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盼中,嶄新的2018年終於來了。而在新年伊始,每個人心裡多少會因未知產生一種焦慮:新的一年裡我要做什麼、我該怎麼做、我要走向何方、我會走到何處······在焦慮彷徨的時候,不妨聽聽自己心裡的聲音,跟隨心的引領,伴著這種焦慮,向夢想出發,向心中的國度出發。
「所有的創業者都夢想改變世界,而我的希望是讓科學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姬十三
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知名大眾科學網站果殼網創始人、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全球青年領袖」······求學、創業、揚名,看似每一步都在收穫成功的姬十三,在新年開始時,卻也會有「新的一年該幹嗎」這種最「單純」的焦慮。但焦慮並沒有阻擋他的前行腳步,相反,他決定用堅持與焦慮相抗衡。因為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座屬於科學、真相與知識的國度。在那裡,科學可以成為流行文化,成為人們追逐的時尚;在那裡,人們不滿足於現象本身,而更專注於了解背後的真相;在那裡,人們會主動地接近真相,擁抱科技······這是他的「心中國」,也是他心中的「新中國」。
姬十三自己也表示,他也曾經因為自己做的事情「小眾」而焦慮,而很多時候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做出了一個選擇,卻發現被貼上了「小眾」的標籤,可能是你選擇了一份鍾愛但不太穩定的工作,可能是你人到中年卻毅然辭職創業,甚至可能因為你的某種個人愛好······但是他堅持下來了,你為什麼不行?別在乎未來會怎麼樣,也別在意前路多漫長,只要那裡有你的理想,只要那是心的方向。終有一天,你的「小環境」會影響「大環境」,而你的「心中國」,或許會改變這個世界。
「人生沒有NG,我想讓自己成為這個國度中的一種可能性。」
——梁歡
音樂人、導演、主持人、作家······斜槓青年梁歡在各個領域自由穿梭,任意選擇自己的身份,但根本離不開兩個字——創造。面對焦慮,他選擇的應對方式是繼續藝術創作,讓自己繼續前行。「允許存在各式各樣的價值觀,允許存在各式各樣的可能性」這是梁歡對自己「心中國」的期待,而他也通過創造打造著這個國度。拍電影、出專輯、寫書,希望創造出有不同的趣味供觀眾們選擇;通過微博、節目分享自己的獨特觀點,希望創造一個真誠分享的網際網路環境;甚至用自己的行為感染更多人,創造一個每個人都能敢於表達自我、特立獨行、不受束縛的自由時代······
梁歡主持了一檔美式脫口秀《惡毒梁歡秀》,而這檔節目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不NG。也正因如此,才出現了陳年怒批周杰倫、他本人「教訓」觀眾這樣的事件。獨特,「惡毒」,但真實,真實地如同我們的生活,沒有導演喊「咔」,一切也都只有一次不會重來。他把握住了每一分鐘創造屬於自己的show,你我也可以是自己創造力的主人。向得過且過的「佛系」心態告別,你本可以把「心中國」創造的瑰偉絕特,也別再「喪」字當先,世界會因為你的創造多姿多彩。就像梁歡所說的那樣,在創造與進步中,讓自己「酷」起來。
「崩壞的過程,也是涅槃重構的過程;只有打破桎梏,才能看到未來。」
——李洋
傳媒界「女俠」、36氪總編輯李洋的焦慮源自「探索」,而她認為這種常態化的焦慮並不需要克服,探索未知道路的艱難為她帶來焦慮,但這種焦慮也激勵著她繼續探索。探索具有創新力的「新商業」、探索拒絕盲從的「新傳媒」、探索進步中的「新中國」······她看到了崩壞,看到了問題,更看到了希望。她要做的就是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看別人不曾看到過的風景,並努力讓更多人看到這些與她同行的「探索者」,為這些「創業家」們發聲。她的探索不僅僅讓她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更為她展現了一個無限可能的全新國度。
李洋有勇氣站在路口選擇一條新的路,因為她知道那裡可以看到全新的風景,就像兒時那個膽大的孩子,可以走得很遠,再回來向我們吹噓美麗的地方。曾經的膽怯讓我們錯過了遠方,而現在再不去探索說不定會錯過未來。別讓焦慮成為你的桎梏,而未知也不應該阻擋你的腳步,勇敢地邁向你的心中國,走向你的理想。而你的這一步,或將會改變中國的前路。
堅持,探索,創造,
我們學著與焦慮相伴,
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前行。
你我,行業,國家,
我們努力和向前的每一步,
都會轉化成行業、乃至國家前進的一部分,
而千千萬萬個體的邁進,
共同鑄就了這個時代的夢。
正如尊尼獲加始終相信,
你走向哪裡,
中國就走向哪裡。
焦慮如何,困難如何,重來又如何,
朝嚮往走,朝夢想走,
朝你愛的一切走,
因為那裡通向你的心中國,
也通向你心中的「新中國」。
姬十三:在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