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詩歌「烏衣巷」 中的兩句,對於南京的兒童,比如我家的侄女,在三歲左右,就已經會背這首詩了,而且也知道「烏衣巷」就在夫子廟,而對於「朱雀橋」一直認為這個橋可能早就沒有了,也沒有去怎麼去調查,可是近日,筆者偶遇詩歌裡的「朱雀橋」,讓我對這首詩,對南京也有了新的認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中華門邊上的馬道街上我們第一次看到了這個橋,其實以前也有多次路過,從來沒有在意,這個橋還是比較新的,而且南京的橋也是比較多的,所以也並沒有引起路人太大的目光。
其實筆者最先注意的是橋邊的一塊文保碑,在碑上明確的說明了「這個橋所在的位置,就是劉禹錫詩歌裡的朱雀橋」朱雀橋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城內的武定橋和鎮淮橋間,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是六朝建康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浮橋)中最大的一座,因面對六朝時期都城正南門朱雀門,故名。
據住在附近的徐先生告訴我們,這個橋以前一直有,只不過沒有這麼寬,大約十年前,有關部門對這條路(馬道街)進行了拓寬,也把這個橋進行了重新架設「如今這個橋比原來的橋寬多了,其實原來的橋也不是詩人當時看到的那個朱雀橋,也是後期重建的」
橋的周邊是幾個小區,也正如詩裡所說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其實筆者從生下來就生活在南京,也一直知道,南京的每一條老街巷都有一個故事,只不過一直沒有關注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