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本屬洩氣,以其能生正財,所以喜之。
我們前文說過,同為洩氣十神,為何傷官是兇的,而食神反而是吉的,就是因為傷官因有情而無情,食神因無情而有情,實際與其名稱命名沒有絕對關係。
所以《真詮》說,因為它能生正財,就是好的。這裡要注意《真詮》原文的用詞,是正財。甲以丙為食神,丙卻生己土為喜,生的是正財,是陰陽相生,持續的、穩定的生財。其實丙火何曾不生偏財,只是偏財不穩定罷了。
故食神生財,美格也。
這是這個原因,食神立格的第一個格局就是食神生財格。條件是:
財要有根,不必偏正疊出,如身強食旺而財透,大貴之格。
三個條件:身強、食旺、財透。
若丁未、癸卯、癸亥、癸丑,梁丞相之命是也;
第一個命例就叫人疑惑叢生,既然是食神生財,那財就是格神,按著《真詮》的說法就是相神,可是梁丞相的這個丁火卻被月幹的癸水克,難道不怕損相而破格麼?即便是從大運來看,陰年生男逆行大運,一路的金水,財星始終無力,怎麼可能貴為丞相呢?
關於此命局坊間流行的解釋版本主要有:
第一種,地支亥卯未三合木局去制醜殺,實際是食神制殺的格局,財星被克不生殺,反而是好事。
第二種,原局亥卯未,食多為傷,結合大運看,實際是用印比助身制傷。
還有一種解釋是什麼"飛天祿馬"格(神峰通考觀點)。
己未、壬申、戊子、庚申,謝閣老之命是也。
這個閣老的命局同樣面臨這個問題,戊生申透庚雖是食神格,但若用財立局神,那年上己土不是克傷財星了麼?
謝閣老有人考據為宋丞相,確有其人,此命局也為諸多經典引用論證。接下來是藏透不一,這個藏透不一的顯然不如前兩個成就高,是個路分,類似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
藏食露傷,主人性剛,如丁亥、癸卯、癸卯、甲寅,沈路分命是也。
好,現在把三個命局做一個總結性的分析:
丁未、癸卯、癸亥、癸丑
己未、壬申、戊子、庚申
丁亥、癸卯、癸卯、甲寅
三個命局都有些共同的特點:
食神成局而偏重;
幹透財星而遇劫;
走的是印比旺運;
局中有官殺暗藏。
這些特點如果再結合格局的理論,我們或許可以能找到其中的共同結構模型。
偏正疊出,富貴不巨,職甲午、丁卯、癸丑、丙辰,龔知縣命是也。
知縣的命局,食神就不成局了,財也不被劫了,還正偏同出,結果層次大降,只是個七品知縣,與前面的三個命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結合大運,或許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夏木用財,火炎土燥,貴多就武。
如己未、已巳、甲寅、丙寅,黃都督之命是也。
這裡實際暗合一個《真詮》的觀點,好像武貴與文貴不平等。這個當然是時代原因,特別是在宋朝的那個時期,可以說當時的文化基因決定了這樣的觀念。
話說回來,文武是一對陰陽的關係,他們應該是平等的,如果是這樣,那什麼土炎火燥恐怕就有問題了,還是我的那個觀點,調候不符合基本的生克邏輯,我對此是棄之不用的。至於黃都督的命局,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巳中庚煞,這是武貴的真正原因。
若不用財而就煞印,最為威權顯赫。
這就是典型的"棄食就殺印",這裡實際再次說明了首論官殺的規則是正確的。
如辛卯、辛卯、癸酉、己未,常國公命是也。
常國公的命局很好看,這裡不做過多解釋。
若無印綬而單露偏官,只要無財,亦為貴格,如戊戌、壬戌、丙子、戊戌,胡會元命是也。
這個就是食神帶煞也叫制煞。
若金水食神而用煞,貴而且秀,職丁亥、壬子、辛巳、丁酉,舒尚書命是也。
這個和前面的差不多,大運東南,實際就是財滋弱殺了,但我們要注意前提,不是身旺了就滋殺,而是不管滋不滋殺,這個殺得有制化才行。
至於食神忌印,夏火太炎而木焦,透印不礙,如丙午、癸巳、甲子、丙寅,錢參政命是也。
很多人用這個命局論證說調候的正確性,不過從格局上來說,倒不如稱為,印清格,或者是食多為傷,遇傷配印來得更貼切。
食神忌官,金水不忌,即金水傷官可見官之謂。
調候之說,不多談。
至若單用食神,作食神有氣,有財運則富,無財運則貧。
這句話可千萬不可讀偏,無才的有很多,不一定都貧,只是不太富罷了。
更有印來奪食,透財以解,亦有富貴,須就其全局之勢而斷之。
至於食神而官煞競出,亦可成局,但不甚貴耳。
這個主要考慮官殺的問題為先。
更有食神合煞存財,最為貴格。
才格裡的與此意思相同,這裡不再重複了。
至若食神透煞。本忌見財,而財先煞後,食以間之,而財不能黨煞,亦可就貴。如劉提臺命,癸酉、辛酉、己卯、乙亥是也。其餘變化,不能盡述,類而推之可也。
劉的命局很有意思,癸不過己,乙不過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