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在行動,卻毫無變化?

2021-03-01 一早SHINE

每早七點,給你好聽

大家早上好,我是Sally


-01-

有夢想就要行動,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你可以在很多的公眾號或其他碎片化閱讀的平臺上,搜到一大堆能夠激勵你去行動的雞湯一碗。

 

可是呢,行動再怎麼重要,它都只是一個瞬間的決定,是一個你內心鬥爭的是非題。選項無非是做,和不做。而支持行動能夠實現夢想的,是當你選擇了做一件事之後,那漫長的和時間較勁的階段,叫做——堅持。

 

堅持的本質,是反覆的行動,是一種重複動作。聽上去就覺得很無聊吧。所以,堅持自然不容易。

可是呢,堅持也是一種積累,當有一天你從要「堅持」一件事,變成了「下意識」做某事,那麼你的堅持就成了——「習慣」。

 

有一本書,叫《習慣的力量》,它說,我們每天百分之九十的行動都出自於習慣,可是很多人都處在不自知當中。這時候,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的老話似乎有那麼點啟示的滋味了。

 

兒時讀到,總覺得每天都審視自己怎麼可能呢,哪有這麼多事需要思考?但若把兩者結合起來看,現在的確有一種「沒有真正知道自己的一天都是如何度過」的感覺。

 

試想,如果我現在問你,你能舉出自己生活中你認為不好的習慣嗎?大家應該都能答出來。那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改變呢?

 

-02-

  

從堅持到習慣要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你們都聽過21天習慣養成法。可是我認為,那個更準確的應該叫「21天堅持計劃」。就是你還在數著日子,刻意地練習某個行為。

 

什麼才是真正的習慣呢?應該,是你不再需要用「堅持」去形容做某事,而是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它。這,才叫做習慣。所以呀,習慣的養成和改變也自然不容易。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堅持和想要堅持的事。也有很多我們明明知道的好習慣。

 

可是,說的再好,如果「臣妾做不到啊」,有什麼用呢?

那麼如何在行動之後堅持,再把堅持變成習慣?

 

我認為首先要從思想上輕鬆的接受,忘掉「堅持」這件事。

 

人的本性是喜歡安逸舒服的,如果你在堅持之前一直想著它很痛苦,很難,很無聊。你就已經失敗了。因為當大腦意識到某件事會使你痛苦,必然會本能地抗拒。

 

所以,想要堅持,就忘掉「堅持」吧。

你難道不是已經很習慣地在做某件事了嗎?

-03-

其次,應該要用很長的時間改變一點點的小事。

 

我曾經讀到過一個理論,我相信你們也知道,叫「每天進步一點點」。常常舉的例子譬如;每天比昨天早起5分鐘,養成早起習慣;或者每天比昨天多背5個單詞,1個月背完單詞不是夢;又或者是每天比昨天多跑一點,十公裡就不遠啦。

 

以上呢,我真的都嘗試過。然後,我失敗了。

 

因為我發現,每天都改變一點並沒有變的比較容易。它改變的速度,還是比我身體和大腦習慣的速度快。並且,我還要記錄著每天要進步多少才算好呢?這個方法,通常前三天是有效的,因為起點低,不覺得辛苦。可是這樣的方法很快就會到達我的瓶頸期,並且需要思考的太多,精力消耗太大了。

 

後來,我學會了放慢改變的步伐。如果,不是非要在短期內達成某個結果。那麼,你所有想要養成的習慣,都應該拉長成一生來看,不是嗎?所以,急什麼呢。

 

讓自己舒舒服服地一點點變化吧。

 

因為習慣的前提,是你覺得做這件事符合你的心理建設,你做它覺得舒服而自在,至少也是沒有負面情緒的。當你喜歡上做一件事,你都不用想著堅持,就會持續想要做這件事。那麼養成習慣,有什麼難的呢。

 

願你今天就開始行動,但是用一生去習慣。

相關焦點

  • 計劃趕不上變化,為什麼我們還要計劃?
    有了計劃,你就有了沉甸甸的、需要對自己交代的責任書。第二,制定計劃的過程就是細化行動方案的過程。行動方案需要明確先幹什麼、後幹什麼、什麼節點完成什麼任務.這樣,計劃制定之後,在常人看來比較難以實現的夢想就被拆解為一個個可以實現的小目標。按照預設的路徑一步步走下去,雖然短期看,就是今天燒成了一塊兒磚,明天煉成了一片瓦,似乎成效不明顯。
  • 陳春花:2021,如何讓計劃趕上變化?
    但實際上你應該花 10% 的時間講上個月,90% 的時間講下個月,因為上個月已經過去了,沒有意義,只有下個月對你才是有意義的。但是為什麼你們願意講上個月呢?因為上個月的事情都出來了,你就想好好講講,也比較容易講。但是,會寫總結不會寫計劃的人只有過去、沒有未來。
  • 老俞百日行動 | 心懷希望,積極行動
    人生,有的時候總能遇到各種溝溝坎坎, 遇到所有可能你完全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霍金在劍橋大學讀書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有著超級聰明頭腦的天才學生,在他21歲的時候突然就得了肌肉萎縮症,而且當時醫生告訴他最多活兩年時間。當然後來他的女朋友簡·王爾德沒有放棄他,給他生命帶來了希望。
  • 自信是靠你的行動支撐起來的
    而是用行動以及行動所產生的效果、所達到的某個現狀「撐」起來的!一、自信是「培養」不出來的怎麼培養?靠講道理?靠講理念?怎麼提升自信?你的自信是你的行動支撐起來的靠講面對人、事、物時,如何轉變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方法?靠別人講一些「雞湯」、打一些雞血?
  • 太閒招百憂,行動解千愁
    為什麼前面一個人,只發了1分鐘,就有人回復他,為什麼我都發了5分鐘,還沒有人回復,是不是大家不喜歡我?是不是有意在針對我?為什麼1分鐘前,大家還在群裡聊天,我發完問題,就沒有人接下文,他們是故意無視我的問題嗎?還是這個問題太低級了,別人根本不屑回答?一個小時了,還是沒有動靜,就忍不住開始怪自己,為什麼要手賤發這麼一句話。
  • 為什麼面試官總微笑點頭,最後卻沒錄用你?
    你想要的都在這(1月版)(最後面的部分)這個月的主題課也是求職就業,錄好的課程有連結。今天主要想說一點為什麼面試官總微笑點頭,最後卻沒錄用你?正常來說,如果面試過程非常絲滑,聊天氛圍也非常輕鬆愉快,是極有可能拿到offer的。
  • 為什麼機遇總與你擦身而過
    當我們在嗟嘆抱負難伸、機遇難覓的時候,時機卻正在身邊徘徊著等你。
  • 「國聘行動」第二季啟動!這些優質崗位等你就位
    慎海雄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今年3月啟動的「國聘行動」第一季如一股春風,為萬千學子送來了溫暖、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力量。此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各部門繼續攜手,將「國聘行動」第二季上升為國家層面的就業工程,希望通過「國聘行動」的平臺,讓更多企業廣攬天下英才,讓敢想敢拼的年青一代找尋到實現人生夢想的機遇,共同做好「就業」這篇大文章。
  • 為什麼你埋頭苦幹4小時,抵不過人家的40分鐘?
    如果你是一個職場新人,再過10年20年,你可能已經成為公司的領導者,或者是成為了一個傑出的企業家。但是這一切的實現取決於現在的你是否定位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為自己制定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2)哪些事情需要我親自去做在工作中,有些任務是你非做不可的,但是有些事情,你可以委派別人去做,自己只負責監督其完成。
  • 你才20多歲,為什麼總怕來不及
    她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就好了,如果多給自己一點時間,也許情況會比現在好得多。至少她會有更多的時候去思考,去決定,去規劃和經歷一個更好的人生。  可是,可是你才20歲啊,為什麼害怕來不及?究竟是哪裡來不及呢?  如果,今天,你只有20歲,都覺得時間對你不公平,有太多的想法和願望來不及去完成,那麼那些30歲、40歲、50歲,甚至是80歲的該怎麼想呢?
  • 認知有多深,行動有多強
    但這個小小的行為,體現了這個人一份糟糕的心靈品質——他對天地萬物毫無尊敬,更談不上有一份感恩之心。這個行為模式會在他生命中不斷重複,如果沒有得到遏制,甚至帶著這份不明和貪慾被眾人所迎合,那麼最終,這個人可能會變成「無所不用其極」的小人,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因而,他早晚會不得不承受那份惡果,掉進無盡的深淵。
  • 記住:社群就是一款遊戲,群主就是遊戲的總設計師
    Angie快速的瀏覽了導圖問道:「Charles,為什麼你總喜歡用圖解的方式來解釋呢?」「那麼,為什麼嗑瓜子會停不下來呢?除了上面的符合以上的習慣模型,更重要是因為嗑瓜子的『遊戲規則』設計得很好,這個遊戲規則是嗑完瓜子,你就能立即吃到香脆的瓜子,行動和獎勵之間的間隔非常短。正因為『行動和獎勵』之間的間隔時間非常短,所以你才能連續嗑瓜子一個小時都不累。」
  • 為什麼你對什麼都沒興趣?
    如果你無所事事,窮極無聊,何不就無聊著?為什麼不那樣?如果你心有悲傷,就悲傷好了。別試圖逃避它,因為你的無聊有著深遠的意義,如果你能了解它,與它共處的話。如果你說,「我無聊,因此我要做點什麼」,那你不過是在逃避無聊,而且由於我們大部分的活動都是逃避,所以你對社會以及其他方面將造成更大的危害。比起如實而活,你逃避的危害更大。困難在於,怎樣與真實的自我共處,而不是逃開。
  • 你為什麼沒業績?一個優秀經紀人的工作記錄
    你為什麼沒業績?20條病症供自我診斷1、常遲到,開小差。
  • 醫械求職者,為什麼你的面試總被拒絕?
    ✉ 在日常工作中,你能和哪怕是陌生客戶很好溝通,達成甚至超越指標,市場開發能力出彩,但是一到面試中,卻發現很難表達出來,也無法讓面試官感同身受? ✉ 面試中,你的回答零零散散,平鋪直敘,毫無邏輯,思路混亂,經常卡在一處,無法向前推進,只是把零亂的信息,無序地放在一起?
  • 為什麼別人能開單,而你的客戶總流失?
    有的銷售會抱怨:為什麼別人那麼會開單,而我三個月才開一單?如果你是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請務必在關鍵時刻擦亮你的眼睛,以免你的客戶在不經意間流失,給公司的市場運作及個人帶來不利影響。你的客戶為什麼會流失?
  • 我們為什麼要實習?
    我們為什麼要參加實習?就好像,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潔白明淨而毫無瑕疵;只有飛上星球的熱播才知道,那兒遍布灰塵石渣。 ——題記或許很多大學生跟我們有著一樣的迷惑我們為什麼要實習?實習到底為了什麼?在這裡,我只想簡單地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蕭秋水:你為什麼當不了自由職業者?|一刻·演講
    那麼你有沒有這樣的一種圖紙?當你沒有圖紙的時候,能不能參照別人的一個模板去畫?那麼當你擁有了這樣的一個藍圖以後,你就可以開始去建造它。你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對於自由來說,全世界都可以是我們的戰場。自由職業者如何做到自律?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能夠做到自律呢?
  • 【吃書】為什麼你看不上的人都比你成功?
    更可氣的是,這樣的人,就在你眼皮底下,一路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或者嫁給高富帥,走向了人生巔峰。留下特別有章法、特別努力、特別認真的你,在那兒一臉茫然。 為什麼你看不上的人,好像最後都比你成功呢?或許是以下三個原因: 你跟別人比成功本身就是不對的「看不上」的意思是,覺得別人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