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自己提出不交社保,單位還有什麼風險?

2021-02-24 江蘇公大律師事務所

作者:李夏

    男,蘇州大學訴訟法碩士,現在江蘇公大律師事務所工作。曾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冤假錯案的成因分析及防範:以杜培武案為切入點》、《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法理認證、制度評析與程序構造》、《民事訴訟中的家長式訴訟觀及其法理評析》等論文數篇。

「勞動者自願放棄社保」的兩大問題探析

近些年來,總會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勞動者自願放棄社保」的問題。本文所謂的「勞動者自願放棄社保」,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籤訂書面協議,明確約定勞動者自願放棄用人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情形。我也曾遇到過這樣的事例,一個當事人拿著其與用人單位籤訂的自願放棄社保的協議,問我他能否獲得經濟補償金。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不揣淺陋,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勞動者籤訂的自願放棄社保的協議是否有效?

判斷協議有效或者無效,主要依據我國《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合同法》第52條關於合同無效情形規定了5種,其中第5種情形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根據我國《勞動法》第72條的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換言之,依法繳納社保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承擔的義務。由此不難得知,勞動者籤訂的自願放棄社保的協議由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因而是無效的。這一點已在實務界達成基本共識,此處不再贅述。


二、勞動者在籤訂自願放棄社保協議後,能否以用人單位未為其繳納社保為由提出被迫辭職並獲得經濟補償金?

所謂的被迫辭職,主要是指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時,勞動者被迫提出辭職申請並獲得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從法律條文字面意義上來理解,具備上述條文規定的情形之一時,勞動者就可以被迫辭職並主張經濟賠償金,而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便屬於上述情形之一。換言之,勞動者在籤訂自願放棄社保協議後,能否以用人單位未為其繳納社保為由提出被迫辭職並獲得經濟補償金。


筆者認為,此類協議雖然無效,但並不能一概允許勞動者主張被迫解除勞動合同,並獲取經濟補償金。而應當給予用人單位在一定的合理期限予以補繳。如用人單位在合理期限內未予補繳或者無法補繳的,勞動者方可以此為由主張被迫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經濟補償金。這既體現了對勞動者的保護,也不會對用人單位不太公平,而且也符合我國訂立《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司法解釋的目的。

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存在過錯,但勞動者自願放棄繳納社會保險也存在過錯,未繳納社會保險系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共同的作用力所致。因而不能一概支持勞動者自願放棄社保情形下以被迫離職為由而主張獲得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此外,勞動者的上述行為也背離了法律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


在司法實踐中,針對這樣的案件,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判觀點認為:雖然用人單位具有為申某某辦理養老保險的法定義務,但是,申某某出具了《切結書》,已經放棄了就養老保險問題向某家電公司提起請求的權利。申某某在職期間沒有要求某家電公司為其辦理社會養老保險,其以此為由提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要求某家電公司支付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此外,蘇州地區的仲裁機構和法院也傾向於這種觀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夏         聯繫電話:18896588757

                 微信號:procedurelx        

                     暱稱:還好還好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江蘇公大律師事務所,更多好文實時推送,更多優秀律師為您解憂

相關焦點

  • 停薪留職社保怎麼辦?停薪留職社保自己交嗎?
    什麼是停薪留職,就是指保留勞動關係下,單位企業允許員工離職,並停發工資的勞動法律行為。那麼停薪留職社保怎麼辦?停薪留職社保自己交嗎?下文將來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據勞動人事部法規的規定:停薪留職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二年。
  • 律師在線|第71期:勞動者自己提出辭職,後又以公司未買社保為由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可以獲得支持嗎?
    勞動者自己提出辭職,後又以公司未買社保為由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可以獲得支持嗎?
  • 企業交社保個人查詢系統怎麼用?
    也就是說,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是勞動法強制規定的,任何單位如果不為員工繳納都是違法行為。繳納時間從員工入職當月起(如果員工是15號前則當月開始,如果是15號以後,則從次月開始)。  單位不為員工買社保,而且還要求員工自行購買是嚴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可以到當地勞動部門舉報,並申請仲裁,可以要求企業補繳之前的社保,並獲得經濟補償。
  • 25歲交社保和35歲交社保,結果會有什麼不一樣?
    現在35歲沒有什麼存款,但是社保已經交了十年了,期間生孩子生育津貼報銷了18000多元。公積金帳戶餘額目前五萬多。謙哥的男同學B,一直在社會的江湖當中闖蕩,一心想創出一番事業。收入很不穩定,有時候一個月會搞兩三萬,有時候幾個月沒收入。前幾天聚會他聽到同學A目前的情況之後,給謙哥說"謙哥你太不夠朋友了,這麼多年不給我普及社保知識。我感覺我的人生在裸奔一樣"。
  • 員工不辭職,也不來上班,單位可以按自動離職處理嗎?
    但是不可否認,不交辭職信就突然離職的不在少數;因為和上司不和、在單位工作不開心或者其他不想上班的理由,勞動者毫無預兆突然就不來上班的情況也有。但是對於單位來說,員工既不辭職,也不來上班,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算是自動離職合法嗎?
  • 交社保有講究,三種情況交了也白交,別浪費錢了
    前提是你也必須盡到自己的義務,比如說交社保,才能享受到退休以後的權利。但是交社保也有講究的,有三種情況交了也白交,提醒一下還不知道的人,別浪費錢了。第2種:就是非獨立勞動的工作人員講的就是大學畢業生,大家都知道,大學快要畢業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要外出實習,以獲得工作經驗。
  • 個體戶需不需要繳納社保?個體戶可千萬要清楚這些規定!
    經常有朋友會問:「我們公司是個體戶性質的企業,公司僱員需不需要繳納社保?」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有一樣的疑問,在這裡,有一些相關資料,就個體戶社保及其相關問題統一說一下。未及時繳納社保的風險也需要及時了解哦~這個說法其實是錯誤的,個體戶到底需不需要繳納社保費,實際上是要應該分情況來看待。
  • 失業金明明企業社保拿錢 為何辭職時單位不給辦
    而目前想要領取失業金,必須是非自願失業的情況下,才可以申領,如果因為本人自願辭職,那麼失業金是不可以領的。一、立場不同,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同作為員工,你想讓老闆以「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給你出具解除合同證明書,然後你去領失業金,反正失業金又不是老闆掏腰包,為何不能做呢?
  • 單位沒有繳納社保,去法院申請民事賠償?勞動糾紛,教你這樣維權
    我要去法院起訴單位嗎?單位能給我賠錢嗎?很多人,在職的時候不懂法或者迫於單位的壓力,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等到離職以後,知道單位沒有為自己繳納社保,侵害了自己的權益,想要維權,卻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本文就針對單位沒有給你繳納社保,講解該如何維權?到什麼部門,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 外地民工在廣東交了16年社保,公司因拆遷關閉了,社保應怎麼辦?
    一方面將面臨失業,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繳納社保。實際上,你只要搞清楚下面3個問題,一切就迎刃而解了。一是不要主動辭職,要求企業支付經濟補償金。二是查詢自己在廣東建立的是臨時帳戶還是一般帳戶。三是確定參保繳費地點和退休地點。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一、不要主動辭職,要求企業支付經濟補償金公司因拆遷關閉,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 【英文專欄】勞動者自行申請不繳納社保和公積金合法有效嗎?
    勞動者自行申請不繳納社保和公積金合法有效嗎?首先,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及法律責任,因此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約定不繳納社會保險的條款面臨著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從而無效的法律後果。根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解答》第25條,如果勞動者自行申請不繳納社會保險,事後以此為由要求經濟補償金的,法院仍會支持。
  • 社保交的多就可以領的多?可能你有這些誤區
    但是估計有些人交了好多年的五險一金卻沒幾個能夠真正的了解它們。因為是關乎到我們幾十年退休以後的事情,所以,今天波荔就想和大家簡單的談談關於社保的繳納之後的幾個認知誤區。免得幾十年之後突然發現自己的社保白交了。(PS:如果你們想給國家免費做貢獻,那今天的文章就直接關掉吧,省的浪費時間。)
  • 2年HR還是逃不過的社保公積金6大陷阱
    社保、公積金影響著我們的醫療、生育、養老、購房貸款等諸多福利待遇。但有些公司卻會找各種理由停繳或緩交社保公積金,不僅直接損害了員工權益,還給企業自身帶來極大的法律風險。以下這六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社保公積金陷阱,看看你是不是都知道了?
  • 勞務法規定:主動離職,單位也要賠償!
    ,稱為辭職;一種是用人單位提出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稱為辭退。勞動者如果是以用人單位未能按時足額發放工資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則單位必須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倘若雙方協商不到位,勞動者也可以依法起訴,要求單位發放被拖欠的工資同時支付解約賠償金。
  • 保華七月線上分享活動(二)——社保代理的風險與危害概述
    ● 分享信息時間:7月30日15:00-16:30形式:在線分享價格:600元/人,保華所指定顧問單位免費● 分享提要長期以來,由於各地勞動和社保監察部門對社保代理執法力度不嚴,使得該違法行為成為了灰色地帶,但社保代理所導致的違法後果和責任卻從未停止過,本次分享旨在分析社保代理存在的原因及現在所面臨的風險,並提出相應的替代建議。
  • 原創|自願放棄社保後又以此辭職,能否主張經濟補償金?
    由於繳納社保是法律課以用人單位的強制性義務,不容雙方約定免除,故該類協議應屬無效。但是,有的勞動者在籤署放棄社保協議後又以《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規定為由,提出辭職並要求單位支付補償金。此時需要判定是否為勞動者自願放棄繳納社保,如因勞動者自願放棄則無權要求經濟補償金。
  • 交社保和發工資不在同一個單位,如何填工資總額?
    點擊上方藍字直接關注 青島會計資訊 財稅問題,會計資料,繼續教育,辦稅流程深圳市是分公司,在深圳就職工作的員工,購買的是深圳社保
  • 員工自願放棄繳納社保,可否再以用人單位未繳社保為由請求經濟賠償???
    ,如又要求用人單位為其辦理養老保險,應當給予用人單位辦理養老保險的合理期限,否則不得以用人單位未辦理養老保險為由提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關係。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此類協議的無效並不意味著勞動者可以此為由主張被迫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相關的經濟補償金。而應當在勞動者提出要求補辦養老保險的情況下,由用人單位在一定的合理期限內(如一個月內)予以補辦。如用人單位在合理期限內未予補辦,勞動者方可以此為由主張被迫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經濟補償金。
  • 員工自願放棄繳納社保,可否再以用人單位未繳社保為由請求經濟賠償
    來源:勞動法庫文 | 彭琛,深圳中院勞動爭議庭【裁判要旨】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表明自願放棄辦理養老保險的權利後,如又要求用人單位為其辦理養老保險,應當給予用人單位辦理養老保險的合理期限,否則不得以用人單位未辦理養老保險為由提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關係
  • 用人單位能否在離職通知期內要求勞動者離職?
    ,即履行「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義務,以便用人單位有充分的時間彌補由於勞動者辭職而造成的崗位空缺。但該條及現有的法律法規並未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等到離職通知期滿才能同意勞動者離職,因此用人單位基於用工自主權可以在勞動者通知辭職三十天內要求勞動者離職及辦理離職手續。 【案情】陳某是廣州某公司員工。2016年6月24日,陳某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離職申請單上註明離職日期為2016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