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己既有的格局

2021-02-15 與您分享

 主要觀點:格局是在否定自我中突破的

觀身邊事//聽身邊音//悟身邊理

 

在文章《都覺得自己格局挺大的,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那麼大》中,我把格局分為三個方面,即客觀格局、認識格局和實踐格局。後兩種格局都是主觀格局。既然是主觀的東西,那就一定可以培養或提高的。

提高或培養自己的格局,正面闡述得很多,也很勵志。所以,我想從反面即哪些東西在制約著我們的格局嘗試著回答。

一是屁股決定腦袋。每個人在單位都有自己的位置,抑或自己的工作職責。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往往也不同。在一個單位中,領導和群眾的格局就不一樣,中層和主管領導的格局也有不同。如果群眾有領導的格局、中層有主管領導的格局這很不現實。由此,才會少數人當領導,多數人當下級。領導要培養自己的大格局,下級要儘量向領導的格局靠攏,領導要儘量汲取下級格局中的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說,把屁股挪一挪,多點工作經歷,格局就會更大一點。

二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工作有輕重緩急,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在工作的過程中,卻往往容易「眉毛鬍子一把抓」,不能集中精力抓大事,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忙忙碌碌並不意味著效率,更不意味著效益,往往是碌碌無為。看來好像什麼都做了,力出了不少,但效果是沒有精品,甚至還可能造成「半拉子工程」。這說明,工作統籌全局很重要。平均使用力量,往往事倍功半。看起來是方法問題,實則是格局不大。顧全大局、統籌資源、換位思考格局就會大一點。

三是已有經驗都過時了還在那固步自封。經驗是格局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固守已有經驗就會犯經驗主義的錯誤。現在都在講創新,創新就是對原有經驗的突破。沒有創新就會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但因為路徑依賴我們往往找不到創新的切入點而束手無策,只好陶醉於過往的成功經驗。經驗的束縛打不開工作的思路,這本身就是格局不大。只有把經驗的存量不斷創新搞成增量,格局才會不斷地擴大。

四是找不到共同的話題。人是社會人,需要溝通和交流。我們在工作中需要溝通的事很多,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都需要溝通。溝通是以工作為載體,增進了解和感情推動工作是目的。溝通中工作之外的話題很重要,必須找到共同的話題。如果除了談工作再沒有共同話題,顯然說明自己的格局太小。這樣的場景也往往使人很尷尬。溝通能否找到共同的話題、能否就問題深入交流、能否說服對方或接受對方的觀點而達成一致等等,這些都是難題。看起來是不會說,實則是受知識面和眼界限制而格局太小。

      由此來看,培養和提升自己的格局沒有捷徑,歸結起來就這麼幾句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否定自我,突破自我格局。

相關焦點

  • 格局大,路易走
    事實上,老闆不給他機會,是因為這個小夥子格局比較小。比如,每次老闆讓他加班做一點事,他要麼不情願,要麼抱怨佔用了自己私人的時間。比如,每次同事讓他幫忙裝一個電腦軟體,或者幫忙買個早飯點個外賣之類的,他總是特別嫌麻煩。再比如,爬山時他只給自己買了水,吃飯時他總是搶著去佔座位,甚至打車時,也總搶著坐後排。主動去承擔錯誤不推責的人,不一定是真錯了,但一定是真大氣。
  • 突破工作瓶頸 提升職業素能
    10月15日,漳富公司組織開展員工素能提升專題培訓,特邀湖北發爾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科作以「幫你突破工作瓶頸」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 格局決定布局
    每次高數課,都是帶著崇拜的眼神,坐在第一排,並在高數書的扉頁寫下了一句格局決定布局,布局決定結局。在自己喜歡的書,寫上自己喜歡的話,難怪,成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當然後半句是我自己補充上去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 你的格局,決定了你的命運!
    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錢了。有一個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討,對路上衣著光鮮的人毫無感覺,卻嫉妒比自己乞討得多的乞丐,這人估計一直就是個乞丐了。三個工人在工地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幹嘛?第一個人沒好氣說:砌牆,你沒看到嗎?第二個人笑笑: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笑容滿面: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
  • 何為格局?悟天道,尊道重德,順勢而為,盡人事,聽天命,是格局!
    何為格局?悟天道,尊道重德,順勢而為,盡人事,聽天命,是格局!
  • 格局決定布局,布局決定結局
    「格局決定布局,布局決定結局」。簡單地說:站得高,望得遠;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細想之,這些簡單的道理就是你如何定位自己的問題。把100%的動力放在定位格局上。成大事者要布大局。
  • 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不可思議!
    有一家庭婦女,一天她買了一件衣服,回頭習慣性地跟鄰居顯擺,卻發現同樣的衣服鄰居比她少花了20元錢,於是她耿耿於懷數天。擁有小格局者:往往會因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因為一點小的挫折就一籌莫展,看待問題的時候常常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成為碌碌無為的人。2、「局限」就是一個人給自己設的「局」太小!人生所能到達的高度,往往就是人們在心理上為自己選定的高度。
  • 【中藝商學院】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
    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錢了。有一個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討,對路上衣著光鮮的人毫無感覺,卻嫉妒比自己乞討得多的乞丐,這人估計一直就是個乞丐了。三個工人在工地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幹嘛?第一個人沒好氣說:砌牆,你沒看到嗎?第二個人笑笑: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笑容滿面: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後,第一個人仍在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而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 創始人格局|心中無敵 無敵天下
    格局決定眼界眼界決定出路IF 君今天想跟你分享
  • 你的圈子決定你的格局!進而影響你的層次!
    前幾天,小編看到一篇文章《你的格局決定著你的層次》,深有體會。主要講的是擁有什麼樣的格局決定了你會做什麼樣事。然而我想說的卻是,真正決定我們格局的,是我們的圈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圈子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人的格局,然後成為了你行為的導向。用目光丈量世界,你的格局便是你的雙眼!用心去感受世界,那麼你的格局就是整個星球。劉強東不會與阿里釘釘撕逼,因為他的對手是馬雲,馬雲才是他的格局,才是他需要去對接的話題。習主席不會去與小國扯皮,因為那是大國的氣魄,其他問題自然會有外交部去處理。
  • 夜聽 | 你的格局將註定你的結局
    你看,人生最大的贏家,從來都是胸懷寬廣、有大格局的人。 大格局,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也就做得更大。格局小了,個人的發展往往受局限。一個人的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 決定你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格局。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過的人,經歷過的事,都會影響你的格局。你的視野有多高,就會獲得什麼層次的回報。
  • 格局越大的人,越能成事,他們往往有這幾個特徵
    我們總會談到格局,也總說格局的大小會影響一個人。那到底什麼是格局呢?
  • 下等人聊是非,中等人談問題,上等人論格局!
    中國社會有三等人:下等人,專論是非對錯中等人,一心解決問題上等人,格局決定成就他們還會互相議論,在自己的群體中產生集體效應,這樣就可以打倒和推翻一個人。最關鍵的是:他們最在乎的是自尊和面子,一個人越是百無一用,越執念於那些無足輕重的底線,處處都要表現出自己強大的自尊心。他們脆弱而敏感,實的不行就要虛的,於是產生了補償心理,越失敗就越要面子,急需獲得別人外在的稱讚和認可。
  • 下層人聊是非,中層人談問題,上層人拼格局!
    她們的妒忌心很強,總是生怕別人比自己生活的更好,所以她們八卦別人的本質,其實就是總想看到別人的笑話。因此,她們非常喜歡憑藉自己的臆測給別人帶帽子。她們不愛學習,也不思考如何才能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她們就是喜歡非議別人,捕風捉影,搬弄是非。
  • 吞下羞辱才能餵大你的格局
    格局往往是被羞辱和傷害餵大的。「被罵是一種能力。」
  • 心語|突破「玻璃板」,引爆你的「小宇宙」!
    突破心理定位的第一步就是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心理定位,客觀地進行自我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品質。毛澤東有句詩寫道:「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裡。」我們感慨的絕不僅是主席的豪邁,而且是偉人不被現實制約的自我心理定位。
  • 不忘初心,突破自我
    2019年6月15日早上8:00分,伴隨著車輛的鳴笛聲,「不忘初心,突破自我」拓展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 心智模式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不,是思維模式的突破。 打破記錄的運動員堅信「四分鐘內跑完一英裡是有可能的」,這個思維模式一旦啟動,你自然有更多的可能性。當然並不是說世界完全可以隨心改變,但是如果我們找到內心世界中柔軟可改變的部分,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觀察完全可以重塑自我更喜歡的這個世界。 思維模式的力量究竟有多強大?
  • 邯鄲學步失去的是自己
    主要觀點:學習不是放棄自己觀身邊事//聽身邊音//悟身邊理唯物辯證法認為,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
  • 如何突破工作瓶頸,做前5%的職場人?
    在公司工作多年,一直得不到重用,領導不給我機會施展,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