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槓桿

2021-03-02 系統思考

A、你的力量源於你的信念,你的局限也源於你的信念。

B、思維能力飛躍的標誌是【使用思維槓桿】,使用思維槓桿就是設計假設。

思維槓桿的效果與金融槓桿的效果是類似的,以有限撬動無限,以已知撬動未知。


先說一個你一定聽過的故事:

一個農民有17隻羊,分給三個兒子。大兒子分1/2、二兒子分1/3、小兒子分1/9,但不能把羊殺死或者賣掉。三個兒子沒法分,就去請教鄰居。聰明的鄰居帶了一隻羊給他們。羊就有18隻了。於是大兒子分1/2,得9隻。二兒子分1/3,得6隻,小兒子分1/9,得2隻。3人共分17隻。剩下一隻,鄰居帶了回去。

解讀故事:難題之所以成為難題,是因為條件不足,或者因為視野過於僵化,總認為只有確認的認知才可以用。沒有看到目標和條件之間的差距。而,真正的創造性的解決問題,需要去借一些條件,就像故事裡借了鄰居一隻羊。在一般的思維活動中「借羊」就是假設。就像你做一件事,錢不夠,借錢把事辦成。借來的錢加了槓桿,提高了效率也擴大了資產。對應於思維就是拓寬了認知邊界。


下邊講一下「思維槓桿」的基本原理:

1、任何思維活動,都必須依賴一些假設。

2、假設就是那些無法證明正確,但依然相信為真的部分。

3、一般人的假設,往往來源於習慣或壓力。比如「一直以來是這樣的」「各種基本認知」「因為口渴而看到的海市蜃樓」。

4、假設是可以被設計的,設計假設就是構建待證明命題。

5、「假設」就是認知債,即沒有認知但借來用的部分。假設就是「借錢」「花唄」「刷信用卡」。

6、假設具有一定的結構,不像貨幣那樣簡單一個量。

7、「假設」的結構,來源於需求問題。不同的問題需求,假設的結構也不一樣。

需求目標的結構減去現有條件結構就是假設的結構。

8、固定的問題目標,所需的假設結構有無數種。

9、假設的結構沒有優劣之分,但有解決問題的效率高下之分。

思維加槓桿與一般思維活動的區別:

思維加槓桿的效果與金融加槓桿有類似的效果,能夠快速擴大突破認知局限,實現認知飛躍。而一般思維活動,認知源於實踐,就像生產實物產品賺錢積累財富一樣,很慢,且受實踐條件限制會有極大的局限性。

思維的內卷:

不加槓桿的思維註定要內卷,就是「你看到你相信的,你相信你看到的」形成認知鎖死,就是思維內卷。加槓桿的思維是開放的,會有效規避思維的內卷,形成良性互動發展的認知系統。

思維對等原則:

我不是教你偷奸耍滑玩虛的,之所以要思維加槓桿,是因為你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加槓桿發展起來的世界,這個世界的知識供給、問題複雜度、需求變化都是以加槓桿的速度發展變化。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也在進步,但你的進步比不上世界演化的速度,你就是在倒退。你跑不贏世界加槓桿的速度,你就是在倒退。思維加槓桿只是思維對等原則的一個體現。參見《思維對等原則:為什麼要系統思考?》

如何設計假設?

設計假設需要用到系統思考方法。

第一步、問題及問題場景結構化。

第二步、目標及目標場景結構化。

第三步、比對前兩步形成的結構的之間的差異,查缺補漏。二者之間的不同就是假設的雛形。

第四步、反覆比對打磨「假設雛形」,形成幾個常用假設結構。備用。

本文不做具體場景的「假設設計」演練。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加我的系統思考課,針對你的場景演練「假設設計」。

詳情點擊「閱讀原文」。

(作者微信:29003690)

相關焦點

  • 槓桿原理--你快速成長的捷徑|思維模型No.18
    每天聰明一點點,這是大輝總結的多元思維模型的第18篇。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
  • 能改變一生的思維方式
    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具備金融思維。金融思維是成功投資家的思維基石,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備的思維。金融思維主要3種思維方式:增長思維、槓桿思維、對衝思維。1、增長思維增長思維就是需要你找到一個可以持續增長的領域,踏上一個高速增長領域的扶梯、電梯、甚至火箭。從個人上來說,就是你需要擁有一個不斷增長的獲利能力的思維。這個也叫增長率。什麼叫增長率?
  • 如何理解經營槓桿係數?
    定義計算公式:經營槓桿係數(DOL)=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EBIT/EBIT)/
  • 改變線性思維,才是認知升級的第一步
    1.對「線性思維」傾向保持覺知思維是人腦反應外部世界本質和規律的能力,是對事物認識的活動過程和對信息的一種排序。所以我們天生就具有一種將事物簡化思考的傾向,線性思維非常簡單易懂,因此我們也傾向於用「線性思維」去思考萬事萬物,對此,我們需要保持一定的覺知,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究竟是簡單的因果關係,還是系統問題?」
  • 改變線性思維,才是你認知升級的第一步
    1、對「線性思維」傾向保持覺知思維是人腦反應外部世界本質和規律的能力,是對事物認識的活動過程和對信息的一種排序。所以我們天生就具有一種將事物簡化思考的傾向,線性思維非常簡單易懂,因此我們也傾向於用「線性思維」去思考萬事萬物,對此,我們需要保持一定的覺知,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究竟是簡單的因果關係,還是系統問題?」
  • 你一直無法進步,源於你無處不在的線性思維
    1、對「線性思維」傾向保持覺知思維是人腦反應外部世界本質和規律的能力,是對事物認識的活動過程和對信息的一種排序。當我們面對的問題不是「簡單因果關係」時,我們就要用系統思維去替代線性思維。系統思維的本質是:在分析和解決遇到的問題時,將這個問題看做一個系統,從而通過對系統結構、行為和事件的理解去理解、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
  • 永遠不要加槓桿操作!
    如果你在50倍的時候加槓桿賣空,待它翻到100倍估值時,可能你早就已經死翹翹了。一隻股票,估值跌到10倍之下,已經達到歷史性的估值底部區域。看好看衰?當然看好。你看好看衰能代表市場意見嗎?不能。所以,10倍的估值,也可能再跌一半,跌到3倍5倍估值。
  • 金融去槓桿操作中的風險 |香帥的金融江湖
    借道機構,通過包裝,層層加槓桿方式,博取更高收益來提升自己產品的競爭力,其實反映的是一種壓力下的市場博弈。而這種尋找高收益的行為(hunt for yield)也不是我們國家獨有的,根據2017年5月10日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最新公布2016全球監測報告,過去4年,低風險資產以年均10%的增速參與收益更高的影子銀行中去,在匈牙利、荷蘭等地,養老金、保險資金重度參與了收益更高的影子銀行投資。
  • 519證監會全面禁止通道業務後地產資管、信託、私募融資產品嵌套、槓桿操作要點
    在槓桿層面,目前監管部門對金融產品的核心監管態度是穿透核查、去槓桿。就資管計劃而言,根據新八條底線的要求,對於股票類以及混合類資管計劃槓桿倍數不超過1倍;固收類結構化資管計劃槓桿倍數不超過3倍;其他類結構化資管計劃槓桿倍數不超過2倍。
  • 一眼新聞丨銅川書記:企業家面前,官員沒有任何資格成為領導;曹遠徵:我最擔心去槓桿操作不當引發踩踏;微信:不會看用戶微信
    ——陝西省銅川市委書記郭大為1曹遠徵:我最擔心去槓桿操作不當引發踩踏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遠徵稱,對中國來說,槓桿是不是可維持是排在第一位的問題,即能不能有持續的現金流來付息。我比較擔心的是由於去槓桿操作不當而導致的踩踏事件的發生。
  • 思維方式 跳躍性思維=創新思維
    做的越多,行的越遠;行的越遠,眼界越深;眼界越深,才會有跳躍性思維。跳躍性思維並不是一朝一夕就養成的,我們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我們沒有一生下來就有的敏銳,也沒有一生下來就有的機智,當然,每個人的悟性是不同的,也許有些悟性我們永遠也學不會,但至少在生命中我們需要的是努力。努力使自己過的更好,努力給自己創造價值,努力讓自己有跳躍性思維,才有創新想法。
  • 自動化思維與直覺思維
    而認知理論中常常談論比較多的認知就是自動化思維。那麼什麼是自動化思維?如何理解自動化思維呢? 在認知治療中,治療師常常會詢問患者「你當時在想什麼或者腦海中出現了什麼畫面?」或患者詢問自己這個問題時,患者往往會說「我什麼也沒想」或「我沒想什麼」。如果治療師再接著說:「你的情緒反應之所以能夠出現,一定是因為你出現了某些想法導致的,所以想想當時你腦海中的想法是什麼。」
  • 平行思維與垂直思維的碰撞
    在這個極具特色的卓瑪咖啡館,聚集了二十位家長和教育者,大家為學習和交流不同的思維模式走到一起。談論的話題從上班遲到,各自的優缺點,到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大家積極運用自己掌握的很多思維工具以及思維理念,嘗試找到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 深度思維
    目 錄        上 篇  技術大師高效解決問題,你需要這些思維技術 第一章  思維邏輯鏈:如何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深刻    思維是一根鏈條,越長的鏈條代表了越深刻的思維。深刻的思維讓你能夠挖掘事物的根本原因,推斷事物的深遠發展結果。思維邏輯鏈,是一強大的兵器。
  • 跳躍性思維和線性思維
    我深深發現,無論一個女人怎樣刻意去鍛鍊理性思維和邏輯能力,在大範圍裡泛論,女人總體要比男人差很多。每次見到十歲的兒子條理清楚、邏輯明確地說出一段話來,我就恨不得擰他的耳朵,恨自己邏輯理性能力比他還差了一大截,企圖用暴力和權威壓制差異。鍛鍊了幾十年的能力,在政府辦這麼嚴謹的單位練習,在某方面還比不上一個小孩。
  • 長線思考者思維方式梳理 | 泉石方法論
    選擇並堅持期望為正的思維方式才會讓自己的雪球越滾越大。本文通過分析馬斯克、巴菲特、貝佐斯等企業家,發現他們看待世界的共同特徵——長線思維。以下祝開卷有益。在過去的5年裡,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企業家,如傑夫 · 貝佐斯、比爾 · 蓋茨、沃倫 · 巴菲特、雷 · 達利奧和伊隆 · 馬斯克。和歷史上成功的少數人一樣,他們也創造了歷史。
  • 【思維】黃金思維—Why、How、What
    一般人的思維習慣是從外面的圓逐漸推到裡面而創造了偉大作品、引領了偉大運動的人們,其思維習慣則恰恰相反。以蘋果為例,其他很多電腦公司在以這樣的思維順序勸服人們進行購買:我們生產電腦。它們性能卓越,使用便利。快來買一臺吧!而蘋果傳遞信息的順序恰恰相反:我們永遠追求打破現狀和思維定式,永遠尋找全新的角度。方式是我們會設計出性能卓越、使用便利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