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社會上,確實有許多四十多歲的人,還在四處找工作,這是什麼原因呢?問題看似很簡單,其實反映出一種深層次的社會現狀。大家可以一起探討一下,我先說出自己的觀點,僅供探討。
個人缺乏核心競爭力
近幾年,因為受網際網路以及新科技的衝擊,傳統行業的發展舉步維艱,這就導致眾多傳統行業出現了裁員的現象,很多人都面臨著重新找工作的問題。行業本身的變革是個人無法改變的,但遭遇行業變革之後的人,往往分為兩類:一類是很快的轉型成功,另一類是四處求職無果。而後者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缺乏核心競爭力。即在原有企業就只是做好自己手頭工作,沒有培養一些職場的如溝通、團隊合作等通用能力。這就直接導致一些四十多歲的人失業後四處找工作,到處碰壁,這是現實。
生存壓力增大
一般四十多歲的人,應擁有一份比較穩定或常態的工作,在某一行業已經比較熟悉自在了。但由於各種原因,也可能沒有穩定的工作,或者需要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重新開始找工作。這往往是迫不得已的,因為人都有惰性,誰會沒事跳槽玩呢?可見,還是由於生活壓力所迫。如果不找工作,可能經濟上會遇到困難,精神上會缺少寄託,甚至感情上會出現變化。因此,為了能繼續生存、為了更好的生活,別說四十多歲了,就算是五十多歲、六十多歲了,如果需要,一樣會去四處求職找工作,畢竟是為了生存和生活。
沒有做好個人定位
現在社會上一些四十多歲的人沒有做好個人定位,反而善於逃避責任。職場中很多四十多歲的人一遇到問題或困難,不是想辦法解決它們,而是抱怨社會不公和自己的學歷不夠,通過跳槽或者轉行解決問題。當發現幾次跳槽或者轉行不但沒有漲工資,而且自己什麼都不會,還沒有穩定的收入,這樣就會形成很尷尬的局面。要解決這個難題,必須認識到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比如說客服,核心能力是服務意識和主動傾聽能力,比如管理,核心能力是解決問題和主動溝通的能力。所以說,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做好個人正確的定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總之,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競爭激烈、危機和機遇同在,四十多歲了還在四處找工作,這也非常正常。關鍵是要擺正心態,多學本事,只有自己看得起自己,別人才看得起你。另外,單位也許會養閒人、懶人、庸人,但職場向來青睞能人、勤人、才人。所以,學習提升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樣才有利於個人未來發展。
以上就是我個人觀點,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