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三不」底線與境界

2021-02-28 安全論壇

從一名老安全那裡看到的做人底線和境界

 

做人是有底線的,它也體現一個人的境界。

有那麼一位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多年的老安全始終堅持這樣一種「三不」底線,第一個底線就是「擺設——不看!」,即安全檢查時只要是擺設的東西他堅決不看!

有許多單位為了應付安全檢查,常常在檢查前突擊整理現場,搞些臨時性的東西,甚至是規劃檢查路線。他說,實際上這些擺設一看就知道,只不過是大家不願點破而已,有些領導還就願意「吃這一口」,他們認為不搞擺設就是對領導檢查的不重視,遇到與領導一同去檢查時怎麼辦?他就想辦法脫離事先安排的檢查路線,另闢新徑,看看那些擺設後面存在的問題,所以常常讓一些人下不了臺,但往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一次,他跑到臨時宣傳牌的後面觀察,發現了重大隱患,得到了同行和領導的充分肯定,也給被檢查單位敲響了安全警鐘。

他對「擺設——不看」的另一種解釋是:不要把我當呆子,糊弄我的人還沒出世呢!表現出少有的霸氣和底氣。但是我們有多少同事和一些領導,為了面子就喜歡看到那些花裡胡哨的擺設,並在這些擺設面前拍照、留影……他說這些人不傻也怪了,假如領導前腳走、後腳發生了重大事故,責任究竟誰來承擔?

他的第二個底線是「套話——不聽!」,他說安全檢查總有那麼一個環節——聽匯報,他最討厭那種套話、大話。

每當聽取有關檢查對象領導匯報時,如果是一些套話的匯報他會心不在焉,那邊在匯報他卻要看現場的管理資料,匯報完後他就針對現場資料提問,如剛剛匯報過的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他就對著資料逐個地問現場的管理人員其安全生產崗位是哪幾條?往往問的一些領導及管理人員下不了臺。

他的經驗是只會套話、大話的匯報,安全管理工作肯定是不實的,只有那些實事求是的管理,所匯報的內容就沒有那麼多套話。他說: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走到哪裡安全生產管理資料總是那麼的相似或雷同,這樣的檢查會浪費我們很多的時間,也助長了安全生產管理的形式主義、照葫蘆畫瓢。

他認為套話就是僵化的套路,不可能有安全生產管理的創新。他很自信地說不按套路說話的那些單位,其安全管理工作肯定有創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他的第三個底線是「假話——不說!」,每次安全檢查他總喜歡把那些不願讓人們看到的問題以及套話、空話中所反映的問題說出來,引起不小的震動。

他認為「假話——不說!」這是做人的最低底線,特別是作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要說真話,否則既是對事業不負責,更是對自己不負責,但是往往得罪了不少人。他說,有一次全國性安全生產觀摩會,看完確實不錯的一工地後有關領導問他,這個工地怎麼樣?他說要說真話嗎?領導說是的!他就指著工地上懸掛在空中無人的吊籃說,幾臺吊籃上面沒有人,按照有關標準如何扣分?因為有關標準規定:「作業人員未從地面進出吊籃,扣5分」;他又指著工地道路旁那麼多危險源告知牌說,工地快要結束還有那麼多的隱患牌沒撤除,說明什麼?還有……等等,這些都是在他不該看的時候看得到的、在他不該聽的時候聽來的的問題,也就是說讓他評分,可能不會給出優良的分數,有可能還會評為不合格的工地呢!領導不高興了,但是工地上的安全主管卻深受教育,一個勁地說受益匪淺。

這就是這位安全員的「三不」底線,不看、不聽、不說。

然而認真研究一下,他並不都是不看、不聽和不說的,他是有原則、有選擇地不看、不聽和不說的,有的東西他非得去看、去聽和去說的,也就是說人的「三不」底線也是一種做人的境界,選擇什麼樣的「三不」對於每一個人是不同的。

你選擇什麼「三不」底線?

 

相關焦點

  • 做人,九層境界,你在第幾層
    不論你信,還是不信,這種明顯的差距,都有!做人,共分九層境界,來看看,你在第幾層境界。第一層: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沒有自己的主張。這類人,其實就是大家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說法——韭菜!也是最為可悲的一個人群,人家拿著鐮刀,最先收割掉的,就是韭菜,就是小白了。
  • 做人再老實,也要掌握這三個對付小人的「狠招」,讓小人不敢惹你
    做人太老實的人,容易受人欺負,更容易受到那些欺軟怕硬的小人的欺負,這個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從不缺乏事例來證明。
  • Bottom line, 千萬別翻譯成「底線」
    「Bottom line」是一個非常常用的表達如果直譯的話是「底線」但是,「做人是要有底線的」
  • 【縱橫評論】人生不能越界,底線必須堅守
    這些人的人生道德底線在哪裡?        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做人的最低標準,而這個最低標準便是你的底線。做人,就是要守住道德的底線。但如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堅守底線,細數2016年上半年信利公司就發生數起員工盜竊、利用職務謀取私利等事件。他們的良知被金錢所蒙蔽,在金錢的誘惑下把持不住逾越了底線。
  • 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
    做人有尺,貴在有度。不管閒事不是一種冷漠,而是一種分寸。少管朋友的閒事,尊重朋友的選擇,是給友情留下了成長的空間。少管別人的閒事,遠視別人的生活,這樣每個人才有不同的個性展現。少管親人的閒事,只有親密有間,家庭才能真正和諧。大家彼此留出足夠的空間,才能保持在最舒服的狀態。
  • 隨和是素質,低調是修養,良心是底線
    低調是隱藏自己的能力不顯示出來。為人沉斂,胸襟開闊,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欣賞別人,待人謙和有禮留餘地,不傲慢自居,不恃才傲物,主動吃虧,把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常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   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 【薦讀】做事的三重境界
    高手做事認真盡責而不以為苦,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們在做事的三重境界裡乘風破浪,逐級而上。   在「三分鐘熱度」這個不良習慣面前,無數人淪為失敗者,但也有人成功克服。正所謂「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 很多人完不成計劃的原因就在急於求成。
  • 做人有尺,講話有度
    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之事,雖無利而為之,是為「度」。其實,「度」就是分寸,是人生中最難把握、最難決斷的兩個字。做人如海,與人為善;事事都有缺憾,人人都有不足。先做好自己!做人,什麼都可以捨棄,但不可捨棄做人的底線,什麼都可以輸掉,但不可以輸掉自己的良心。
  • 柔自取束 做人不能太軟弱
    意思就是說,做人太直太剛就缺乏親和力,也容易遭人怨恨,但是太柔弱太懦弱也是對自己的束縛,被別人欺負。所以,做人適當的示弱可以避免一些災禍和小人的算計。但是如果過於軟弱,凡事都想著忍耐和逃避,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不利和麻煩。
  • 做人要懂得,別在這三件事上太「執著」
    若問世上何事最難,當屬做人了。你做得不好太失敗,會惹來一陣差評;你做得太好太完美,還是會惹來非議。所以說,做人有時候就不能太執著,尤其是在這三件事上,一定懂得「適可而止」,否則,就成了「拿著雞毛當令箭」了。此話怎講?且聽我慢慢道來。首先,別利用手中權力欺負下屬。
  • 【薦讀】這才是聰明的最高境界
    論才智,論勤奮,論計謀,他都不遜於別人,為什麼有人成功了,而他離成功越來越遠呢?百無聊賴的時候,他來到街頭漫無目的地閒轉,路過一家書報亭,就買了一份報紙隨便翻看。看著看著,他的眼前豁然一亮,報紙上的一段話如電光石火般擊中他的心靈。後來,他以一萬元為本金,再戰商場。
  • 夢想不設限,幸福有底線!
    夢想往往薄弱而不堪一擊,自己的遲疑,他人的質疑,便可能讓它支離破碎,唯有自己有所堅持,不自我設限,才能實現最初的夢想。什麼樣的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出生在哪裡不重要,未來在哪裡才重要; 生來貧窮不可怕,將來貧窮才可怕; 起點低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的終點在哪裡! 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因為,人生不設限、成功無邊界!
  • 【小編煲雞湯】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論才智,論勤奮,論計謀,他都不遜於別人,為什麼有人成功了,而他離成功越來越遠呢? 百無聊賴的時候,他來到街頭漫無目的地閒轉,路過一家書報亭,就買了一份報紙隨便翻看。 看著看著,他的眼前豁然一亮,報紙上的一段話如電光石火般擊中他的心靈。後來,他以一萬元為本金,再戰商場。
  • 自我反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做人就是修身,也是通過不斷檢討自己的行為,更好地適應他人。修身就是一個不斷「減私」的過程,「私」念越少,做人就越成功。人們都喜歡與成功人士交往,這是因為成功人士大多私心比常人少。正是這種正面的主動反省,讓他們始終不偏離美德的航向,成功的步伐就會越邁越大。只有把事情的每個細節做好才能把事情做成。反省可以總結得失、尋找差距,對的繼續發揚、提升,錯的及時避免、修正,從而不斷提高能力、挖掘潛力,把事情做得更準確、更完美。可見,反省是把事做好的保證,也是成功的重要基礎。
  • 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為人,360度處世.
    有句話這麼說,做人做事必有度,失度必失誤。
  • 莫問:個人IP的3個境界
    個人IP有三個境界: 一,定位:區別於其他人,提供解決方案 2,以導師舉例子,剛剛說了90%的導師都是停留在第一境界。因為他們都不願意/不捨得甚至是害怕把全部核心交給別人 ,因為他們擔心自己被取代而失去了飯碗。
  • 「底線」可以與 bottom line 劃等號嗎?
    是不是……跟想像中的「底線」不太一樣? 既然簡單粗暴直接對應行不通,那「底線」到底該怎麼翻呢?Kathy 總結了三點策略,話不多說,挑幾個例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英文均為官方版本。策略 2️⃣中文裡「底線」經常跟具體的內容搭配使用,例如堅守 / 守住……的底線,這種情況下重要的內容其實是要守住什麼,「底線」可以視情省略。同理還有類似的情況,如:堅守……的原則,高舉……的旗幟,堅持……的道路。英文不一定需要把這些抽象的概念體現都譯出來。例句:要守住全人類安全的底線。
  • 自我理論解讀底線思維
    最近在報導裡大家都提到四個字「底線思維」。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和紛繁複雜的世界經濟形勢,底線思維是給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管理者提出的在「我」的層面的一種思考方式。從「自我理論」的角度來看,底是能夠承受的最低點,線是那個最低的邊際,越過那個線就承受不了,需要的是反彈。我們以前都有這樣的話「兜底」,兜底就是從底和線的下面或者是外面把底給兜起來,其目的就是不讓底破掉。
  • 我做人的底線就四個字……
    哪怕你不相信有平行宇宙,但在某個平行宇宙裡的你肯定相信@ClaustrophobicSting早晨上班買早餐,路攤上的肉夾膜,一邊買一邊打電話,等老闆給我夾好裝好袋之後,我很自然地把公交卡遞了上去然後三點58分被鴿@物個雞翅來逼
  • 【成功勵志】會做人勝過會做事:領導者都該學的三個「做人方式」!
    本文將分享三種領導「做人方式」,它們能在組織裡產生最大影響,同時給員工帶來更高的敬業度和積極性。作為一個有頭腦清醒的領導者,你會做人總是會比單純專注於「搞定事情」要更有效。諷刺的是,領導們抱怨「員工不敬業」,其實正是由他們自己的領導方式所導致的。本文將和讀者分享三種「做人方式」,它們能在組織裡產生最大影響,同時給員工帶來更高的敬業度和積極性。在此,我們強調的是「做人」( being)而不是「做事」( doing)。      一旦2個以上的人一起工作時,人們總會評估相互之間的信任程度。以下為四個評估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