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注意力」又稱為「相互注意協調能力」,但與「注意力分享」(Attention Sharing )是不同的定義,兩者不可混淆。分享式注意力指的是一種早期發展的社會溝通技能,兩個人運用手勢及眼神來分享對有趣事件或物品的注意力,也就是兩個人在互動中透過某事或某物來彼此分享訊息或是藉由對某事或某物的注意來覺察對方的注意力。分享式注意力又可以依能力層次高低、主動性及回應性而分為:低層次的眼神接觸(eye contact)、眼神交替(eye alternate)、跟隨近距離指示(following proximal point);高層次的手指指示(pointing)、分享(showing)、給予(giving)、跟隨遠距離指示(following distal point)、眼神追視(gaze following )。
在互動的情境中,兒童會主動使用眼神與成人做確認。
例如:當成人說故事給孩子聽時,成人突然中斷,孩子會主動看向成人以確認互動狀態。
兒童的眼神會在他人及玩具之間交替,以分享注意力。眼神在人與物停留的時間以不超過3秒鐘為限。
例如:成人拿出一樣玩具時,孩子會主動看向玩具再看向成人,最後再看向玩具,與成人分享注意力。
兒童會將拿在手中的物品朝向他人來分享注意力。孩子並不會將玩具給予他人。
例如:正在玩黏土的孩子,看到媽媽走過來,會主動將手中的黏土展示給媽媽看,並可能會說:「媽媽你看」,等到媽媽響應之後(可能只是點點頭),孩子會再繼續玩黏土。
兒童會將玩具給予他人。兒童會有一個明確的企圖想要給予他人玩具。並非只是一般的戳、插動作或是朝他人方向丟去。兒童不會希望他人協助,而是純粹想要給予東西來做分享。
例如:兒童正在玩扮家家酒的玩具時,看到媽媽靠近會主動將手中的蔬菜(扮家家玩具)拿給媽媽,希望與媽媽分享。
兒童會指向某一物品(不超過4英寸遠),單純希望與人分享興趣。手指不一定要碰觸到物品。
例如:當兒童看到地上的螞蟻,會蹲下來指著螞蟻給媽媽看。
兒童會指向某一物品(超過4英寸遠),單純希望與人分享興趣。孩子並不會希望他人對該物品有任何動作。
例如:當母親與兒童散步時,看到路上的挖土機,兒童會指著挖土機跟媽媽分享。
回應式的分享式注意力
在大人近距離指示(不超過4英寸遠)之後,兒童會專注於上來加以回應。兒童的眼神注視會轉而去專注大人所指示的物品。
例如:當媽媽正在與兒童說故事,媽媽指著故事書中的某個圖,兒童會看向媽媽正在指的圖以作回應。
兒童會跟隨大人至少超過4英寸遠的遠距離指示。兒童的眼神注視會轉而去專注大人所指示的物品。
例如:媽媽與孩子正在散步,當路過麥當勞時,媽媽指著麥當勞跟孩子分享,孩子會跟隨著媽媽的指示看向麥當勞。
河南省職工醫院兒童康復科是「河南兒童幫扶項目」的唯一定點機構,採用國際領先的康復教育體系,贏得家長信賴。
救助對象為:0-14歲、河南戶籍,病種範圍為:孤獨症、腦癱、腦神經損傷、運動障礙、智力障礙、精神發育遲緩、生長發育遲緩、多動性障礙,救助標準20000元/人/年,持續實施中。
我們的詳細地址:
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71號(河南博物院斜對面),河南省職工醫院兒童康復科3號樓6樓
詳情可致電諮詢:供 稿:張衛傑
圖文編輯:時豔豔
審 核: 伍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