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維就是bullshit

2021-02-28 Design360

首先,「理解能力」(Emparhize)。這個大家都知道,就是要去了解用戶的需求,更深入地理解他們所處的情況,之後我們開始確定(Define)各種標準,在標準的範圍內找到工作思路(Ideate)、產生概念,隨即我們必須非常快速地將這些概念實現於某個模型(Prototype)裡,最後,再測試(Test)這個模型是否與用戶需求貼合。

好的,這些聽起來都非常合理,我確信通過這種非常線性的固定方法很多設計師可以進行大量的實踐或思考。但先暫停一下。想想是不是少了什麼?當你向專業人士去展示你的作品時,他們會做出的第一件事其實是我所要講的——「評判」。

「設計評判」是什麼?對於那些在設計學院學習過的人們來說,這個詞語再熟悉不過,它出現在作品誕生的每一個步驟裡、每一次討論中。你提出一個想法,你甚至也已經提出了一個支持想法的依據,但隨後每個人都會對你的想法進行質疑。這就正是你可以做出改進、可以證明你的作品真正價值的時候。

而在當下大行其道所謂的「設計思維」裡,這關鍵性的一步、即能夠真正檢驗好壞的「設計評判」,卻完全消失了。

我想探討的第二個問題,設計的工作現在縮減為幾張3M便利貼。你應該會非常熟悉這張圖片裡的場景。 

相關焦點

  • 走出設計思維的"圍城"!
    從事多年設計生涯的平面設計師都會深有體會,就是常常感到設計思維受限,兩個時不時進枯竭期,設計思路似乎千篇一律,表現方法也難以突出設計的創意。人類的思維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感性思維、抽象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設計思維就要從關注、探索人們日常生活入手,探究人們生活的方式,為設計提供描述性的目標和依據。設計思維直接影響設計結果,設計師應重視和分析人們的生活訴求。
  • 第21期 思維設計 · 陳志聲
    思維設計
  • 設計思維與ATDD--DT體驗@Agile1001課堂筆記(第二篇)
    聽完了設計思維實踐的課程後,在和同學的討論時,發現設計思維的工作方法,和ATDD中的4Ds(discuss、distill、develop、demo)
  • 據說大神級別的設計師都玩兒設計思維,你有嗎?
    作為一個設計師、高級助教還有薩塞克斯大學的產品設計主管,在指導設計師更加富有創造力和釋放內心的力量方面,我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通過這些經驗,我已經總結出一套獨特的設計思維方式
  • 《辦公環境設計》雜誌|參與式設計是一個思維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種方法
    參與式設計過程的第六步是「審計」。那麼,審計檢查的標準是什麼呢?正是因為將參與式設計作為一種思維過程,才能把客戶需求與設計聯繫在一起。讓設計者提前「現身於」辦公空間裡,提出一些自我評價的問題,如:這個空間將作何用途?空間的主要功能是什麼?空間設計應該營造什麼樣的辦公環境,使員工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好的設計都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
  • 思維槓桿
    B、思維能力飛躍的標誌是【使用思維槓桿】,使用思維槓桿就是設計假設。思維槓桿的效果與金融槓桿的效果是類似的,以有限撬動無限,以已知撬動未知。在一般的思維活動中「借羊」就是假設。就像你做一件事,錢不夠,借錢把事辦成。借來的錢加了槓桿,提高了效率也擴大了資產。對應於思維就是拓寬了認知邊界。下邊講一下「思維槓桿」的基本原理:1、任何思維活動,都必須依賴一些假設。
  • 關於用設計思維優化自己的指導意見(2021年編訂)| 船員電臺
    設計思維其實是一種底層的思考邏輯,除了能用在產品和服務的設計上,也可以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更有目標感和條理性。本期是春節前的打雞血特輯,我們的用戶體驗總監——自我管理狂魔Gigi,就來分享了她是如何利用設計思維幫助自我管理和自我迭代的。
  • 8月17日直播:伯克利教授克拉克·凱洛格親授《設計思維和創新》
    8月17日9:00-17:00,設計思維和創新大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教授克拉克·凱洛格將全天親授營創EMBA大課《設計思維和創新》:克拉克·凱洛格,設計思維和創新大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教授
  • Form-Ing | 線上設計軟體工作坊,整合軟體工作流,重建設計思維
    你是否曾因為繁雜的軟體工作流,打亂設計思路和節奏?
  • 復旦附中人物|柯潤東 x I Don't Give A Shit
    她跟我說,這句話到現在我還一直記得,就是「的確IBD會給你開很多路,讓你打開很多扇門。但是如果你比別人更早就知道了你想要做什麼的話,那你不就是一路往前衝,走一條直線而不用走那麼多彎路了嗎?」所以,當時給我的一個警鐘是,IBD是給你開門,但是如果你早就知道哪扇門是屬於你的,那你可以走得比任何人都快。
  • 深度思維的本質,就是知識——有關思維工具的工具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筆者批判的是思維工具,我並不否認思維能力,也就是智力因素,關於智力這個話題我們會在另一篇文章中討論) 所以,在筆者接下來向你講解各種方法的時候,如果你突然有「這玩意兒好像不是思維工具吧?」的想法,請不要驚訝,因為筆者所談的,是思維工具的工具——關於知識庫,關於思維本身的工具。
  • 好的思維比智商更重要
    多媽從去年開始辦少兒編程,但是開的班不多,就三個班,因為課程的打磨是需要時間的,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孩子,會給你帶來靈感也會帶來挑戰,就是思維導圖的運用就花了很多心思,比如頭腦大風暴會激發孩子們的創造,但是同樣面臨一個挑戰,他們實現設計所需要的編程技能往往超出了他們現有的能力,這就需要老師引導他們對自己的設計進行分析和評估
  • 平行思維與垂直思維的碰撞
    在這個極具特色的卓瑪咖啡館,聚集了二十位家長和教育者,大家為學習和交流不同的思維模式走到一起。談論的話題從上班遲到,各自的優缺點,到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大家積極運用自己掌握的很多思維工具以及思維理念,嘗試找到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 這個思維導圖怪怪的,就是說不清哪兒怪,原來是這樣.......
    現在無論是職場還是學習,思維導圖已經被大家應用越來越多,但慢慢發現,看到的思維導圖樣式越來越多樣化,似乎和自己了解的思維導圖不太一樣。經過深入學習後發現,原來思維導圖的概念其實非常廣,並非是單一的某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