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焦慮和解

2021-03-01 娟然語文sun

焦慮的完美主義者經常被以下三者的組合強烈驅使著去努力工作:

抱負、責任感和「若不加倍努力就會導致災難」的擔憂。

而一旦某些事情無法依照計劃進行,他們就可能成為「我應該更努力」這種錯誤思維的受害者。

不是只有焦慮的人會有這樣的錯誤思維。

舉例來說,人們一次又一次地減肥失敗,這種錯誤思維也是原因之一。

一旦節食失敗,人們通常就會跳到這樣的結論:無法成功的原因是不夠努力。

他們會發誓要更加努力,卻沒有採取任何適當的策略。

客觀來說,要有適當的策略才可能創造更多成功。

陷入這種思維陷阱的人,往往會不斷嘗試他們失敗的策略,並期待有不同的結果。

這裡有一個例子,說明我是如何陷入這種思維陷阱的,還有我最後採取了什麼措施來克服它。根據經驗,每天寫出大約750字是對我來說最有效的寫作目標。如果我設定了每天要寫出更多字的目標,我就會感到不知所措,最終開始拖延,導致整體而言我的完成度沒有那麼高。事情進展得比較順利時,通常是我堅持最低目標的時候。

然而,當我開始感到疲乏時,我又往往會想要提高我的目標,因為若沒有做到足夠多的事情,我會感到很焦慮。

為了跳出這個陷阱,我其實需要做的就是休息個一兩天,並於休息回來之後,繼續保持一貫的目標。而當我感到焦慮或沮喪時,我需要做的就是抑制過度工作的衝動。

這兩種模式可以製成一組流程圖:

實驗 畫一個流程圖,寫出一個陷阱式模式和一個較有用的模式,就像我剛才寫下的那樣。這個流程圖將會顯示你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一般使用的流程圖的形式如下,請填寫空白處。

創造出自己的認知行為流程圖雖是一種較為進階的心理技能,但如果你熱衷於接受挑戰,這會是一種非常有幫助的做法。

焦慮的完美主義者喜歡徹底掌握事物。

一旦產生「這對我來說太難了」的想法,他們通常就會認定這是事實,而不會將這種想法當作一種可能是焦慮所引起的錯誤警報。

要記得,如果你很容易焦慮,那麼根據定義,你的焦慮系統是很容易出現錯誤警報的。也就是說,你的系統會向你提出一些不存在的風險。想法只是想法,但問題是我們總認為想法是真實的,並將感受與事實混為一談。

這種情況發生的部分原因是記憶偏誤:你的大腦往往會想起與你當下感受相符的過去的事件。因為當下的情緒會對想法產生強烈的影響,所以在你感到沮喪時,刻意去回想那些自己很擅長或有才能的證據,可能就不會很有真實感或令人信服。

既然你知道這是你大腦的運作方式,那麼當你處於一種挫折的情緒中時,你可以先試著忽略一些消極的想法。當你的情緒好轉時,你的想法會自然地改善。

因此,重獲信心往往只是需要耐心地等待消極或焦慮的情緒過去。

雖然看似矛盾,但與焦慮有關的完美主義,可能會導致人們花太多時間堅持在某些任務上,其他項目卻不能完成。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完美主義者經常會從一個工作項目跳到另一個工作項目,他們可能會同時展開很多個商業計劃或大型提案、投履歷、寫電影劇本、設定個人習慣、製作工藝作品、寫小說,卻沒有一個能完成。

當他們開始產生自我懷疑時,很快就會對這個任務感到不耐煩,沒有辦法繼續堅持下去,並去客觀判斷這個任務成功的潛力。

如果你一下子想做這個,一下子又想做那個,那很可能是因為你無法容忍不確定,你不知道手上正在進行的任務究竟會不會成功。

如果你有不完成事情的習慣,或許先在同一個項目上堅持並完成它會比較好,別在開始感到不確定時就馬上跳到另外一個項目上。

想要改善這種跳躍式的做事習慣,可以先減少接觸過多的信息和其他的選擇。

例如,停止閱讀行業博客一段時間。

相關焦點

  • 如何與焦慮來一次和解?
    焦慮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對我而言,直接體現就是上火。每次上火,就口腔潰瘍好幾天,疼痛中反思有什麼事情在困擾我。
  • 工傷和解協議有效嗎?後悔可撤銷嗎?
    很多在外工作的工人在發生工傷後,因為急需用錢,只要老闆給的錢過得去,就會選擇「私了」,事後經過工傷鑑定和相關諮詢,對老闆賠償的金額覺得不合理,後悔了想要走法律程序,這時候的工傷和解協議有效嗎?能否被撤銷?讓我們看看具體案例來一起分析分析。【案例一】陳某系江蘇某建築公司木工,建築公司未給陳某繳納工傷保險。2015年1月1日,陳某在工作中不慎被鋼管砸傷腳部。
  • 工傷賠償和解協議書
    甲方: 乙方:            身份證號:為了解決乙方工傷事宜,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 小方的「焦慮」~
    年底工作壓力大,經常會焦慮,一般表現:從得知要交報告就開始焦慮,但動不了筆,先用吃飯、睡覺、玩遊戲、刷視頻等等來迴避。但隨著交稿日期臨近,焦慮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熬夜匆忙寫完交上去。情緒如洪水,宜疏不宜堵首先,我們要正視「焦慮」:焦慮來襲的時候,想要迴避是很正常的,這是我們對壓力的正常反應。
  • 如何改變社交焦慮?
    在日常生活中,也並不會有很多人真的達到社交焦慮症的診斷標準,他們只是存在社交焦慮的情緒或者傾向,或者只是人格特質上的「害羞」(社交沉默)。社交焦慮是如何形成的?儘管有基因、氣質和環境的作用,但後天因素對社交焦慮症狀的影響更加明顯。以下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社交焦慮:· 自身經歷應激性、羞辱性的事件,或被虐待、被忽視的經驗,比如被老師、父母公開責罵,被他人取笑。
  • 員工自我照顧第二講:如何陪伴焦慮、減少焦慮?
    當我們看清情緒的來源,看見有這麼多焦慮情緒,以及身體的反應,如何處理這些情緒,如何減少這些情緒呢?第一步,覺察你的想法,感受、情緒。看到你的想法、期待、情緒和感受的關係,我想到我可能會感染,這樣的想法就會引發我的焦慮。當我再次看到哪些疫情信息時,我一開始又有擔心產生。
  • 有一種焦慮,叫盲從
    焦慮集中在這麼幾類人身上: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焦慮,知識和信息更新的太快,周圍人成長的太快,壓力太大,焦慮的不行不行,年輕的臉龐上那雙眼睛泛著血絲。進入中年的人焦慮,年齡大了,責任重了,開銷大了,收入開始慢慢吃緊,又很擔心忽然之間就沒了營生,看到生猛的年輕人,看不透的老眸子裡閃著隱隱的焦慮。
  • 社交焦慮量表(LSAS),你的社交焦慮程度有多深?8種專業方法改善焦慮症狀!丨抑鬱自評量表SDS
    他們會對社交懷有極強的焦慮和迴避動機,所以他們在上學、工作、人際交往等社會活動中常感到焦慮難當,而出現社會功能受損的情況,甚至無法上學和工作。▼如果朋友們感覺自己在有些社交場合也感到焦慮,並想要改變,那麼,我們向您推薦這份社交焦慮量表
  • 如何緩解等分人的焦慮?
    比如,大學還在放假,不上班成績肯定也出不來,與其現在焦慮,不如等他們學校出來返校或上班通知後再開始焦慮,總之能快活一會兒是一會兒。所以,在等待的時候可以發揮出主觀能動性。現在準備複試即使第一志願用不到調劑也用得到,今年用不到也能為明年做準備(bushi👉享受當下,找點愛好不到最後一刻錄取,考研的焦慮就會一直瀰漫,尤其是複試面試。如何在焦慮的狀態下保持做事的狀態,是一種抗壓能力。緩解這種壓力的一種辦法就是分散注意力,找點事情做。
  • 優步公司寧願花一億美金和解也不承認勞動關係(這是為什麼?)丨子非魚說勞動法
    雙方的和解可謂姍姍來遲,不過對優步公司來說來的正是時候(考慮到原定於6月份進行的訴訟)。優步司機在之前的較量中已經勝了幾場,聯邦第九巡迴法庭支持該訴訟作為集體訴訟。正當人們翹首以盼最終陪審團對優步司機法律身份的認定時,爭議雙方達成了和解。
  • 學歷焦慮,為什麼成了集體困擾?
    這些新詞都有一個共同特徵——無論是就業焦慮、婚戀焦慮還是育兒焦慮,其背後都與學歷焦慮掛鈎,並且這種學歷焦慮不只是一種個體困擾,而是正在成為社會整體層面上的一種集體困擾。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我們能夠發現學歷焦慮中的基本取向:不僅追求向上,而且規避向下。具體來說就是年輕人通過對學歷的追求,以期獲得一個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伴侶和更有前途的未來。
  • 「焦慮時代」來臨,我們該何去何從? | 資訊
    而在新年伊始,每個人心裡多少會因未知產生一種焦慮:新的一年裡我要做什麼、我該怎麼做、我要走向何方、我會走到何處······在焦慮彷徨的時候,不妨聽聽自己心裡的聲音,跟隨心的引領,伴著這種焦慮,向夢想出發,向心中的國度出發。「所有的創業者都夢想改變世界,而我的希望是讓科學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 上班焦慮嗎?小心變成焦慮症!
    由此,很多的人都會產生職場焦慮情緒,甚至是職場焦慮症。  工作焦慮症這個發病的原因很多,跟性格、突發的事件、疾病、還有周圍環境、精神緊張、壓力等都有關係。具體體現在以下:  比如說,有的人就有多疑和多慮,對別人的目光,或者是別人的語言反應過於激烈,就會出現不正常的情緒;  比如說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環境競爭過於激烈等,都可以導致這種焦慮的產生;所以有的人對於上班就會產生很強烈的焦慮,比如說明天上班,今天晚上就有人睡眠不好,入睡困難,經常做夢,對上班有恐懼感,就出現了上班焦慮症,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 時間焦慮的背後:時間=金錢?
    這是在奇葩說裡的一期辯題,剛好在此時此刻,我陷入了時間所創造的焦慮陷阱。如果支持時間可以自由買賣,那麼時間就等於是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物品,人們會大批量的創造生命以換取時間。而最終的結果是時間的「通貨膨脹」,時間會大批量的出售,導致時間的貶值。人好像是一個很容易就陷入時間焦慮的物種,從小到大父母經常說要抓緊時間多看書,不然就落後了。
  • 有一種焦慮叫pass(怕死)
    但人的焦慮總是不期而遇,不請自然!因為人生實苦呀。所以我的願景給我造成了這種焦慮!一是雙十一樊登讀書預售辦理完成300個目標其次搭建樊登書店這個平臺都要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其次要把利他放在心上,真誠的,智慧的,勇敢的,走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你的目標。
  • 蘋果與星巴克的同種焦慮
    他們特別容易產生心理焦慮,特別需要一種社會認同和尊敬。他們往往通過消費和佔有越來越多的文化資本來獲得優越感,來粉飾和體現自己的地位。 顯然,商品已經變成了符號化,用符號表達某種價值來進一步吸引人們去消費。購買某種商品是為了獲得其本身不可能擁有的意義和地位,這顯然也是星巴克與蘋果創造銷量神話的出發點。
  • 掌握721法則,減少焦慮,提高效率
    ,做好安排,從而減少焦慮。但現實卻是時間管理學得越多,發現要做的事情越多,不確定性也越強,反而更加地焦慮了。如何減少這種情況,建議嘗試下721法則。721法則是對時間分配上的一個原則,總共有三個。第一個721是要把70%的時間用於當天的事情上,20%的時間用於為明天的事情準備上,10%的時間用於做下周的計劃上。人為什麼會焦慮?
  • 芝蘭之室,焦慮之鄉 |「日記」
    最開始很不理解,想來想去想不明白,搞的自己和帶領小姐姐焦慮了好一陣。後來有參與者說是因為加班請假,想想也是合理——大概感到「焦慮」的人,也更容易選擇花更多時間去做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事情,而不是花時間來探索和覺察自己的「焦慮」。 參加的人數雖少,卻是我自己很有收穫的一期。
  • 在知識焦慮的時代,如何成為一個高手
    引言:這個時代,不僅盛行雞湯,更盛行「速成指南」,人人都在焦慮,焦慮知識不足,焦慮成長得不夠快,焦慮自己比不過別人。
  • 如果幾天不看行業資訊,你焦慮嗎?
    之所以寫這篇雞湯呢,是因為我近期感覺自己很焦慮了。實際上這個問題是在問我自己。之所以把我的感受發布出來,是想看看您是否與我有同樣的感受。寫作是一種習慣。閱讀是一種習慣。分享是一種習慣。思考是一種習慣。操心是一種習慣。看朋友圈是一種習慣。每天看行業資訊也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