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越是穩定輕鬆反而越焦慮,是有病嗎?

2021-02-21 惡魔奶爸

來自讀者朋友「蔡文姬參戰」的提問:

奶爸您好~

本人女,今年剛畢業,畢業即在自己的家鄉有編制。大學在大城市讀的,回來之後少有競爭,也總是擔心自己在慢慢與新知識脫軌。

雖然感覺工作輕鬆穩定挺幸運的,但每天都感覺無聊乏味,晚上總覺得自己一天一無所獲沒有成長,挺心虛焦慮的。

即便如此,平時比較閒,我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有意義。

工作穩定輕鬆,但是沒有成長,我應該怎麼辦?對於很年輕就進入事業編制的人,您有什麼良好的建議嗎?

奶老師答:

羅素先生說過一句話,叫人生幸福的真諦就是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無限的興趣愛好中。

對於小城鎮的人,這句話尤為準確。

小城鎮裡的謀生手段,除了公醫教以外,只剩下兩個行業比較引人注目,有利潤空間,

1,建設;

2,教育。

建設是官方的重中之重,一向如此,官員想晉升就必須抓這塊,交通,橋梁,工地,城建等等,都是出政績的好地方。

有建設需求,自然就需要承包商,自然就可以賺到錢。

李子柒那種靠田園風光對外進行文化輸出以農產品電商發家致富的人,確實也有。

但這個絕對不是主流。

感興趣你可以在自己的家鄉打聽一下,你會發現各大中小城市的主流富人圈從事的行業,主要就是我說的這個領域。

除非他撈偏門,比如風俗娛樂,泥沙建材等等,這個就不方便細說了。

普通人基本上沒有辦法進入到這個行業,那麼就看看教育。

這個由文化特色決定的,你去中國任何一個小鎮,聽一聽街頭的聊天和八卦。

五句話裡,你至少能聽到一句是和教育有關的。

高考,學歷,誰家孩子比較聰明學習成績好,是大街小巷無法避免的話題。

廣大老百姓也只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津津有味。

這和大城市裡的燈紅酒綠是截然不同的。

似乎也僅在這個領域,全國各大中小城市的成年人,都具備了高漲驚人的消費欲望。

所以對於題主,最好的降低風險業務特長可以培養什麼?

1,學習一門家長比較關心的學科技能,英語,數學,語文,寫作,都可以,

2,學到一定水平,研究這門科目如何教學。

3,最好考個教師證。

以上資料在網上都是公開的。

你學會了,可以不用,也可以偷偷兼職。

最好是這輩子都用不上,這說明你的工作一直很順利,單位沒有精簡裁人,這是最好的。

但是你在學習這些興趣特長時候,千萬不要被親戚們知道。

不然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而且吃力不討好。

相關焦點

  • 越是工資低的中年人,越應該遠離三類工作,時間長了會被社會淘汰
    ,最後卻發現自己只能獲得非常少的回報,不久前有位女銷售王女士便吐槽:他在出差半年的時間籤下了200萬的訂單,可是在回到公司以後卻僅僅只收到1萬獎金,不少同事籤下了10萬的訂單,都收到了近5000元的獎金,所以王女士便認為自己被領導特殊對待,老闆給出的回覆也是讓很多網友很憤怒,因為老闆告訴王女士與王女士在出差期間,並沒有在工作群裡及時回應信息,也沒有打卡,所以公司方面有權利扣除員工的獎金,在聽到老闆比較荒唐可笑的回覆之後
  • 工作狂是病嗎?
  • 越有本事的人,反而越「嫉惡如仇」,原因有三個
    真正有本事的人,大都有些「嫉惡如仇」,一路走來的不易只有自己最清楚,選擇什麼樣的處世態度與他人無關,也許看上去有些憤世,但是在別人所不解的背後,多是一個人在艱苦歲月裡的堅持。越有本事的人,反而越「嫉惡如仇」,而且多體現在這些方面:一路艱苦奮鬥的不容易,自身的實力和底氣,以及對人性的理解。可能會有人覺得,既有本事,還嫉惡如仇,會不會不現實?
  • 在人群中,越是厲害、有實力的人,往往越低調,越安靜
    在人群中,越是安靜的人,往往越有力量;越是懂得獨處的人,往往越有本事;越是厲害的人,往往越是低調。
  • 夜聽 |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
    如今「喪文化」特別流行,「永遠喪,永遠心懷絕望」「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就會很輕鬆哦」「每天努力一點點,是不是感覺離夢想更遠了呢」……這些話常常被現在的年輕人掛在嘴邊。可你還真別覺得這只是個搞笑段子而已。現實中的確存在一種焦慮,叫「努力型焦慮」。他們焦慮的原因恰恰是因為自己足夠努力,但自己所處的境況卻沒有明顯的好轉,或者說,看不到明顯的好結果。
  • 為什麼越努力的人越容易焦慮?
    有個學生,暑假報名來學日語。因為半年後要去日本留學,所以很認真地每天在學校上課和自修。然而他學得並不好。應該說是很不好。他是某重點大學的理科畢業生,按理說智商肯定沒問題。也很努力,可就是學不好。一般人一周可以掌握的內容,他不知咋的一個月了還掌握不了。發音和語法更是一路跑偏,而且我看得出來,他很焦慮。
  • 真正廢掉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穩定的工作,而是...
    一到年底,就會有不少人感慨,辛辛苦苦工作了一整年,依然沒什麼收穫。有個段子就說:別人提升的是職位,我升高的是血壓;別人增長的是薪資,我增長的是體重;別人脫去了稚嫩愈發成熟,我脫去的只有頭髮. 但捫心自問一下,你真的有在認認真真地工作嗎?
  • 越是善良的人,越容易遇到自私自利的人
    有一句俗語叫「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這句話告誡了我們,走上社會以後,不要過於善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見「老好人」受到欺負。比如,加班的任務、髒活累活總是丟給他們,甚至還有恬不知恥的人,不僅不心懷感激,反而還會惡語中傷這些「老好人」。許多年輕人在剛步入社會的時候,心裡懷著熱忱之心,充滿了激情,內心也多柔軟,所以往往容易受到「欺負」。
  • 世界越快,心則慢
    例如有人說我進入賽斯哲學體系三四個月了,怎麼還沒找到適合的工作;或我已經學了兩三年了,怎麼還瘦不下來、病也還沒好;想要收入倍增,但不僅沒賺到錢,反而連車子也賣了。情況變得更糟,為什麼會這樣?當你帶著某個目的來學時,表示你過去的思維,還是功利式的取向。對於想要變好、找到方法的這個觀念,其實是一種虛胖,也是社會一般所追求的,包含收入、表現等等。
  • 投資的「本質」是讓金錢流通,打造穩定現金流?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擁有不錯的工作。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只能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不少心理學專家發現,這個秘密就是人的「心態」。窮人特別害怕自己的錢變少,因此特別焦慮,在焦慮中越來越窮。這是窮人變窮的主要原因,知道病急亂投醫嗎?歡迎關注:扶平倍增微課堂。
  • 離職之後找不到工作了,該怎麼辦?
    恕我直言,此刻的你最要擔心的並不是找不到能夠維持原有的薪資水平的工作,(因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你的工作經歷明顯的是經歷了一個泡沫破碎的過程。比如e租寶在出事前,e租寶整個集團拿著百萬級年薪的高管多達80人左右,僅2015年11月,鈺誠集團需發給員工的工資就有8億元。
  • 為何你越是老實,越沒有人把你放在眼裡?
    舉個例子,工地上新來了工友小張,平時做事很老實,上級安排的任務從來不偷工減料,連同事拜託的活也一絲不苟地完成,可是小張的老實不但沒讓他獲得周圍人的尊重,反而越來越多的同事喜歡把危險又不好做的任務拜託給小張。性格靦腆的小張不懂拒絕,因此,只能忙得叫苦不迭。
  • 年輕人越想升職加薪,越不要選擇三類輕鬆的工作,會耽誤前途
    不久前,在職場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女碩士分享了他在公司工作的經歷,女碩士在公司裡打拼了三年的時間,但是老闆一直不願意漲工資,前不久更是花了2萬的月薪招聘了幾位新員工
  • 穩定的工作是在浪費生命嗎?如何判斷一份工作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比如:平凡無奇的穩定工作,它談不上有趣,甚至有時候還有點無聊。於是不少人叫嚷著:「我要跳出舒適區,找一份適合自己的有趣的工作。」我的來訪者何光(化名)今年30歲,大學畢業後在一所職業技術學校任教。這所學校在一個鎮子上,他太太是鎮機關的工作人員,兩口子在鎮裡買了房子。
  • 漫畫丨為了所謂的穩定,就要拼死了「內卷」嗎?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是我還不夠努力,還是我找錯了方向?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所有人都太過於努力不是一個人錯失了方向,而是多數人陷入了迷茫這個迷茫,就是傳說中的「內卷」每個人都為了未來比別人多1分的優勢,在當下想方設法比別人多投入100倍的人力物力進去就如同一場不計成本的軍備競賽課業無止境增負,門檻無止境提高,學歷無止境貶值,業務無止境複雜,工作無止境加班
  • 掌握721法則,減少焦慮,提高效率
    但現實卻是時間管理學得越多,發現要做的事情越多,不確定性也越強,反而更加地焦慮了。如何減少這種情況,建議嘗試下721法則。721法則是對時間分配上的一個原則,總共有三個。第一個721是要把70%的時間用於當天的事情上,20%的時間用於為明天的事情準備上,10%的時間用於做下周的計劃上。人為什麼會焦慮?
  • 有一種焦慮,叫盲從
    焦慮集中在這麼幾類人身上: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焦慮,知識和信息更新的太快,周圍人成長的太快,壓力太大,焦慮的不行不行,年輕的臉龐上那雙眼睛泛著血絲。進入中年的人焦慮,年齡大了,責任重了,開銷大了,收入開始慢慢吃緊,又很擔心忽然之間就沒了營生,看到生猛的年輕人,看不透的老眸子裡閃著隱隱的焦慮。
  • 什麼八字職業不穩定,如何改善?
    有不少朋我:「今年想改變一下工作環境,換換工作可以嗎?」「我是不是命中就是工作不穩定呢,是不是經常需要跳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綜合分析,我們不妨先從現實情況來說說。跳槽,在一個人職業生涯的開始階段,跳槽可以有機會獲得新的經濟地位、更好的學習、上升空間;在職業生涯的穩定階段,跳槽可以有機會獲得領導地位和社會聲譽;在職業生涯的晚期階段,跳槽可以獲得輕鬆的工作狀態。但是,以上只是有利的方面,不利的因素、後果也很多。年輕一代的員工,主動跳槽往往是以下原因:
  • 程式設計師工作不穩定?你以為的穩定工作,其實都是高風險職業!
    「為什麼覺得程式設計師不穩定?」「我聽說程式設計師總跳槽,而且年齡越大越不吃香....」在對程式設計師眾多評價中,「不穩定」仿佛也被貼在了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的標籤。那麼就先來討論一下,什麼才是穩定的工作?一成不變的工作就一定是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