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案例】我很焦慮錢不夠...

2021-02-15 光年教練

致歉!今早的預告出錯了!我以為我用的是GROW模型,結果發現是GROW+PORT模型的混合體,抱歉!

不過,發現自己創了個新的模型——RPGROW,有挺爽的,哈哈。這些天通過向永澄老師學習,收穫很大。感恩。我把它稱為傻瓜教練法工具,然後昨天就很偶然的情況下做了一次快速高效的教練。

現在整理一下思路供大家參考。以下內容經過兩位當事人同意發布,古水大哥甚至不用我要隱去頭像名字,非常感謝。

一、案主提出問題

思路1:看到這樣的問題,很多人心裡會貼標籤。這典型的「不思上進」「遊手好閒」的年輕人嘛。要好好教育一下。

而做教練的基本要求:對方一定是ok的,一定擁有足夠的資源去獲得成功。所以教練不會給對方貼標籤。

二、建立關係(Relation)

思路2:在正式開始教練之前,要建立關係。這是我師父黃俊華先生和我崇拜的導師高牽牛導師一直強調的。其實和做銷售一樣,一上來就叨叨叨,沒啥用。

所以用聊天的方式和案主談:「不夠就努力掙咯。」

三,了解對方的目的是什麼?(Purpose)

思路3:目的其實也是why,為什麼要糾結這個問題?

這個時候對方的回答你對他背後的動機、價值觀去做一些判斷,但是,別糾結事件。這也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別糾結現象。糾結容易走錯路。

四,目標是什麼?(Goal)

思路4:目的有了,那就要了解目標了。教練(名詞)是基於目標出發去教練(動詞)的!

五、方案是什麼?(Option)

思路5:有目的,有目標,那還會焦慮,必定是與現狀有差距。通過提問他做了什麼,來了解這期間的差異和障礙。

案主的話:「有好好工作,但是又排斥。」教練就要去找出障礙。

特別注意:古水大哥出現了。他通過前面的對話心裡有了標籤,但是他洞察到了,沒有說出來。如果是其他人,跳出來貼一個標籤,例如說,你這種人就是不思上進之類的,這就可能會影響案主的心情,可能影響教練的進程。

通過引導對方講出具體的行動步驟,容易發現障礙點。結果你看,這小夥伴還是很不錯的,有努力工作。隨便貼標籤可能就誤會人家了!

思路6:只要對方願意回答,就要不斷釐清他做了些什麼,讓他自己在這些行為中自己發現障礙。障礙發現了,方法就容易找了。

所以最後發現了,障礙不是怕賺不到錢,而是怕被拒絕。這也是教練技術說的反應真相。

思路7:本來可以讓他自己給出方案,不過我這裡插入了一個小技巧——空間線:讓他站在他同事的角度上看待這個問題。教練還是憑感覺使用工具呀~~~

本來我還打算繼續第六步的,WILL(下一步行動/意願),案主自己就把問題給解決了,還給出了計劃。

總結一下這個RPGROW模型:

Relation 建立關係

Purpose 目的是什麼

Goal 目標是什麼?

Option 方案是什麼

WILL(下一步行動/意願)

以上就是我的思路和做法,供大家參考。這個模型肯定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我會繼續研究改變,再與大家分享。

我組織的學習成長訓練營昨天已經開課了。目的是和各位老炳一起學習成長,成為合格教練,成就別人成就自己。

相關焦點

  • 我不是教練,我是"生命設計師"!
    其實,「教練」只是個title,關鍵是我們怎麼定義它。英文Coach的意思除了ICF定義的支持性服務的教練,還包括馬車,大巴士和美國著名的奢侈品品牌,難道我們是後者其中一個?不,這也意味著名字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定義,又賦予它什麼意義。 兩年輕人對於我的解釋,表情始終有些不解,甚至想站出來挑戰似的。
  • 如何應用教練應對集體焦慮與恐懼—— Zoran大師分享聽課心得
    Zoran是國際著名的大師級教練,創問教練核心導師,是一個非常高能量的人。
  • 來,破解30+大齡女青年職業焦慮
    以上仍停留在理論分析的層面,我相信你還是一頭霧水。直接上個典型的真實案例吧,大家或許可以稍微體會下:     我們的主人公的Ann,35+,一直在一線城市HR圈,女。過去一年基本一直在找工作,卻始終沒有合適的,重度職業焦慮!
  • 【ICF教練知識庫】建立客戶自信的3個教練案例+17個經典問題
    遵從過度的規條/僵化:習慣於應該,必須 ,我應該這樣,必須那樣,所以他人也應該這樣。而忽略世界的多樣性和複雜度。習慣於用自己的觀點,視角來看待他人。拖延和遲疑:設立的計劃總是推遲,總是無法達成,背後有什麼原因?是計劃本身的問題,還是對計劃原本就是沒有信心?
  • 我在體驗式培訓中運用「完形心理學」的案例
    在當天晚上,小麥老師為我安排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我對他說:「我先做挑戰魔王,是為個人突破,再做生命列車是為團隊共贏——但除了需要幫我放音樂與開關燈的助理,我還另外需要兩個放得開,豁得出去的教練來配合我做一件事情。」小麥老師連忙叫來李教練,和另外一個負責拍照的教練,請他們來配合我的行動。
  • 足球教練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形象品牌?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教練講,我已經拿到D級甚至是C級教練證,怎麼還是沒辦法很好地進入角色呢。同樣,經常看到許多教練,不停地從這個俱樂部跳到另一個俱樂部,在各種角色中切換,同樣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焦慮,怕得不到家長的肯定,怕得不到俱樂部負責人的滿意。在這種焦慮中,不同的教練員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在外部找原因,埋怨環境的殘酷、社會的不公;另一種從內部找機會,尋求自身能力增長。 除了提高專業硬技能,更重要的就是打造個人品牌。
  • 與焦慮和解
    焦慮的完美主義者經常被以下三者的組合強烈驅使著去努力工作:抱負、責任感和「若不加倍努力就會導致災難」的擔憂。而一旦某些事情無法依照計劃進行,他們就可能成為「我應該更努力」這種錯誤思維的受害者。不是只有焦慮的人會有這樣的錯誤思維。舉例來說,人們一次又一次地減肥失敗,這種錯誤思維也是原因之一。
  • 教練的SET原則
    而教練對話模式往往是啟發引導的、賦能員工的,每一次對話結束教練都能夠做到讓誰更有成就感呢?(饒洛)「員工。」員工更有成就感。我們不妨來演繹一個案例好不好?一個簡單的案例,我們看看會有什麼樣的情況。現在原因也分析清楚了,我接下來就會問你了:「洛洛接下來你將會如何來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呢?具體你會做些什麼呢?」這時候你一定能夠回答出個123來對吧。你看通過這兩種模式的對比,後一種模式——剛剛的這種教練的對話模式,你作為下屬有什麼樣的感受呢?(饒洛)「我覺得領導特別地信任,他覺得我是自己有能力可以解決這樣的一個問題的。」
  • 剛開班就關了,遊泳教練工資打水漂?
    曹先生說,今年五月份他帶著五個人的團隊到福州浩源遊泳館當遊泳教練,當時跟老闆籤訂的合同是教練的工資按照學員的報名費四六分成。由於剛開始報名的學員並不多,所以即使工資沒有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發,曹先生和其他教練也沒太在意。
  • 【厲害了】又有一批幸福教練通過考核,公司工會的培訓課程超暖心!
    學員們通過PPT、課堂互動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展示了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情緒管理、焦慮疏導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考核完畢,各位評委對學員的表現進行了綜合點評,並為獲得公司工會幸福教練初級證的學員和10名優秀學員頒發了證書。
  • 教練視角:自信不應建立在比較之上(蔣勳)
    譬如說我雖然很矮,可是我在另一方面很高大,可能是在心靈方面,或者精神方面,或者有某一方面特殊技能。我很期盼有這樣的一種社會,這樣的文化出現,讓每一個人有他自己不同的價值。我們的社會的確已經在走向多元,舉例來說,現在有很多地方都要求「無障礙空間」的設計。我小時候哪裡有這種東西?殘廢就殘廢嘛。可是我們現在也不用這樣的稱呼了,因為他並沒有廢。
  • 「來自一位自由教練的闡述」
    ,也不是關於未來體驗式培訓形勢的展望,只是從一個新人的角度來提問培訓中針對教練和拓展公司出現的情況,全是不應該出現,應該出現什麼,各有高見,相信我的觀點不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但是不應該出現的情況我相信應該會得到很多人的同意。
  • 如何建立一個成功的教練生涯-邁克·博伊爾 Mike Boyle
    》作者-邁克·博伊爾 Mike Boyle 我沒法告訴你什麼是成功,也許是錢,但大多數教練都不是以錢財為動機的人。 如果你是一位私人教練,你的服務按小時出售的。有人花錢和你共度一小時。如果你是一個站在人們面前對他們大喊大叫的無所不知的混蛋,為什麼會有人給你錢? 如果人們不給你錢,那是有原因的。要麼你不是很好,要麼你在周圍沒什麼樂趣。在這個領域裡,你通常不太開心。
  • 大成教練-降龍十八掌-第一掌【目標管理】
    「十八問」是老麥CE課程(教練基礎)中關於提問的核心技能。
  • 我是18歲的陳小雨,我焦慮,我不配,我該怎麼辦?
    《奇葩說》第7季裡,出現了一個好玩的00後陳小雨:她說哲學就是反叛,學哲學感覺很朋克,申到匹茲堡大學哲學系,無奈家裡年初破產了只能先去念有獎學金的學校,所以來上奇葩說看看能不能靠自己賺到錢大三轉學到匹茲堡。輕鬆狀態,逗笑導師
  • 純淨教練課程-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一名教練!
    楊美娟(外企首席戰略官):創問對我來說,是靈魂的家園。純淨教練為我的人生打開了覺知的門和通往愛和幸福的門。在純淨教練裡,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稱他們是我的後天親人,靈魂從此有了歸屬。還有,就是我自己和父母、和我先生、和女兒相處更和睦,也更感恩,同時也更會愛自己了。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幸福感比之前提升了很多很多。
  • 人生教練FLOW創始人小越|成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說到做到
    第45期播客節目中請到
  • 小方的「焦慮」~
    大家好,我叫「小方」。剛入職2年,正值「方(芳)」齡,又遇到事會「方」(慌),所以大家都叫我——小方最近我又「方」了:我身邊的小夥伴開始不斷問我這周就要交工作總結很「方」怎麼辦!年底工作壓力大,經常會焦慮,一般表現:從得知要交報告就開始焦慮,但動不了筆,先用吃飯、睡覺、玩遊戲、刷視頻等等來迴避。但隨著交稿日期臨近,焦慮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熬夜匆忙寫完交上去。
  • ——NLP國際教練李炫華的風採(二)
    於是,教練又增加了一點小難度,A夥伴也做到了;教練又增加了一點難度,同樣的,A夥伴做到了,臺下的每個夥伴都做到了! 然後教練說:「其實在這整個過程中,我沒有責怪他也沒有懷疑他,只是跟他講明白目標和要求,保持良好的態度和樂趣,跟他一同成長就行!」 事實也是如此,只要你對別人有要求,並明確你的要求,大多數情況下對方是會照你說的做、且做的到!
  • 應用諮商大師 Murray Bowen 理論,剖析職場各類情緒問題:《做自己的職場情緒教練》
    第一本以華人案例闡述如何應用諮商大師 Murray Bowen 理論,剖析職場各類情緒問題的著作。有情緒是正常的,只要解決紛亂的人際問題,就不會對工作感到厭倦。→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出自己的情緒地雷→透過練習單,你可以成為自己的情緒教練→應用 Bowen 八大理論,理解情緒,改善人際關係,找回你對工作的自信與熱情職場中的你,是不是經常擔心被討厭、被排擠、被上司壓榨或挑剔、超時工作,工作卻達     不到績效,職場中的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職場表現,更會影響下班後的生活質量,如果    未經正確處理,情緒問題更會逐漸導致身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