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宋老師
在小麗剛剛入職的前三個月裡,她每天都像一隻陀螺一樣連軸轉。在一次聊天的過程中,小麗告訴我說,最近她的狀態很不好,食欲不振、睡眠不好、而且經常累的想要哭。
隨著聊天的漸漸深入,我發現小麗如此勞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小麗不懂得拒絕。
小麗也承認自己的確是「心太軟」,總是害怕去拒絕別人。但是小麗最擔心的是,當她一旦說出「不」字之後,就會傷害到別人,同時破壞了人際關係。
其實只要認真思考一下就會發現:與「直接明了的拒絕別人」相比,「不忍心拒絕別人」的後果其實會更加糟糕。
因為不懂得拒絕別人這件事,不僅會讓自己忙得不可開交、痛苦不堪、充滿了怨念,而且當自己無法保質保量的完成別人所交辦的事情的時候,遲早還是要破壞和對方之間的關係。
既然明白了合理拒絕別人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溫柔拒絕別人的五個方法。這五個方法是參考《精力管理》這本書中的部分內容,並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提煉而成的。
1. 停頓一會兒,再做決定
當別人向你提了一個不合理的要求的時候,先不要急著答應對方,而是嘗試著先停頓一下,然後再做決定。不要害怕這個小小的停頓會讓兩個人之間的對話顯得很尷尬。
要知道,此處無聲勝有聲。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深知:一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往往會非常善於去運用停頓的藝術,而不是一刻不停的去主導談話。停頓或沉默的時刻,往往是對方真正開始思考的時刻,也是心理開始發生變化的時刻。
如果給你安排任務的那個人足夠聰明的話,他應該知道,你的這種停頓或者沉默本身也是一種表態,他自己也會在停頓的這個時間去反思自己所提的要求是否過分。
或許,還不等你開口,對方就已經開口了:「不好意思,是不是我提的這個要求有些過分了?」
2. 不僅要學會說「不」,還要學會說「但是」
直接說出「不」,有時的確會讓對方感覺有些丟面子。如果能通過一個「但是」來引出你所能提供的其他幫助,就會讓對方的心裡感覺好受很多。
因此,想要委婉的拒絕別人,我們應該掌握「不,但是…」這個有用的句型。
例如,我的一位朋友策劃和組織了一個很大的心理學講師培訓營,邀請到了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專家擔任主講嘉賓。朋友也想讓我報名去參加這個培訓,給他捧個場。由於平常和這位朋友關係不錯,我也很想過去給他捧場。但是時間恰巧和我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安排衝突了。
於是,我就告訴朋友說:「抱歉,我可能不能過去參加這次培訓了。但是如果你辦第二期培訓營,我一定參加。」
後來,這位朋友真的辦了第二期培訓營。我二話不說,從上海飛到了另外一座城市去參加這次培訓營。
3. 「讓我看一下最近的日程表,然後再答覆您」
如果對方邀請你去做某件事,你感覺直接拒絕容易傷到對方,那麼你不必先急著說「不行」,而是先說一句:「這個活兒不錯,不過先讓我先看一下日程表,確定一下那一天是否已經有了其他安排,然後再答覆您,好嗎?」
這樣一來,你就會在拒絕對方之前,設置了一個有效的緩衝。從而讓對方提前有了一個心理準備,不會讓對方感覺到你是一個非常冷酷的人。
另外,查看日程表再決定是否說「不」的人,也會讓別人感覺到你是一個懂得時間管理、善於劃定界限的靠譜兒之人。
4. 把自己正在忙碌的事情給上級看
其實對於很多職場人士來說,最難拒絕的其實就是來自上級所提出的任務要求。這裡需要明確一點,如果自己精力充沛,並且完全可以勝任一項任務的話,應當積極的去完成上級所交代的任務。
但是當你感覺自己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並且上級由於沒有注意到你的處境,又給你安排了很多新的任務的時候,這時你就應該學習一下拒絕的藝術了。
此時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目前正在忙碌的各項事情如實的擺出來給上級看,從而讓上級認識到你目前的處境,進而進行更加科學的任務分配。
一位朋友給我提供了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一次,他的領導一次性給他安排了很多任務,但是他手頭上還有很多這位領導之前所交代給他的一些任務還未完成。如果直接拒絕領導,朋友擔心得罪領導。如果接下這些新的任務,朋友又擔心無法勝任,最終把所有的事情都給搞砸了。
考慮再三,朋友給領導寫了一封郵件。在郵件當中,朋友把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一些任務統統給列舉了出來。認真分析現狀之後,他在郵件中對領導說道:「如果需要我去做您安排的這些新的任務,那麼我可能要把您之前交代給我的那些任務暫時給放一下。不知道您覺得是否可以?」
領導收到郵件後,對朋友的處境表示理解,並且很快就把這幾項任務安排給了公司的其他一位員工。
5. 拒絕對方之後,看看還能為對方提供什麼其他幫助
如果在拒絕對方之前,你能夠去認真的思考一下對方提出某項請求的背後所隱藏的真正目的,然後再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提供其他方面的有效幫助,那麼,即使你拒絕了對方,對方也不會因此而生氣。
例如,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希望我能給他鄰居家的一個小孩去做一次心理諮詢。但是在了解了這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之後,我拒絕了朋友的請求。因為我並不是兒童心理問題方面的專家,在這方面我沒有充分的經驗。
但是我知道一家心理機構在治療兒童心理諮詢機構在這方面做得不錯,於是我就向朋友推薦了這家機構。
這樣一來,即使我拒絕了這位朋友,但是這位朋友依然對我表示感謝,因為我幫助他的鄰居找到了一位合適的心理諮詢師。
寫在最後的話:
在學習完這五個方法之後,也許有人依然不敢在現實當中去運用這些方法。說到底,還是會擔心拒絕別人會得罪人。
其實對於任何一個害怕拒絕別人的人來說,都要反覆提醒自己這樣一個道理:合理的拒絕別人,雖然會在開始的時候讓對方感覺到不爽,自己也會因此而感到不適。但是從長遠來看,合理的拒絕不僅會為自己的發展贏得寶貴的時間,同時也會贏得別人的真正尊重。
在《精要主義》一書中,作者提到了「拒絕別人」是如何可以換取「尊重」的:
「說'不'通常會在短時間內對關係產生影響。歸根到底,當有人提出要求,卻沒有得到滿足時,他或她的第一反應很可能就是煩惱、失望,甚至氣氛。
不利之處是一看便知的,而潛在的有利之處卻不那麼顯而易見:當最開始的煩惱或失望、氣憤漸漸褪去時,尊重便會顯露出來。一旦我們有效地推回別人的請求,就等於告訴他們,我們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這便是行家裡手和初出茅廬者之間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