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語:「斷腸笛子送命簫」,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2021-01-09 歷史芷天

古代俗語:「斷腸笛子送命簫」,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現代很多家長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學習一門樂器,畢竟學音樂可以陶冶孩子們的情操,也讓他們多掌握一本本領。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長在送孩子學音樂的時候,一般都會讓自己的孩子選擇西洋樂器,選擇中國傳統樂器的相對較少。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實有了解中西方樂曲知識的朋友可能知道,相比起西方樂曲,中國傳統樂器的音調一般都比較哀傷,比如二胡,它在中國樂器中的地位和小提琴在西方樂器中的地位類似。但由於二胡的琴箱設計,音桶共鳴效果等原因,導致二胡的音色十分滄桑悽涼。

更有甚者,在演奏時會採取按壓弦的技巧,讓二胡發出類似嗚咽的效果。很多家長都覺得這種樂器過於慘澹,不願意讓孩子過早的接觸。其實,不止二胡是這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語叫「斷腸笛子送命簫」,說的就是和二胡類似的兩種樂器——笛子和簫。

這兩種樂器也是傳統民樂中常見的樂器。因為音色過於悽婉,被人認為是斷腸送命。古代人們送別親友時,經常會觸景生情,拿起笛蕭吹奏一曲。而不管是吹奏的人,還是聽的人難免都會觸景生情。有鬱郁不得志者聽了,更是悲從中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畢竟中國樂器最講究的就是情懷。用樂曲表達出人的心聲才是正事。笛子的聲調悠揚悽切,很容易讓自己產生消極情緒;而簫聲嗚咽,更是烘託出了悽慘孤獨的處境。長期浸淫在這樣的樂聲中,就是讓自己沉浸在黑暗悽苦的情緒中,很容易產生抑鬱的情緒,也就難怪人說斷腸笛子送命簫了。

其實反過來想,若是一個人現在感到傷心絕望,苦悶抑鬱而又找不到發洩的渠道的話,那麼不妨可以練一練笛子和簫,借用這兩種樂器來闡述自己的內心。釋放不愉快的情緒。不也是一種治療內心傷痛的好方法嗎?這也是音樂的一種功效啊。

除了音色悲傷之外,笛子和簫之所以會讓人斷腸送命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兩種樂器確實不好學,會讓入門學徒們吹到斷腸送命都不一定學的會。笛子和簫這兩種樂器,都是典型的吹奏樂器。

而且兩者都是對氣吹奏,對氣息控制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腹胸式呼吸法,那麼吹不了幾秒鐘就會影響腦部的供氧,進而產生頭暈現象。這在初學者漫長的學習生涯中是十分常見的。可以想想像,若是吹笛子的時候一口氣上不來,那就真的要送命了。

更可怕的是,相對於笛子,簫對氣量的要求更高,若是掌握不了方法,那麼吹出來的曲子斷斷續續,聲音還會飄忽發虛,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故而有此說法。如果朋友們想學習一種樂器陶冶陶冶情操或者當成一種簡單的既能的話,建議大家避開這種吹奏累的樂器,因為學習它們確實比撥弦類樂器的那種撥哪個音響哪個音要難上百倍。沒有一定的天賦和技巧的話,真的不一定能學會。

當然了,其實不論什麼樂器,學起來都不是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行學好的。但是只要有學下去的勇氣和堅持,那麼想要學會一定是可能的。其實這種事不僅僅是用在學習樂器上,生活上的任何事都是如此,僅憑興趣肯定是完不成的,要想做好一件事,那麼勢必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心鑽研,仔細研究,才能成行。

相關焦點

  • 俗語說:「孤房兒子傻,鬧市出人精」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俗語說:「孤房兒子傻,鬧市出人精」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對於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不得不佩服。無論是他們那巧奪天工的雕梁畫棟的本事,還是那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他們以一種大眾都能接受的方式,將這些文化傳承了下來。至於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接觸的比較多的則應該就是那些俗語了。
  • 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很多人常說語言是門藝術、說話是門藝術,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放在不同的語境裡意思可能也是不一樣的。正因如此,我們在聊天或者讀書的時候如果不聯繫特定的情景,那麼可能會曲解某些話的意思,甚至可能與其本意背道而馳,就像老話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都沒理解到它真正的意思。
  • 古人言:「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古人言:「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曾經有一位偉大的詩人說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去,二者皆可拋。這個「自由」拿到現在來說也有著諸多的含義,如今,大家受縛於自己的工作,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累,整日不得清閒,能說自己是自由的嗎?當然不是。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更經典,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俗語也是一種智慧結晶。雖然在古代社會中,也廣泛流行於農村地區,但是這種既直白又通俗的語言,卻像一盞明燈,照亮了人生道路。而且時至今日依然被人們使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俗語的魅力。 在古裝影視劇中,「舉頭三尺有神明」 是一句經常被提起的臺詞。如果從其表面意思去分析,就是無論做任何事情,天上的「神明」都會看得一清二楚。這就要求人們一定要約束個人行為,並且多行善事才能利人利己。
  • 古代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啥意思,你是幾時出生?
    古代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啥意思,你是幾時出生?文丨蟈蟈論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獨特的存在,比如聞名世界的功夫,現在很多人提起中國都會想起中國功夫。但是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文化沿著歷史的長河流傳至今,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俗語。
  • 俗語:「男兒斷掌千斤兩,女子斷掌過房養」啥意思?什麼含義?
    俗語:「男兒斷掌千斤兩,女子斷掌過房養」啥意思?什麼含義?我們現代人有的時候也是會相信一些其他東西的,什麼意思,就是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意思,尤其是一些老人家說一些諺語或者是俗語什麼的,我們也都會認可,因為有的時候感覺他們說的好像還是挺準的,但那並不是所有的都準,所以今天小編就要給各位說一句老人常說的俗語。叫做男兒斷掌千斤兩 ,女兒斷掌過房養。
  • 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浩瀚五千年,在歲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留下無數的文化瑰寶,浩繁如煙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銅器,嘆為觀止的陶瓷,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俗語,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明大國,昔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民諺對大家幫助最大。
  • 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那為什麼民間的俗語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明明可以娶妻,為何不娶?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在古代有許多實例,僅《水滸傳》中,這種事情就不止一次發生。 比如潘金蓮、賈氏、閻婆惜、白秀英,真的是一個比一個壞,雖然她們基本都不是「生妻」,但已經達到了「七出」的標準,都是準「生妻」。畢竟文藝來源於生活,施耐庵之所以這麼寫,就是要告訴世人,女子看似柔弱,狠起心來比蛇蠍還毒,如果這類人成為「生妻」,則又要害一個家庭。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今天2月29日,算有九嗎?
    兜兜轉轉,2020年2月29日來到了,作為2月收官的一天,相信不少人都發現了,今年陽曆2月共計29天,比往年多出了一天,因而,今年是閏年。通常來說,每四年就要出現一次,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是準確的。一般來說,閏年的界定不僅要為100倍數,還必須能被400整除。
  • 生肖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啥意思?古人的講究在理嗎
    生肖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啥意思?古人的講究在理嗎聞名遐邇的中華文化,不僅在於其深邃悠久,更是因為豐富多彩。比如傳統手工藝品的製作手藝,在機械化普及的今天能夠傳承下來,彌足珍貴。一些不同節日的風俗習慣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能夠堅挺自如也是讓人倍感珍惜。還有許多未記載在史書上卻在民間口口相傳的俗語。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句生肖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古人的道理在今天還說得通嗎?
  • 俗語說「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此話到底是啥意思?
    現如今已經進入暑氣逼人的夏季,而在許多農村當中,吃完飯後的晚上左鄰右舍的三五個老人就會聚在一起閒談乘涼,聊了聊近況,閒聊著一些瑣事,在農村當中這種閒談就是打發時間,而老人們往往在討論當中,無一例外就會有著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雖然並不好聽但也是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總結和道理,而今天我們也要說一個農村俗語
  • 「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一起聽聽老祖宗怎麼說
    當今的社會環境不一定被古人認可,而古人的思想與現在也大不盡相同,但他們總喜歡把自己的生活、社會經驗凝聚成一句俗語,來啟迪後人一些道理。然而,在現在的社會,還有些什麼俗語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呢?這句「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俗語便是,有人說按照表面意思翻譯,意思就是有福的人不用努力都可以衣食無憂,而沒有福氣的人就算是跑斷了腿,終究是命苦之人。
  • 古代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背後是啥說法?
    古代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背後是啥說法?俗語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有的俗語具有深刻意義,有的俗語卻是封建迷信。因此,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我們在對待俗語的態度上首先就是要客觀看待。不過,俗語現在在城市中並不多見,反而在農村地區還是經常出現。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啥意思,你身邊有這種人嗎?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啥意思,你身邊有這種人嗎?本文由【小江的歷史客棧】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其實有關於人們的面相,古人擅長通過一個面相來評定這個人的好壞,慢慢的這樣的說法越來越多,就形成了我們熟知的俗語,其實這些都是古人們的生活經驗總結融匯而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俗語就是關於面相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句俗語就是「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顴骨就是在眼睛的下方凸起的地方,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顴骨高的女人非常的兇悍嗎?
  • 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啥意思,看看家裡的老人就知道了!
    農村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農村常常會聽到一些俗語,俗語可以說是農村文化的代表。俗語包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言簡意賅,它們是老一輩人豐富的生活經歷所得出來的。我們與老人們嘮家常時,總是能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詼諧有趣又富有哲理。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這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什麼意思?多數年輕人不懂其真意
    俗語「明七暗九,暗九穿紅綢」,什麼意思?多數年輕人不懂其真意文/文飛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源遠流長,即便經過了千百年時間的洗滌,依然熠熠生輝散發著絢爛金光。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人們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思想閉塞,有限的科技並不能普及到人們的生活,所以大部分人的教化問題都離不開勞動群眾的生活經驗。在經驗的積累上,人們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改進,慢慢形成這些簡單卻又蘊含哲理的短句俗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傳統文化因為年代久遠總不乏一股神秘之感,尤其是農村長輩時常講一些傳統故事讓人將信將疑卻總是意猶未盡。這些傳統故事和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一樣,似乎總能從其中感受到遙遠古代那若有若無的社會百態。例如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如今已經漸漸消失,隨之產生的門神故事每每讓人流連忘返。
  • 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老祖宗的話飽含深意
    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老祖宗的話飽含深意每到春節時期,人們都會在家中貼上福字,祈求新的一年福氣到來。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諸多關於福氣的俗語,其中: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這句話廣為流傳。意思通俗易懂,它主要講述了一個人有福與無福之間的區別,有福氣的人完全不必為了生活四處奔忙,福氣會自己找上門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好運,使之順暢無阻。而沒有福氣的人哪怕他們為此東奔西跑福氣也不會出現,所做的都是徒勞。
  • 俗語:「男孩取名忌用『軒』,女孩取名免用『煙』」,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男孩取名忌用『軒』,女孩取名免用『煙』」。由於在下才疏學淺,因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琢磨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琢磨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師進行了請教,老師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男孩取名忌用「軒」所謂的「軒」,有多種詞意。第一種詞意為:一種有圍棚或帷幕的車;第二種詞意為:有窗的長廊或小屋;第三種詞意為:高或大。之所以有人說男孩取名不能夠用「軒」,那是因為第一種詞意所導致的。
  • 俗語:百年難遇閨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老一輩經驗之談
    俗語:百年難遇閨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老一輩經驗之談在過去的農耕社會,農作物幾乎是平常百姓家所有的收入來源。農作物收成的好壞會影響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他們時刻關注著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在過去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全靠人力來種植莊稼、收穫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