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中如何應用「鯰魚效應」?

2021-02-20 企業管理法則

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他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是,由於沙丁魚生性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又很長,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賺的錢也比別人的多。該漁民嚴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後,人們才打開他的魚槽,發現只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

原來鯰魚以魚為主要食物,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運用這一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鯰魚效應」可以作為企業管理層激發員工活力和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對於一個行業的發展來說,也是如此。

當整個行業都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時,就需要一條鯰魚出現,攪和這灘死水,激活或者帶領整個行業發展,增強企業的生存能力和創新力。

1

整個行業的活躍

取決於攪動活水的「鯰魚」

雷軍曾經在採訪中提到,在小米做了手機之後,其他的國產手機沒有死掉反而變得更強。

小米進入手機行業,就像是在這個穩定的水池中放入了一條「鯰魚」,使得整個手機行業都進步很多,形成了和諧共榮的局面。

在整個行業內,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友誼競賽,就會越來越強。

整個行業的活躍,有時候取決於在水中攪動的鯰魚。

蘋果在世界範圍內發動了手機革命,小米可以說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爆發時將普通的產品做到了最高性價比,備受青少年群體的喜愛。

同時,國內死氣沉沉的手機行業也開始被攪動開來,激發了其他國內首家廠商的積極性,為中國手機市場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成長模式。

2

企業管理中

「鯰魚效應」的應用

對於國內的大多數企業來說,用引入空降兵的方式來提醒老員工的活力和競爭力下降的事實,多是有風險的,甚至會造成「劣幣驅良幣」的後果。

因此,在應用「鯰魚效應」這一激勵政策時,企業領導者應避免以下幾個問題:

1. 激勵不足

如果管理層只考慮到利益,在團隊的活力和效率得到提升之後,也不見給予任何人實際的獎勵。

有些被激活的「沙丁魚」看到待遇和之前沒有什麼變化,心裡多少會有不平。

但是他們不敢怪罪於老闆,便會把怨氣撒在改變團隊的「鯰魚」身上。

慢慢地「沙丁魚」又會變得消極怠工起來,老闆眼看著員工效率下降,會產生「我要你這『鯰魚』有何用」的想法。

最後的局面可能會變成鯰魚拼命想激活沙丁魚們,那只會與大夥撕破臉,一直到勢不兩立的份。

老闆看沙丁魚裡面容不下鯰魚了,只會將鯰魚扔出,而不會為了區區幾條鯰魚而倒掉一船的沙丁魚。

因此,激勵的同時需要給員工補給能量,給予適當的激勵,才能使得鯰魚和沙丁魚和諧共處。

2. 考核不到位

空降兵在中國企業中一般不會進展的很順利,通常會有很長時間的磨合期或者短時間內被幹掉。

除非是一個空降兵兵團進入,並淘汰大部分老員工,才能較好融合。

這種大換血似的調整對於企業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要視企業具體情況而定。

對於國內的企業,要成功運用鯰魚效應,應當強化「優勝劣汰」的懲罰手段,再配合其他員工業績評估方法,才能真正將之運用起來。

如果沒有恰當的評估手段加持,會形成一種「情商」比「智商」重要、關係比能力管用的氛圍,鯰魚型人才有可能會被之前的團隊架空。

3. 價值觀不明

企業應該將價值導向,明白無誤地向全體員工公示,並反覆強調。

企業贊同什麼樣的行為,反對什麼樣的行為;贊同什麼樣的價值觀,反對什麼價值觀,這些都要讓每一位員工知道。

如果公司最高領導層,持之以恆地堅持這些價值觀,就會取得真正的成效,公司文化也必然向好的方向轉化。

做好企業管理,老闆不僅要善於激活員工情緒,還要放權給大多數員工,而不是緊緊抓在自己的手裡。

在管理中盡最大可能發揮好「鯰魚效應」,有效實施「分權管理」,努力使整個團隊明確組織的目標,給每一位員工自主發揮的空間。

讓每個人都做管理者,讓每個員工都明白,真正的領導應該是企業目標。

使用「鯰魚」型人才的領導藝術

1. 領導者要成為「鯰魚」

一家公司或一個部門,如果領導缺乏激情,要想手下的人有激情,那是白日做夢。

最常見的情況是,領導工作不在狀態,員工必然上行下效,人浮於事,缺乏創新和主動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必然成了一潭死水。

反之則是「強將手下無弱兵」。

如果領導者本身是一條充滿活力的「鯰魚」,那麼,通過整頓紀律,規範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崗位和人、財、物,就能趕走那些無能的「沙丁魚。使有能耐的「沙丁魚」得到正面的激勵,從而使整個機構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因此,作為領導者,如果自己的公司沒有激情,首先不要怪員工,而是要去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激情。

只有自己先成為「鯰魚」,才能影響員工,才能使整個組織的活力都被調動起來,從而使集體的力量更加強大,克敵制勝。

2. 要肯定「鯰魚」型員工

「鯰魚」型員工的優點是:積極主動,雷厲風行,善於將壓力傳遞給他人,他們對維護公司利益、推動公司工作開展能起很大的作用。

但同時,「鯰魚」員工也有明顯的缺點,他們愛表現,愛較真,喜歡「挑刺」,甚至「逆龍鱗」。

可以這麼講,「鯰魚」員工差不多都是「情商」不太高的人,他們不會明哲保身,不會亦步亦趨,不善於討領導的歡心。

因此,作為一個公司、一個部門的領導,要有寬廣的胸懷,要容許「鯰魚」員工發表不同意見,容許他們「出格」。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鯰魚」的正面作用,使他們驅趕「沙丁魚」,給整個團隊帶來活力,帶來創新,帶來多贏。

3. 要倡導「鯰魚」工作作風

「鯰魚」的特點是好動,善於傳遞壓力,永不停歇,對於他們的這些優點,公司應大張旗鼓地倡導,將此作為一種工作風氣。

當一家公司上下都自覺將此當作一種風氣、一種習慣時,那麼,原有的「鯰魚」就會越遊越歡。

而「沙丁魚」也會在「鯰魚」的驅趕下,慢慢變為「鯰魚」,這樣,整個企業就會越來越有生機和活力。

相關焦點

  • 職場中的「鯰魚效應」!
    但是,如果一個企業大部分員工都覺得工作安逸,不思進取,毫無奮鬥激情。而企業內部也是漏洞百出,組織機制僵化、內部關係板結、價值創造動力不足,組織氣氛沉重,危機與創新意識淡薄,那這個企業氣數已定,離衰落及死亡就不遠了。對於員工工作士氣低落,工作沒有幹勁,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呢?那破題之前,先要給大家說一個可能大家都聽過的小故事,那就是「鯰魚效應」?
  • 鯰魚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鯰魚效應對於管理者來說,就是需要引入優秀的鯰魚型人才才能促使企業的員工競爭,從而促進公司的進步。
  • 老員工太懈怠,是時候用上「鯰魚效應」了!
    當把"鯰魚"放到一個老團隊裡面的時候,那些已經變得有點懶散的老隊員迫於對自己能力的證明和對尊嚴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來的隊員在業績上超過自己。1.企業要補充那些富有朝氣、思維敏捷年輕的生力軍引入職工隊伍中甚至管理層,給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懶惰員工和官僚帶來競爭壓力。
  • 心理學的曝光效應在安全管理中的有效應用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上有效地學習曝光效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如果在您工作的企業總是有安全績效比較差的部門以及經常違章的員工 ,很多人認為這樣的部門和個人會拖後腿,如何才能提升落後的部門和員工的安全管理績效和水平呢?  我們不妨採取以下的方法,增強人際的交流和溝通,多和這個部門的經理/主管進行交流和溝通,站在對方的角度交換自己的看法,和對方親切地交談。
  • EXCEL在企業高級管理中的應用
    EXCEL在企業高級管理中的應用總經理、人事經理、銷售經理、生產經理、財務經理等需要大量使用Excel工作的各部門人員
  • 職場中能走多遠,競爭對手很重要:你願意有位厲害的競爭對手麼?
    那麼,在職場中,怎樣看待和競爭對手的關係,如果你有一位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是利還是弊呢?其實在職場中,競爭對手有時才是最好的催化劑。為什麼呢?因為只有有了競爭對手才有危機感,才會有競爭力。因此有時候為自己找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讓他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是很有必要的。大家有沒有聽過鯰魚效應?
  • 管理中的鰷魚效應
    畏首畏尾、缺乏自信;2)看問題太絕對,非黑即白;3)對自己要求過嚴;4)躲避矛盾衝突;5)不允許反對;6)表現欲太強;7)不懂裝懂;8)做事急於成功;9)不懂換位思考;10)喜歡杞人憂天;11)總懷疑自己;12)管不住嘴巴。 培訓管理【提高培訓效果的4大法寶】1)培訓專題設計。
  • 【管理百科】金魚缸效應: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 誰來充當企業管理的「桶箍」?
    我們都聽說過企業管理中的短板效應,一個企業的最弱部門決定了企業的整體業務能力
  • 【人資管理】企業如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如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
  • 「對比效應」
    對比效應圖源網絡「對比效應」的存在說明消費者的決策和選擇並不是如傳統經濟學原理所告訴我們的那樣,客觀地根據各個產品的價格和質量屬性進行獨立的判斷,而是經常受到決策情境的影響。思考下面這個問題:如何讓滯銷品變得暢銷?
  • 周末心理學: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屬於心理學範疇,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暈輪效應愈來愈多地被應用在企業管理上,其對組織管理的負面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各種組織決策上。
  • 公司發展過程中~可怕的「死海效應」.
    死海效應:好員工像死海的水一樣蒸發掉,然後死海鹽度就變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效應簡介: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能力強的員工容易離職,因為對公司內愚蠢的行為的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員工傾向於留著不走,也不太好找工作,年頭久了就變中高層了。
  • 投射效應(Projection effect) | 知識
    投射效應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兩種:一是感情投射,即認為別人的好惡與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納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歡某一事物,跟他人談論的話題總是離不開這件事,不管別人是不是感興趣、能不能聽進去。引不起別人共鳴,就認為是別人不給面子,或不理解自己。
  • 新年伊始惠智公司即將推出教練型企業管理體系--健靈計分法
    >
  • 【精益生產】管理要謹防破窗效應!
    1.標準力求精細化,不準打破「窗」制度、標準、規範是班組管理的基礎,也是防止「破窗效應」的安全網。制度、標準、規範應力求精細化,才具有可操作性。如工作場地6S管理標準,要始終圍繞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個方面展開,制定詳細的標準要求。
  • 辦公室政治必須重視的「金魚缸效應」 | 武分學堂
    它是一種比喻,也就是極高透明度的民主管理模式。「金魚缸效應」怎麼來的? 「金魚缸效應」是由日本「最佳」電器株式會社社長北田光男先生始創的。 北田光男先生強調:把增強透明度的重點放在各級經營管理者的經濟收入上,要求企業各級領導者的經濟收入和費用報銷要如實地向企業利益相關者公開,接受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批評建議,並根據員工們的意見,對經營管理進行改進。如何在企業管理中運用「金魚缸效應」?
  • 企業高效管理如何破冰?先做好企業培訓!
    1.培訓規劃與公司發展規律要系統的「連接」企業培訓作為複雜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環節之一,搭建培訓體系需耐心、長遠且仔細。 4.應用所學與工作場景的「連接」這裡用兩個成語描述,相信大家能明白:員工要「學以致用」,所學要有「用武之地」。
  • 企業管理提升過程中的人力資源管理
    特別是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為了更好地挖掘企業員工的潛能,更加充分地發揮企業人才資源的優勢,全面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進步的必然要求。一、建立和完善職位管理體系以企業已經制定的整體發展目標為基礎,通過與專業諮詢公司合作,完成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梳理和調整、職能分解和優化,對企業現有工作崗位進行工作分析和崗位研究。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情況設置工作崗位及任職資格條件,進而確定各工作崗位的人員數量和人員編制情況,最終實現企業的定崗定員定編。
  • 公司管理篇: 木桶效應/Buckets effect
    水桶效應, Buckets effect, 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ke, 提出. 熟知這個原理的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