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直播帶貨這一新職業很火熱,但我想說三個數據,請大家感受下自由職業者的現狀。」在25日的專題會議上,市政協委員,上海維度律師事務所律師童麟說,網際網路營銷人員已經超過1000萬,每月增速8.8%,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300多億,今年預估將超萬億。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0年,網際網路營銷師才首次作為職業分類被國家正式公布。「與龐大的市場規模相比,人社部發布的首批新職業只有9個。」童麟說。
童麟說,隨著社會快速發展,新職業不斷湧現,網際網路營銷師只是龐大自由職業群體的中一員。據不完全統計,上海的自由職業人員規模已達到百萬,其特點是從業時間短,平均年齡只有38歲,將近一半的人從業時間不超過5年,70%沒有任何職稱,也沒接受過任何職業培訓。
「自由職業人員的職業尊榮感和福利保障問題亟需社會關注。」童麟建議,加快對自由職業人員分類的認定,否則「他們都沒辦法向別人介紹自己是幹什麼的,很尷尬,職業認同感就會降低。」
針對自由職業者沒有單位,無法直接加入工會的問題,童麟建議,可以依託街道、社區讓自由職業者進行掛靠,間接享受工會福利。同時建議在解決戶口、評定職稱等方面進行相應調整,讓自由職業者和單位工作人員享有同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