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陣子面試,問應聘的男孩薪資期望是多少,男孩毫不含糊,上來就說要求至少8000,一年後希望12000元以上。很遺憾,他沒有通過。
原因是什麼呢?我們首先要了解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用意。
面試中面試官詢問候選人對期待薪資的看法是個常見的話題,每個職位都有它能夠給與的薪酬範圍,面試官想要通過詢問你的期望達到以下目的:
第一,看看你的期望薪資是不是在公司能夠提供的範圍內。第二,了解你對「錢」的看法以判斷你的求職動機,錢是不是你找工作的首要需求。第三,看你是否對自己的能力經驗與能夠匹配的薪水有客觀的評估,是否眼高手低。我們來看看一開始那個男孩的例子中到底有哪些問題導致面試失利。
首先,不該「要求」。先付出,或者先證明自己,才能談要求。剛進入面試,雙方都是紙上談兵,面試官還沒說要錄用你,你就自信滿滿的提要求,難免不讓人擔心會眼高手低。
就算前面說好了打算offer你,「要求」這話一說出口,也顯得些許得意,不夠謙虛。除非你在行業裡已經是非常牛的人物,做選擇時有要求倒還可以理解,但往往越牛的人反而會更加謙虛謹慎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第二,沒有做功課。男孩當時應聘的是個普通的辦公室文員的工作,對於基礎崗位的薪水本該有一定的預期。況且,招聘廣告上已經明確地寫明薪水範圍是3000到5000,仍然說要8000,會有不重視此次面試機會或者求職意向不明確的問題。
第三,直接說了固定數字。一上來就明確底線,沒有給面試官以迴旋餘地。萬一你很喜歡這個公司,心裡想的是其實可以降降薪水期望,但很可能面試官沒有挽留你,而錯失這個機會。
所以說,回答薪資期望時,應該:
第一, 保持謙虛的態度。可以表達薪酬是自己考慮該工作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因素,更加希望通過工作獲得能力提升等。
第二, 提前做功課。通過上網查詢,搜索同類崗位信息等方式,對可提供的薪資有個數。
第三, 留有餘地。如果確實心裡有對具體薪水的期望,可以友好地詢問面試官可提供的薪酬範圍是怎樣的,或者說明自己上一份工作的薪水構成,表達想要薪水有所提高的期望。
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如果面試官看好你,判斷你符合崗位要求,通常接下來他會跟你詳細溝通薪水,所以別因為心急就直截了當地回答而錯失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