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位領導不希望自己的員工是靠譜的。
案例:
老張最近新招的助理,暫且以小紅代稱。小紅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作為老張的助理,做事細心,交代她什麼事情都能夠完成,但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讓老張對小紅有所改觀。
事情是這樣子,老張去上海出差的費用,需要小紅幫忙報銷。小紅按照報銷流程處理,提交了老張的銀行卡帳號、開戶行、費用發票等。
流程看起來都沒有問題,但是老張遲遲沒有收到報銷的款項,老張也不是在乎那些錢,就是覺得之前財務辦事情效率不是這個樣子的啊。
於是,開口問了小紅,出差報銷的事情怎麼樣了?
小紅說:張總,早就給您打了,那個財務說您提交的那張卡,因為一些原因沒有辦法打款,於是就打到了您的工資卡上,您是沒收到嗎?
老張和我們講的時候說,款到不到帳,倒不是什麼大事,就是之前一直留給他好印象的小紅,怎麼在這件事情上顯得不靠譜了些。
這件事情,在很多應屆畢業生上都會有顯現。辦事的結果都不錯,就是缺少了中間和最後結果匯報的過程。
這種現象,部分原因可能是初入職場,不好意思總是和領導溝通事情。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於沒有培養「閉環思維」
閉環思維在職場上經常被大家說成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通俗來講就是在工作上布置給自己任務,或者自己布置任務給別人,那麼這件事情最終的反饋都要落實到最開始的這個人身上。
就像畫一個封閉的圓圈,最後的落腳點是回到最初的起點。
在小紅這件事情上,很明顯是因為缺少這種思維,所以在後續財務打款更換銀行卡的時候,小紅沒有及時反饋給老張,覺得都是打在老張的帳戶,老張都會知道的,但是小紅恰恰不知道,老張發工資的那張銀行卡是沒有進出帳提示的。
當然這裡也存在「我以為」「我覺得」的問題,套用黃教主的話就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說回今天的主題,閉環思維。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去對自己的員工普及這種思維,對員工和公司來講不失為一件雙贏的事情。
而且,作為管理者應該去鼓勵員工,隨時溝通。為什麼呢?
因為在閉環思維中,是需要員工將最後的結果反饋給上級,但是如果這個結果是不好的,或者是無法處理的,那麼員工會選擇拖延或者置之不理。
試想在一個項目的運營中,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相應節點工作的反饋,那麼這個項目很有可能會因此拖延。
所以作為領導要鼓勵員工及時溝通,培養閉環思維。在員工有困難時,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保障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
在職場做靠譜的領導,培養靠譜有閉環思維的員工。
了解更多企業管理知識乾貨滿滿 收穫多多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