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樓梯難走,你莫要知難而上!費孝通聽明白後,從此都不來往

2021-01-15 顏夕侃史

關於愛情,我們的先輩們早已有了定論:「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大概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而在近代,也是湧現出了許多讓人羨慕的愛情,林徽因與梁思成,朱生豪與宋清如,再或者是錢鍾書與楊絳,他們的愛情故事可謂是讓無數人對愛情充滿嚮往。錢鍾書給楊絳寫信:「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這樣的話語在我們如今看來,真的是讓人感動萬分。

然而事實上,在錢鍾書之前,還有一位叫做費孝通的男子也鍾情於楊絳。楊絳對他說:樓梯難走,你莫要知難而上。費孝通在聽到楊絳的話之後,就明白了,從此不再來往。在錢鍾書和楊絳在一起之前,費孝通對於楊絳也是非常的痴迷,可以說,費孝通對於楊絳的愛,絕對的不遜色於錢鍾書,只是最終,楊絳選擇了錢鍾書而已。

在楊絳大學即將畢業之際,東吳大學卻面臨著學潮,畢業生們的畢業顯得遙遙無期,於是無奈之下楊絳決定率先出擊,聯繫轉學到燕京大學的朋友費孝通,請他幫忙幫自己在燕京大學辦理借讀手續。本就中意於楊絳的費孝通自是非常的開心,連忙答應,因為一旦楊絳來到燕京大學,兩人之間無疑能夠經常聯繫。於是在費孝通的幫助之下,借讀手續很快就被辦理好。

順利地通過入學考試之後,楊絳想起自己在清華的好友蔣恩鈿,於是決定去清華去看她,恰巧自己的同學孫令銜也想要去清華去看望自己的表兄錢鍾書,於是兩人商量之後,決定結伴而行前往清華。而令楊絳想不到的是,也正是在這次清華之旅中,她遇到了自己未來的丈夫。

楊絳跟隨孫令銜去看了她的表兄錢鍾書,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明明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兩人卻仿佛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林黛玉一般,明明陌生不已,卻又熟悉萬分。也正是這次的見面,兩人對彼此都有了情愫產生。

隨後彼此都通過孫令銜詢問過對方的事情,但是從孫令銜得到的結果都是兩人已經不再是單身之人,兩人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是非常的失望。原本以為兩人彼此之間感情就將無疾而終,然而在楊絳借讀到清華之後,兩人的關係再一次地有了新的進展。

這一次兩人的相遇,都向彼此表明自己是單身的情況,儘管兩人都沒有明說,但是兩人卻已經默認與彼此的戀愛關係。兩人的戀愛關係進展按照如今的話說,簡直就是「閃戀」。楊絳在和錢鍾書在一起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寫信告訴一直在追求自己的費孝通,並與他講清關係。

收到信的費孝通難以接受,再不復從容儒雅,急忙坐火車來到清華來見楊絳,想要與她說個清楚。相比起錢鍾書而言,費孝通在少年時期就已經遇到楊絳,並對她產生愛慕之情。十二歲的楊絳當時就讀於蘇州的振華女校。

而費孝通膽小內向,因為母親擔心他被同學欺負,於是也將他送到女校進行學習,也正是在這時,膽小的費孝通認識了活潑開朗的楊絳,兩人成為了好朋友。楊絳或許對於費孝通沒有感覺,但是在那時,費孝通就已經對楊絳產生不可明說的情愫,只是因為自己的膽小靦腆,這份情愫一直被費孝通埋在心底。

後來兩人一同進入到東吳大學,更是成為同班同學。但是,面對著光芒耀眼的楊絳,費孝通一直不敢去告白,只能暗地裡在男生圈子裡放狠話,讓其他男生望而止步。也正因如此,在楊絳的大學期間,只有費孝通這一個「暗戀追求者」。

楊絳儘管口頭上沒有說什麼,但是對於費孝通的行為,還是難免有些生氣,後來在費孝通轉學去燕京大學時,面對著他的詢問,楊絳也回答得非常的乾脆,兩人只是朋友,但不是男女朋友。楊絳乾脆的拒絕讓費孝通非常的失望。

後來費孝通的第二任妻子離世幾年之後,錢鍾書與錢瑗也相繼離世,聽聞消息的費孝通或許還有著一些奢望,於是經常的來拜訪楊絳,兩人聊起學術問題不亦樂乎,然而費孝通拜訪的次數越來越多,也讓楊絳明白了什麼,於是在一次拜訪之後,楊絳對費孝通說:樓梯難走,你莫要知難而上。

楊絳口中的樓梯,不僅僅只是房屋中的樓梯,也是她心中的樓梯,她即是讓費孝通不要再來拜訪,也是讓他放棄自已,不要再迎難而上。聽到這個回答,費孝通明白楊絳地堅持,於是從此不再去拜訪。

參考資料:

《擊鼓》

相關焦點

  • 楊絳:樓梯難走,你莫要知難而上!費孝通聽懂後,從此都不來往
    就像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慢條斯理,很平淡,簡簡單單地過完一輩子,讓人羨慕。而且一生一世一雙人,在錢鍾書去世後,楊絳的青梅竹馬費孝通來找她,她只說了句「樓梯難走,你莫要知難而上!」便讓費孝通知難而退,自此不再來往,這就是楊絳對愛情的至死不渝。有一種愛情叫做至死不渝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過「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後結婚我沒想過別人。」
  • 楊絳曾勸費孝通別「知難而上」
    據楊絳回憶,在東吳時,除了戲曲、歌詠、器樂演出外,她還很得意自己善於「削水片」,「一片薄磚或瓦片拋出去能在水面上跳十幾跳。」至於大學時早上7:45的第一節課,楊絳由於貪睡,往往起床後臉也不洗,用溼毛巾撈撈眼角就上課去了。同學替她留一個大饅頭下課吃,她還用饅頭皮捏成一條蛔蟲,放在同學的筆記本上嚇人。
  • 楊絳對愛情的態度,你了解多少?可以看看這裡
    楊絳,在上東吳大學時,作為校花級別的她,年紀小、功課好、身體健康、家境好,如此女神級別的她,自然吸引了很多男生的目光,包括費孝通。費孝通曾當著追求楊絳的男同學的面宣布:「我跟楊季康是老同學了,早就跟她認識,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
  • 樓梯不好走,你以後就不要知難而上了--給感情沒有希望還堅持的你
    這句話的由來是錢鍾書先生去世後,費孝通曾去拜訪楊絳,楊絳送他下樓時說,"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再'知難而上'了。可是一段感情中又有多少個費孝通,明明知道Ta不可能喜歡上你,你一直是以一個備胎在Ta身邊,但是你還是喜歡奮不顧身,喜歡滿身傷痕卻又心甘情願。又有多少人為了自己心愛的人而去忘記愛自己,就像金嶽霖老先生那樣,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讚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
  •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故事,避不開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故事,避不開一個人,那就是費孝通。費孝通與楊絳相識很早,1920年楊絳讀蘇州女校時,費孝通成為該校唯一的男生,也就是楊絳同班同學。很快,成績優異的楊絳立刻吸引了費孝通。在那個青澀的年紀,情感純粹,不敢提及。
  • 錢鍾書病逝,楊絳送客時說了一句話,費孝通就徹底「死心」了!
    錢鍾書病逝,楊絳的愛慕者費孝通便多次登門拜訪,楊絳深知用意,送客時說了一句話,費孝通就徹底「死心」了。楊絳說:「樓這麼高,今後你就知難而退吧!」很多人知乎楊絳情商太高了,當時楊絳住在高樓,那時她和費孝通都不再年輕,這句看似平淡的話,卻是一語雙關,她希望費孝通不要「知難而上」,因為在她心中只有錢鍾書一人,不管是誰,再也走不進她的內心。
  • 錢鍾書離世後,昔日情敵費孝通常登門探望,楊絳:你不要知難而上
    彼時費孝通的妻子亦已去世,故他經常以好友與同學的身份前來拜訪楊絳。二人見面相談甚歡,他們也聊起了之前在學校亦或是人生經歷的種種事跡。但有一天,在費孝通的一次登門敘話後,楊絳看著費孝通的背影,慢條斯理地說道:"樓梯不好走,以後就不要知難而上了"。聽聞此話,費孝通頓住了腳步,最終背對著楊絳點了點頭,離開了鍾家。
  • 錢鍾書早年暗戀趙蘿蕤,錢鍾書老婆晚年對費孝通說:不要知難而上
    畢竟,人對美好都有本能的嚮往,趙蘿蕤無論從外貌、才情,還是氣質來說都是一個十分耀眼的女子,試問又有誰能不動心呢?初見便傾心"見她之前,從未想結婚;娶她之後,從未後悔。"——錢鍾書如果說趙蘿蕤是錢鍾書錯過的"白月光",那麼妻子楊絳則是他此生心頭唯一的硃砂痣。
  • 楊絳&錢鍾書:遇見你,便知再也離不開你
    有人說,楊絳和錢鍾書是註定要相遇的,因為他們的等待就是為了見到彼此。01 緣起錢鍾書是江蘇無錫人,從小酷愛文學,19歲考入清華園時,入學考試數學只有15分,但是國學和外語都是滿分,被清華園破格錄取。清華園是他文學得到提升的殿堂,也是他和楊絳相遇的地方。楊絳,老家江蘇無錫,生於北京,後因父親得罪權貴被停職回到了家鄉。
  • 「情商高的人都有這樣的特質」!是你麼?
    相反,任何一個不懂得聊天,不會聊天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聊天的過程中,完全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或者是在聽別人講的時候拿別人的缺陷開玩笑,以此來展示自己那點廉價的樂趣。會聊天的人,能聽懂別人說話的重點和情緒。會先認同對方的感受,而不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是對的,你要按我說的做,你要知道,聊天本身是一場平等的對話。
  • 楊絳,這個時代最惦記的隱士
    當時,我看到了這一幕,他們也不避我,但是彼此間都不敢說話,貼完小字報就走了。」  反貼大字報,這還得了。「所有老幹部和『老先生』都不敢在人家批評自己的大字報下面反駁,楊絳先生立刻被拉到千人大會上批鬥示眾。」革命群眾要她低頭認罪,誰知楊絳竟和革命群眾頂嘴了,還跺著腳說:「就是不符合事實!」鄭土生說:「整個『文革』期間,敢和革命群眾發脾氣的,外文所只有她一人。
  • 楊絳走了,「我們仨」團圓了
    一向喜好清淨的楊絳,原本是想靜悄悄地走,但她去世的消息瞬間刷爆了朋友圈,網友們傷心落淚,更紛紛送上真誠的緬懷——「我們仨」團圓了。她悄悄地走了,誰也不願打擾楊絳是靜靜地走的,她誰也沒打擾,她的昔日同事、好友,都是在看到媒體報導後,才小心地予以確認。
  • 路豔霞:楊絳走了,「我們仨」團圓了
    一向喜好清淨的楊絳,原本是想靜悄悄地走,但她去世的消息瞬間刷爆了朋友圈,網友們傷心落淚,更紛紛送上真誠的緬懷——「我們仨」團圓了。   她悄悄地走了,誰也不願打擾  楊絳是靜靜地走的,她誰也沒打擾,她的昔日同事、好友,都是在看到媒體報導後,才小心地予以確認。
  • 塵心不去,大道難通;道心不立,碌碌無功
    而人莫能知,莫能行。」此言不欺人,大道至簡,易知易行。所以莫能知莫能行者,皆因塵心太盛。昔黃帝問道廣成子,見面就說:「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此時的黃帝,拿仁義巧飾自心,用志向充塞自心,還自以為多麼偉大多麼聰明,像這樣的人,塵心極盛,根本沒法和他談論大道。
  • 楊絳與錢鍾書:在一段愛情中,門當戶對到底重不重要?
    感情的事,從來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得了的,理解、體貼、包容……這些都是婚姻保鮮的方式,但也只是冰山一角。要說楊絳和錢鍾書為什麼能風風雨雨走過那麼多年,不離不棄,相濡以沫,輕描淡寫地用一句話來概括是很難的。
  • 用生命之火取暖的楊絳走了 4年前留囑託不開追悼會
    原標題:用生命之火取暖的楊絳走了 之後,發布楊絳病危的微信公眾號刪去了病危消息,並向大家道歉。另據楊絳先生的保姆吳女士及侄女錢女士表示,楊絳先生住院是因為「輕度肺炎及腸梗阻住院」。   昨天早上,一條署名為「發改委周南」的微信朋友圈截圖在網上流傳,稱「楊絳先生於今天凌晨一點去世」,並回復詢問者:「官方消息可能還沒出,但確定無誤。我與負責喪事的同事在一起。」另外,還有消息稱楊絳先生曾表示,要火化後再發訃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