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之告別「時間無感症」

2021-02-23 理想國666

這是時間管理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講的是「時間無感症」這種症狀及解決方案。

說到時間管理,我從大四開始接觸,到現在也有6年多,說實話做得並不好。這個過程中,也了解了時間記錄法、時間投資法、番茄工作法、時間管理矩陣等等。

但是,了解歸了解,實操歸實操,這些方法我一直找不到融合使用的入口,也找不到很好的落地實操的抓手。直到前段時間學習了一門時間管理的課程後,才算真的將這些方法的內在進行聯繫,融會貫通,而且找出了自己在時間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及對應的解決方案。

不得不說,這門時間管理課是我迄今為止所學的最好的,最乾貨的時間管理課,因此,我也忍不住想把當中的一些好方法分享給大家。

「時間無感症」顧名思義,就是感受不到時間。我們感受不到時間是因為時間無色無味也無形,我們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也聞不到。

因為我們感受不到時間,所以,我們經常會丟時間,就是大家經常感嘆的:怎麼玩著玩著時間就過去了;怎麼一眨眼的時間,過年假期就結束了。

因為我們感受不到時間,所以,我們有時候看上去很忙,實則一件正事都沒做。比如:說好了今天要看一個小時的書,卻逛逛淘寶、聊聊天、刷刷抖音、做做飯就過去了,到睡覺的前一刻才想起,哦,我今天說的要看書還沒看呢。可是,今天已經過去了。

因為我們感受不到時間,所以,我們無法預估我們做一件事到底要多長時間,就導致計劃失敗或者拖延。比如:我預計我寫一篇文章要2個小時,然後這個時間太長了,我又需要一整塊的時間去做。我就想等手頭上的其他事情都做完之後再做,於是一拖再拖,都沒開始動筆,實際上我只要30分鐘就可以寫完一篇文章。

以上就是「時間無感症」的形成原因及三大症狀。

形成原因:我們感受不到時間。

三大症狀:丟時間、無效忙碌、預估偏差大。

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既然形成原因是我們感受不到時間,那解決辦法就是讓時間「顯形」,讓時間可以被看到。

如何讓時間被看到呢?有兩個方法:

一個是給時間賦予價值;一個是記錄時間。

比如說:給自己的時間定義:一分鐘100元,那麼刷抖音刷了30分鐘,就記錄下,時間是30分鐘,花費的錢是3000元,把時間換成錢之後,還是會心疼的。

具體的操作步驟是:

1. 給自己的時間定一個單價,比如一分鐘100元。

2. 用手機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把花費的時間換成錢。無論是安卓系統還是蘋果系統,都有不少記錄時間的APP,不過,我自己比較喜歡用鬧鐘和印象筆記。

3. 分析自己的時間記錄,找到偷取時間的盜賊都在什麼地方。這個可以固定好在每天的某個時間,比較容易養成習慣。

4. 重新改善時間的安排,趕走時間小偷,把最好的時間,用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

大家可以嘗試用這個方法做一天,很有效果哦。

時間管理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寫的是關於拖延症的,也是滿滿的乾貨哦~

相關焦點

  • 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大師            -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滴答滴答,時間未曾一刻停息。
  • 【時間管理英文】時間管理的三大秘訣
    今天分享的是時間管理方面的英文,主題是:時間管理的三大秘訣,英文作者是F.John Reh,中文為本公號創建人浦亮元翻譯
  • 他山之石 | 碎片化時間管理
    無論你是996還是007,一天24小時,碎片時間怎樣用更有效?微博上大家的討論和評論也特別多:「如何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好像根本沒法用,即使做好計劃,也沒留下什麼成果。」「一直在努力讓自己利用碎片時間,但是真的沒法堅持很久。「「有空的時間都是碎片,很難讀完一本書啊。」
  • 時間管理方法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 羅志祥是時間管理大師?島國片場的時間管理大師究竟有什麼高招?
    本來以前「時間管理」這詞都是用在很正能量的地方,但是,2020年,羅志祥僅憑一己之力,直接改變了這個詞的詞意。
  • 時間焦慮了?不妨試試GTD時間管理
    經常聽小夥伴說時間不夠用,早起晚睡事情還是做不完。除了對事情進行取捨外,我們更應該學會時間管理。接下來我將通過時間管理方法論的知識,和你聊一聊如何更好利用時間。01.時間管理方法論 GTD①定義GTD就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把事情做完」,是一個管理時間的方法。其核心理念就是必須記錄下來要做的事,然後整理安排並使自己一一去執行。
  • 時間管理的定義:2.5天賦管理之體力天賦
    在時間管理的精力管理中,提到過體力,也就是一切能量的源頭。
  • 時間管理遊戲化
    德魯克的時間管理是管理的基礎,時間管理從記錄你的時間開始,看自己的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了。時間記錄是一件非常單調乏味的事情,大多數人都不能很好地堅持下去。明白了自己的時間花在什麼地方,我們還需要做另外一件事,就是合理安排時間,合理的時間安排(計劃)是時間管理的痛點,因為這也是一項看起來乏味而沒有成效的事,「如何不用自己記錄時間而有了時間記錄,如何不用自己制定計劃而有了一個計劃」成了時間管理遊戲化設計的核心。
  • 比管理時間更重要的,是管理精力
    「精力」的產生主要來源於四個維度,身體、情緒、心理和精神(Physical, emotional, mental and spiritual),它們各自獨立存在,卻又相互關聯和影響。 我們大多數人都學習過時間管理,但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真正幫助我們成功的關鍵因素並非我們在一件事上投入了多少時間,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投入最有效的精力。
  • 時間管理實用模板,三張表格學會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說起來比較簡單,列出有哪些事情要去做,根據事情的優先級安排時間,然後執行就可以了。
  • 《羅志祥の時間管理筆記》
    作為2020年的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老師親手打造了「國際查手機日」這樣的恐慌日,順利把前女友周揚青送上了節日大使的座位
  • 管理時間,工具不可或缺! 《時間管理100講》中英對照版【13】
    前面十幾講為大家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時間管理理論知識,還有它們的實際操作方法。 In this course, I』ll recommend some tools that will help you implement this time management process.
  • 時間管理的定義:2.4天賦管理之思想天賦
    在時間管理的精力管理中,思想意識起著支配行為與方向的重要作用。
  • 【iShare】GTD時間管理之"五步成事"
    作者簡介李運鴻,MC會員,華南理工大學財務管理專業2012級;華工創業教育學院學生助理;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校三好學生;2014省「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金獎;普華永道LEAP2014俱樂部成員;通過畢馬威2014「精英計劃」選拔。
  • 美國時間管理之父阿蘭·拉金的60條節約時間技巧
    我不會浪費時間為過去的失敗感到遺憾。我不會浪費時間為自己沒做的事情感到羞愧。我提醒自己:「你總會有時間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我每天都會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來為自己節約更多時間。我每天5點鐘起床。我午飯吃的很少,這樣我下午就不會感到睏倦。我很少會讀報紙或雜誌。
  • 筆記|時間管理——給系統管理員
    這是《時間管理——給系統管理員》的筆記。O'REILLY 的動物系列四捨五入都是專業書!
  • 2030工作錦囊之「職場媽媽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 新春特輯
    職場媽媽要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利用春節假期,咱們一起來梳理梳理,小編認為應該抓住幾件最重要的事,勇敢放棄一類事,簡化、優化一些不得不做的事,具體如下:1、抓大放小、要事第一:首先你不得不承認,在你有了孩子之後,加之工作上原本就有的那許多事,可以說永遠都有100件事情在等著你,你是不可能什麼都做得盡善盡美的。
  • 時間管理技巧 Do It Now!
    我也許是整個大學裡唯一拿著兩頁課表的學生,因此如果有人脅迫我,這很容易證明我說的是真話,雖然我很少這麼做。講這個故事,並非為了引人注目,更不是使你好奇於我如何做到它。我成功實現目標只是我運用了時間管理這個概念,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但它卻早就存在於那個時候(1992-1993年)的書籍和音頻節目中。
  • 感悟 | 我的時間管理(下)
    我零散的學了一些所謂的時間管理的方法,其實只能算是小技巧,沒有形成體系,導致這些技巧沒有發揮作用。我一度認為時間管理沒有用,乾脆就順勢而為,什麼來了幹什麼,但結果依舊是手忙腳亂。後來我找到一個方法,可能這對您二位來說沒有必要,因為太初級了。但是這個初級的方法是我從「做不到」或者說「不會做」變為「能做到」的過程中,一個可行可操作的辦法。
  • 真正的時間管理,管的不是時間,而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今年已經46歲的他說,學習這項技能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更重要的是寶貴的工作經驗和人生經歷——沒有做過很多種工作,沒有足夠複雜的項目歷練,沒有受過重大打擊,恐怕很難領會時間管理背後的終極意義。永錫有一位學員說,時間管理,管理的並不是時間,而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事。而什麼是「重要」?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