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小組團體動力的形成,社會工作者可以怎麼做

2021-03-01 馨家苑社區服務中心

引起團體變化而改變其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的多。

  ——勒溫《場論》

作為一線的社工師會經常用到社會工作中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小組工作,而在小組工作中如何去引導小組的健康成長是每一位社工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矛盾、小心謹慎、相互試探、沉默、被動、依賴、衝突、信任.一個新的小組,在組成初期、中期轉折、後期成熟會出現不同的狀況,小組動力的形成對於小組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為社會工作者的我們都知道,小組工作的特點包括小組組員問題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強調小組組員的民主參與,運用小組治療性因素,以及注重團體的動力等。

因此我們需要做到為小組動力的形成做好引導與鋪墊。

首先,關注並培養小組中骨幹。以協助保持小組的內外關係,促進小組成員間的互動,最終達成小組的目標。就像我們在小組實務中經常做的那樣,通常在一個小組中都會設置班委、班長的職位,培養他們成為小組團體的領導者或者說具有影響力的人,協助整個小組活動的開展。

其次,根據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為小組設置合理的目標。任何團體的形成都有其存在或者發展的目標,放在小組活動中也是一樣,明確的目標能夠有效地為小組所有成員引導發展方向,使組內的成員共同投入精神及時間。相反,如果小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容易造成組員的參與度不高而最終脫離小組。所以我們日常開展小組活動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進步、不斷發展的過程,出現問題就需要及時修改,才能讓小組的凝聚力重新強化。

然後,鼓勵小組成員的個性化發展。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在加入小組之前可能有不同的背景、生活習慣、人格特點,只有小組成員的個性化發展才能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互動,最終讓整個小組產生不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如果一味的採用壓制及同質化那麼小組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最終解散。

之後,小組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環境選擇。在小組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論是物理環境、社會環境還是心理環境都會對小組產生影響。比如說心理環境,我們需要營造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的心理環境,這樣才能讓小組成員產生安全感,當有這樣安全、信任的小組氛圍之後才能更好地開展小組活動。

最後,促進組員間建立良性互動關係並保證信息的有效傳遞與反饋。在這裡,社會工作者不能將自己當成「全才」,避免讓組員只是依賴社會工作者,不能發揮組員潛力,使組員忽視與其他的組員建立互動和互助。並且社會工作者應盡力創造出機會,讓接收到的每一個組員的信息,也能夠被其他組員接收到,並作出積極建設性的反饋。比如我們開展活動時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小組成員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聲音很小或者不好意思導致很多其他組員都沒聽到,這時候需要你去重複介紹,針對這樣的組員就需要去引導幫助他融入小組。

在小組工作中培養並形成小組的團體動力是小組成功的一大要素,不同的小組有不同的方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與引導,讓小組產生內在的小組動力,才能讓一個小組真正地開展成功。

 

相關焦點

  • 社會工作者考試名詞解釋:小組社會工作
    小組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方法和技術,協助和引導小組成員進行互動和互助,以促使小組成員個人行為的改變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 黃國勝動力團體課程
    ……      作為一種標準的心理治療形式,團體心理治療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對許多種心理障礙包括抑鬱、焦慮、依賴、創傷都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提高社會適應力和功能性。動力團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與他人分享自己、分享問題困擾,更好地理解自己與他人,向他人學習和他人一起成長的地方。從人際關係方面幫助我們,處理我們的孤獨感、抑鬱和焦慮,促進我們發生明顯的改變以提高生活質量。
  • 社會工作者有事業編制嗎
    社會工作師不屬於事業編也不屬於公務員,工作一般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站等社區組織,目前的社區工作師,大多數城市是沒有編制的,不過,有的經濟發達地區,在社區書記、主任的待遇可以參照當地的事業編制的待遇享受
  • 精神動力團體是如何工作的?| 團體治療
    精神動力團體是如何工作的?
  • 靜銘心理|能量動力理論+團體實操培訓
    能量動力理論是在心理諮詢實踐基礎上結合中國文化,總結出的一套擁有中國特色的心理諮詢理念和理論方法。
  • 周末大餐 《小組遊戲帶領技巧》推薦
    在小組工作中,善用小組遊戲對加大組員參與、建立小組氣氛、達成小組目標,以及促進小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小組工作員若能掌握更多遊戲與帶領小組遊戲的技巧,肯定會將小組變得更活潑、更有生氣及更有動力。  本書的對象並不局限於社工學生及在職社工,也適合負責帶領小組活動的老師及社區團體工作者使用。
  • 團體動力體驗營——打開天眼,看見不可見
    複雜性讓人們有效發揮自己的角色面臨著巨大挑戰:組織系統中領導和下屬的關係,好像一直平行發生於父母與孩子間的所謂代際衝突;與多元化的團隊成員共事似乎總有哪裡缺了點啥、湊不到一起的感覺;書本上或課堂裡總結的經典領導實踐與理念在現實情境的運用總是差強人意;自己在人際交往上好像總在一直重複某種模式還難以自知……所有這些現象之下,隱含著一個共通的重要因素:系統動力
  • 團體發展的五個階段
    1.開始階段,團體正在「形成」或「前從屬」階段。焦點在「依賴和納入」這個問題上。成員將會體驗到焦慮,會向團體領導者尋求關於合適行為的指導,會進行嘗試性的自我暴露和分享。領導者的目標旨在教育成員(團體目的、規則和參與者的角色),建立信任和強調共性。2.
  • 社會工作者是事業編制的嗎
    社會工作師不屬於事業編也不屬於公務員,工作一般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工作站等社區組織,目前的社區工作師,大多數城市是沒有編制的,不過,有的經濟發達地區,在社區書記、主任的待遇可以參照當地的事業編制的待遇享受
  • 團體動力性體驗小組成員招募 ---人們內心的困擾源於人際關係的衝突.
    2、小組成員真誠公開地直接談論各種在人際相處中的感受。 3、提升自我覺察能力。通過團體的鏡像,更好的看清自己,進而改善阻礙自身發展的人際互動模式。 4、在團體中能夠把體驗到的個人與人際互動模式用於團體外的生活中。 5、嘗試用互動體驗的新模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員工增能小組活動 ——「壓力的戲劇性表達」團體輔導(二)
    為此,8月13日下午5點,荊楚企社項目社工給所服務企業11名新人班學員運用表達藝術治療中戲劇和繪畫的方式帶領服務對象與壓力建立關係,用肢體語言表達壓力,在創造性的表達中釋放壓力,通過體驗重新認識壓力,在各自的經驗中培養洞察力並增加團體的凝聚力。
  • 社工證書拿到之後社會工作者好找工作嗎?
    目前,我國的社會工作師大多活躍在民政、婦聯、慈善機構、社會團體機構、社區服務機構、街道辦事處等各個領域,並開始逐步向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心理輔導等廣大領域擴展。但是按照社會目前的需求,社會工作從業人員遠遠不夠用。
  • 【小組回顧】「好夥伴共成長」社交能力提升小組
    錢東鎮社工站從青少年的需求出發,開展提高社交技巧小組,通過遊戲、分享、互動的方式,讓青少年學習社交技巧,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促進青少年同輩群體的交流。第一節,社工說明小組的性質、目的,組員分享對本次小組的期望。社工通過遊戲「同一個數字」,採取抽籤的形式,讓組員介紹自己,促進組員之間相互認識。
  • 2020社會工作者工資待遇怎麼樣
    摘要:社會工作者一個新興職業,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自2008年設立社會工作者考試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社工考試中來,越來越多的人想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
  • 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
    一、小組人數:先從分組人數上來說,一般是4-8人為一組,原因是小組人數太少不能表現出團隊優勢,無法形成團隊合作的氣氛,亦形成不了組間競爭的氛圍。如果人數過多,團隊成員間合作不緊密,合作起來不協調,不易配合,散亂,無法形成「合」的氛圍,也不易於細胞分裂式學習模式。
  • 山東中煙頤中集團生產精益小組
    生產精益小組近年來積極響應公司「以降本增效為工作主線,以精益課題帶動工作開展,以精益體系建設帶動全員參與改善」的精益推進工作部署,積極參與車間乃至公司精益管理工作的推進實施。自2014年公司開展精益管理工作以來,小組負責或參與多個精益課題和精益提案實施,在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等方面取得可喜效果,並取得有形效益110餘萬元。
  • 用另一種方式詮釋社會工作者
    現在工作的地方是一個協會,性質和社工機構差不多,同樣是公益事業的社會團體。前段時間,王思斌老師對「做社工很迷茫怎麼辦?」、「體制內的社工怎麼發展」進行了解答。其中王思斌老師說的那句:「其他做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工作的不算社會工作嗎?我覺得算。」令我印象最深刻。剛換工作的時候我想過這一個問題:我以後還會不會再回到社工行業?
  • 小團體和大團體
    所以要打造一個互相信任、目標共享並有很強適應能力的小團體,他們有充分的洞察力和行動力,能及時對環境做出反饋和調整並圓滿完成任務。但是打造應對不確定性的敏捷小團體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馬爾科姆在其著作《異類》中,提出了150人定律,他認為一個人所能信任的其他人的人數不會超過1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