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沒有希望,努力過方知絕望

2021-02-22 一味茶時光

瓶頸期的裸辭

一直以來想找個合適的時機寫寫,開公眾號的故事。這樣無趣的題目估計大家會做鳥獸狀散。

16年11月到了職業的瓶頸與最混沌的狀態,辭職的念頭每天不斷腦海中翻騰,朋友們各種理性和感性的分析,財務的和職業發展的角度的利弊忠告,最終拗不過追隨內心的衝動。

裸辭,心中五味雜陳:失望、疲憊、迷茫....更多的是一絲如願決絕的解脫,儘管放棄的是曾經全力以赴、兢兢業業兩年的工作,以及積累了六年行業經驗。富有成就感和成績漂亮的工作,曾經是全部的努力目標,帶給我足夠的自信與信心。

站在地鐵站的站臺,人潮洶湧,望著站臺對面廣告欄的明星海報,心中的疑惑突然豁然開朗。

公眾號伴我行

上班族為什麼一旦跳槽,曾經所有的努力與成就都會被清空,成績與榮耀停留在上一家公司,甚至僅局限於你的領導和同事的口碑中。而公眾人物的成就卻能不間斷累積為所社會認知。

這個時代,個人的品牌,不應再局限於公司的職位;我們的努力與成績,不應再局限於行業或圈子內,而應該成為個人品牌一部分。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公眾號的這句廣告詞,正是我想法的表達。

回頭想想,不怕努力,只不過曾經盡過了最大的努力,你知道了天花板在哪裡,會知道什麼是奮鬥的絕望。不要再鄙夷公務員體制一眼能看到頭,外企、國企又何嘗又不是另一種體制?

打破絕望天花板

自媒體時代給了有想法的知識份子一線希望。無關於突破社會階層的固化,也無關於財富自由的夢想,普通人的人生更需要的一絲絲奮鬥的希望,一個去實現理想的舞臺。中產的焦慮不過是因為那看得到的天花板。

曾經不敢也不善於表達觀點的我,鼓勵自己多看書,勤寫作,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公眾號伴隨我度過了低落、迷茫的時期,它帶給我努力的方向和希望。

而在寫公眾號之初,為了素材絞盡腦汁,想採訪周圍多才多藝的達人寫個手記系列。為此半年前,我預約過擅長日本茶的Michi,擅長篆刻的北南,擅長文玩的將臣,擅長古琴的拾壹,他們雖然後來沒有出現在我的達人手記裡,但是驀然回首,緣分似乎像一個圈。Michi在上海茶友們每個月一次的茶聚上(每月一喝),分享了日本茶的內容,而北南在周末15分鐘藝術&手工藝&傳統文化微信課程上(一味藝課)分享了篆刻的內容。最終我會幫他們寫成達人手記。

面對那些功利之心的揣測,很多時候那些不為人理解的無用,正因為無用可以走得更遠,卻變成了「有用」。

我不怕努力,就怕努力了沒有希望,更怕努力後一眼看見天花板的絕望。

人生不過是需要一個能努力奮鬥的空間,哪怕小到一個公眾號,去寄託普通人人生可以努力和奮鬥的希望與夢想。

【作者】水塘休謨,雙魚座,辣妹子,哲學碩士。

             

              

相關焦點

  • 間歇性努力,知多少
    轉眼,2021年已經過去20天,從我回顧自己之前的人生到決定付出努力,不再"紙上談兵",享受每日行動的過程,也已經過了20天,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任何實質性的變化
  •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會很輕鬆
    小偉在我的朋友裡算是比較悠然的人了,雖然大家年齡差不多,但是面對生活的態度卻不一樣。 他沒有上過大學,只讀了高中,後來去到了珠三角做工,回到家的時候他卻變得眼高手低起來,沒有學歷,也沒有技術,每天都是搖搖晃晃,這樣的生活對於他來說是最滿意不過了。 很顯然他是那種樂於安於現狀的人。
  • 所以,不用再努力了
    微信找隊長的時候,多嘴問了一句『按我現在的身體狀況估計也不會讓我上吧』『是的兄弟,你現在還上不了』恍然大悟也是呢,現在還上不了我,是不是努力過頭了?事實是這樣的,無論多麼想要得到,現在的你拿不到的東西,你跳起來也拿不到,只能等著將來那個學會飛翔的你去拿。
  •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會很輕鬆?!
    努力真的能讓我們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麼? 如果有誰對你說,一定會的。 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相信我,那貨絕對編你呢!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意願而改變成我們想要的完美的樣子。 努力追一個人,他一定會愛你麼? 生活裡總有你掏心掏肺也留不住的愛人, 努力做一件事,一定會成功麼?
  • 沒有特別幸運,請先特別努力
    其實人最怕的,就是看不到希望。有實力的人經常會自豪地說:就算是要飯,我也能比別人多要幾口!做好眼前的事情,不斷超越自己。一個人只有自己足夠優秀,到了那個層次,才會有相應的社交圈子。其實,大家雖然崇尚低調,但是說的也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如果自己有才能就要自己找機會施展出來,才能被別人發現,否則有再好的才能,自己卻低調隱藏,也就別怪沒人賞識了。
  • 不努力,連認輸的資格都沒有
    1、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相信自己,就能開創出不一樣的天地。要把努力當成一種習慣,而不是三分鐘熱度。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了感覺工作沒有動力、沒有希望,感到迷茫和中年危機等現象?
    #動力 2
  • 下等人認命,中等人搏命,上等人知命
    考試屢次失敗,他們就會認為是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從而放棄努力。戀愛失敗,表白被拒,他們就認為自己不配愛,不值得愛,在感情裡畏首畏尾。什麼是認命?就是失敗過幾次,就丟掉自己的鬥志,陷入絕望的深淵,人生也就此垮掉。古人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命從來不對誰寬容。
  •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輕鬆?
    長相普通、資歷平平的博主經過一年的努力,逆襲成了眾人追捧的大神。再看了看博主堅持的那些事,你突然發現成功好像也並沒有那麼難,你忍不住笑了,感覺自己也即將走上人生的巔峰了。   你開始早起,搜集各種推薦的書單,也開始泡在圖書館了,晚上也約著朋友去跑步了。你感覺你和周圍的傻叉不一樣了,你心底裡升起了一種神聖感,腳下的步子仿佛已是通往群山之巔。
  • 郵局不努力,成就了順豐 .銀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寶. 通訊不努力,成就了微信...
    讓瘋狗咬一口倒黴不?"小獅子點點頭。」既然如此,咱們幹嗎要去招惹一條瘋狗呢?"——不是什麼人都配做你的對手,不要與那些沒有素質的人爭辯,微微一笑遠離他,不要讓他咬到你。這個必須看明白,因為許多人正在和瘋狗鬥!郵局不努力,成就了順豐 。銀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寶。 通訊不努力,成就了微信。 商場不努力,成就了淘寶 。老婆不努力,成就了小三 。
  • 「努力未必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很輕鬆」
    ,但不努力一定會很輕鬆又一天過去了,今天過得怎麼樣,夢想是不是更遠了       類似的「喪」成了一股風氣,迅速蔓延葛優癱、馬男波傑克、悲傷蛙Pepe、長腿的閒魚等「喪」文化的代表受到熱捧「喪」突然間成了大多數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但年紀輕輕就整日「生無可戀」何嘗不是對生活的一種逃避你還年輕,真的不要隨便「喪」這世上,誰沒有喪的時候呢?
  • 生活問答 | 這不是佛系,這只是不努力的人生
    有的年輕人,常說自己很「佛系」考試成績也不在意找不到好工作也無所謂似乎覺得自己看得開但也有可能,僅僅是不想努力吧不努力的人生,就算是佛菩薩也幫不上你哦今天的生活問答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問:我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目前在臺灣經營大學升研究所的補習班。
  •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好文)
    心要善,人要正,話不說得太滿,事不做得太絕,懂得閉嘴沉默,學會謹言慎行。一個好人品能為你帶來好運氣,一個好修養能為你的人品加分。
  • 【有方之道·有方有我】為了交期,我們一起努力——海外營銷部一次特殊的部門活動
    近來,產線產能緊張,香港客戶的配件包裝,物料馬上就齊套,但計劃MM也很無奈,排不上包裝線,客戶日日追問市場交期,結果卻一直是「君問交期未有期」
  • 【紫微鬥數能給你力量-至少你努力過了】
    而我卻得從一個小職員做起,人生怎會那麼不公平。想請問老師怎麼看?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個有個格局叫石中隱玉格,巨在子位,須經一堆挫折,最後才能成功,而且成功後還不能太張揚,不然很容易又敗下去)。
  • 夜聽 |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
    如今「喪文化」特別流行,「永遠喪,永遠心懷絕望」「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就會很輕鬆哦」「每天努力一點點,是不是感覺離夢想更遠了呢」……這些話常常被現在的年輕人掛在嘴邊。可你還真別覺得這只是個搞笑段子而已。現實中的確存在一種焦慮,叫「努力型焦慮」。他們焦慮的原因恰恰是因為自己足夠努力,但自己所處的境況卻沒有明顯的好轉,或者說,看不到明顯的好結果。
  • 一起努力加油的句子
    九、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十四、 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他幹什麼,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十五、 沙石裡可以淘出金子,汗水裡可以找到幸福。 十六、 如果我們把每個人的不幸堆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數人都甘願接受一份,欣然離去。
  • 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說說句子大全 致拼搏路上的自己
    今天小編帶來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說說句子大全,用這些句子作為你的座右銘吧!  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的說說句子大全 致拼搏路上的自己  1、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機會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會成功。  2、沒用,不美,或不喜悅的東西都丟掉.  3、一眨眼的功夫什麼都會變.但是別擔心:上帝從來不眨眼.
  • 她努力工作,卻長期負債:是怎麼回事?
    前幾天聽到一公號讀者朋友Y的故事,有自己的熱愛,也一直都在努力工作,然而財務狀況卻很糟糕,工作了好些年,沒有結餘,反倒負債十幾萬,而且因為要努力還錢,即使現在的工作不是自己那麼喜歡的, 即使知道自己的熱愛的方向,卻不敢瀟灑的辭職。我知道後非常詫異,因為據我所知,她工作很努力也很忙碌,完全沒有想到竟是如此的財務狀況。
  • 沒有勵志的感人故事,只有不停地努力.
    都說今年的分數線低,的確是很低,低到沒有什麼參考價值。甚至有人調侃說「選擇大於努力」。我想說,選擇很重要,但請不要埋汰了努力的人。出來了工作,越工作越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越清楚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也是我讀書的動力。你無法想像大家都下班後,獨自一人在公司看書看到21點或者22點才走,每晚在荒蕪的工業區提心弔膽的下班關燈關門,獨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