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的名字是Jeff,目前我在谷歌從事產品營銷(Product Marketing)的工作。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個實用的面試小竅門,告訴大家我是如何準備面試的。
搞定「介紹一下你自己」這個問題(Tell me about yourself)
原因很簡單:第一印象很重要。面試官通常會用這個問題開始,以便讓你們倆都輕鬆地進入面試。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會為接下來的對話定下基調。雖然大多數人不太會搞砸「Tell Me About Yourself」這個問題,但根據我的經驗,
大多數人也沒能充分利用好這個問題。如果想充分利用這個,你需要做好以下三點:
#1當前經驗:從你目前的職位開始,向面試官展示你知道如何
確定優先級;你當前的工作經歷是最相關的,因此應該首先提出來(我看到很多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應聘者居然首先會介紹他們在大學學習的知識)。
#2亮點:在你提到的每一段經歷中提煉一個亮點,
(1)為面試官提供一個令人難忘的收穫,他們會記錄下來;以及
(2)影響面試官接下來可能要問的問題。例如,面試官90%的跟進問題「哦,哇,剛才提到的Project X聽起來很有趣,請告訴我更多有關與你對這個項目的貢獻……」,然後猜想一下,如果Project X這個是你事先準備充分的,你就是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3三分鐘:將答案保持在3分鐘之內是最難做到的,因為現實是我們都喜歡談論自己。我們很擔心,如果我們不去大講特講自己為一個大型項目所做的100多項工作,那麼面試官可能會不知道我們有多麼努力和出色!
但關鍵是,如果你準備了一些簡潔的要點(#2),面試官自然會跟進,並要求你擴展這些經驗!因此,在回答「談談你自己」時,把你的貢獻保持在「高水平」是完全可以的
第二,在Case Interview中,記住要細分、深入、總結
與其他90%的大型科技和諮詢公司一樣,Google在其面試過程中也加入一些Case Interview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無法全面回答解決Case Interview的問題,因為(1)我沒有資格,並且(2)答案足夠寫許多書。相反,
我建議你閱讀麥肯錫前顧問Victor Cheng寫的《Case Interview Secrets》一書。它非常易於閱讀(我一天就讀完了),並且提供了易於記憶的框架。
我總結了我從這本書中收穫的可以適用於Case Interview的要點:
#1細分:當你面對一個從未聽說過的Case Interview的問題,你要盡最大努力將您從面試官那裡獲得的信息細分為幾個部分,因為關鍵點通常都隱藏在這些部分中。「我們的手機銷量同比下降了4%,我們需要弄清楚原因,」你可以通過「我們可以按
地理區域進行細分嗎?」或者「我們可以按
年齡段細分嗎?」這些細分問題來尋找答案。「啊,是的,我們發現亞太地區(亞太地區)實際上以同比增長20%的速度增長,而美洲卻以1%的增長速度停滯不前」
#2深入:將問題細分為幾個部分後,你要對每個部分進行深入探討分析。如果你對此感到困難,可以簡單地想像一個決策樹。
深入地了解每個分支,直到你得出一個見解(或缺乏見解)為止,因為這兩者都同樣有意義。例如,如果問題是「我們的利潤同比下降10%」,則需要首先將問題細分為
收入和成本(利潤僅有的兩個組成部分),然後深入到每個部分。如果你發現收入實際上增長了20%,而成本卻增長了30%,那麼問題可能出在成本這個「分支」。你可以進一步深入分析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成本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依此類推。 基本利潤案例研究框架
#3總結:我注意到很多候選人容易掉進的一個陷阱是,他們過於專注於回答問題和探索各種可能性,以至於忘記了這個案例的主線和自己在這個案例中的位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需提醒自己在整個案例問題中定期給出「小總結」。繼續上面的第2條,假設Jeff Rocket Company的利潤下降了10%,當你深入研究之後,
你發現硬體部門的固定成本增長快於其創造的收入。這樣你就可以說:「我們目前正在試圖弄清為什麼Jeff Rocket公司的利潤同比下降10%。儘管我們確定硬體部門的固定成本結構目前正在拖累利潤,但似乎隨著產量的增加,我們可能能夠恢復盈利。接下來
,我想探討一下我們公司是否有能力以固定的成本結構生產更多的火箭(產量)。」這個總結向面試官展示了你(1)以結果為導向(第一句話概括了問題),(2)有條理(你的思維過程非常清晰),最重要的是(3)你總結出了接下來的工作(就像最後一句話所說的那樣。)Google面試很難,您會感到緊張。那麼,為什麼不盡一切可能幫自己獲得優勢呢?
#1 GLASSDOOR:你曾經在考試中作弊嗎?(我當然……沒有……)但使用Glassdoor會讓我感覺像在考試中走捷徑。對於像Google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你可以找到許多針對你具體職位而問過的真實面試問題。
我被問到的面試問題中有80%是我在Glassdoor上看到的問題,這不僅意味著我已經作了更好的準備,更重要的是,這使我充滿信心,因為我意識到「哦,我知道接下來會問什麼,太好了!」
#2網絡:聽說過「 6度分離」的概念嗎?簡單地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五個,也就是說,
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在當今世界,我相信這個數字會更少。通過你的LinkedIn,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Whatsapp ,WeChat,Line,Kakao上,找到在Google工作或認識Google的人。Googler通常都很友好,如果有人為幫你介紹,那麼您就有30分鐘的時間了解公司的文化和面試流程(aka queastions)。
#3 問(正確的)問題:在谷歌面試結束後,你會有10~15分鐘的時間來問問題。如果善於處理,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節:
你的問題能向面試官充分展現你的思考,尤其是你對面試的重視和準備。「從上次財報電話會議中,我注意到Google在全球範圍內的員工人數同比增長了驚人的20%,你如何看待這對公司文化的影響?」
—好問題!我一直認為面試準備更多是一門科學,而不是藝術或運氣。現在我已經通過了Google外部和內部面試(如果你在公司內轉崗必須再次面試),並且已經開始面試其他候選人,這只是鞏固了最初的信念。儘管充分的練習和研究不能完全保證你一定會得到這份工作,但確實可以大大提高你的機會。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好運!
MarTechApe攜手谷歌美國軟體工程師、東南亞獨角獸公司Grab的資深數據科學家,共同打造《Python自然語言處理》課程,教你從0到1地學會應用超級廣泛的NLP技術!
這門課共分6章節,每章節都由理論課程與編程實踐兩部分組成。確保每一位學員可以學以致用、真正理解課堂內容。在完成課程後,學員不僅對自然語言處理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時也熟練運用Python程式語言。
想要系統性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了解如何應用NLP解決文本分析問題的人
想學習如何用Python做數據科學項目的人
想在數據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找到職業方向的人
想進入高科技公司的人
雖然從沒有過數據科學經驗,但是想要用數據科學前沿技術來提升自己工作能力與求職競爭力的人(尤其是,當你的工作需要經常與用戶調研、定性研究、文本分析打交道時,NLP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在工作/學習中需要與自然語言處理打交道的人(尤其推薦工作中負責AI產品的人來報名課程)
希望從其他行業領域轉型到數據科學的人
來自Google美國與Grab新加坡的資深數據科學家的一手經驗輸出
豐富的行業洞察與NLP的實際案例
理論和動手實踐相結合,掌握典型自然語言分析的底層邏輯
在課程中完成一份自己的NLP語義分析與主題模型
課程結束後,可以將完整的數據科學工作方法運用到感興趣的數據集上
獲得數據崗位資深面試官的內部分享,助力數據科學的求職進程
錄播課程可隨時隨地輕鬆上課,永久回放
移動端、桌面端兩種方式觀看課程
可獲得完整的課件、豐富的課外閱讀材料
還等什麼,快來一起走進自然語言處理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