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丨老闆不講制度,員工就會談條件

2021-02-24 美業百科全書

一位幼兒園老師帶著一群小孩子過馬路,她讓孩子們拉著一根繩子,排成一個隊伍,老師在前面帶路。過馬路時,有個孩子的鞋帶鬆了,但他沒有停下來繫鞋帶,而是走到馬路對面才蹲下來繫鞋帶。

看到這一幕,我不由的對孩子們產生了敬意。我走過去,問那位老師:「為什麼孩子鞋帶鬆了,他也不會停下來呢?」老師說:「因為如果孩子鬆手了,就得不到小紅花,得不到小紅花就不是好孩子,這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管理企業也需要一根「繩子」,並且要讓全體成員都拉著它,誰鬆開了手,誰就會受到懲罰。這樣,大家自然會團結起來,團隊才會具備執行力。反之,如果老闆不要這根「繩子」,或這根「繩子」鬆散,對大家就構不成約束力,大家就不會對「繩子」產生敬畏感,這對企業發展是致命的危害。這根繩子是什麼呢?很明顯,它就是「制度」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一家企業,都應該有適合自己的一套制度,這個制度是公平公正的保證。要想維護制度的權威,公司老闆、高層管理者就應該先遵守制度,用制度管人,而不是用人情管人。

在某公司的銷售會議上,銷售總監剛宣布張先生由於違反了公司制度,要遭受罰款處罰的決定,張先生就馬上跳了起來。銷售總監斥責道:「這是公司的制度,你違反了制度就要受到處罰,你有什麼意見?」

張先生極為不滿,說:「違反公司制度要受到處罰,我沒有任何意見。但我不滿的是,為什麼上個月老陳同樣違反了公司的制度,而他沒有受到處罰呢?」

銷售總監聽了這話,當即無言以對,停頓了數秒後,他支支吾吾地說:「這個制度上個月才宣布,老陳是第一個違反的,我當時說了,念在大家對新制度還不熟悉的份上,寬恕老陳一次,但是下不為例。今後誰再違反制度,一律要受到處罰,難道當時你沒聽到我說的話嗎?」

張先生聽了這話,情緒更加激動了,「為什麼老陳第一次違反制度,你可以念他是初犯?我第一次違反制度,你就要處罰我……要麼都處罰,要麼我不接受處罰!」

就這樣,一場銷售總結會議,以爭吵不休而告終。

「初犯」、「下不為例」,無形中損害了制度的權威,製造了不公平。結果就是,你不講制度,員工跟你講條件,張先生那句「要麼都處罰,要麼我不接受處罰」,不正是在講條件嗎?當然,作為管理者,不能指責員工講條件,因為是你不講制度在先,是你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導致制度鬆散,人心渙散。所以,反思自己才是最應該做的事。

你在管理企業時,到底是按制度辦事,還是按你自己的想法辦事?如果你認為自己是老闆,是領導,想怎麼管理企業就怎麼管理,那麼你就陷入了「人治」的誤區。「人治」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有法不遵、執法不嚴、法外開恩。這樣會造成諸多不良的後果。

比如,造成員工職責不清。員工沒有按制度規定,完成本職的工作,結果員工以為那些工作不是自己應該做的;比如,造成員工之間相互推諉、扯皮。某項工作由幾個人共同去完成,結果大家不上心,將工作耽誤了,相互之間就會扯皮。這不僅會破壞團隊合作,還會導致人心不穩。

中國人最愛講人情,在員工犯錯時,老闆最喜歡說的話就是「下不為例」、「念在你……份上」。可是,有了第一次「下不為例」,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下不為例」。次數多了,員工就不把制度放在眼裡,他們想著:反正老闆也不會按制度辦事。所以,老闆一定要認識到,不按制度辦事,是在給自己的企業製造絆腳石。

「人治」帶有明顯的主觀性、隨意性,員工很難適應;「人治」有很強的專治色彩,缺乏公平性、民主性,容易造成管理者與員工關係緊張;「人治」還會助長逢迎拍馬的風氣,滋生小團體;「人治」過不了人情關,因為人與人之間有親疏遠近,一旦獎親罰疏,任人唯親,管理者就會失去威信,團隊就會失去凝聚力。所以,「人治」是不靠譜的,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相關焦點

  • 公司的企業文化,員工不認同,怎麼辦?
    作者丨績效君來源丨績效俱樂部  如題,相信從事人力資源以及管理工作的很多夥伴們,也有同樣的困惑。「公司固定每天輪流讀書,不聽話就罰款,員工非常牴觸。」「只有老員工遵守,新入職的員工對此有心理負擔,常常剛招來不久就離職了。」我們建立企業文化的第一步,一定要替老闆掰扯清楚四個問題:真正的企業文化,是經過了長期的時間考驗與沉澱之後,形成的最能代表本企業和員工特質的品性與思想的理念。
  • 離職事情,不在員工,而在企業,4種原因分享給你
    創業洞察丨作者 / 老胡這是老胡說創業的第102篇原創非常感謝您,把內容分享給您的朋友導讀:隨著年末的到來,很多企業和初創公司,將會面臨著一年一次的離職潮。這種情況一般在創業型公司或者是公司剛剛創建的時候,一般會出現以上的情況,因為剛剛成立一些制度不是很健全。這些都會造成離職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儘快健全一些制度。
  • 管理鐵三角:制度、流程、機制
    試想建立在方法一的基礎上,基於「老大」的大哥謙讓,公正的心態,一次可能做到公正,但如果10次,100次呢,老大會不會一直甘心「吃虧」呢? 萬一「老大哥」不懂事呢?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長此以往,在現有的制度/流程下,最終會將「好人」變成「壞人」。而建立在方法三的基礎上,對於企業來講,無疑將流程拉長,並且衍生了第三方的成本;還可能給兄弟倆對其施加影響的可能性。
  • 合伙人制度 | 未來已來,不轉變就等死!
    「但是自己每天累得吐血,員工卻無動於衷?」「你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講道理,員工不僅不上心,還幸災樂禍?」「好不容易有幾個上心的核心人才,不知道哪裡沒伺候好,就「另立山頭」?」「更有不地道的,帶著商業機密走進了競爭對手的領地!」「重新招人吧,優秀的人才要麼不來,要麼貴?
  • 制度管理與文化管理
    也常常聽到一些人說到一些觀點,比如,「制度管不了的文化管」;比如「制度是硬性管理,文化是軟性管理」;比如,「制度管硬的,文化管軟的」,等等。咋一看,這些說法也沒有什麼不對,但似乎經不起細琢磨。比如,「制度管不了的文化管」,需要在有明確的定義情況下才能討論,不應該是制度管不了了,文化才管。試想,制度都管不了的事,文化怎麼管?又如,「制度管硬的,文化管軟的」,什麼是「硬」的?怎樣才算是「軟」的?
  •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理是企業管理唯一的出路和辦法!
    王石:老闆忙得脫不開身,害怕離開三天公司就亂,本質是自己管理有問題。賈伯斯說:一名優秀的員工可以頂50名平庸的員工,並不是說一個人可以幹50個人的活,而是他可以影響到很多人,優秀的員工只要告訴他要做什麼事要什麼效果,他就會想辦法搞定。越是出色的人越善於在缺乏條件的狀態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對做事的條件挑三揀四。
  • 加薪幅度不大,怎麼跟老闆談?
    你的薪酬在老闆心中就是這個區間,以目前的狀態不適合給你大幅加薪。老闆和員工是一場博弈的過程,如果他給你加薪水,那他的腰包就會減少一分錢。第二,你可以把對公司的貢獻羅列出來,加薪的理由萬萬千。第三,現在中國的經濟下行,老闆能給你加薪水,肯定是經過一番思考。如果你對這個薪水不滿意,你可以把你的團隊帶走,另起爐灶。
  • 秦飛來:優秀的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力量之源丨餐飲大V
    儒雅的氣派,紳士的風度,出塵的氣場,讓我感覺這個天天和柴米油鹽打交道的廚師根本挨不上邊,這分明是一位「雅士」。和秦飛來之後的談話,讓我隨機蹦出了一個詞,「雅廚」,原來廚師行業也會有文人雅士。他在意廚藝的提高,更重視境界的提升。餐飲業不景氣的狀況,讓許多餐飲企業都備受打擊,讓許多餐飲人都心急如焚。而秦飛來的表現很是淡定,因為深知,所以無懼。
  • 【企業管理】員工憑什麼忠誠?這篇文章點透了!
    很多老總經常抱怨員工對企業不忠誠,卻很少去想員工為什麼不忠誠,因為忠誠從來都是雙方面的,體現的是老闆與員工之間的合作狀態。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是在員工與企業共同合作、發展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這種忠誠不是企業所要求或規定出來的,而是在彼此忠誠的基礎上逐漸產生的。
  • 超市員工管理制度
    導讀:這些超市管理制度你都知道嗎? 1、三不進賣場:不穿工作服不進賣場;不佩戴工號牌不進賣場;儀表不注重,衣帽不整潔不進賣場。 2、三條鐵規矩:商品必須上齊、豐滿、衛生;顧客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以理服人,理直氣和;定位定崗,不集扎堆閒聊,不說笑打鬧,不搶購快訊商品。 3、三個必須這樣做:待客必須有禮貌,有敬語,有五聲;說話誠實,幫助挑選,當好顧客參謀;認真執行便民措施,保證顧客滿意。
  • 年底談加薪的三大技巧,不知道你就虧大了
    有HR同行分享了一個案例:小張跟老闆談離職,老闆說:給你漲工資!最後,得到漲薪的小王開開心心離開辦公室。 小周也想用離職威脅老闆漲工資,沒想到老闆直接同意了她的離職申請,讓她直接去人事辦手續。用離職威脅漲薪,是職場人加薪策略中的一種,但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 【益Sir說烘焙】烘焙企業管理遊戲化
    或者要從政策制度層面做配合。昨天最後也講到,從公司層面如何做還有很多維度未涉及。今天再開一篇專欄與大家探討:烘焙企業管理如何遊戲化?首先,玩遊戲是人的天性。不到一歲的孩子就會捂著眼睛「躲貓貓」,老頭也會在公園角落殺象棋。而我們年輕人各種吃雞、農藥、連連看,更是數不勝數。從以前的街機遊戲廳到現在手機,家長與孩子都快成為仇人。但依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 如何和老闆談加薪
    你的目的是加薪,而不是離職,所以無論談判成不成功,都要含蓄地表達出對企業的忠誠,不要用辭職來威脅老闆,除非你的確已經找好了下家。2、如果沒有勇氣直接找老闆談判,不妨採用迂迴戰術。比如巧妙地將獵頭、其他公司正以雙倍薪水挖你的消息送進老闆耳朵。3、要開門見山,不能拐彎抹角,表達願望要明確。既然決定提了,就不要猶豫不決,用最直接,最明白的方式表達你的想法。
  • 經商鐵律:做生意,身為老闆,在團隊管理中做到四個字,賺錢不難
    經商鐵律:做生意,身為老闆,在團隊管理中做到四個字,賺錢不難,這四個字就是「亂中求衡」。
  • 企業管理中如何應用「鯰魚效應」?
    原來鯰魚以魚為主要食物,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運用這一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鯰魚效應」可以作為企業管理層激發員工活力和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 企業管理的核心原來是:三分靠制度,七分靠執行!
    您將從《企業管理系統建設•研修會》中學到1、企業系統設計的原理:讓你從招人難,留住好員工更難的痛苦中脫離出來,讓企業人才濟濟為你所用,讓你的團隊穩如磐石,能力卓越,業績突出,讓你成為員工的榜樣和偶像!
  • 如何跟領導談加薪,做好這幾點,成功談加薪又不失風度
    佳佳雖然不滿意,但實在沒辦法回答領導問題,所以便選擇了接受。職場中,一直以來就有這樣一個現象,通常來說領導或者老闆不會主動給下屬加薪,即便下屬表現得再好,除非下屬親自找領導或者老闆談加薪。有時候,即便親自找領導或者老闆談加薪,也會吃閉門羹,這對於每一個對用人單位盡心盡力的從業人員來說確實很不公平。
  • 成都市花仙子企業文化落地分享會
    思想這個陣地,我不佔領,敵人就會佔領。
  • 空降主管怎麼管理老員工
    一點點努力,一步步成長,從員工到儲備主管,終於等到了職位空缺,滿懷希望等待,以為老闆要升自己做主管的時候,空降了一個主管過來。我相信,這樣的情況,在職場上,肯定遇到過,或者聽說過。那麼,如果是作為一個空降的管理者,要怎麼去管理員工呢?1.以身作則有句話叫「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作為一個管理者,尤其是空降的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則。
  • 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 | 記廣濟堂西安公司管理制度宣貫會議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的管理工作,夯實發展基礎,全面提升公司整體水平,近日,陝西廣濟堂醫藥集團西安公司召開了管理制度及行為準則宣貫會議,就新修訂的公司行政管理制度向公司員工進行了詳細解讀。會議開始,全體員工觀看了企業宣傳片,對公司及企業文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隨後,集團副總裁吳江致開場詞,吳總說道:「今天的我們,正處在中國醫藥行業模式發生變革的洪流之中,我們絕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個時代變革的見證者,我們要成為醫藥行業變革的參與者、推動者。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只爭朝夕,不辱使命,銳意進取,再創輝煌。待到疫情消散之時,我們一起繁華與共,共同開創和見證廣濟堂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