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周期」與中國「未來房價」是什麼關係?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18年周期」與中國「未來房價」是什麼關係?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安全專家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房四海教授日前稱,房價正處在下跌周期。「我們的貨幣也是增長非常快。我們今天所處環境不是別的危機,而是貨幣危機,貨幣的危機本質上是信仰的危機,是人性的危機。二十年的房地產周期,中國房地產漲了18年很正常,未來要跌。」

房四海教授所說的「房價正處在下跌周期」,主要是基於房地產周期波動的相關理論,並預測房地產「未來要跌,也要跌18年」,還言之鑿鑿地說是基於全球宏觀周期等數據追蹤的結論。雖然他沒有提到具體的依據,但從其「18年」的多次表述中我們可以推測,應該與著名的房地產周期「18年周期模型」有關。

那麼,「18年周期模型」是個什麼東東呢?它究竟與中國「未來房價」是什麼關係呢?

英國經濟學家弗雷德·哈裡森是全球最著名的房地產周期研究專家,曾準確地預見美國和英國三十年的數次泡沫崩潰。根據哈裡森的研究,工業革命以後才有完全意義的房地產周期。工業革命以來200多年的歷史表明,一個完整的房地產周期是18年左右,而且目前依然在起作用。這就是著名的「18年周期模型」。

實際上,18年地產周期規律發現的更早,美國的房地產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十分典型的「18年周期模型」。1933 年,霍默·霍伊特出版了《百年來芝加哥地區土地價值》一書,開啟房地產周期領域研究先河,並首先發現了長度為18年的地價周期。之後不少學者對18年房地產周期進行了更多的研究和分析,1975年—1989年,美國出現了三個大的房地產「大波峰」,構成3個為期50-—60年的長周期,每個長周期可分解為3個長度約18年的房地產周期,研究顯示美國房地產存在十分顯著的「18年房地產周期」現象。

不過,房地產周期研究除了弗雷德·哈裡森等為代表的「可知派」,還有「不可知派」學者。他們認為房地產周期是沒有所謂的周期的。

「不可知派」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市場是有效的:如果房地產確實存在周期,那麼參與者都能清楚地意識到處於經濟周期的階段,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提前獲益——早在高點到來之前就清空了房產,在低點到來之前就買入了足夠的房產。這樣也就不會有房地產周期的高點和低點,因而也就沒有所謂的房地產周期;周期不能被精確測量:如果有存在周期的話,那麼周期一定能夠被精確測量,一定能夠精確地指明目前處於周期的哪一階段,並按周期去預測未來的走勢。

具體到房四海教授所說的房地產「未來要跌」,其實也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房教授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時間。「未來」何時「來」,「未來」是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概念,這對居民的房地產等資產配置沒有多少實質性幫助,例如,就像預測一個人總是會要死的,這是絕對正確的。

我們有個現象值得關注,人們往往會「選擇性記憶」,在股市、房市中,永遠存在三種「預測家」:看漲、看跌、維持現狀,在股市、房市上漲的時候,人們就會對「看漲」的經濟學家們津津樂道,對「空軍司令」嘲諷,反之亦然。我們要知道,市場上永遠不缺乏這三類人,投資者要識別其中的市場「噪音」。

實際上,影響「18年周期模型」的因素很多,也並非不可打破的神話。美國從1934年房地產波谷到20世紀70年代,隨著大蕭條後的積極財政政策以及戰後重建,美國房地產周期趨緩,這個時期中長度為18年的周期沒有再被發現。

決定房地產周期的力量很多,在中國雖然沒有大的房地產周期規律可以借鑑,但卻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周期。這個或許遠比「18年周期模型」更具現實指導意義。應該說,中央讓房地產市場回歸「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決心很大,市場仍可以從「住的」角度來配置房地產,不必受困於「未來要跌」這樣模糊的「算命」,但若以「炒房」的角度來配置大宗資產,至少從短時間來看,或是「刀口舔血」。

(責編:袁勃)

相關焦點

  • 房價、匯率、外儲 2017年守哪個?
    更令人擔憂的是,近一年半來(2015年6月起),中國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已經由3.8萬億下降至目前的不到3.2萬億,淨減少6000多億美元,而此期間總的淨出口還增加了8500多億。因此有輿論認為實際資本外逃速度達到了每年1萬億,中國的外儲很快就會被耗盡,人民幣到了危險的關頭。由於人民幣匯率問題對整體經濟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我們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也關係密切。
  • 馬雲談未來十年房價 未來十年房價走勢如何?
    這就給很多有購房意向的人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未來十年,究竟是將資金存入銀行,還是用來買房?究竟哪一個選擇能夠最大程度的實現保值?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未來房價調整的幅度,究竟能否趕上國內通貨膨脹的速度。  回望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始終處於高速發展期,這也是使得國內的物價飛漲,造成貨幣貶值。
  • 11月起,房價或「還會跌」?專家預測:2021年房價或超預料
    2020年9-11月份,樓市發生了2件大事,關係到市場房價走向和能否買房的問題。 第一個是央行劃定了關於收緊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這就相當於給房企們上了一個緊箍咒,讓過去依靠高周轉、高負債運營的房地產開發商們非常尷尬,因為今後不可能繼續依靠巨額融資進行維持高額紅利了。
  • 一線城市核心地段 房價10年暴跌60%!這就是樓市的未來?!
    什麼概念呢?這棟大樓180米,一共42層,建築面積為12萬平,簡單計算一下,價格為46667元/平米。要知道,2010年11月份,陸家嘴花旗銀行大廈也曾尋求出售,報價高達12萬元/平米。10年間,房價跌了60%!難以置信,這可是我國最核心的城市,上海;這可是上海最核心的地段,陸家嘴!難道,這就是中國樓市的未來?
  • 馬雲發出「神預言」:撿錢時代要來臨,2021年房價迎來高位解體
    要問大家存錢用來做什麼?我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會一樣。答案就是三個字:「買房子」。房價飛漲,大家都知道,馬雲可以憑藉自己獨特的遠見,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如今對房價馬雲也有了一定的見解,並且他還大膽地預測:「 2021年的房價將迎來高度瓦解。」
  • 房價新格局下,中國購房者平均年齡逐年遞增,釋放了什麼信號?
    從2013到2018年,多套房負債的比例也在逐年的遞增,住房貸款佔住戶部門債務比重高達55.58%。近期有媒體曝出監管層要求銀行嚴控發放房地產貸款,與此同時年度新增涉房貸款,不可以超過全部新增貸款的30%左右,不但如此,有銀行更是呼籲客戶將房貸提早還款,以便騰挪額度。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24%,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5%,18個城市的首套房貸款利率平均水平環比下降。
  • 2021年要大漲?連續多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發文了!
    近日,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再度對2021年房價進行了預測。而這一次它又給出了什麼答案呢?下面仔細看看。 2020年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以下簡稱《報告》)。
  • 馬雲曾說未來8年房價如蔥,如今又傳戶均1.5套房,房價是要降了嗎
    消息一出四處譁然,在中國買不起房已成常態,很多人甚至終生居無定所,而調查居然顯示將近四成的家庭擁有兩套房產?真的假的? 但是報告還是帶來了一些討論,在現有住房空置率高達30%的情況下,未來房價是漲是跌?
  • 深圳「房價收入比」世界第一 中秋房價同比翻倍
    【數據】深圳房價全球第二貴近日,美國經濟諮詢公司Longview Economics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隨著過去一年中國一線城市房價的瘋狂上漲,深圳已成為全球房價第二貴的城市,僅次於加州聖何塞。分析顯示,深圳一套典型住宅的價格已達到80萬美元左右,房價收入比為70倍。
  • 樓市房價會下降嗎?2021年房價可能會讓人很受傷,購房者注意
    房價是我們大多數人關注的問題。如今,年輕人已經無法沒有房子。在過去的幾年中,房價的迅速上漲令人難忘。但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加劇,房價現在非常穩定。從去年政府的調控政策來看,房價現在正在上漲,市場上無家可歸者的手也將介入。業內許多人還表示,住房價格可能會在2021年下降,但為了保持平衡,市場不會很快下降。
  • 康波周期理論預測,40歲的人,2021年是人生第二次發財波
    周期理論是一百年前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基耶夫發現的,他研究了近兩百年的歐美國家經濟發展變化,發現在經濟運行中,每五十年到六十年就是一個循環周期,而這個周期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把經濟周期分為回升、繁榮、蕭條、衰退四個階段。周金濤是中國研究康波理論的第一人,他成功預測了美國的次貸危機、中國房價大漲、股市暴跌。
  • 何謂下元九運 | 中國未來20年的大趨勢,機遇全在這!
    未來二十年,當九紫離火運正式到來,哪些領域會脫穎而出?過去蓬勃發展的行業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我們如何抓住時代的機遇?本文將從三元九運視角,帶大家去思考這些問題,預見未來20年的趨勢。從黃帝元年開始紀元,即公元前2697年,定為甲子年。往後每60年一個甲子周期,為一元,或者叫一個大運。三個甲子為三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共180年。每一元按順序排三個小運,就有了「三元九運」的概念。
  • 東莞房價一年大漲47%,今年大概率還是摁不住
    比如松山湖景區邊上的某樓盤,一套3室2廳97平的二手房,成交單價接近6.7萬,成交周期僅有28天;有幾套"高層湖景房",掛牌價則超過了9.9萬元/平,距離10萬元大關也就少了幾百塊錢。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東莞的房價怎麼會漲成這個樣子?
  • 上海樓市:怎麼看未來5年上海房價?如果房子漲幅多少才能盈利
    想請教您怎麼看未來5年上海房價,如果現金流只夠撐5年的話,值得高槓桿買房一搏嗎,比如負債60%?如果N年後處置房產,房子漲幅多少才能盈利,除去稅費中介費等(約房價10%)以及還貸利息,非常感謝! 回答:你好,我覺得未來5年上海的房價,有30%的漲幅是概率很穩。
  • 2021年能否開啟全球增長新周期?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2021年能否開啟全球增長新周期?2021年全球經濟的復甦態勢尤為關鍵,能否為未來十年基調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巨大的看點。2021年全球面臨的風險仍然居高不下。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寫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 任澤平:全球房價大趨勢|房地產|人口|土地|金融_網易財經
    1970年以來德國房價有三次比較大的上漲周期:1971-1981年累計上漲近1.1倍,1987-1994年累計上漲35.8%,2009-2017累計上漲35.7%;而在任何一個下行周期中累計下跌未曾超過10%。
  • 結婚率創10年新低 單身汪撐得起房價麼?
    有一套固定的、屬於自己的房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給人帶來「安穩」。結婚需要房子來安放自己的「小家庭」,以後孩子念書需要「學區房」來提供學位;再過個二十年,孩子又該結婚買房了。在當前情況下,我國結婚生子跟買房是緊密相關的,「結婚=買房」。所以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示,「都買不起房了,還結什麼婚呀」。
  • 房價破萬元!社科院預測2021年房價走勢,中小城市需警惕風險
    不過仔細看完了社科院的這份報告,其對於房地產市場未來的走勢把握還是比較「權威」的。對於國內房價走勢判斷雖然不得人心,但是實際情況恐怕真的會跟社科院預測的一樣。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進行簡單計算後,我們得出近3年住宅商品房房價同比上漲情況,2017年同比上漲5.7%、2018年12.3%、2019年8.6%;也就是說根據目前的房價走勢2020年的房價同比上漲還是要低於過去的,這點確實要歸功於從7月份開始國家加大的房地產調控力度。    2.
  • 2019已接近尾聲了,2020年的房價會怎麼樣?專家給出答案
    房價在「合理」區間內上下浮動,趨勢將逐漸下行。因一、二、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之不同,城市未來定位不同,房價將分別呈現三六九等。房價受控是肯定的,必須的。只是各地區為此所付出代價有所不同,更何況央地稅改正在蘊釀之中...地方稅源中房價是徵收不動產稅種的重要標杆。觸及到上下各階層多方利益,面廣量大;即便「再難」,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 伍戈:地產兩難 -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核心觀點:1.今年以來隨著部分城市房價不斷走高,各地限制性的調控政策層出不窮。受此影響,近期房地產數據呈現全面下滑態勢,各界對宏觀經濟的悲觀情緒油然而生。在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控房價與穩增長的兩難困境,未來房地產市場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