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社工路上,堅守初心——督導助理朱婉儀

2021-02-28 東莞市展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朱婉儀,2011年2月入職東莞市展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畢業於湛江師範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東莞市督導助理;社會工作師、機構項目庫委員會幹事,曾獲市優秀社工、機構服務部優秀督導,服務機構十年員工敬勉獎等;3年殘障一線服務經驗、6年醫務一線服務經驗。

時間飛逝,轉眼間9年多過去了,剛入職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記得2011年2月最後一天,在總幹事和同事的接待下,我正式入職了展能。搭檔大老遠來到機構,帶著領著大包小包的我,到第一個崗位所在地長安,在他的協助下找到了住所;在搭檔和同事們的帶領下,在各個社區入戶走訪、開展宣傳活動等等,很快熟悉了崗位服務並融入了團隊。入職初期,搭檔對工作對服務的滿腔熱情,認真負責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在兩年的殘聯崗位服務當中,我和小夥伴主要從事扶殘助殘相關政策的宣傳,殘疾預防、康復和治療等方面的宣傳;連接相關社區資源為有需要的服務對象提供個案、小組等方面的服務;協助社區殘協會建立規範的服務對象檔案管理服務工作;在與搭檔的努力下,建立了鎮上第一支助殘志願服務隊,為社區扶殘助殘服務注入了多元的力量。

2012年12月底,機構開拓了新的康復就業服務中心服務項目,我調崗至常平,承擔起中心負責人的角色,帶領常平康就的同工們一起使得中心順利籌備和運營;在一年半的常平康就項目服務中,我們以個案管理的方式,為通過初步評估來到中心接受服務的學員——主要是本鎮中輕度智力、精神類殘障人士,提供康復訓練、日間照料、職業訓練、情緒疏導等方面的服務,提高其在生活自理、社會認知及社會適應等方面的能力。

那個時候被稱為「朱姑娘」的我,

也慢慢成為學員家長常常聯繫的人。

在那個階段,學員的招募和管理、學員各類的行為問題處理、中心資源的連結等等,對於我們一個新團隊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在團隊齊心協力下,我們堅持每周一小會每月一大會的方式,將中心遇到的各個難題逐個克服,中心順利運作起來。那時的我,深感團隊的力量強大。

2012年12月18日市鎮領導在了解康復訓練室的使用情況

由於家庭原因,我申請調崗到市區的崗位。2014年6月至今作為一名醫務社工,服務於東莞市人民醫院;先後進駐到中醫康復科、乳腺科、血液科等科室,為病友們提供情緒疏導、入院適應、健康知識宣講。期間曾擔任醫務組志願者服務統籌人,帶領各服務點志願者聯絡人共同促進醫務志願服務的發展。

門診導診培訓小組中指引志願者學習門診導診的有關流程

目前主要為乳腺癌及血液類疾病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相關資源連結等服務;在日常的實踐中,了解到大部分的病友因大病沉浸在生命的低谷時期,有幸通過自身的努力,給予陪伴支持,引導他們走出來,深感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也堅定了我繼續做好專業堅守的信念。

近兩年來,在開展乳腺癌病友互助支持項目,成立病友交流平臺,發展病友志願者,致力於推動病友聯結與互助等服務,以通過病友互助支持的力量,增進其康覆信心。

以上平淡的點點滴滴組成了我9年的社工歷程;9年了,過程當中也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有過迷茫,有過倦怠.或許是對於職業以及機構的歸屬感,對助人自助價值理念的認同,以及在服務對象接受服務後的一個個認可和感謝。

在機構、在同行同事、督導的鼓勵指導下,在家人的偶爾不解與支持下,我一直走在社工助人服務的路上;未來,我將繼續堅守初心,以弱小的一己之力,深耕其中。

相關焦點

  • 專業社工一定要社工專業嗎?
    每個行業都希望招到的員工是科班出身、有經驗的員工,社工機構也不例外,做了4年多的社工,這兩年看見越來越多的非社工專業加入了社工行列,而他們中的很多人,也都很優秀。其他行業如何我們不說,對於做社工,個人認為,並不是專業出身的人就一定能夠做得更好,也並不是一定要專業出身的人才適合,適不適合,看的更多是個人特質、認同感和投入度。
  • 從精防社工到學校社工,我是這樣適應的......
    我是一名從業近八個月的駐校社工,2020年4月,我從工作了一年多的精神衛生領域轉崗到了教育領域,成為了一名駐校社工。
  • 社工三年,我在堅持什麼?
    3年社工的我笑了,社工不是義工!社工,是社工工作者的簡稱,社工是受薪人員,也就是說社工是拿工資的,而義工是無償的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等,沒有任何工資等的報酬。也有人問過我,社工,是管志願者的嗎?那你可以讓志願者幫我搞門前衛生嗎?當聽到這個問題我只想說,不好意思,身為小社工的我,真的做不到!有人說,在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工資的高低決定你的工作優越,你是如何看待你的職業。
  • 我有一份喜歡的工作,它叫社工...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可以為了工作挑燈夜戰,可以為了某一個問題沒有達到共融點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我們也可以為了小北取得進步而放開大笑…說句心裡話,我覺得,2018、2019年是小北穩住心態,蓄力沉潛的2年,2020年是小北厚積薄發,發光發亮的一年,一切都不是偶然,是必然。所謂的斷舍離,其實是一種生活狀態,在工作中也需要斷舍離。
  • 大齡小白社工100天工作感悟
    19日就是正式進入海容社工行業的100天,作為一個他行轉入的社工,這100天裡的工作,算是管中窺豹,對社工行業有了一個初步了解,覺得很有必要來一個有儀式感的總結
  • 為什麼做社工?聽聽一位香港社工講述他的初衷∣薦讀
    這是當年我在大學上第一課時,講師向全班同學問的第一個問題,當時每個同學都要站起來回答,在云云各種各樣的答案中,最多是「想幫人」,其他還包括「挑戰自己」和「克服自己的問題」什麼的。而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是我每次見新的香港實習學生和內地督導下屬時問的第一個問題,不同的是現在更多香港學生會答「看到社會不好,人們很苦,想去改變」,而內地社工則會答「想幫人」。
  • 胡職社工站實習生實習總結
    在協助性的工作中,大概分為三種:(1)協助駐校社工做開展服務前的籌備工作。例如,整理開展服務所需要的物資,布置服務所需的場地。(2)協助駐校社工開展服務。例如,在駐校社工開展小組或工作坊的過程中參與互動、發放服務過程中所需要的物資。(3)觀察和記錄服務過程,嘗試撰寫關於服務過程記錄的文書、新聞稿,編輯並推送相關公眾號推文。
  • 一名社工實習生的所見、所聞、所感
    這段社工之旅的所見所聞是那麼的觸動我,在幾天之後,我還是決定執起筆,寫點什麼、說點什麼,介於一個社工、一個社工學生的角度,談談當下社工實習生的現狀。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都是真實的現狀。相信每位社工從學校出來之際都是懷揣著理想與社工情懷,想要發揮不斷在我們腦海中盤旋與迴蕩的「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想要對我們有需要、困難的「服務對象」進行幫助。但現實和預期的狀況似乎是有差距的。
  • 【醫務社工手記】這是一場職業與心靈的實習修行
    作為一名毫無工作經驗的社工小白,我非常感謝江門市利民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給予我本次寶貴的實習機會,讓我在這次實習中成長了很多;非常感激中心醫院醫務社工項目組小可愛們的幫助與包容
  • 大嶺山這裡招社工!人工高福利好!!!
    東莞市尚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於2014年12月21日成立,屬於大嶺山鎮本土的一家社工機構,立足於大嶺山,為大嶺山鎮提供專業 的社會工作服務。現服務已覆蓋民政、殘聯、團委、工會和教育等 多個領域。宗旨為:「尚於助人,志在為民」。
  • 你眼中的社工是什麼樣子呢?
    作者 | 劉倩倩「社工是義工嗎?哎,我怎麼沒聽說過社工這個行業呢?...」每次聽到這些話語,心裡特別的寒心,但作為一名社工,你必須一點一點與他們解說什麼是社工。「紙上得來終覺淺,深知此事需躬行。」聽了那麼多,有沒有覺得社工需要學的東西挺多,其實也還好,這只是促進你成長的一個過程,等你看到服務對象有成長和變化的時候,你會慢慢發現原來「我自助,我快樂」,並從中受益匪淺。書中自有黃金屋,社工所做的服務點點滴滴都需記錄在文書當中,每一本小組、個案、社區活動等文書都屬於社工黃金屋,裡面承載著他們的汗水、創意、構思與反思等。
  • EPS社工介入模式速記(甘炳光)
    作者 深圳鵬星社工 劉炯今天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EPS社工介入模式的介紹,以及社工信念的重要性2個主題。 1、「信念培育」較價值觀與原則更重要2、幫助結合個人價值體系與社工專業價值體系3、協助建立及擁有自己相信的信念4、澄清社工實踐的根源,明白以「信念為本」的社工實踐的重要5、幫助抓緊以信念作為面對日後工作現在的推動力、打氣筒。
  • 社工人,你還在堅持什麼?
    我是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出身,2016年畢業後從事社工兩年,偶然的機會轉行做教師。
  • 【督導專欄】因人廢言
    王總:「我想趕快跟我同事約個時間, 我想要……(開始描述行動計劃)」(作者系清華大學NGO 管理研究所博士,臺灣非營利組織領導力發展協會會長,廣東省社工師聯合會、廣州市社工協會督導培訓講師)
  • 陳雅茹:六年社工路的一絲感悟
    從那個剛出大學稚嫩的社工小白,到如今積累了不少經驗的老社工,在這個過程中,身邊不少的朋友都曾詢問過我,是什麼讓我願意一直做社工,或許下面自己對6年來社工生涯的感悟就是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但在之後的不斷深入學習社工知識,在不斷參加老師和學校社工協會帶領的各種服務、外出交流學習,以及之後在進入到社工機構真真切切地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我發現「社工」是一份能夠讓自己成長的工作,在處理形形色色的服務過程中,自己也能夠從中汲取到成長的「養分」,讓自己在生活中以及工作中都能夠更好處理各種關係和問題;也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從不會很好與他人相處,到現在一看到居民都能主動打招呼,與服務對象建立良好的關係
  • 堅守愚直,成就偉業(1/8)
    很多經營者,尤其是稻盛哲學的學習者,花了很多時間和心力來研讀稻盛哲學,將其導入到企業中也是花了頗多資源與成本,但最終哲學並沒有對經營起到作用,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堅守、貫徹。除非企業裡面負責督導踐行的系統一直不停止在運作。因此一個企業若開始踐行企業哲學,除了經營者自己要持續不懈地率先垂範,還需要企業內部有推進哲學踐行的規定或計劃,這樣才能更高效地為企業帶來經營助益。再來就是,各個不同企業踐行哲學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其中有一點肯定是相通的,那就是「不斷地,反反覆覆地」來讓員工接觸企業哲學。
  • 校友風採丨丁明磊——走在路上的創業者
    如果按照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丁明磊可能會從區域經理變成獨擋一面的公司高管,可是當他發現自己在這一領域已經吸收了足夠的營養,他所學到的知識已經可以讓他在公司裡「吃老本」的時候,他再一次在分岔路口選擇追隨自己的本心。他希望能做一些更有創造性的事情,逃離面前一成不變的生活,在成長的路上,邊看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