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質量問題?質量總監「冒死」向老闆發飆

2021-02-15 藥研技術質量交流

如果您喜歡我們推送的這篇文章

歡迎點讚和轉發哦~

一位質量總監發飆:「什麼是品質問題?研發部將電路設計錯了,那叫研發問題;工程部將作業指導書寫錯了,那叫工程問題;生產線將一個產品做錯了,那叫生產問題……而現在,所有這些問題公司都叫品質問題,老闆一聽是品質問題,就來罵品質部,就來罵我。」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品質總監在品質問題檢討會上,向老闆、總經理和相關部門經理「開炮」。看一看道出了多少質量人的心酸.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有五六家客戶發來重大質量投訴。老闆上火,打電話斥責我:「秦XX,為什麼我們最近有這麼多問題?你作為公司的品質總監,是幹什麼吃的?!到底是你的能力有問題還是你的態度問題?」以前,類似挨罵的電話我接得多了,這次也許問題更加嚴重,在罵完以後,老闆接著通知,本周六召集品質、生產、計劃、採購、物流各部門的經理開會,檢討近期的製造品質問題。我知道,對於我來說,這又是一次批鬥會,我幾近崩潰。考慮再三,我召集品質部的所有主管,向他們表示:「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品質部從來沒有製造問題,但是公司每次有客戶投訴,都是品質部先幫別人「擦屁股」,再背黑鍋,最後是挨板子。這種局面必須在我秦某人手中得到徹底扭轉。我認為所有的品質問題都是公司管理上的問題。請大家將近期發生的典型問題反饋給我,我一定要向老闆和經理們明確表達我的觀點。不成功,則成仁!」在隨後的幾天裡,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一份認真寫好的辭職書。會上,我義無反顧地開炮了——「大家都知道,最近咱們公司的產品品質問題非常多,D總(老闆)幾乎天天打電話罵我。作為公司的品質總監,公司品質搞不上去,我責無旁貸,但是只有我一個人來承受壓力是不夠的,也是不公平的。今天我有很多話要說,有的話可能還很難聽,如果大家不認可我的意見,可以隨時打斷我。」
「首先,在我們公司,不管是客戶投訴、罰款,還是生產線返工,我們都喜歡給它戴個帽子,將之稱為品質問題,而一旦定為品質問題,所有的矛頭就指向了品質部。現在,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品質問題?」「我們定義問題,要按它產生的源頭來定義,比如說,研發部將一個電路設計錯了,測試指標通不過,我們應將它定義為研發問題;工程部將作業指導書寫錯了,導致產品做錯了,我們應將它定義為工程問題;生產線將一個產品做錯了,流到客戶處,我們應將之定義為生產問題;採購買回來的一個物料,不能使用,導致生產線返工,我們應將之定義為採購問題……而現在,所有這些問題我們公司都把它叫做品質問題,而老闆一聽是品質問題,就來罵品質部,就來罵我。」「對此,我感到無辜和無奈。我覺得,我們公司面臨這麼多的品質問題,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管理混亂。」「就拿這次給我們帶來客戶強烈投訴的外協廠X來說,今年三月份在考察完這家外協廠後,我就強調這個外協廠不能再合作下去了。」「J總(常務副總),我記得當時我與L廠長(工廠廠長)、X經理(計劃部)去X回來後,我分析了X的問題。當時我講了幾點,其中抱括:第一,我們當初選擇它是因為它的工廠處在順德,當地的工資水平較深圳低,但是它用的人多數是少數民族同胞,語言不通,難以培訓,員工素質難以保證。第二,X採用整體計件制,一個月下來,員工最多只有一兩天休息,每月發完工資,員工呼拉拉一辭職一大片,人員極不穩定。第三,X處在順德,距離公司較遠,客觀上造成它的反應慢、物流成本高。為了彌補這塊成本,勢必要想方設法在其它方面降低成本,比如焊錫、助焊劑、包材等自行採購的輔料,它都用便宜的,而這樣沒有底線地降成本,必然會引發品質問題。所以最後的結論是它不可能做出好品質產品。當時我發了郵件,提出應把這家外協廠關掉。我記得很清楚,我當時的郵件主送的是J總,抄送了D總、L廠長和X經理。但是你們沒有一個人回過郵件,理都不理,就這樣不了了之。」我聲音很大,指著公司常務副總和老闆說:「J總、D總,我說的沒錯吧?這次某客戶出問題,我認為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外協廠選擇不當,而在這個選擇中,我作為公司的品質總監,根本無法發揮任何影響,但是出了問題挨罵的卻是我。」J總分辨了一句什麼,我也不理會,接著說:「我認為這種局面不改變,我們公司的品質管理是很難有起色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從源頭來解決問題,更要從源頭來定義問題那麼,到底什麼是品質問題呢?我來告訴大家。我部門的IQC檢驗員,如果將一顆合格物料在檢驗的過程中損壞了,或者檢完後將之放錯了包裝袋,導致混料,這叫品質問題。我的OQC檢驗員檢完板後將之放混了,這也叫品質問題,因為它是由品質部所產生的。但是現在我們面對的問題,有哪一件是由品質部造成的?所以,我認為我們公司沒有品質問題,只有管理問題。」「再拿2012年初那次質量事故來說,研發一部開發的模塊電源在客戶的設備上出現低溫不啟動,不良率100%。往下一查,問題更大,原來這款產品在開發過程中問題很多,測試部總共測了三輪,每一輪都測出一大堆問題,產品一直停留在中試狀態,沒有轉量產,但是研發一部的管理實在太爛,由於此項目的開發工程師中途離職,其項目經理因為事情多,竟然將此產品擱了下來,一個存在一大堆問題的產品留在中試狀態沒人理會。更要命的是,此產品在送樣後,客戶也沒有認真測試,就下來了訂單,截止到發現問題時,此款產品已出貨6000臺,客戶已安裝使用了3000臺。」「這些問題不都是由於管理混亂造成的嗎?」當時,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我盯著老闆說:「誰應該對這種管理混亂負責?當然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D總,公司中你的權力最大,所有事你一人說了算,你應該負最大的責任。」D總面無表情。然後,我指著公司常務副總說:「J總,總部裡面的事情基本上你說了算,你的責任第二。」接著,我指著工廠廠長說:「L廠長,工廠這邊你的權力最大,公司品質管理做不好,你的責任排第三。你們三個有沒有什麼意見?」我停了大約一分鐘,看大家都沒有出聲,我深吸一口氣接著說:「既然大家不出聲,給我面子,那我就繼續說說我們公司的管理問題。」問題之一:崇尚人治,強調品質是盯出來的;客戶水平提高了,我們卻沒有變「我認為我們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公司最高管理層的管理思維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具體表現在:崇尚人治,強調品質是盯出來的。出了品質問題就是員工不好好工作,責任心不強,品質部沒有好好盯住。所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搞氣氛,出了問題後老闆的處理方式永遠都批評、指責、罰款、開除,公司管理層從來不去想想,自己才是造成這些品質問題的根源。」

我轉向老闆,「D總,我認為這就是你的問題。」我口氣異常嚴厲、斬釘截鐵地說,「你以前那種人盯人的打法已經不靈了,現在需要的是全攻全守。道理很簡單,以前我們公司規模小,做這樣一個產品,有可能與客戶溝通需求的是你,做電路設計的是你,進行工藝設計和器件選型的也是你,到生產線去跟蹤產品生產的還是你,而且當時可能就一兩條生產線,所以也許能盯得住;現在,你看我們近20條生產線,公司裡面分工已經細化,研發工程師甚至都不知道他設計的產品在哪條線上生產,我們怎麼盯得住?」「有的問題如果發生在七八年前我們最早的客戶那裡,可能不會是嚴重問題,因為那時候客戶有思想準備,有些小問題他們自己就解決了。可現在我們客戶的層次提高了,要求提高了,而我們的做法還沒有變,我們輸出的產品質量也沒有變,問題就來了,投訴也來了。什麼是問題?問題就是現狀和目標(要求)之間的差距,目標或要求提高,現狀不變,問題就產生了。」問題之二:集團軍的規模,遊擊隊的打法,不出問題才怪

我繼續滔滔不絕,「我們公司總部加上製造中心,再算上為我司專門加工電源板的外協廠,員工總人數應該超過了2000人,我們的銷售額今年應該會超過9億人民幣,這已經不是一個小公司的規模了,但是你看看我們公司員工的做事風格,可以用一句話形容:『跟著感覺走,走到哪裡算哪裡』。各部門、各個環節的工作要求不明確,員工按流程、按要求做事的意識差。」「前幾天我們一個變壓器在版本升級後,供應商送來的還是老版本的物料。我很奇怪,按慣例,我們公司不是所有的定製件在版本升級的同時會更改料號的嗎?為什麼這次沒有改?我去找Y經理(材料技術部的經理),他的答覆是:『我們認為能管好的就不改料號,管不好的就改料號。』而且事後我還專門調查了關於定製件版本升級的管理,發現公司根本就沒有文件對此項工作進行規定。ISO9000的精髓有兩個,一個是文件化,另一個是過程管理。我們公司的文件化水平低我想不用我說了,至於過程管理嘛,我記得剛來時,連一份公司各個業務過程管理圖都沒有,公司對於過程管理連一點概念都沒有,這怎麼不會出問題?不出問題才怪!」問題之三:公司的組織分工與權力分配存在很大問題,高級管理者的職權與角色錯位

我掃視了會議室中的所有人,見沒有一個人答腔,就接著放言:「我認為第三個大問題就是公司的組織分工與權力分配存在很大問題,高級管理者的職權與角色錯位。」我對著公司常務副總說:「J總,你哪裡像個總經理,你分明就是個工程師嘛,你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做工程師的活,我每次到你的辦公室找你談事,你要麼是在看一個器件的選型,要麼在討論一個技術問題,要麼在幫採購部談價錢,作為總經理,該管的事情你管了多少?我以後稱你為全能工程師好了。」

儘管被我說得一愣一愣的,但是J總還是肯定我的說法,「是,你說得有道理,我在管理上的確存在問題。」我接著說我的:「我不明白公司為什麼一定要搞一個製造中心管委會來管工廠,我對這種組織架構的評價就是一句話:大鍋飯,執行力差。L廠長總是認為他只是管委會主任,不是工廠廠長,所以工廠中出現的問題要管委會六個人來負責,而權力卻掌握在他一個人手中。另外,我認為我們品質部的位置非常尷尬,明著說是公司品質部,實際上是工廠品質部,我所管理的品質人員全部都集中在工廠端,對於品質問題產生的源頭研發部,我們沒有資源配置。」

「我在2010年11月份進公司時,就要求公司給品質部在研發部和中試部配置資源,監管研發質量,但是老闆認為研發部是他和J總在管,不會有大問題,我只要將工廠端的品質管好就行了。」沒有人插話,我接著說:「我們公司掌權的只管瑣碎事,不做管理,也不懂管理,只是口號說得好聽,什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現在品質部因為沒有權力,要做點事太困難了。我們經常有漏測試的產品流到市場上,我想推動將目前測試後畫顏色的方式改為測試後蓋章的方式,以實現責任追溯的功能。就這麼一個小事,我親自推了3個月,現在還沒有結果。」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我們上次在參觀一家給XXX生產空調控制板的廠家時,看到他們的員工在測試完後都會蓋一個數字章在PCB上,以追溯是哪位員工測試的。我第一次提出來用一模一樣的方式在我們工廠推行時,製造二部的經理認為他可以找到更好的章,結果折騰了兩個月,也沒找到合適的印章,此事也不了了之。後來我又找工程部人員去購買印章,結果買來的東西還是蓋不了,因為蓋在我們的PCB上,很容易被擦掉。此問題直到現在也沒解決。」問題四:公司想做的事情太多,自身能力不足,資源配置不當

「我要說的第四個管理問題是:我司的資源配置存在問題。我們公司號稱要做中國的西門子,結果這兩年,同時進入多個行業,但是公司的資源有限,很多工作做得太粗。我們研發一部產品上的標籤錯誤問題層出不窮,我在找結構部調查原因時,L經理(結構設計部經理)和我說,因為事情太多,結構部只有3個人,所以標籤在打樣和給供應商籤承認書時,根本就沒有審核環節。一個人一不小心做錯事,最終的結果就是批量性錯誤。」

我覺得,我們公司就是一隻獅子,不管有沒有力氣,也沒來得及舔一舔身上的血,見到獵物就想上去抓。」

「這兩年,公司在內部管理上很少下功夫,一門心思去找客戶,招研發人員,只想著把產品做出來,對內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聽之任之,認為只要業務規模一做上去,這些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請問大家,這個資源配置沒有做好,造成品質問題頻發,難道也是我品質總監的錯?」我越說越激動。「還有」,我接著說,「我們公司也存在員工能力問題。我們公司的培訓體系欠缺,沒有相應的培訓制度。記得以前在XXX時,我每講一節課公司還補貼150元錢,所有的會務工作都是秘書安排得好好的,現在看看我們公司,講課沒有一分錢補貼,我還得當秘書,每次講課都得自己布置會場,發會議通知,弄了幾次後,我都不想做培訓了。另外,我們工廠管理層自身的水平也低,能講課的也沒有幾個人,弄得就象武大郎開店。目前工廠裡基層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很低,但是又沒有人指點,而且這幫人也不聽指點,每次我給部門人員培訓,也邀請他們參加,但是幾乎沒有人願意來聽課。」問題五:我們公司缺乏先進的品質文化和對自己工作結果負責任的意識

「我要說的第五個管理問題就是,我們公司的品質文化有問題。我們公司目前對待品質、成本、交付的態度就是:交付第一,成本第二,品質第三,在面對品質和交付、成本相衝突時,我們往往將品質放在最後考慮,先將貨發出去再說。這樣的品質文化,出現品質問題就不奇怪了。」「另外,我們公司中缺乏對自身工作結果負責任的文化,比如說,我們的產品經過前加工環節流到後面的插件線,經常發現混料、加工錯誤等,我去找前加工主管Z,他經常跟我說,這是工程部的作業指導書錯誤所造成,或者說是我們的來料品質有問題等,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對自己的工作輸出負責任。我在三月份給工廠管理層培訓過,不管外部環節的輸入有什麼問題,我們每個管理者都要對自己部門的工作結果負責任,但是目前公司的主流文化與此完全相反。」

我一口氣說了半個多小時,從公司老闆、總經理、廠長及部門經理,大部分人我都毫不客氣地進行了指責和批評。

從那以後,我輕鬆了許多,一來大家都很配合我改進工作質量,所謂的「品質問題」的確大幅下降;二來即使有問題,老闆也是找製造問題的部門領導去罵,不會找我了。
「質量很重要」,每個老闆幾乎都這樣說,那是因為如果不這樣說,他的公司早就倒閉了。但是對於如何提高質量,誰對質量影響最大這個問題,很多老闆都不太清楚。一旦產品質量上出了大問題,大多數的老闆和經理都會認為,這是因為下面的管理者和員工能力不夠或責任心不強造成的,所以,就在公司裡面召集各種各樣的反思會議,要求下面的人員進行反思,很少有領導會認為自己才是真正造成問題的人,真正需要反思的是自己。

培訓課題 企業內訓 網課視頻 歡迎大家來電諮詢 培訓中心:梁老師 13241056626(同微信)

QQ諮詢:2672283518

手機識別二維碼 在線填寫報名表單

添加微信免費獲取專業書籍,

課件PPT,有機會獲取免費名額參會

請添加負責人微信

望藥屆同仁支持

請把課題轉發分享謝謝

團隊報名可享優惠價

請識別下邊二維碼圖片即可關注,好文章與課件與大家一起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轉與網絡  上述內容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並請各位自行承擔全部責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遇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何讓 「 質量問題 」 不再是質量部一個部門的事?
    質量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品質問題」,無論是客訴、返工、報廢還是產品不良,人們總喜歡稱之為「品質問題」,而公司中的品質問題一旦多了
  • 【犀利】質量,到底TNND是什麼東西?
    注2:「固有的」(其反義是「賦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 3.ISO質量體系中。質量:一組固有特性滿足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狗P,當我不知道呢! 問題是「滿足要求」, 滿足誰的要求?客戶嗎?
  • 質量的定義
    我們整天與品質打交道,但談到什麼是品質這個看似簡單而又非常難的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概沒有幾個人能非常準確的說清楚。先請大家回答幾個問題:                         1.我們進行消費(購物,醫療,旅遊,教育等)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什麼?2.談談選擇產品或服務的標準有哪些,既產品好壞的標準?
  • 客戶老說的你「質量穩定」就行,究竟什麼意思?什麼才是真正的「質量穩定」?
    客戶一句「質量穩定」說得煞有其事,邏輯上想,當然也很重要,作為客戶的供應商,我們的產品就是客戶的原料,質量經常變化忽高忽低,客戶當然是非常難受的。但其實,絕大部分紡廠,對客戶的這句「質量穩定」,理解得非常淺白,完全沒有從客戶的角度理解這句話,導致跟客戶的各種不順暢不如意。
  • 【質量英文】如何用英文傳達質量問題?
    作為一個整天與質量問題打交道的SQE,如何能將問題準確的傳遞出去,並要求供應商反饋問題原因和措施是再普通不過的業務,今天為大家奉獻與問題解決流程的相關的準確表達,下次發郵件不要讓老外說:Sorry,I can't understand啦!
  • 質量工程師面試技巧
    我們部門需要招聘一名質量工程師,從去年開始,歷時3個多月,面試了幾十人,才遇到心儀之人。為什麼這麼多人會面試失敗呢?
  • 被「保證質量」帶歪的「質量保證」
    文章連結:QA和QC的區別大家之所以還有困惑,其實是「質量保證」這個名稱惹的禍。一般的理解,質量保證就是要去做保證質量的工作。還是以方案撰寫為例,作者撰寫方案後,有上級或者其他有經驗的人員的審核,確保方案的質量符合規範的要求,這不就是保證方案的質量嗎?可是你卻告訴我,這個不叫「質量保證」,而是叫「質量控制」,這讓我情何以堪。
  • 質量人,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是你的核心技能!
    無論你是普通員工或是質量經理、質量總監,無論你在企業擔任什麼職務,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是置身職場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之一。
  • 【 5W3H 】做質量管理,要常問自己這些問題!
    每日我們沉浸在質量的海洋中,時刻繃緊了自己的那根弦,但是不論多麼疲憊,每日請在下班前給自己留十分鐘,我們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今天我有很好的完成工作嗎?今天我遭遇了哪些質量挑戰?當然,這是簡單的思考。也有系統的筒子們,會在每天下班的時候按照5W3H的方式來回顧自己一天的工作。雖然這是我們常用的質量管理手段,但是,日子久了,你會發現,原來5W3H對於我們的自我管理也是很有用處的。
  • 質量定義
    從物理學角度來看,質量定義是量度物體平動慣性大小的物理量;從社會學領域來看,質量定義是客觀價值或主觀感受的水準;從企業家管理來看,質量定義是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重點指滿足產品客戶特性要求的程度。品質=產品+質量,質量作為企業生存最基本的要素,全面質量管理必須是支持組織產品實現持續成功的一種方法,個人解說如下。
  • 質量管理流程圖
    質量管理的概念 1.質量(quality)概念 狹義的質量指的是產品質量,廣義的質量除產品質量外,還包括過程質量和工作質量
  • 質量體系認證(TS16949)與產品質量認證(CCC)的區別?
    它依據的是等同於ISO9000族系列標準的有關國家標準(如GB/T9001、GB/T9002、GB/T9003、GB/T18305)。它們的作用是能夠提高顧客對供方的信任,增加訂貨,減少顧客對供方的檢查評定,有利於顧客選擇合格的供方。質量體系認證是自願的,企業通過體系認證獲得的體系認證證書不能用在所生產的產品上,但可以用於正確的宣傳,它是ISO向各國推薦的一種認證制度之一。
  • 【質量英文】談談不良質量成本-COPQ
    為找到改善業務流程和質量的方法,不良質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COPQ)調查因提供劣質商品和服務而產生的成本。不良質量成本是一種方法,能讓組織確定資源在質量改進中的確切的利用程度,評估提供給客戶的產品或者服務的質量,以及內部和外部失敗對質量方面的影響。有了這些信息,組織就可以很好地計算出通過改進業務流程可以獲得的潛在成本節約。
  • 【內部講話】看看任正非對質量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第一,大質量管理體系需要介入到公司的思想建設、哲學建設、管理理論建設等方面,形成華為的質量文化。你們講了很多「術」,我想講講「道」。你們看,法國波爾多產區只有名質紅酒,從種子、土壤、種植……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文化,這就是產品文化,沒有這種文化就不可能有好產品。瑞士的鐘表為什麼能做到世界第一?
  • 【質量英文】談談質量管理的7大原則
    大多數人都認可質量是必不可少的,但卻很難實施。在眾多可用的工具中,質量管理體系(QMS)可以給我們提供為實現更佳質量的路線圖。沒有質量管理體系,公司就會缺乏方向。卡文迪什•斯科特公司總裁科林•格雷在接受美國質量協會電視採訪時說道:「質量管理體系,從本質上講,就是組織的運作方式,是一個管理質量的體系,是組織運作的方式。
  • 質量為帥,一騎當先!
    質量是一切東西的基礎,沒有質量,談什麼品牌、發展、競爭都是空話。尤其是對於我們製造行業來說,質量更是我們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 生產部、質量部和技術部,是一根藤上的三個螞蚱!
    但在質量管理中,這三位難兄難弟,可是一個都不能少。很多道行較淺的夥伴認識更是讓人哭笑不得:生產認為質量什麼事也沒幹,就是動動嘴;反過來,質量人員經常強調生產管理混亂,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生產管理認為:生產部門可以說是企業的動脈,承擔企業產品生產盈利的部門,是所有其它的部門的中心,沒有產品生產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
  • 開掛的質量管理者,都有這項底層競爭力!
    將質量管理等同於質量檢驗,進而使質量管理人員疲於奔命,哪裡「著火」就到哪裡去「救火」。事實上,質量問題多處於產品的生產過程之中,掌握SPC過程控制,發現質量隱患,將「救火」 轉變為「防火」。SPC過程控制,讓質量管理不再是「救火」。
  • 熊節專欄 | 質量速度二選一?
    我每次跟人說要寫單元測試要重視代碼質量,就有人跟我說,時間緊任務重啊,為了追求速度不得不放棄質量啊,類似這樣的話。比如知乎上有人這麼說:別說測試,設計時間都沒有。最後就是砍需求,砍不動怎麼辦?降低代碼質量。怎麼降?不測試,不設計。
  • 兩器分廠質量「守門員」——杜建鋒
    這對於杜建鋒來說絕對不是偶然,這是他每月、每天、每分、每一秒細心換來的結果,對待質量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持之以恆做好三檢工作,對待質量工作如履薄冰的態度,決定了他的產品質量最為穩定,4年如一日的他鞠躬盡瘁、恪盡職守鑄就了鐵骨錚錚的質量「守門員」。質量是我們企業的生存之本,只有高質量的產品才能夠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才能夠為我們贏得消費者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