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格局是在否定自我中突破的
觀身邊事//聽身邊音//悟身邊理
在文章《都覺得自己格局挺大的,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那麼大》中,我把格局分為三個方面,即客觀格局、認識格局和實踐格局。後兩種格局都是主觀格局。既然是主觀的東西,那就一定可以培養或提高的。
提高或培養自己的格局,正面闡述得很多,也很勵志。所以,我想從反面即哪些東西在制約著我們的格局嘗試著回答。
一是屁股決定腦袋。每個人在單位都有自己的位置,抑或自己的工作職責。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往往也不同。在一個單位中,領導和群眾的格局就不一樣,中層和主管領導的格局也有不同。如果群眾有領導的格局、中層有主管領導的格局這很不現實。由此,才會少數人當領導,多數人當下級。領導要培養自己的大格局,下級要儘量向領導的格局靠攏,領導要儘量汲取下級格局中的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說,把屁股挪一挪,多點工作經歷,格局就會更大一點。
二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工作有輕重緩急,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在工作的過程中,卻往往容易「眉毛鬍子一把抓」,不能集中精力抓大事,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忙忙碌碌並不意味著效率,更不意味著效益,往往是碌碌無為。看來好像什麼都做了,力出了不少,但效果是沒有精品,甚至還可能造成「半拉子工程」。這說明,工作統籌全局很重要。平均使用力量,往往事倍功半。看起來是方法問題,實則是格局不大。顧全大局、統籌資源、換位思考格局就會大一點。
三是已有經驗都過時了還在那固步自封。經驗是格局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固守已有經驗就會犯經驗主義的錯誤。現在都在講創新,創新就是對原有經驗的突破。沒有創新就會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但因為路徑依賴我們往往找不到創新的切入點而束手無策,只好陶醉於過往的成功經驗。經驗的束縛打不開工作的思路,這本身就是格局不大。只有把經驗的存量不斷創新搞成增量,格局才會不斷地擴大。
四是找不到共同的話題。人是社會人,需要溝通和交流。我們在工作中需要溝通的事很多,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都需要溝通。溝通是以工作為載體,增進了解和感情推動工作是目的。溝通中工作之外的話題很重要,必須找到共同的話題。如果除了談工作再沒有共同話題,顯然說明自己的格局太小。這樣的場景也往往使人很尷尬。溝通能否找到共同的話題、能否就問題深入交流、能否說服對方或接受對方的觀點而達成一致等等,這些都是難題。看起來是不會說,實則是受知識面和眼界限制而格局太小。
由此來看,培養和提升自己的格局沒有捷徑,歸結起來就這麼幾句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否定自我,突破自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