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腦裡形成一個由各種思維模型構成的框架

2021-03-01 一句日曆

 

————


「長久以來,我相信有某種方法——它是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比絕大多數人所用的方法都有效。正如我在南加大商學院說過的,你們需要的是在頭腦裡形成一個由各種思維模型構成的框架。然後將你們的實際經驗和間接經驗(通過閱讀等手段得來的經驗)懸掛在這個強大的思維模型架上。使用這種方法可以讓你們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加深對現實的認識。

……

當然,當我談到跨學科方法——你們應該掌握各個學科的主要模型,並將它們統統派上用場——時,我是真的呼籲你們不要理會學科的法定界限。

……

你們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識,只要吸取各個學科最傑出的思想就行了。那並不難做到。

所以如果你們的教授並沒有教給你們正確的跨學科方法——如果每個教授都想過度地使用他自己的模式,對其他學科的重要模型棄之不用——你們可以自己改正那種愚蠢的做法。他是個笨蛋,並不意味著你們也要成為笨蛋。你們可以向其他學科學習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模型。只要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你們就能做到這一點。

如果你把自己訓練得更加客觀,擁有更多學科的知識,那麼你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就能夠比那些比你聰明得多的人更厲害,我覺得這還滿有意思的……

再說了,那樣還能賺到很多錢,我本人就是個活生生的證據。」

————

摘自《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
第四章第三講「論基本的、普世的智慧(修正稿)」

相關焦點

  • 讓你更有智慧的101個思維模型
    我們發現聰明的人善於將問題「分塊」,然後再對各個模塊使用已有知識框架去分析和解決。93歲的智慧老人查理·芒格提倡要學習所有學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普世智慧」,用它去研究商業社會和投資領域的各種問題。這個「普世智慧」就是他多次提出的「多元思維模型」。
  • 跳脫框架思維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跳脫框架思維,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第三部分是相關資源和我的思考。
  • 思維模型:Inversion 反轉
    今天說一個思維模型,反轉,英文是 inversion 。這個思維模型其實很簡單:弄清楚你不想要什麼,然後避開。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工作效率,與其尋找各種軟體,鼓搗各種工具,茫然不知所措,不如先少刷點兒微博,少刷幾下朋友圈。不如先把手機放到別的房間?提高效率應該做些什麼可能不那麼清楚明朗。但是為了避免自己浪費時間應該做些什麼可是明明白白的。如果做不到?那你還是不想提高效率。鼓搗各種工具無論如何是不會有什麼效果的。跟踢球有點兒像。進不了球?先保證自己不丟球吧。
  • 思維導圖助你成為邏輯思考高手!
    帶你突破思維瓶頸,直抵問題本質與核心,全面提升你的邏輯思考力和言語表達力。思維導圖是一個基於思維殿堂三大支柱——想像、聯想以及定位的思考工具。這三大支柱支撐了思維固有的過程和結構:發散思維。在進行發散思維時,每一個想法都從中心輻射出去,360度全方位延伸。此外,發散性思維通過無數球面點進行球狀擴展,每一次擴展都有無窮的潛力。
  • 思維工具之【框架效應】
    2、溝通中,如何通過「框架效應」來有效的說服對方呢?3、如何運用「框架效應」,來贏得面試?4、如何運用「框架效應」,避免在投資中踏雷?5、如何運用「框架效應」,在直播賣貨中賺得盆滿缽滿?6、如何運用「框架效應」在社群交往中如魚得水?
  • 管理中的模型思維—讓每一滴油產生效益
    ,數學模型已經成為管理決策的重要手段。       所謂模型就是由系統要素之間的邏輯關係組成的一種系統框架,常見的模型有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管理模型、物理模型、生物模型和實物模型等。       模型思維方式很早已經應用到了企業管理領域,PDCA是起源於質量管理領域的管理模型,屬於概念模型。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
  • 槓桿原理--你快速成長的捷徑|思維模型No.18
    每天聰明一點點,這是大輝總結的多元思維模型的第18篇。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
  • 鄒軍:一套完整的框架編程系統教程
    點擊上方,關注我哈(文章底部可以評論,歡迎對文章進行點評和知識補充)數控編程教學訂單 | 技術 | 乾貨 | 編程關注可加入機械行業群他們幾十年每天兢兢業業十來個小時而我,曾操作數控工具機2年,寫下了兩套數控編程教程,賣的挺火爆,同時給我帶來很多機會!第一,你是否在幹活過程中還持續學習,並不斷給他人貢獻價值關注鄒軍的公眾號你會看到,我寫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如何編寫程序的方法和秘訣——輸出的價值內容多於銷售的內容。就像愛因斯坦曾經說的:「不要為成功而努力,要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而努力。」
  • 框架效應
    而另外一個醫生跟乙說:「手術後一個月內的存活率是90%。」但如果你再仔細看看兩個大夫說的話就會發現,其實甲和乙的病情和存活率是一樣的——術後死亡率都是10%。那為什麼直覺會告訴我們甲的病情更嚴重呢?這就要提到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框架效應。
  • 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思維導圖
    科科過針對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授課模式採用思維導圖方式,咱們看下面一張圖:下面這塊內容,在教材上超過10頁來介紹,通過思維導圖匯總好後,有框架、到細節知識點。注意顏色和五角星標註(重點和考點),並在考試選擇題時,能把思維導圖框架聯想出來,基本拿分就比較穩了。
  • 走出設計思維的"圍城"!
    設計思維應該遵循設定目標 -- 形成概念 -- 進行構思 -- 開始設計 -- 實現目標 -- 實施評價這樣步驟進行。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思維與設計行為、設計結果都深受文化的影響。④團隊的頭腦風暴法。如果設計項目由一個團隊共同完成,那麼小組的頭腦風暴法就一定能激發奇思異想,簡單來說就是集思廣益。
  • 漫談「創造者思維」
    我試著回憶了一下,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被培養起了一種思維模式:站在「設計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摸清楚整個框架和規則。什麼意思呢?比方說策略模擬遊戲。要通關,你就必須去研究設計者制定的規則:電腦AI的戰術是什麼?它的行動模式是什麼?數據算法是什麼?在什麼條件下會觸發什麼結果?諸如此類。
  • 設計思 | 設計優勢模型
    對於從事服務設計的小夥伴來說:首先要有清晰的頭腦可以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其次是系統性的思維和全局觀的思考,以及細緻的專業度和做事的積極態度。如果一直在自己的舒適圈內,不去挑戰自己,那貌似也不是一個可以挑戰項目的設計師。從這一點來看,勇氣和專業度可能會成為老闆對你的評價標準。
  • <技能分享>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與以單一枯燥的語言符號為載體的線性思維模式相比,思維導圖側重於由圖形、顏色、代碼、線條、形狀、聯想等多維因素所構成的圖式在認知結構中的重要性。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具體化。所謂放射性思維,是以問題(主題)為中心,通過對大腦中的信息進行加工、編碼、分類,使其成為中心主題向外發散的分支上的關節點,而每一關節點又可看成是子主題,再向外發散形成更低一級的分支……,以此形成有條理的思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非線性的思考方式,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激發和整理思維,從而使零散瑣碎的信息結構化、系統化。
  • 這套「創造者思維」,令我受益良多
    作者 | Lachel來源 | L先生說(lxianshengmiao)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 乾貨 | 怎麼破除工作裡的反芻思維?
    具體表現為,有反芻思維的人,會不停的深思,過後又會質疑自己所做的決定,還會反覆在腦海裡評論和挑剔,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這種思維的反芻是有害的,長期過度思考的人,會自己給自己壓力,並且還會睡不好覺,影響身心健康和整體幸福感。
  • 怎樣激發出絕佳的點子——跳脫框架思維
  • 九大PPT製作伴侶——奇蹟般的PPT不是靠一個軟體實現的
    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是從複雜的信息中梳理邏輯的好方法,同樣適用於理清PPT的思路。對於那些不善言辭,站在講臺就會手足無措的朋友來講這無疑是個好地方。這是個公益組織,有著一套非常完備的體系來培養你的講演能力,柯林頓也是TM的會員哦。深圳有全國唯一的一個中文TM,深圳國際中文演講會。5、TUCOO 圖酷
  • Game Jam頭腦風暴流程
    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總共參加了三次Game Jam,每次頭腦風暴完感覺思路還是沒有打開,看完了其他人的作品更加肯定了這一點,所以決定在這個閒暇的日子根據
  • 常見的五大人力資源管理模型
    人力資源管理模型非常通用,即使不做人力資源的專職工作,這些模型對其他行業的不同職位也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