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時間,整理了一下自己之前谷歌的面經。我也算不上面試過多家公司,不過谷歌的面試還是覺得挺特別的,五輪之後,雖然失敗了,但收穫良多,所以我也不覺得丟臉(臉皮太厚了)到底是這個級別的公司,面試也是很鍛鍊人的。這裡似乎沒有什麼flag(facebook,linkedin,amazon/apple,google)的面經,所以分享一下,如果有正在準備面試谷歌的童鞋,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
時間:今年四五月
職位:谷歌雲計算的某presaler,算是平級跳
薪資:谷歌的薪資沒讓人失望過,不過按照前幾個工版熱帖來看,估計也還是不怎麼樣啊,大家自己YY吧。
這種職位不需要代碼的,在兩三輪HR電話聊天之後,有兩輪真正的面試。兩輪都通過的話,就會去辦公室和當地某C級人物見面,像IT這種的就會是某方向的CIO,給介紹一下就可以上崗了。所以真正的面試是這兩輪,也是最有難度的面試。
HR面試之後,這兩輪是這樣的:
第一輪之前HR就會給一個PDF,裡面有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介紹這兩輪的面試流程,第二部分是六個題目(情景描述),讓任選其一作為第二輪面試的內容。第一輪一共兩個小時左右,因為我的職位是presales,所以第一部分是tech,第二部分是sales,用的是google hangout。tech是一個德國的senior cloud architect,雙反自我介紹之後,他問的從易到難,因為我介紹的時候說過我對GCP(google cloud plattform)完全不懂(惡補了兩周沒用),他就問的許多非產品專有的知識。這一段是德語。第二部分是sales,一個義大利的senior Account manager,全程英語,設置了一個情景,比如開一個麵包店,有哪些準備工作,怎麼選擇地點,賣什麼樣的產品,怎樣做市場調查等等。我對sales一竅不通,只能瞎說~~~對方在關鍵的時候引導我了一兩次,還算比較順。面試之後半個小時我就接到了之前一直負責我的HR的email說OK,約了第二次的面試。
第二次也是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和GCP在美國的高級開發人員聊雲,他們會考慮我的時間,當時美國時間應該是清晨六七點。。。這一部分是我之前六選一選的內容,我給的解決方案就是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不過我當時是基於AWS(Amazon的雲服務平臺)說的,沒說到AWS本身,不過他們都知道的。然後就問關於GCP 構架和服務的東西,我之前個人介紹的時候說過了我對GCP不了解,他們故意問的,就是要挑戰極限,我明明知道有這種問題,不過還是覺得很不舒服,就按照AWS的說。其實這一塊東西,基本道理都一樣,只是各公司有各自的邏輯在裡面而已。而且就算我對GCP很了解也不可能像他們那樣了解那麼深入。感覺他們覺得挺開心的,我各種鬱悶。第二部分是自由發揮,自己隨便一個題目講一下,我就講的如何挑選電子鋼琴和真鋼琴,常見的電子鋼琴有哪些局限性之類。聽眾也是這一撥人,他們也聊了自己的愛好,其中一個人是吹口哨。。。然後我隨便彈了一下,那人就一起吹口哨。前後一共兩個小時,最後我自己的小演講和各種扯淡一共不到一個小時。
面試之後也是不到半小時,HR就打電話過來說很可惜,原因是我對GCP了解太少,對他們的邏輯了解太少了,說半年之後歡迎再次來面試。。。我心想就GCP我半年之後還是不了解啊,有多少項目是GCP的。。。
谷歌在雲計算上的先天優勢大概就是數據吧,面試的時候也有談到過。他們都會給我問問題的機會,我問的其中一個就是他們為什麼也開始做infrastructure(因為這兩個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技術,另外我的職位不是IaaS,而是infrastructure 的presales)。那個德國人回答的很官方。不過也可以看出來google,amazon,微軟這些都一樣,都想覆蓋整個產業鏈,上下所有層級都涉獵,vendor的思路大概都是如此,思科之類的也不例外。我也是因為這次面試才知道google的GCP已經很成熟了。後來我聽到已經有多個GCP上的企業級別的項目。
學到東西是王道,還是得感謝這次面試。後來也遇到從現在的東家跳成功的,也是consulting,真的是牛人,看到自己差距了。
德國熱線理財保險,房屋,工作,美食,汽車,打折微信群
請聯繫微信號:www-dolc-biz,註明微信群名稱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德國工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