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得體的穿著,是為了表達內在的敬業精神,而敬業的形象,是職場優雅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每一天真實的工作態度。
凱文(在《為孩子發一個預言》一文中提及的,點擊標題收聽),那四位小天使的年輕父親,當他從醫學院畢業,想去位於自己所在州最好的醫院求職時,他帶去了學院和實習醫院給他的推薦信。他被醫院錄用了,那封推薦信也被醫院稱為他們所見過的最好的推薦信,裡面有一句話是:「如果你們能夠擁有凱文,真的是你們的幸運。」從那時一直到如今,凱文都在那裡工作,他的同事和病人都很喜歡他,正如推薦信裡所說的那樣。凱文不是只有優異的成績和醫術,他還有很好的性格、為人和品德,他的推薦信雖然非常簡短,卻飽含與他相處過的人對他的珍視和信任,那必然是令人愉快和懷念的相處,否則不會有洋溢著理性與情感的肺腑之言。
凱文並不是工作狂,他家庭美滿,身心健康。他說自己是完全按照人生的優先次序來生活的:第一是上帝,他每天都從上帝那裡汲取力量、智慧和愛;第二是家庭,付出愛、時間、精力與家人們互動,使他總是帶著喜樂和滿足來到醫院;第三才是工作,當他來到職場時,他會盡情釋放出他內在積累的愛與情感,以至於他不容易勞累。他還會用一些假期去非洲宣教。我記得,他曾分享內心的某個遺憾。有一次為了趕車,一個男孩子的球從他腳前滾過去,男孩遠遠地喊叫,希望他去追球,把球踢回去,但因為他趕時間,沒有那麼做。事後,他很後悔,覺得自己應該去撿球,不應該讓孩子失望……這件事,讓我看到一個優雅的男人是如何在每一件細小的事情上要求自己,不失卻愛心。
任何人的工作都有消耗、疲憊的時候,如果我們懂得活在一個良性的循環和法則裡,我們就會在職場上呈現優雅的風採。在我的印象中,凱文是乾淨、溫和、英俊、很會照顧人的紳士,在他身上,看不到工作留下的疲憊。
在中國的職場上,我們只看得到自己寫的簡歷,沒有推薦信,這是很遺憾的,但是我相信將來會出現。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求職時,遇到聘用單位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背景調查。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像想要擁有的推薦信那樣工作和為人,不要把換一個地方重新開始當成職場法寶。從前,我們總是聽到卓越的人士在某個公司工作了幾十年的故事,這是對美好性情和工作能力的說明……現在,人們最喜歡的職場解決之道就是:辭職。只要不如意,就以辭職表達自己的不滿、表明自己的價值;只要不如意,就一走了之……我的導師朱迪告訴我:「如果你不在一個問題上好好畢業,無論你換到什麼地方,上帝還會把這個問題擺到你面前來,直到你畢業為止。」
所以,當你真的想要辭職時,冷靜下來,想像一下:假如你的老闆或公司要給你寫推薦信,你會得到一封像凱文那樣的推薦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