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S面試了一家心儀的公司,該公司在面試結束之後告知她要一個星期之後才有結果。在等通知的期間,小S又面試了另一家公司,由於這家公司急需人手,第二天就通知了小S去上班。小S權衡之下,還是更傾向於面試的前一家公司,可還要再等幾天才知道結果。由於對面試的表現很滿意,小S認為自己遲早會被前一家公司錄用,於是拒絕了後來錄用她的公司。然而,過了一個多星期,小S還是沒等來心儀公司的錄用通知,致電之後才知道,小S沒通過面試。
為避免出現小S找工作過程中的這種尷尬處境,我們在求職面試之後,對於面試後「等通知」的這種說法,應該如何妥善處理呢?
首先,「等通知」並不意味著面試不過,有些公司面試完之後需要一定的時間綜合考量求職者,還要走流程上報領導,才能進入招人的下一環節。其次,有些職位收到的簡歷較多,安排同一撥人面試可能要好幾天才能完成,一般這種情況下公司要等面試完了這波求職者之後,才會綜合考量篩選。因此,如果你剛好是同一撥面試者當中頭一兩個面試的,那你可能要等好幾天才能等到面試的結果。
當然,我們找工作肯定是希望越快找到越好,為了等一個通知乾等幾天也不現實,要是遇到上文中小S的那種求職情況,損失更大。因此,面試之後,對於面試單位給出「等通知」這一答覆,我們應該怎麼做?
首先,判斷自己是否能通過面試。做這個判斷,是為了讓自己做好後續的求職準備,而不是通過判斷就停止了其他面試。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做出判斷:
常規的面試一般不少於半個小時,如果少於這個時間,而且面試官只問了些簡單的問題,通常說明面試官對於這場面試沒有聊下去的興趣了。反之,如果面試的時間足夠長,說明面試官對求職者比較感興趣。
通常來說,面試官是一定會問你關於上份工作的內容,或者問一些項目的細節。如果一場面試下來,面試官沒有問你具體的工作內容或項目,說明對你的工作經歷不感興趣,或者你的工作內容與面試的崗位需求不大相關,那麼,沒有後續通知就很正常了。
如果你對一個行業足夠熟悉或者對某項技能非常熟練,隨著面試的進行,當面試官忍不住向你請教問題或解決方法時,說明你在面試官那裡得到了認可。曾經某求職節目中一位技術員一上臺,就指出了某個網站的漏洞並同時給出了解決思路,立即獲得了這個網站創始人的認可,引發了其他導師的爭搶。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面試官出於對你的認可,又擔心你被其他公司搶走,會立即上報領導,安排第二輪面試,讓領導決定。這說明,你被錄用的機會很大。所以,如果你被立即安排了與領導的會面,一方面表示了面試官對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示你非常符合職位的要求。
以上判斷應該基於面試過程去分析,不要想當然地自我感覺良好或自我感覺不好。如果判斷面試的結果不好,就努力準備下一個面試;如果判斷有很大的希望,就做好第二輪的面試準備。
不管面試的結果怎樣,都應該繼續準備下一輪的面試。一邊等通知,一邊繼續求職。當然,「等通知」的主動權不能完全交給面試的公司。
面試結束後的第三天左右,可以致電過去問問,表明自己的身份,態度要友好。一方面要表達自己想要知道面試的結果,另一當面委婉地暗示要答覆其他錄用自己的公司。
除了電話詢問,還可以郵件或者簡訊詢問。建議先郵件或簡訊詢問,這樣比較妥當,不至於打擾到HR的其他工作。如果沒有等到回復,再進行電話溝通。
不管是採用何種方式主動詢問面試結果,都應該牢記兩點:
不要極力地推銷自己。你的能力和人才魅力在面試的時候HR已經認識到了
不要用催促的語氣。面試的不止是你一個人,HR還有其他的工作,雖然你很想知道面試的結果,但不要催HR。
雖然面試之後的主動權大部分是面試單位的,但決定去還是不去的主動權在於我們自己。所以,面試之後,不要完全乾等通知,要主動些,等的過程中主動詢問面試結果,這樣不至於耽誤後面的求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