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部門靠不靠譜,破一次產就知道了」

2021-02-15 環球人力資源智庫

一個HR部門靠不靠譜,破一次產、經歷一次危機就全知道了。


上周末圈內的小規模聚會上,大家七嘴八舌地開展了一場HR比慘大會,其中有一個同行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Mark做了十年人力資源,在企業已經做到CHO,結果前幾天被裁了。

裁他的是一家中型企業,融資困難,面臨破產。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明明公司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居然還把整個HR部門裁掉了。

Mark對此耿耿於懷,直到從老同事那裡得到了答案:

公司面臨破產危機,老闆唯一的指望就是員工眾志成城挺過難關。

結果員工自離的自離,摸魚的摸魚,從基層員工到高層管理者沒一個願意與公司共進退。

經過老闆和部分員工開誠布公的深談,發現員工離心,80%的原因來自人才管理。

公司從一開始就沒做好合理的人才管理機制,從招聘到安置到培養到留存,每個環節都存在極大的漏洞,導致員工對公司失望至極,認同感為0、信任度為0。

這個時候,只有這個不靠譜的HR部門裁了,換一批人來,公司才有迴旋餘地。

而面對相似的危機,華為卻做得極好。

前段時間,華為也發生了創立以來最大的危機,當所有人都認為華為會步中興後塵,向美國屈服時,華為扛住了。

18萬員工眾志成城,團結一心,與公司共克時艱:


面對這樣的危機,華為沒有逃兵。任外界如何影響,員工巋然不動。

除了華為,很難找出第二家公司。

在巨大的感動之下,其實我們忽視了18萬員工「忠心」背後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華為的人才管理能力已經爐火純青。

在華為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事情:

一個在非洲業績做得非常漂亮的高管,會直接被提拔到歐洲去。

這就是華為一直堅持的人才管理條例之一:從成功實踐中選拔幹部。

而升職了,也並不意味著輕鬆,反而會迎來更大的挑戰和壓力。

因為歐洲是華為在海外非常重要的主戰場,不主動學習、持續成長的話,很可能無法勝任工作。

這樣一來,員工始終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中,企業也能永葆青春。

在華為的心聲社區裡,新入職的員工感慨:

最苦的日子是在華為,但是很值。

有一個清華研究生剛入職時,培訓跟不上,天天在教室打地鋪;

在基站進行硬體安裝培訓時,天天在大太陽下暴曬;

在菲律賓一線交付時,晚上11點之前從來沒有下過班。

但從來不覺得無法忍受,因為知道這些都是企業人才管理的一部分。

員工只有深入一線、深入基層,他日走上管理崗位才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很大程度上,華為因為做到了完善的人才管理,才能讓員工發自內心的認同企業,進而在關鍵時刻與企業共進退。



任正非曾經說過:

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

當今社會,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財富,商場如戰場。

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各路人才之間的較量。

一直以來,華為時刻把人才管理放在第一位。 

1987年到1996年,華為處於野蠻生長期,人才管理在試錯中不斷探索;

1996到2005年,華為進入理性成長期,人才管理主要依據《基本法》;2005到2010年,華為進入全球發展期,通過「尋找史今」的活動,完成了人才管理上的偉大創造,至今仍在受益;

2010年以後,華為進入組織變革期,人才管理的重點工作是堅持在繼承中持續優化。

2018年,華為發布了《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綱要2.0(華為人力資源白皮書)》,作為公司內部綱領性文件,帶領華為員工在風浪中砥礪前行。

華為的人才管理在靜水深流中走過了整整30年,正是因為對人才管理如此重視,才讓華為在面對危機時,底氣十足。

而HR部門的價值,也是在這裡。

只有具備人才管理的能力,才能挽企業於將傾。

那麼,華為究竟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才讓員工始終不離不棄?

GHR邀請了兩位擁有20年華為工作經歷的HR專家,開設了《全面解讀華為人才管理體系》研修班,專門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權威導師曾深度參與華為從10億到3000億的發展過程,親自起草華為綱領性文件《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綱要2.0(華為人力資源白皮書)》。


權威導師

為你領航

3天2夜,直擊華為30年人才管理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報名

 戳『閱讀原文』也可報名

相關焦點

  • 一個人靠不靠譜,有六種表現
    交朋友,我們希望交到一個靠譜的,能推心置腹,坦誠相待;談戀愛,我們希望遇到一個靠譜的人,值得託付終生;工作上,我們希望遇到靠譜的老闆和同事,少走彎路,多幹實事,取得實實在在的收益。那麼,靠譜的人都有哪些特質呢?很多人之所以給人不靠譜的印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總是說話不算數,明明答應好的事,一次又一次地變卦。
  • 工資面議,靠不靠譜?| 每周一問
    很多求職者對此非常困惑,因為沒有薪資參考,怎麼知道這個職位的價值?尤其很多人並沒有面試談判的能力,在面試的時候完全處於賣方市場,極其被動,所以很多人就會說:這樣的面試太不靠譜了。 恰好有一位面試者就有相同的疑問: 匿名: HR邀我去面試,卻不告訴我薪酬範圍,只說面議,是什麼意思?靠譜嗎?
  • 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這八個細節!
    與人同行,擇友相交,靠譜是一條重要的衡量尺度。閱人無數,不如閱人有術。八個細節,讓你看清生命中那些不靠譜的過客。你有事找他幫忙,他嘴上滿口答應,卻遲遲沒有回音;約定好了的事情,他拍著胸脯保證完成,結果卻忘得一乾二淨。這種人,總是口頭上說的天花亂墜,實際卻往往事無著落。古語有言:「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許下的承諾,就像一個人的名片。
  • 靠例子,不太靠譜
    這對於正方來說,如同費力搭臺,卻讓對手出了風頭;買了炮仗,卻讓對手放了個不亦樂乎,是有點不太合算的買賣。更麻煩的是,功底不厚的辯手,眼瞅著對手把自己扔出去的手榴彈,又飛快扔了回來,嗤嗤冒煙,大多會慌了心神,失了方寸,亂了手腳,抖了唇齒。如此,焉能不敗!一個例子之所以正反雙方皆可使用,這是因為對同樣一個事例,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看。視角不同,看到的景觀自然有別。
  • 【發刊詞】靠譜理工男的不靠譜太太們
    相信你的眼睛,這就是不靠譜公號不靠譜的發刊詞。
  • 靠譜,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
    作家池莉說過:  靠譜,說起來簡單,落下去複雜;聽起來像感覺,做起來是原則。  丈母娘考核女婿,老闆審核員工,自己託熟人辦事,一般都要在心裡問一句,這個人,靠不靠譜?  靠譜,這個詞幾乎包含了我們所有的信任感。  那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作靠譜呢?
  • PMO案例分析:不立不破,先立後破
    這個角色的設置,打破了各部門、各項目組各自為政的自由狀態,也就是打破了權力格局,遭到忽視、冷遇,甚至排斥非常正常。領導設置這個角色時是希望實現集中統一管理,儘管業務和利益格局比較牢固,但不破不立,所以力排眾議探索建立PMO。3年過去了,「項目統籌協調人」已經不是我一個人,而是一個部門,他們開始做卓越中心的工作,而我則被任命成為一名項目經理,主管兩個專項。
  • 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這6個細節
    來源:哲學人生網(ID: zxrsnet)股神巴菲特說過:「靠譜,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可見,靠譜是最高級的智慧,也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與不靠譜的人交往,是對時間、生命的極大浪費,如何判斷一個人靠譜不靠譜,就看以下這6個細節。有一種尊重,叫收到請回復。
  • 信用證真的不靠譜嗎?其實是你被騙了!
    無知者無畏並不適應外貿這個行業,恐懼往往是因為不了解!
  • 一個人靠不靠譜,可以看這6個細節
    如今是信息發達的時代,手機24小時攜帶,但有一些人,安排工作的信息從來不回復,關鍵時刻總是聯繫不上,這樣的人常被大家定義為「不靠譜」。而靠譜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Everyone's time is precious and no one wants to waste it.
  • 【夜讀】一個人靠不靠譜,可以看這6個細節
    如今是信息發達的時代,手機24小時攜帶,但有一些人,安排工作的信息從來不回復,關鍵時刻總是聯繫不上,這樣的人常被大家定義為「不靠譜」。而靠譜的人,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人與人之間的安全感,有時也來自於你看到消息就會及時回復。一個會及時回復消息的人,通常也是有耐心、對他人負責的人。  守時,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很多時候也代表了一個人的形象。
  • 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這8個細節
    很多買了好幾棟房子,卻讓父母住在破房子,這種人都是愛慕虛榮的人,決定不能用,也不能夠深交。 聽完一個人的話,要看他是不是那樣去做的,不怕說不到,就怕知易行難。 這句話尤為重要,是指在沒有人監督你的時候,能不能夠把持住自己,約束自己的身心,也即儒家慎獨的功夫。人的言辭往往流露了一個人的本性,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話方式,從說話方式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通過言談舉止來分析一個人是一個最直接也最經濟的辦法,但這也是一種複雜的藝術。
  • 最簡單製作組織架構圖的方法,99%的HR不知道!
    對於老闆:1.可以衡量企業發展戰略是否正確;2.可以審查公司發展是否按照既定軌道健康開展;3.有利於提出有效改進方向;對於部門: 1.可以監查部門人員結構是否合理;2.可以衡量部門工作分工然而製作過程中總會遇到下面幾個問題阻礙著:一、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作圖工具;二、不知怎樣去理順組織間的層級間的隸屬關係;三、不知道目前公司的組織架構是屬於那種類型;四、隨著公司業務的調整需要經常對組織架構圖
  • 誰才是你身邊最靠譜的人(深度好文)
    啥叫靠譜?通俗一點說,靠譜就是說話算話,不欺不騙。 啥叫靠譜?專業一點說,靠譜就是為人可靠,值得信賴。
  • 怎麼判斷哪些創業團隊是靠譜的
    要想逆襲,就去承受更大的風險。如果害怕承受風險,去做公務員,就去國企,就去大公司工作好了。不過,報告顯示,集團企業平均壽命也就是 7-8 年,至於公務員,誰也不能保證 10 年後不下崗。既然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是這樣,那麼在選擇的時候幾乎無從預知這家公司會不會早早死掉,要判斷一家公司是否靠譜非常的難,但我們可以發現創業團隊不太靠譜的一些苗頭。
  • 哲思 | 識人亦修己:一個人不靠譜的八個細節
    與人同行,擇友相交,靠譜是一條重要的衡量尺度。閱人無數,不如閱人有術。八個細節,讓你看清生命中那些不靠譜的過客。你有事找他幫忙,他嘴上滿口答應,卻遲遲沒有回音;約定好了的事情,他拍著胸脯保證完成,結果卻忘得一乾二淨。這種人,總是口頭上說的天花亂墜,實際卻往往事無著落。古語有言:「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許下的承諾,就像一個人的名片。
  • 【有方之道·有方有我】為了交期,我們一起努力——海外營銷部一次特殊的部門活動
    近來,產線產能緊張,香港客戶的配件包裝,物料馬上就齊套,但計劃MM也很無奈,排不上包裝線,客戶日日追問市場交期,結果卻一直是「君問交期未有期」
  • 我們不一樣!
    「商戰視窗」成為與他們分享交流經驗的重要媒介,並且歡迎不同業務部門的人參與,共同學習和進步。工作只能在辦公室?作為知識密集型的企業,頭腦風暴時時刻刻在這裡發生著。這樣的活動或許並不少見,不一樣的是,這場團建並非計劃性的活動,而是一次即興之舉。沒錯,說走就走,換一個環境同樣可以進行交流學習,在輕鬆的氛圍中將工作上的難題一舉解決了。平臺、機遇、歸屬感,以及獨特的品質,如果這正好也是你尋找和欣賞的,我們歡迎你的加入。
  • 靠譜,聽起來像感覺,做起來是原則
    啥叫靠譜?通俗一點說,靠譜就是說話算話,不欺不騙。啥叫靠譜?
  • 不靠譜的人,為什麼總是習慣「三心二意」
    這種現象就是《認知覺醒》中講到的明明身體想去做A,腦子卻想著B,這就是「三心二意」的不靠譜行為。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到情緒專注呢?作者周嶺也提出一招就能解決問題,那就是:讓感受回歸行動。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總喜歡三心二意從小我們就知道「小貓釣魚」,一會去捉蝴蝶,一會去捉蜻蜓,反正總是無法做到專注和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