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沒朋友!儼然成為炫耀的名利圈!

2021-02-13 艾瑞網

  有一次和一個哥們聊天,他神神秘秘地問:「兄弟,朋友圈有多少朋友?我的可有三千哦。」神態間透出十分自豪的語氣。

  還有一次,有一個朋友在朋友圈上傳一個鄧飛通過他好友驗證的截圖,言下之意這是一件很讓他驕傲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在慢慢發生。不知道什麼時候,朋友圈和以前不太一樣。

  以前,朋友圈主要都是大家的動態,是直發。現在的朋友圈則充斥著毫無營養的轉發;

  以前,我會很珍惜地看完每一條大家的狀態,因為朋友圈的消息一天下來也就只有那麼一點點。現在,可能一個上午的時間朋友圈就會信息爆棚,各種垃圾信息佔滿了視野;

  以前,我會出於對朋友的關注善意地給人點讚。而現在則會時不時出於示好或者刷存在感的目的在有一些人的狀態下面點讚。這種我稱為「動機不純點讚」的結果就是一次朋友圈刷下來,點了一屏幕的贊,卻不知道大家到底說了什麼;

  以前,我會為收到一個贊高興不已。現在收到的贊,我把他看做社交能力與社會關係強弱的假高潮。

  我開始發現不認識朋友圈裡面的絕大多數人。朋友圈在失去在我心中那種親切與熟悉感的同時,它正在變成一個社交平臺。

  比較有意思的是,朋友圈裡面單純的名字越來越少,而頭銜加上名字的備註則越來越多。甚至於對於很多非真名的好友,有時都會懶於把名字改過來,而簡單地把暱稱前加上標籤與職位。

  於是在看朋友圈的時候,眼前飄過的是一個又一個的職務與社會關係,這個人我是否了解,是否見過,開始變得不那麼重要。他們發出各種各樣的他們自己希望傳達給整個社交關係網的信息,我從朋友圈裡獲得他們希望我獲得的信息,從而了解到他們希望被貼上怎樣的社會標籤。

  直到今天我突然發現,朋友圈裡面再沒有朋友。

  朋友圈裡面有什麼人,出現什麼樣的信息,不再以我的感情需求為紐帶。我每天惶惶不可終日地在朋友圈證明自己的存在。發了每一條狀態後,我會病態一樣地看有多少個贊,有多少條留言,似乎這是衡量我仍然在這個世上存在的重要依據。

  我也不再向朋友圈表達和發掘情感訴求,它開始變成了我獵奇、閱讀資訊的一條渠道。而這種病態、上癮式的刷朋友圈在暫時滿足了我的空虛和無聊後,會給我帶來更大的虛弱和心慌,就像青春期過度手淫後帶來的自責感與負罪感。

  我在朋友圈裡面說真心話時,也不再那樣肆無忌憚。在發之前,我會開始猶豫,這樣的表述是否會影響、破壞某一類社會關係。

  於是,我會選擇不在朋友圈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一定要表達,我會選擇先把某一類人設置為「無法見到我發的消息。」

  朋友圈成為了一個算計、炫耀的名利圈。

  我的一位朋友曾經振振有詞地說,朋友圈的好處就是讓他可以無時無刻都閱讀,這些信息都是他的朋友篩選過的,可以有效地利用一切碎片時間獲取信息。

  可是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在我看來,本來就不應該在一個叫做「朋友」圈的地方獲得,非要打個比方,這種體驗很像蹲在屎坑旁邊吃飯,當然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吃飽,只要你自己不噁心。

  我相信這不是我本來期待的朋友圈。

  當初,因為喜歡這樣的一種簡單的感情交流方式而把關注從微博轉移到了朋友圈,可如今看來,似乎它綁架了我的生活和生存節奏。它也和感情交流再無一分錢的關係。

  現在,我仍然在拼命地加好友,我也仍在拼命地在朋友圈怒刷存在,但是我知道,我的朋友圈裡面再也沒有朋友了。他們會給我發各種推銷的信息,而我也會把朋友圈變成自媒體社交平臺,直到有一天,我們把互相都拉黑。

  這種無休無止又讓我欲罷不能的弱智遊戲每天都在繼續,我無法忍受,也無法停止,於是我註冊了一個馬甲微信小號,轉發我自己微信的所有內容,而我則會用大號會給這個小號留言:SB。

相關焦點

  • 夜讀丨別在朋友圈炫耀這些,看似有面子,實則很掉價!
    唐僧師徒二人來到觀音院,院裡老僧拿出自己的寶貝跟唐僧炫耀。孫悟空按捺不住,拿出唐僧的袈裟與之一比高下。三藏告誡,「徒弟,莫要與人鬥富,你我是單身在外,只恐有錯。」孫悟空卻納悶:「看看袈裟,有何差錯?」沒想到那院主老僧看了袈裟後動了奸心,想據為己有,竟與眾僧合計,夜裡火燒唐僧師徒。
  • 社交圈黑洞!不發朋友圈的都是些什麼神仙
    朋友圈原本是一個分享自己生活給朋友們知道的地方,但是因為手賤加了老爸,老媽以及親戚之後發朋友圈都得三思三思再三思了,可以說朋友圈就是一個江湖,裡面的明爭暗鬥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呢有一群人他們幾乎不發朋友圈,好像根本沒有生活,更是朋友圈的潛水族。
  • 為什麼現在的人喜歡設置朋友圈僅三天可見?
    ,如今,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最平常的社交工具了,我們與人初次相識,因為後續的需要,我們會第一時間想到加對方的微信,以便日後聯繫,促進彼此的交流。剛開始,我們開通微信,微信裡的好友都是自己熟悉的朋友,同學,可是慢慢地,我們開始工作,我們因為工作需要和其他方面原因,經常會加上陌生的微信好友,隨著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好友不在如剛開始那樣簡單,而需要我們去分類:朋友,同事,同學,鄰居,家人等。我們會開始將微信好友標籤分類,根據內容選擇合適的可見對象。
  • 微信上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三種人.
    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微信社交軟體擁有著10億+的用戶,每天的真實活躍度也是很驚人的,微信趨近於全民普及,讓大眾都喜歡,附帶的朋友圈功能也是享受了愛屋及烏的待遇。但也有一部分人是開通了朋友圈功能,卻沒有發送一條動態的,他們也許是低調,也許只是想看看朋友間的生活,十有八九是以下的幾種人。
  • 如何破解「僅三天可見」的朋友圈?
    」之前微博上出現過一個熱搜話題:超一億人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微信創始人、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小龍在年度演講裡說這個開關,是微信裡使用最多的。其實經常看他曬加班,老闆早就留意他了,但明明沒做出什麼好成績,卻一直抱怨工作太苦太累,這樣的員工要來何用?我們身邊常有這種把「言不符實的努力」曬到朋友圈的人。
  • 【時趣咖啡屋】教你一招成為朋友圈社交達人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從本質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譬如改變以往交換名片的方式,當下人與人之間的初次相識、亦或是商務活動的個人公關,總少不了——「加個微信吧」微信已經成為建立聯繫的第一大載體
  • 人為什麼到了中年朋友就越來越少,甚至沒朋友?
    二、習慣化定型化了,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己基本穩定了,這樣圈孑也穩定了,不再像年青人那樣去社交了,能交往到中年持續交往人數可想而知,少而精是中年人特點。三、中年人對朋友要求高了,不是隨便什麼人能交往的,而且中年人事業上升到一定職位,位重權高者能交流分享的朋友越少,而且已經形成了什麼困難和挑戰自我消化習慣,有事先自己解決,不再想求人或者找朋友說,因為已經知道這個世界能幫自己就是自己不放棄。
  • 微信上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80%都是因為有這3種性格…
    隨著網絡社交的逐漸普及,我們越來越喜歡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在朋友圈裡。在不知不覺中,朋友圈已經成為了現實社會中的小縮影,我們時不時就要打開朋友圈查閱一番。就算遠隔天涯的老朋友,也不難通過朋友圈了解他現在的生活狀態。可就是這種看似便捷的社交方式,卻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 你的問題,不是關閉朋友圈就可以解決的
    >每個人都站在對立面,冷漠的給朋友圈裡的好友下了死亡通緝令。隔幾天就會看到朋友圈有人宣稱關掉朋友圈,究其原因無非就是1:自卑嫉妒羨慕2:朋友圈裡無朋友3:微商代購4:點讚之交所以那些每天嚷嚷把朋友圈關了的人大多和他們的人生一樣,躲在魚龍混雜的人群中,是不想讓自己平凡襯託別人的熠熠奪目。而那些有著優秀人的朋友圈的人,也暗下決心,我羨慕他所以我要成為他。我有一個同學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吃的,曬玩的,可又有誰知道他經常朝九晚五的往校外去兼職呢。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 微信上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三種人
    同時,它不僅僅是個通訊工具,它的朋友圈功能,能記錄我們的點點滴滴。有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裡,分享自己今天遇到的事情。不管是小事還是大事,不管是開心還是傷心的事,總會首先發在朋友圈裡。不過喜歡發朋友圈的,大多數都是女人,男人就很少發,甚至有些男人根本就不發。有人認為這些從來微信朋友圈的男人,是因為低調。
  • 我朋友圈發什麼,關你啥事!
    朋友圈鄙視鏈,透著可笑的優越感我有個讀者說,他有一次去面試,過五關斬六將走到了最後一輪。結果那個面試官說:「我能看看你手機裡平時發的朋友圈以及常看的公眾號嗎?」 那個讀者當然很配合地給面試官看了。然後面試官說:「我覺得你朋友圈裡特別愛發自己的心情,還有你常看一些雞湯類的公眾號,我們就覺得,嗯……不太高級。」 他最後被拒的理由是:微信朋友圈不高級。我對他說算了:一個公開 diss 面試者不高級的主管,也不見得自己的修養有多高。
  • 【薦讀】我為什麼戒不掉朋友圈
    答曰:看到人家戒掉朋友圈半年看了幾十部書,十幾部電影……  原來如此!  「戒圈」這種事,我以前也幹過,原因有兩點:  一是容易曝露自己的隱私和弱點,有時發完「崩潰」、「失眠」之類的狀態,心裡會後悔:要是領導看見了會不會覺得我精神萎靡,不足「委以重任」?
  • 我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推了男友的約會,卻被姐妹們叫出去湊牌局,哪怕通殺三家也不敢發朋友圈嘚瑟。不想對你撒謊,又怕你生氣,不發朋友圈裝沒發生過,最省事。我有個認識十年的姐妹在做微商,以前每天都是刷屏的小廣告。我一直沒有屏蔽她,因為她偶爾也會發近況,我想看到她過得很好。
  • 新光集團「絕地反擊戰」燃爆浙商朋友圈!
    文|《浙商》全媒體記者 蔡筱夢編輯|姚珏昨日,《浙商》雜誌官方微信推送了一則關於新光集團董事長周曉光深夜發朋友圈回應新光債務危機的稿件
  • 企業微信朋友圈有什麼用
    如今,手機已成為每個人生活的"準中心",尤其在微信出現後,人們更願意隨時隨地用這種便捷方式,傾訴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同事之間能不能成為朋友?太現實了……
    02@兩隻小羊LAN能成為朋友的,都是有共同語言的03@奔跑的大姨馬在一家公司的時候可以,離開這個公司就沒不要了06@你的源利吖也不能成為那種很深的朋友,畢竟在一起工作,利益在前面的還是07@王思忱今天被上了一課。
  • 朋友圈三天可見,透露了你的社交觀
    自從微信開啟可以設置朋友圈展示時間,許多人紛紛把朋友圈設定為僅展示三天或者半年。一年或全部可見的朋友圈幾乎沒有,除非是原本就不愛發圈的人。我也把自己的朋友圈設置為半年,完全是因為發圈比較頻繁,擔心新的朋友與自己三觀不符, 以前表達的東西可能會有損我的形象,反正也就隨手一設置,也沒過多去探究其中緣由。
  • 我是英雄哥,交個朋友,送你禮物,多些了解!
    先掃個微信,加個朋友,讓我們開始創造一段新故事吧!
  • 定義朋友
    一直想寫一個關於朋友的主題,草稿寫了一半,卻扔了半年,沒能進行下去…… 後來,朋友的文章都出來了,我的還是沒寫完
  • 圈裡圈外現金流線上遊戲感觸
    裡也從來不下載遊戲。這幾天破天荒的花了很多時間玩現金流遊戲,當然是覺得這個遊戲會有一些收穫。沒幾天就升級到了初級銀行家。另外有時候要玩遊戲的時候也要工作,那麼找到方法了,用電腦玩遊戲,不卡。。還有就是,以前我雖然有二臺手機,但是很少用,現在也帶在身上了,可以一個手機玩遊戲,一個手機處理一些簡單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