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文化:「弔喪」和「奔喪」一樣嗎?要分清,別鬧笑話

2021-01-09 聊城王崗愛講字

中國是個古老的文明古國,在上下5000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太多的璀璨文化供人們汲取。中國的文化是多元的、綜合的、門類眾多的,正因為它文化體系眾多,在文化上面的規矩也很嚴謹。今天我們討論很多人不大了解的風俗文化:白事文化中的「弔喪」和「奔喪」。

「弔喪」和「奔喪」有什麼區別?

「弔喪」和「奔喪」,這兩個詞語到底有啥區別?大家千萬別用錯,不然就太尷尬了。詞語「弔喪」和「奔喪」裡面都有一個「喪」字,喪指的是喪事,也就是我們口中說的「白事」,「喪」也指與人去世有關的事情,也是喪事禮儀文化的一部分。

白事,也是風俗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風俗文化中「弔喪」和「奔喪」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們從5點區別來認識這兩個詞語。

第一點不同:「弔喪」和「奔喪」各自含義不同。

弔喪,又稱弔孝、弔祭,指的是聽說親戚、朋友、 鄰人等去世後, 親自或遣人前往祭奠死者並慰問家屬的一種行為。一般來說,死者家屬也是歡迎儘量多的人參加追悼會。也是對死者的尊重。

來悼念死者,對生命的尊重

奔喪,重點在「奔」字上。意思是指從外地急忙趕回去處理長輩親屬的喪事。大家還記不記得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最有這麼一句話:「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裡面的奔喪就是這個意思。

大家還記不記得朱自清的《背影》

第二點不同:「弔喪」和「奔喪」 所代表的主體人物身份不同。

「弔喪」則以客人身份前去慰問和哀悼。「奔喪」是以主人身份「奔」回去辦自家的喪事。所以,身份要搞明白,防止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別鬧笑話。

白事,也是風俗文化的組成部分

第三點不同:風俗文化中「弔喪」和「奔喪」的講究不同。

關於弔喪,裡面的很多規則你都知道嗎?古文《禮記·曲禮上》:「知生者吊,知死者傷。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傷;知死而不知生,傷而不吊。」即:與死者家屬有交情,就慰問家屬,與死者有交情就哀悼死者;和家屬有交情而和死者無交情,就慰問而不哀悼;和死者有交情而和家屬無交情,則哀悼而不慰問了。可見,原來吊這個字更多的是對死者家屬的慰問。

「弔喪」也可以稱為「弔孝」

而在古代「奔喪」的忌諱:如因殘病、臨產、生育等原因不能奔喪,往家裡郵寄東西,表示自己來奔喪了。歷代官員如遇父母大喪,須辭掉職務赴喪,朝廷重臣或身在軍中者,皇帝有權頒布命令可以不奔喪。自東漢始,往往對諸侯、守臣奔喪加以限制,以防止地方動亂。所以,在封建社會,不奔父母喪,是屬於大不孝的行為。戰國時,軍事家吳起貪戀權位,母喪不顧,曾子與其絕交。

我國封建社會對子女奔喪這件事情,十分看重。

第四點:「弔喪」的忌諱是什麼?

關於「弔喪」 周禮中說,「死而不吊者有三:畏、厭、溺。」即畏罪自殺的、壓死的和淹死的,不去弔喪。此為不得其死,就是咱們後人說的,不得善終者。可能與當時的禁忌有關。

風俗文化中都有各自的忌諱

第五點不同:「弔喪」和「奔喪」的規矩不同。

「弔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論是去靈堂還是去參加追悼會,都應懷著沉痛的心情,帶著嚴肅的表情,認真履行每一項儀式。著裝打扮以清淡、素雅為宜;言談舉止以端莊沉靜為宜,應與場合的氣氛相協調。如果弔喪身著鮮豔的衣服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追悼會要嚴肅,是對逝者的尊重。

而對於奔喪家屬來說:看到來弔喪的客人之後,如果與家屬平輩以上者,家屬要對之磕頭,客人將家屬扶起來;客人在靈堂中(或牌位)三叩首,起立,再鞠躬,也有三跪九叩首的說法;對晚輩來說,對前來弔孝,則站立,不施跪拜禮。

風俗文化也要注重禮節

當然了,凡事都不那麼絕對,中國這麼大,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也有著細微的差別,但總體上的一些方向規則,應該是不變的。 我國的白事文化之所以規矩這麼多,也是從歷朝歷代開始慢慢的流傳下來的。到底是文化的糟粕還是文化上的遺產,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現在很多年輕人,這這些禮節也不清楚,我認為有些東西存在就有道理。

文化小課堂

中國文化包羅萬象,風俗文化中的白事文化,您認為是文化的糟粕?還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 這篇文章,希望您帶給您一些感悟!

相關焦點

  • 開放大陸同胞赴臺探親、奔喪
    但如果臺灣不具會員資格,以個人或團體名義申請到大陸參加學術會議或文化體育活動時,則仍以「個案處理」。    在開放大陸同胞赴臺探病奔喪方面,臺灣當局規定「不準共產黨員入臺」。14日,臺灣「入出境管理局」首批核發了4位大陸同胞赴臺奔喪、探病的「入臺旅行證」。
  • 相較於我國傳統文化星象學,就是個笑話!第二拳
    星座性格、速配,本月運勢,林林總總數不勝數…… 但是,星座說在中國傳統文化星象學面前,小Babby而已啦。 本文為第二篇討論,查看第一篇論點,請關注我查詢! 黑龍江的凌晨5點鐘,和新疆的凌晨5點鐘是一樣麼?肯定不是啊,黑龍江早上5點都可以看日出了,新疆還月朗星稀呢。
  • 農村喪葬習俗,停喪一定要滿七天,亡者為何必須頭朝外腳朝內?
    農村喪葬習俗,停喪一定要滿七天,亡者為何必須頭朝外腳朝內?人生除了生死無大事,在厚死薄生的中國古代對死亡持有超乎尋常的態度,孔子主張要守喪三年,到了宋朝以後,受到宋明理學的影響,這種儀式感被進一步加強,很多古時候的大官,在家中父母去世的時候,無論擔任多麼重要的職位,身處多關鍵的事務中,必須回家奔喪,並且要守孝三年。
  • 日本風俗文化介紹(九)神社
    每年6月和12月的「年次祭」以及10月的「神嘗祭」是三次大型的祭祀活動,其中又屬神嘗祭最為重要。祭祀時間為深夜10時和凌晨2時,屆時,天皇特使也要參與祭祀,並獻上天皇向天神祖先供奉的幣帛。國營神宮,繞樹而建在日本三重縣的伊勢市,一條名為五十鈴川的河流靜靜流淌。這條河便是伊勢神宮的一部分,所有來參拜神宮的人,都要在這裡洗手、漱口,以淨身心。
  • 農村辦喪事四種不能做的事,你們那有嗎?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傳承,直到現在這種傳統文化還影響著無數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說農村的白事,風俗就跟城裡有很大區別。在農村,幹啥事講究的就是熱鬧,尤其是喜事喪事,親友鄰居都會來幫個忙,從這些事裡都可以看出來一家人的人緣、人品。從古開始,如果有人死了,就會進行一系列的儀式,來讓過世的人的靈魂得到安息,農村辦喪事時講究多,特別是忌諱的東西,雖然現在辦事跟以前相比省去了很多步驟,但是還有一些保留到今天的習俗。
  • 在農村葬禮上,這幾點一定要注意,不然會被人笑話的!
    很多時候生死使我們無法選擇的,很多農村都會把去世的人土葬,這裡面有很多風俗,在農村葬禮上,這幾點一定要注意,不然會被人笑話的!在農村很忌諱說「死」這個字的,這樣是不吉利的,在農村去世的人,一般都說「走」,親人希望去世的人能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好。
  • 如何有文化內涵地講笑話?《笑林廣記》做到了(附經典短笑話)
    大概將傳統文化與講笑話「扯上關係」的人不多,的確,「佶屈聱牙」、「之乎者也」是大多數人的傳統文化認知。但,凡事有例外,今天和大家聊的《笑林廣記》,則顛覆我們的舊觀念,讀《笑林廣記》,你會發現,原來可以如此有文化內涵地講笑話,《笑林廣記》經典短笑話十則,諸君且看。1、人問:「羊肉與鵝肉。如何這般毒得緊?」或答曰:「生平吃素的。」
  • 明天就是除夕了,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那麼你知道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嗎?1、除夕來歷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年),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年)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煙花,來驅除夕(年)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 小夥迎親因買內衣不合適被拒:毀掉一樁婚姻,只需要醜陋的風俗
    根據女方家的當地風俗,結婚時男方要給女方從頭到腳買一套新衣服和鞋子,這就是當地婚俗中的 「從頭禮」。 無論誰對誰錯,導致這場婚姻破裂的原因在於「醜陋的風俗」。 內衣不適合,就能把這場婚禮搞得難堪、讓新郎新娘互相撕票嗎?
  • 徐州地方的結婚風俗大全
    活得艱難,便要想方設法多些「紅火」,不然,豈不白活了?四時八節,那是該歡慶的日子,要熱熱鬧鬧、紅紅火火才好。平日裡大吃大喝人家會恥笑你不會過日子,節日裡冷冷清清、缺這少那,人家便會笑話你日子不過得不紅火。
  • 大年初一的風俗 大年初一要做什麼
    那麼,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有哪些風俗呢?大年初一要做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年初一的風俗  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它標誌著農曆舊的一年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在這一天的風俗活動有拜年、開門炮仗、貼畫雞、佔卜運程、給壓歲錢等。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之一,有著很悠久的歷史。一般拜年從家中開始,晚輩起床後向長輩拜年,然後長輩會將準備好的壓歲錢贈給晚輩。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之後,在外出的時候遇到人們要互相恭賀新年,說些吉祥的話語。再就是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的互相登門拜年。
  • 民國漢族生活風俗
    民國時期,生活風俗的變化和發展較之其他類型的風俗變化和發展更為活躍。可以說,民國風俗的革故鼎新正是從生活風俗開端的。這是因為,一種文化對於異 質文化的吸收,往往首先肇起於最表面生活習尚的層次。進入民國以後,「隨著西方國家原經濟侵略,隨著近代物質文明的滲入,中國人看到了一種嶄新的生活模 式,激發了追求、模仿人類進步生活方式的心理,有意無意地用這種新的生活模式改造和充實自己的生活,從而使傳統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巨大的變革」 嚴昌洪: 《西俗東漸記》,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頁。  一、服飾風俗  民國時期漢族社會生活風俗革故鼎新最直接、最迅速的外在反映,便是服飾式樣的更新。
  • 電競純愛文,《你們用槍我用弓》《乖,大神別鬧》驚豔來襲,超讚
    找不到可以熬夜也要看完的小說了?今天阿肆給大家推薦電競純愛文,《你們用槍我用弓》《乖,大神別鬧》驚豔來襲,超讚,讓你熬夜也要讀完,現在開始,帶大家入新坑!記得關注我哦,愛你們喲~1.《你們用槍我用弓》作者:狐生有夢短書評:SGH是一款多人在線戰術競技型射擊遊戲。聞溪剛接觸這款遊戲時,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用槍作為自己的主武器。可他槍法太爛,常被隊友吐槽是人體描邊大師。
  • 農村風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什麼講究嗎?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風俗和禁忌。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有些風俗禁忌已經消失了,但仍然有一些風俗禁忌被保存了下來。特別是在農村,還保留著很多的傳統習俗風俗和習慣。比如說大年初一不能幹活,這一天都要盡情地玩耍。因為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這天幹活代表著全年都是勞碌命。
  • 買蓮藕時,一定要分清七孔和九孔!買不對的話,口感差別太大啦
    買蓮藕時,一定要分清七孔和九孔!買不對的話,口感差別太大啦。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蓮藕在我國食用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是大家日常餐桌上的常見菜。蓮藕做法多樣,有燉、拌、炒、炸等做法,常見的美食糖醋蓮藕、麻香藕片、酥炸藕盒、蓮藕排骨等。
  • 臘月二十七習俗風俗有哪些 二十七殺年雞趕大集有什麼講究
    作為80、90後的你,真的知道嗎?本經驗就跟大家暢談一下:臘月二十七各地都有哪些特別有趣的風俗。  二十七殺年雞  -- 這是二十七最重要的習俗 --  眾所周知:進了二十三以後,每天都有各自的風俗。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那到了二十七,就是要殺年雞啦!  -- 這殺年雞可是有講究滴!
  • 西普尼金表:分清石英表和機械錶
    西普尼金表:分清石英表和機械錶 2020年06月16日 15:08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大家戴了這麼多年表,許多人還是區分不了機械錶和石英表。
  •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從開始到現在這些傳統文化也在發生著改變,而很多人對於一些傳統文化都不是特別的了解,新鮮事物和一些傳統的文化禮儀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忘記一種,而傳統文化其實就是在我們生活的當中,就我們說的話、寫的字、用的東西、做的事其實這些都是有傳統文化在裡面的,所以我們和傳統文化永遠都是分不開的,但是想要都搞清楚這些傳統禮儀絕對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