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面文章的了解,大家可以理解,ITIL 以往的流程將以實踐的方式來由大家「選用」, 本次,將不去詳細講解每一個實踐,只做簡單說明。深入的學習可以在以後ITIL之家提供的專業ITIL4培訓中進行。 整個ITIL4的管理實踐目前分為:通用管理實踐(General Management)、服務管理實踐(Service Management) 與技術管理實踐(Technology Management)。
通用管理實踐可以理解為已經在業務管理中被廣泛認知的一些實踐,可以理解為「不是 ITIL 原創」的實踐,主要有如下內容:
很多人看到這麼多實踐,想必又會「吐槽」ITIL 4 搞得很複雜。其實,如果這麼想,應 該還是沒有理解「價值鏈」的應用,價值鏈如何實現業務流程才是關鍵,至於這些實踐,不 能都用,要不要用,取決於需求與價值的關係。 例如我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的那個「叉車」的例子,僅僅用到了服務管理的實踐,而且更多的是服務臺與事 件管理的實踐。但我們在一次 CMDB 的場景設計流程中,就確實用到了戰略管理和項目管 理的實踐。 其實,如何靈活使用管理方法,也是一種卓越的管理能力。
另外服務管理實踐基本上是 ITIL 自有的設計,其中許多實踐已經成了業內的事實上標準, 我們先看一下它有哪些內容。
同樣,並非所有的實踐都會被採用,不過,從這個清單來看,如果一個組織把這些實踐 都落地了,那一定是體系相當成熟了。為了便於大家比較,我們特別做一張表,把這個部分內容與 ITIL以往的版本進行對應。(√表示一致,≈表 示有所涉及,空白表示不涉及)
從這張表中可以看到,相比來說,ITIL 4 並沒有顛覆以往太多的實踐或流程,這是有利 於企業平穩過度的。ITIL 4 沒有像許多人所說的一樣,開始往 DevOps 上去完全靠攏,而是 很沉著的繼續為服務價值實現做貢獻。但這不等於說它不擁抱改變,例如下圖:
這圖表明在發布管理中,應該充分關注不同的發布需求,應該選擇不同的模式,是傳統 瀑布模式,還是敏捷 DevOps 模式呢? 不過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在過去的很多年,「炒概念」是一種社會現象,但無論是企業 還是投資方,雖然有從中牟利者不在少數,但因此受創的恐怕更多。所以建議讀者還是能「修 心養性」,不是為了「數位化」「DevOps」「網際網路」這些字眼來學習新的方法,而是從業務 價值的本質,去看待這些方法。尤其中國的組織多樣性很強,例如銀行不僅要面對業務拓展, 更面臨銀監會的監管,政府單位沒有財務回報的說法,但是如何保障民眾服務就是政府單位 的業務價值,這些才是我們的目的 。
技術管理實踐在 ITIL 的知識體系中,一直是「不得不提」,但又感覺有些「游離」,在 ITIL v2 時期,有本書叫《IC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看過的人鳳毛麟角,ITIL v3 中, 他們大篇幅提到了四個關鍵 Function:Service Desk, Technical Management, Applic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 又 包 含 Operation Control 和 Facilities Managaement),但關注的人也不多。原因是什麼呢?我們想,可能是這些描述是站在管理 者角度,只需知曉即可,而不是深入的技術操作,所以管理者懶得看,技術者不用看吧。
在 ITIL 4 中,主要有:
⚫ 部署管理(Deployment management )
⚫ 基礎設施和平臺管理(Infrastructure and plat form management)
⚫ 軟體開發和管理(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因為時代的原因,ITIL 4 當然在這裡會提及雲平臺管理與傳統架構的差異,不過大家不 要期望值過高,其實多年以來,ITIL 的作者們對 IT 領域最大的貢獻不在操作細節上,而是 管理思想的開拓以及方法論的推廣上。 就拿平臺管理來說,大家所面臨的許多難題,比如數據遷移的問題,比如虛機管理的問 題,恐怕還是要靠卓越的技術能力和豐富的經驗。怎麼用好 ITIL,其實不是一個「術」的問 題,而是「道法」的問題,內部和外部的諮詢顧問,往往起到的作用,就是基於業內優秀的 框架,去幫助組織「傳道立法」。
公眾號回覆:試聽,獲取ITIL4 Foundation培訓視頻
公眾號回覆:乾貨,參與活動免費領取一份價值58元體系文檔
公眾號回覆:培訓,參與活動免費領取價值千元ITIL4培訓費抵用卷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聯繫郵箱:admin@itilzj.com
官方網站:www.itilzj.com
您的在看和轉發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你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