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感覺自己是廢物的《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又上線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面試篇的內容已經是「讓我自卑的offer」了...
看神仙打架,才發現我活著就是為了湊數的。
最後只能甩給自己一張表情包!
不僅在綜藝中,在現實生活中,優秀的同輩們總是讓我們感到一定的壓力,甚至是焦慮,這些情緒就是同儕壓力最直接的表現。
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指的是同儕施加的一種影響力。同儕指年齡、地位、興趣、價值觀等方面相近的同輩人。同儕壓力指產生於同儕關係之中受到相同代際的平輩影響而產生的壓力。西方學術界往往將同儕壓力解釋為因為害怕被同伴排擠而順應他人做出選擇的心理壓力。但現在,這個概念似乎還要外加一層,也就是還要包括同輩(即與自己年齡、地位、所處環境相似的人)取得的成就所帶給自己的心理壓力。
一般來說,同輩壓力有兩類:從眾型同輩壓力和競爭型同輩壓力。
從眾型同輩壓力是因害怕被同輩排擠而放棄自我順應別人的選擇,即迫使你「與同伴保持一致」的壓力。比如要擁有類似的價值觀,相同價位的物品等等,都屬於從眾型同輩壓力。
競爭型同輩壓力是指與自己年齡、地位、所處環境相似的人,取得的成就所帶給自己的心理壓力,即迫使你「變得優秀」的壓力。這種壓力促使你在與同伴的比較和競爭中要勝出,如果無法勝出,就會被人輕視,變得自卑。
一定程度的同儕壓力可以鼓勵一個人為了遵守團體社會規範而改變其態度、價值觀、行為,產生刺激喚起人的上進心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正面影響,但是其引發的消極情緒和心理問題等負面影響是值得多加關注的。
1.降低我們的「幸福感」
當你通過與他人比較,發現別人的處境比自己更好時,就容易產生「被剝奪"的挫敗感。比如你的男朋友已經很優秀了,但當看到同學的男朋友學歷更高、相貌更好時,你還是會有「比不上」的沮喪感。這時,你發現自己很難為取得的成就感到滿足和自豪,生活幸福感也大大降低。
2.降低「自我價值感」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來自很多方面,如果你在某個方面被別人超越,那麼你可以通過在其他領域取得成就,來緩解競爭失敗對自我價值的打擊。但如果, 你不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來自哪個方面,你就越有可能在各方面的同輩競爭中感到無限壓力一也就是說,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目標,是緩解同輩壓力的重要前提。
有時人們面對「同伴壓力」時感到不知所措,是因為他們把同伴壓力看得過於糟糕。比如有人會質疑自己「感到同伴壓力是不是因為自己承受能力弱,所以見不得別人好」,而實際上,你可以用更平和的態度去看待同伴壓力,因為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會感受到它,有同伴壓力不是你的問題。此外,也不要排斥同伴壓力,錯誤地認為「同伴壓力是因為自己心胸狹窄、見不得別人好」,當你感到同伴壓力時,你要告訴自己:「我不是見不得別人好,我只是希望和他們一樣好」。
2.接納自我,更加準確的評估自己
在和那些更優秀的同伴進行比較時,我們也要學著「向下比較」以及跟自己比較。看到那些比我們情況要糟糕的人,我們會對自己的現狀更加知足也更加感恩。這並不是在鼓勵人們自暴自棄,而是希望人們可以有多種比較對象,能更準確地評估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來自哪個方面,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目標。
3.積極行動
只有當自己忙起來,才沒有時間去糾結和他人的事。的確,與其將能量消耗在盲目的攀比上,不如專注做好自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行動。一旦找到了自己想嘗試的目標,無需思慮過多,先行動起來吧。
4.培養支持性關係
在面對壓力時,擁有可靠的支持系統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應對機制,那不妨多與理解並可以為你帶來關愛和認同的人相處。具體而言就是你的好朋友、男(女)朋友或者父母等。
總之,面對同儕壓力,我們終會尋找到能夠有效應對的緩解劑,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要面對和接受當下的現實,清楚地認知周圍的人事物,恰當地認同他人,積極地自我內觀,勇敢地踏出改變與成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