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社會學》
課程代碼:00294
1. 首先使用「三次產業分類法」的經濟學家是
A. 費希爾
B. 克拉克
C. 梅耶
D. 泰勒
2. 目前中國的職業結構具有的特徵是
A. 從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轉變
B. 從農業社會向非農業社會轉變
C. 從非技術勞動向技術勞動轉變
D. 從傳統勞動向非傳統勞動轉變
3. _______是產生勞動者先進的價值觀念的物質基礎。
A. 先進的生產力
B. 先進的生產關係
C. 先進的生活條件
D. 先進的生產技術
4. _______是勞動社會學研究的主體,是形成勞動領域中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的基本因素。
A. 勞動
B. 勞動力
C. 勞動者
D. 勞動行為
5. 金斯伯格的職業發展理論中不包括的階段是
A. 幻想期
B. 規劃期
C. 嘗試期
D. 現實期
6. 下列不是現代意義的職業所具有的特徵是
A. 社會性
B. 差異性
C. 創新性
D. 層次性
7. 一個人的職業目標狀況,從根本上取決於自己的
A. 教育水平
B. 思想道德水平
C. 理想高低
D. 職業價值觀
8. 社會分層理論分為兩大學派―馬克思主義學派和韋伯學派,下列不屬於馬克思主義學派觀點的是
A. 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B.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C. 根據生產資料佔有來劃分社會階層
D. 社會結構決定人們的社會行為
9. 出現童工問題的最根本原因是
A. 法治意識淡薄
B. 貧富差距的擴大
C. 監管部門監督不力
D. 缺乏重視
10. 在勞動組織中,處於主體地位的是
A. 勞動資料
B. 勞動對象
C. 勞動者
D. 生產資料
1-5 ABACB
6-10 CDABC
想要獲取更多真題練習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老師領取自考乾貨大禮包
文章整理:李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