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心聲|第八篇:我的社會工作實習感受和反思

2021-03-02 邂逅社工

@westsuper:三大核心課程中,個案工作尚可,但總覺得和心理諮詢很難區分。小組工作算是比較能體現社工特色的一個課程或者說工作方法,但其實很容易停留在做遊戲、搞素質拓展等這些表面層次上。至於社區工作,感覺很空,感覺是其他專業的邊緣知識在填充。

社工是舶來品,號稱「社會的醫療師」、「背著錢袋的天使」等等,但超前的理念和相對落後的社會大環境是社工學子必須面對的一個巨大鴻溝。雖然我本科是誤打誤撞學了社工,但起初對社工這樣以人為本、充滿人文關懷的專業也是抱有一腔熱血,對「助人自助」的專業理念也是十分自豪,比那些「授人以魚」的慈善公益活動,不曉得要高到哪裡去了。。。然而,大三時見證了兩屆社工的就業,開始考慮換專業了,後來通過考研也確實換了一個專業和平臺。

這個社會是需要社工,一線城市和沿海城市的社工機構發展的也很好,然而目前是否需要那麼多社工,確是一個問題。

@張豁達:二線城市社工專業在讀大三生,尚未去機構正式實習,但因為常常要做課外實踐活動,所以和社工機構也有挺多接觸,也有自己負責策劃在社區開展過小組活動,進行入戶探訪,個案跟進。然而,活動開展得越多,越覺得社工專業化存在著很大問題。在開展活動時,服務對象知道我們是社工,卻不知道具體社工是幹什麼的,只覺得我們開展的活動很愉快、有趣,但有時候這些活動和其他公益組織或者社區居委會所開展的服務卻沒有太大差別。而在課堂上的學習中,我覺得社工的作用很大,但在具體的實踐中,服務取得成效總是微小得多。

@尾巴:大二,實習在社區,城中村社區,主要服務對象都是外來務工子女,都是小學生,每周五要不就是去輔導作業,要不就是做活動,比如禮儀,感恩為主題之類的。感覺能學到的東西蠻少的。

@海底楊萬裡:可能也是我本來的興趣點就是想接觸更多的群體、更多不一樣的事情,所以社工簡直深得我心,超級多好玩的志願者項目,超級多感興趣的人群可以去聊天、訪談、調研。
而且最開心的一點就是,在大學裡,只要你提出來你想認真學,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會無償為你提供資源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自己的個例)

相關焦點

  • 【醫務社工手記】這是一場職業與心靈的實習修行
    作為一名毫無工作經驗的社工小白,我非常感謝江門市利民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給予我本次寶貴的實習機會,讓我在這次實習中成長了很多;非常感激中心醫院醫務社工項目組小可愛們的幫助與包容
  • 胡職社工站實習生實習總結
    在協助性的工作中,大概分為三種:(1)協助駐校社工做開展服務前的籌備工作。例如,整理開展服務所需要的物資,布置服務所需的場地。(2)協助駐校社工開展服務。例如,在駐校社工開展小組或工作坊的過程中參與互動、發放服務過程中所需要的物資。(3)觀察和記錄服務過程,嘗試撰寫關於服務過程記錄的文書、新聞稿,編輯並推送相關公眾號推文。
  • 一名社工實習生的所見、所聞、所感
    對社會工作的概念依舊模糊 實習後回到校園上課,項目課上同學A講述了自己在實習的時候居民問他社工是什麼,他說一時半會兒跟居民真的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他解釋了好一會兒也沒解釋過來,反而被問得啞口無言。這樣的狀況不僅僅發生在一個社工實習生身上,更。我想,只有當我們真正明白什麼是專業服務以及如何進行助人活動的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語言而不是書本上的文字說清楚什麼是社會工作的時候,腦海中才會對社會工作有清晰的概念。
  • 大齡小白社工100天工作感悟
    在諮詢室裡,社工通過和孩子們聊天、共讀繪本、畫畫、分析作業等方式了解這些學生自身的優勢與相對薄弱之處,並致力探究出現這種狀況背後的家庭養育模式、校內各因素,並將社工的觀察及時反饋學校老師,以期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來參與的學生都很喜歡這樣的方式,有很多孩子告訴社工說以前從來沒有社工陪伴,一直想著周三快點到來,就可以見到社工了。
  • 你眼中的社工是什麼樣子呢?
    在沒有從事社會工作之前,對於社會工作的了解都是從紙上得到一絲了解,書上總說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自助的職業,但是如何助人自助,卻無法深知,而在眾人眼裡社會工作就是一項充滿愛心和偉大的工作,直到後來從事了社會工作,才真正明白社工是如何助人自助。
  • 【社工實務】社會工作小組契約的制定
    以期通過與組員一起訂立小組契約,使得組員對小組更有歸屬感及承擔責任,尤其是小孩子方面,通過小組契約希望他們能更有秩序地參與小組活動。 然而,許多初入行的社工在引導組員制定小組契約時只是著重一些注意事項的羅列,未能融入社工的專業價值和理念,於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是仿若學生規則的小組契約:一不得遲到早退;二活動期間不得吃零食;三不準隨地扔垃圾;四活動進行時不得接聽電話;五不得隨便打斷別人發言。
  • 社工三年,我在堅持什麼?
    3年社工的我笑了,社工不是義工!社工,是社工工作者的簡稱,社工是受薪人員,也就是說社工是拿工資的,而義工是無償的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等,沒有任何工資等的報酬。也有人問過我,社工,是管志願者的嗎?那你可以讓志願者幫我搞門前衛生嗎?當聽到這個問題我只想說,不好意思,身為小社工的我,真的做不到!有人說,在這個經濟發展的時代,工資的高低決定你的工作優越,你是如何看待你的職業。
  • 我有一份喜歡的工作,它叫社工...
    在2020年中,我唯一覺得幸運的是在不平凡的一年中,我有一份喜歡的工作,並為此努力著,奮鬥著。我曾慶幸自己作為一名專業的社會工作者,並有一群優秀的同工夥伴,為服務對象提供幫助,修己助人是我們一直努力並堅持的理念,通過實務工作的經驗反思和書籍理論的學習相結合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服務水平。
  • 為什麼做社工?聽聽一位香港社工講述他的初衷∣薦讀
    這是當年我在大學上第一課時,講師向全班同學問的第一個問題,當時每個同學都要站起來回答,在云云各種各樣的答案中,最多是「想幫人」,其他還包括「挑戰自己」和「克服自己的問題」什麼的。而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是我每次見新的香港實習學生和內地督導下屬時問的第一個問題,不同的是現在更多香港學生會答「看到社會不好,人們很苦,想去改變」,而內地社工則會答「想幫人」。
  • EPS社工介入模式速記(甘炳光)
    後一個主題主要是圍繞甘老師和城大老師編的一本書《堅守信念》。相信很多的社工都聽說過這本書信集。今天感覺收穫很大,除了2個主題外,不得不提的遊戲環節,也是讓我感覺收穫很大。 EPS社工介入模式,所謂的eps甘老師說可以說是「易辦事」香港的很多卡都這麼叫,而學了這個模式也可以易辦事。但是eps其實是指:E(empowerment)充權。
  • 專業社工一定要社工專業嗎?
    每個行業都希望招到的員工是科班出身、有經驗的員工,社工機構也不例外,做了4年多的社工,這兩年看見越來越多的非社工專業加入了社工行列,而他們中的很多人,也都很優秀。其他行業如何我們不說,對於做社工,個人認為,並不是專業出身的人就一定能夠做得更好,也並不是一定要專業出身的人才適合,適不適合,看的更多是個人特質、認同感和投入度。
  • [寶雞社會工作] 寶雞市百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計劃學員招募公告
    為進一步落實我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提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品質,為社會工作領域培養儲備專業實務人才,進一步推進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本土化進程,在市民政局支持指導下開展寶雞市百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計劃項目。
  • 社工證書拿到之後社會工作者好找工作嗎?
    從各大招聘網站整理的數據來看,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發達城市社會工作發展較為成熟,對於社會工作師的需求量也比較大,主要集中在各大社會工作事務所,例如福利院、康復中心等等,另外還有考取社會工作師證書之後可以去一些社會工作師培訓機構從事培訓講師。工資待遇大約在4000-8000元不等,受地區、崗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整體來看社會工作這行業就業前景以及發展潛力是十分巨大的。
  • 從精防社工到學校社工,我是這樣適應的......
    我是一名從業近八個月的駐校社工,2020年4月,我從工作了一年多的精神衛生領域轉崗到了教育領域,成為了一名駐校社工。
  • 社工人,你還在堅持什麼?
    我是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出身,2016年畢業後從事社工兩年,偶然的機會轉行做教師。
  • 校外實習丨濟南市基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習感想
    我在基愛社工駐解放路社區實習期間共參與社區活動共計二十餘場,涵蓋入戶走訪、賦能培訓、會議紀要、趣味活動、團建出遊等多種形式,在跟進這些活動時我有遇到困難,也曾產生挫敗感,但是在周圍人的協助下我能夠解決這些困難並得到了自我的成長。
  • 陳雅茹:六年社工路的一絲感悟
    社工的學習和工作,讓我得到了成長和改變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當時的我非常迷茫,父親無意間在報紙中看到的一篇關於「廣東未來發展前景明朗的十大工作」的文章就此改變了我的人生。沒錯,「社會工作」這四個字就出現在文章當中,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毅然地選擇了「社會工作」這個專業。
  • 【反思理論】關於4F,你真的了解嗎?
    作為社工,是不是離不開分享環節?
  • 【團康小組遊戲篇】社工實務培訓回顧
    (遊戲中依然鏡頭感滿滿的啟航社工)◆ 團隊建設目的:分組增強歸屬感、凝聚力從沒這麼認真地一字一句看過報紙吧~◆ 地雷陣(團隊遊戲)團隊遊戲目的:促進團隊成員相互之間的溝通,幫助團隊成員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激發團隊領袖,加強團結協作意識和能力。
  • 【社工】社工簡介(一)
    社工,指社會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為核心價值理念的一種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