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難以理解的日本企業文化(上)-錦才原創

2021-02-25 錦才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日本人之間還是日本企業內部,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勤懇、隱忍、內斂、守約」等這些作為日本優秀傳統早已被外國人所熟知,不過還有一些文化和潛規則讓一些外國人難以理解!

日本網絡作家「サイトー」就以漫畫的形式,羅列出了幾條外國人忍不住吐槽的日本企業文化吧!

第1條:篤信吃苦耐勞是美德

"休息日也要上班,每天加班而且沒有加班費」

「是呢……"

"年輕人就是要吃苦耐勞啊!"

小編覺得其實這一點和我們中國人的觀點倒是有些相似。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年輕人在剛剛進入職場時如果多承擔一些,也不失為好事。

第2條:認為娛樂是罪惡的

"想要請帶薪假?什麼理由?"

"跟朋友去旅行……"

"咦?請假是為了去玩嗎?"

遇到這種情況被上司問確實很尷尬,說出實情的那一刻感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一樣。

第3條:要了解「讀空氣(KY)」的「潛規則」

"我覺得這個不對!"

"喂!看一下是不是能說的情況……"

日本的「讀空氣」文化大家這幾年隨著網絡的傳播而讓很多人知道,可以理解為「察言觀色的能力」。日文讀作「空気を読めない」,由於其中有「空気(KUKI)」與「読めない(YOMENAI)」,因此也被所寫成「KY」。這種文化在日本企業乃至人際交往中非常廣泛。

第4條:堅信「即使討厭工作也該做滿三年」的真理

"我想要離職!"

"你這種態度到哪裡都成不了大事,沒聽過要做滿三年嗎!"

其實產生這種想法和日本企業終身僱傭制度的大背景有著很深的關係。在日本經濟騰飛的時代,企業與員工之間早就超越了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而漸漸上升成為一種「親人」的感覺。因此,員工一般都是在同一家企業始終任職,直至退休。在中國其實也有「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的說法。

不過在面對當代年輕人時,這種制度變得愈發陳舊了,浪費時間、不合適的工作,不如早點把時間花在對的地方,也是年輕人離職的一大理由。

從漫畫中我們是否也了解了一部分的日本企業文化?

如果小夥伴們想了解更多關於日本企業的文化,掃描下面二維碼~加入我們!!!

聯繫我們

微信號:jincai_edu

QQ:2966315012
TEL:0532—80961549

微信號 : jincai_edu

QQ:2966315012

● 掃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帶你深入了解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企業文化
    日本企業就像在吃大鍋飯,平均主義,一個新進公司的白領職員比集團總裁的工資差距最多不會超過10倍。但是日本人更委婉含蓄,棉裡帶針。如果你是外國人剛入日本職場不久,由於語言不佔優勢,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很容易吃虧。在日本企業的白領工作壓力大,最後導致輕生的事件逐年在增加,甚至成了社會問題。低效率加班,這個應該是日本企業特有的了。
  • 日本京都府頒發第一張外國人創業籤證!獲得者是中國人!
    近日,日本京都府頒發了第一張外國人「創業籤證(Startup Visa)」。
  • 帶你了解日本企業文化
    ◆ 作風嚴謹,工作氛圍相對緊張;     ◆ 重視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鼓勵員工終身為企業服務;
  • 正確理解願景、使命、價值觀的概念,別亂寫你的企業文化
    正確理解願景、使命、價值觀的概念,別亂寫你的企業文化 原創 智鵬創業智慧 按語:每天一篇原創文章考驗的是一個人的一致性
  • 「居眠り」, 工作中打瞌睡的日本職場文化
    以勤奮工作著稱的日本人, 喜歡頌揚犧牲睡眠、不眠不休、賣命工作的拼戰精神,最後,常常體力不支地在通勤電車上打瞌睡,甚至站著睡著,
  • 如今日本勞動力短缺、在日就職絕佳機會?等等,你好像誤解了什麼...
    另一方面,隨著日本國民愈來愈少,外國人的存在感在急劇上升。「日本各個大學的留學生變多了,到處都可以看到外國人的身影。」 在2016年NHK一檔名為《為什麼無法推進外國留學生的就職》的節目中,主持人柴崎行雄說。對外來人口的巨大需求,打開了外國人進入日本的一扇便門。原有政策各方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鬆動。
  • 看看有哪些日本的企業文化呢?
    年功序列的主要內涵是員工的基本工資隨員工本人的年齡和企業工齡的增長而每年增加。     這種制度促進員工兢兢業業、自覺加班的同時,也促使員工之間和睦相處。如果是在中國,通常情況下,秉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我一定會給這位老人讓座,但如果是在日本,只要我不認識他,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不讓座。很奇怪的是,一旦自己的熟人上了車,尤其是自己公司的上司或者前輩,那麼不管自己多累,日本人一定會忙不迭地馬上讓座。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內」與「外」的關係的表現。
  • 從崑山的扔證看臺企的企業文化
    也就是說才幾年,臺灣企業的男僱員不再是服過兵役的男子。因為軍隊文化的影響,在臺企裡面我聽到他們稱呼上司為長官,這明顯是軍隊文化而且是國軍軍隊文化,臺灣人之間上下級「長官長官」的,弄得臺企裡面一部分接觸臺灣人的員工開始有類似「皈依者狂熱」的效果,開始稱呼自己臺灣上司也是「長官」。
  • 日漢雙語專業課 | 日本專家為你講授日企職場文化
    在日本職場上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的對話A : 「那個情況怎麼樣?」
  • 企業文化與CIS的關係
    企業文化與CIS的關係通過上面的分享,我們會發現,企業的CIS系統的內容與企業文化的範疇差不多,尤其是當我們用4E模型的表現面(後面我們會詳細來解釋這個表現面,現在您只要理解:一家公司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無非是觀念、制度、行為、物質四個維度,再具體一點,就是企業文化在公司的呈現形式主要是:員工的思想觀念、員工的語言行為、公司落地的制度、公司的產品等物質。
  • 五年入籍日本,就是這麼快準穩!
    日本創業移民即日本經營管理籤證,是去日本真實創業既而拿到日本的永居和入籍的移民途徑。2006年日本入國管理局為了鼓勵外國人在日本創業定居,設立了【日本投資經營籤證】自從2015年4月,日本政府為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開始放寬外國人在日本創業的限制,【日本投資經營籤證】正式更名為【日本經營管理籤證】一直沿用至今。
  • 【企業文化學習感悟】學習上海寰宇企業文化內涵解讀有感
    2020年4月27日,上海寰宇進行了企業文化內涵解讀會,結合自融合以來錦州廠和連雲港廠參觀學習,卓越班組建設、愛心安全、卓越品質、素質關愛等工作開展和案例成果介紹,逐漸的理解了企業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文化是最有效率的生產力。同樣在今天,青島箱廠舉行了「百日目標」分解落實籤約會,衝鋒號已經吹響,時不我待,我們要爭做與時間賽跑的寰宇人。
  • 不會日語能來日本工作嗎?可以,也不可以
    從日經Business特集的文章中顯示,樂天全部有超過20%為外國人,但工程師卻有50%是外國人,這代表了工程師的職位,是更可以接受外國人的。據我觀察,周遭的外國人工程師同事中,可能有7成完全不會日文,或是日文不足以達到商業鉤通的程度。我現在公司裡的同事,有法國、瑞典、印度人… ...你可能會想他們都會講英文啊 (當然是要有幾把刷子才能來的),我不會講英文怎麼辦。這時你就要感謝中國的公司越來越爭氣,在日本設立Office的越來越多了。因此,就算你只會中文,在日本你還是可能找到工作。
  • 如今只會中文或英語,也可以前往日本工作嗎?
    從日經Business特集的文章中顯示,樂天全部有超過20%為外國人,但工程師卻有50%是外國人,這代表了工程師的職位,是更可以接受外國人的。△迅銷旗下品牌,遍布世界各地另外,在日本這邊,也有幾間日商公司,以招收完全不會日文的工程人才著名,例如WorksApplication、荏原製作所、東芝、e-Jan、迅銷(UNIQLQ母公司)。
  • 企業文化——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
    若以公司設備比喻為硬體,企業文化就是軟體,是公司的腦,是經銷商、領袖發展事業的核心價值,企業文化可以凝聚群體共識、帶領公司度過各種風雨
  • 海外就業——澳洲職場文化你了解嗎? 直播
    簡歷「潛規則」  在海外找工作長達幾個月,簡歷投出了上百份,電話也打了很多,就是無緣見到僱主的面。
  • 什麼是幸福企業
    在擔憂之餘,我也一直在思考- 個問題: 到底什麼樣的企業才是幸布南9有大說幸福是而建無梁似 難以捉摸的感覺,如此說來,幸福企業也難以描寫,難以定義,果真如此嗎?      為了探尋什麼是幸福企業,我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
  • 不會日語可以去日本工作嗎?
    不會日文還是可以在日本工作的,而且這裡的工作不是指打工,也不是靠關係,也不是去工廠做作業員,更不是去酒廳之類的地方工作,是真的在辦公室坐的好好的上班的那一種。以我自己的經驗,來了日本兩年多前前後後面試了大概二三十次,裡面只有兩次是用英文面試,這兩次的結果分別讓我上了上一家公司跟目前的公司,其餘的都是日文面試,全部被打搶,連第一關都沒過過。
  • CSP管理丨網際網路上最好的企業文化幻燈片集合
    Netflix 發布到網上的獨特的企業文化文案引發了在線企業文化的熱潮,作為一個新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交流方式。我相信 Reed Hastings 沒有預想到他這 125 頁的文檔能在網際網路上產生如此大的反響。
  • 日本就業丨在日本,打工人是怎樣煉成的?
    就職活動步驟:1、收集企業信息在日本就業信息的主要來源其一是以上提到的通過網絡收集信息,其二是通過校園內部的企業說明會,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入手途徑那就是瀏覽各大企業的官方網站。在官方網站上有時也能找到招聘信息。如果還是學生的話,最優先推薦的是通過校園內部的企業說明會了解企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