的福利,在散養過程中也能得以充分實現。
  • 看餓系列:你聽說過湖南五大土豬嗎?都很土,但是超香…|湖湘地理
    幸運的是,我的合伙人之前一直堅持養黑豬,2010 年,豬場有 8 頭公豬,84 頭母豬。也到處找過種豬,很少。" 經過 8 年的培育發展,如今豬場有 32 頭公豬,650 頭母豬,13 個血緣。" 長沙縣純種的羅代黑豬大概 4 萬多頭 ",群體並不算大,但是至少解除了羅代黑豬瀕危的處境。" 政府五年規劃的目標是 30 萬頭。"
  • 男子花百元購物,抽獎中了一頭豬
    據工作人員表示,一頭活豬的價格是6000元左右,對於中獎者來說,這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年頭歲尾,促銷已經成為了商家的家常便飯。各個商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都拿出了看家本領,都期望在元旦春節期間有一個好的收益。這個超市做得很好,既有新穎又有實效性,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這不得不說是商家用心良苦。
  • 千年花豬上桌記
    近幾年公司新建養殖基地,他嚴格按照「外面的蚊子都飛不進去」的標準進行建設,並採取眾多生態、智能技術,實施全封閉式管理,確保所養豬群及產品的安全。 楚溈香各養殖基地內的寧鄉花豬,盡情享受著公司為它們量身定製的福利。比如,平均每頭肉豬的欄舍面積比普通肉豬大四分之一,達到1.5平方米;不管是仔豬、肉豬還是種豬,都堅持餵熟化的液態料。
  • 「豬籠入水」「剝光豬」…確認過眼神,我們都是廣東人!
    2亞蘭賣豬,一千唔賣賣八百比喻:不知足又不當機立斷的人有一位叫亞蘭的村婦,她到集市上出售自己養的四頭豬,最開始有人出價一千買,但是她卻認為價錢太低,不肯賣。到晚上快收市時,有一個人只出價八百元。亞蘭眼見就快收市,再不賣就沒有收穫,只好忍痛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