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話題提到了創業團隊,今天就有不少讀者來問:怎麼判斷哪些創業團隊是靠譜的?
說起創業團隊,有一點你必須要知道,創業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創業團隊死掉是個大概率事件。以前有調查機構報告顯示,中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大約是 2.5 年,既然數據在這裡,那就意味著有大量的創業團隊堅持不到 2.5 年就關門大吉了,創業團隊總該算是中小企業吧,嚴格來說是小微企業。
我之所以要先說這一點,是要你記住選擇創業團隊就意味著風險,有風險才意味著有可能有更大的收益。要想逆襲,就去承受更大的風險。如果害怕承受風險,去做公務員,就去國企,就去大公司工作好了。不過,報告顯示,集團企業平均壽命也就是 7-8 年,至於公務員,誰也不能保證 10 年後不下崗。
既然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是這樣,那麼在選擇的時候幾乎無從預知這家公司會不會早早死掉,要判斷一家公司是否靠譜非常的難,但我們可以發現創業團隊不太靠譜的一些苗頭。
不靠譜跡象之一:內鬥。如果一個創業團隊的內鬥在網絡上已經有一大堆新聞報導,基本上這個團隊不太能改變這種內鬥的習氣了。除非你特別喜歡辦公室政治,或者自信在這種鬥爭中能夠做到贏家,否則就離他們遠點吧。
不靠譜跡象之二:燒錢。有很多創業團隊在初期缺錢的時候能堅持活下來,但是突然融到錢了反而快速死掉,問題多數出在燒錢上。燒錢的跡象就是你在電梯裡能看到該團隊的廣告了,你在地鐵裡也能看到創業公司的廣告。一個創業團隊如果沒有足夠好的收入,燒錢能燒多久?
不靠譜跡象之三:靠輸送利益活著。公司老闆有關係能從一些利益單位拉過來一些項目或者工程。公司命脈懸於這點關係上,比如 SP 時代,圍繞電信做點小項目什麼的,光景好了,公司利潤不錯,一旦風向變了,立刻就運轉艱難。
不靠譜跡象之四:創始人三觀不正。比如不老老實實做事情,整天去拜見各路奇人神棍,混大中小各類圈子公司牆上掛滿和各種高級人物的合影,或是去讀 MBA 啥的讀完了還生搬硬套,開個會出來也帶著女秘書的,基本都算三觀不正。
不靠譜跡象之五:工作效率太低。有一個小竅門,看看這個公司創始人以及團隊成員的微博,隔三差五就說「開會開到夜裡12點,收穫很大」之類的,基本都是扯淡,這種雞血能打多久? 沒事兒總半夜開會的公司都是不靠譜公司,所謂一將無能累死千軍說的就是這種,沒看到哪個公司開會開上市的。
不靠譜跡象之六:誠信問題。比如,承諾給員工的期權不兌現。有些員工離職的時候,出於面子問題或是沒辦法跟公司糾纏,就選擇忍了。但這個事情早晚會被業界知道,一旦搞過這一次,以後誰還信這公司呢?
鑑於「加班」這個話題太敏感,這裡就不討論了。沒準兒哪句話說錯了,又會傷害一大堆人。好像我做了啥壞事似的。
這是我的一家之言,怎麼判斷哪些創業團隊是靠譜的我說不好,但你可以離那些不靠譜的公司遠點。
接下來,是不是要寫一下,加入創業團隊的人,自己要規避哪些風險呢?或是你認為哪些問題是風險,留言給我。
題圖:Tech Incubator 作者不詳.
這篇文章來自「小道消息」,微信號: 「WebNotes」.
另請參考我以前寫過的《創業周期率》一文。
延伸閱讀:
關於「小道通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