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完美主義者經常被以下三者的組合強烈驅使著去努力工作:
抱負、責任感和「若不加倍努力就會導致災難」的擔憂。
而一旦某些事情無法依照計劃進行,他們就可能成為「我應該更努力」這種錯誤思維的受害者。
不是只有焦慮的人會有這樣的錯誤思維。
舉例來說,人們一次又一次地減肥失敗,這種錯誤思維也是原因之一。
一旦節食失敗,人們通常就會跳到這樣的結論:無法成功的原因是不夠努力。
他們會發誓要更加努力,卻沒有採取任何適當的策略。
客觀來說,要有適當的策略才可能創造更多成功。
陷入這種思維陷阱的人,往往會不斷嘗試他們失敗的策略,並期待有不同的結果。
這裡有一個例子,說明我是如何陷入這種思維陷阱的,還有我最後採取了什麼措施來克服它。根據經驗,每天寫出大約750字是對我來說最有效的寫作目標。如果我設定了每天要寫出更多字的目標,我就會感到不知所措,最終開始拖延,導致整體而言我的完成度沒有那麼高。事情進展得比較順利時,通常是我堅持最低目標的時候。
然而,當我開始感到疲乏時,我又往往會想要提高我的目標,因為若沒有做到足夠多的事情,我會感到很焦慮。
為了跳出這個陷阱,我其實需要做的就是休息個一兩天,並於休息回來之後,繼續保持一貫的目標。而當我感到焦慮或沮喪時,我需要做的就是抑制過度工作的衝動。
這兩種模式可以製成一組流程圖:
實驗 畫一個流程圖,寫出一個陷阱式模式和一個較有用的模式,就像我剛才寫下的那樣。這個流程圖將會顯示你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一般使用的流程圖的形式如下,請填寫空白處。
創造出自己的認知行為流程圖雖是一種較為進階的心理技能,但如果你熱衷於接受挑戰,這會是一種非常有幫助的做法。
焦慮的完美主義者喜歡徹底掌握事物。
一旦產生「這對我來說太難了」的想法,他們通常就會認定這是事實,而不會將這種想法當作一種可能是焦慮所引起的錯誤警報。
要記得,如果你很容易焦慮,那麼根據定義,你的焦慮系統是很容易出現錯誤警報的。也就是說,你的系統會向你提出一些不存在的風險。想法只是想法,但問題是我們總認為想法是真實的,並將感受與事實混為一談。
這種情況發生的部分原因是記憶偏誤:你的大腦往往會想起與你當下感受相符的過去的事件。因為當下的情緒會對想法產生強烈的影響,所以在你感到沮喪時,刻意去回想那些自己很擅長或有才能的證據,可能就不會很有真實感或令人信服。
既然你知道這是你大腦的運作方式,那麼當你處於一種挫折的情緒中時,你可以先試著忽略一些消極的想法。當你的情緒好轉時,你的想法會自然地改善。
因此,重獲信心往往只是需要耐心地等待消極或焦慮的情緒過去。
雖然看似矛盾,但與焦慮有關的完美主義,可能會導致人們花太多時間堅持在某些任務上,其他項目卻不能完成。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完美主義者經常會從一個工作項目跳到另一個工作項目,他們可能會同時展開很多個商業計劃或大型提案、投履歷、寫電影劇本、設定個人習慣、製作工藝作品、寫小說,卻沒有一個能完成。
當他們開始產生自我懷疑時,很快就會對這個任務感到不耐煩,沒有辦法繼續堅持下去,並去客觀判斷這個任務成功的潛力。
如果你一下子想做這個,一下子又想做那個,那很可能是因為你無法容忍不確定,你不知道手上正在進行的任務究竟會不會成功。
如果你有不完成事情的習慣,或許先在同一個項目上堅持並完成它會比較好,別在開始感到不確定時就馬上跳到另外一個項目上。
想要改善這種跳躍式的做事習慣,可以先減少接觸過多的信息和其他的選擇。
例如,停止閱讀行業博客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