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豆瓣上看到@一隻豬(好康的豬)分享的一個問題:
本人17年畢業的,坐標南京.目前在一家做網際網路教育的公司做新媒體運營,真的很無聊,因為微信公眾號沒粉絲所以微信公眾號只有節日推文,其它就是今日頭條這些自媒體平臺,初期寫軟文,一天三篇,但這個軟文基本上就是找一些文章自己加工一下就行了,後面頭條通過短視頻做起來成績還可以吧……但是對我來說真的就是每天翻牆找找視頻簡單剪輯一下,就沒別的了。
以上工作內容,九點上班六點下班,中間一個半小時中午休息。一天工作時間7.5小時,我真的覺得我可能在工作的時間一個小時都沒有。公司是創業公司但是背靠著一個上市公司,老闆有錢倒閉也不太可能。最開始還是很開心的天天來划水,做完一點點工作就和同事聊天吃零食,辦公室氛圍也比較輕鬆除了一個討厭的大姐其他人關係都不錯。
最近有點開心不起來……項目一直沒進展有幾個同事都走了,馬上一個和我關係比較好的同事也準備跳槽走了,基本上走都是說感覺學不到東西在這裡看不到希望什麼的……
但是安逸是真的安逸………工資感覺剛畢業一年也還過得去吧,雙休,也不怎麼加班。
就是不知道要不要跟在養老單位一樣一直養老下去。本來我也以為我是很閒的閒魚……但我好像不是那麼閒……也有點覺得可能該去個比較有挑戰的地方提升自己什麼的……但是閒魚這樣閒著又安逸,也沒什麼辦公室鬥爭,真的,很舒服啊……糾結唉~~~
上班覺得很無聊,是很多職場人的「舊常態」。是的,很多人做著做著就習以為常了。但是,無聊的工作狀態,輕則消磨人的工作意志與精神動力,重則埋沒個人才華,將一個本來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貢獻的人淪變為芸芸眾生的一員。實在是一個不合算的買賣。
我自己也經常會覺得上班無聊,可以說是「無聊一族」的成員:過著令人羨慕的朝九晚五的穩定生活,卻對這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厭煩,逐漸失去工作熱情,既不甘於現狀,又不敢於改變。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又該如何擺脫無聊一族呢?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在書上看到的一些觀點。
1.看不見希望
最讓人感到無聊鬱悶的或許不是工資低,而是重複機械性工作,沒有發展空間,看不見希望。
雖然重複性的工作不討人喜歡,但這是每個職場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
仔細一想,你會發現其實每個職場人都在做著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工作,只不過大家重複的頻率和周期不同。
業務員每天面對大量客戶,辦理業務,進行著短周期的重複工作;HR每天做著員工招聘、入職培訓、薪酬福利管理、績效考核等重複性的事務工作;活動策劃人負責一個項目,由策劃、籌備到執行,是周期比較長的重複性工作。
一個人只有經過不斷的重複訓練,大腦才能形成一種慣性,在面對問題時才能不慌不忙,快速高效地得出解決方案。
2.患上「職業疲勞症」
「職業疲倦症」是指職場人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後,主觀上由於種種心理原因,感覺身心疲憊、能量耗盡、工作麻木。
如果你長期對這份工作感到無聊厭煩,說明你對目前的工作缺乏認同感。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換一個適合自己的全新環境。
不過,必須注意職位與自身的匹配度,如果職位你不感興趣,那麼環境、待遇、發展前景再好,也不是你想要的。
3.付出得不到回報
有時你會感到苦悶,明明自己已經努力付出,還是無法達到預期的回報。
這時,你得想想,自己眼中的努力,能否順利解決問題?是否達到了領導和公司的要求?
如果沒有,那麼付出就有回報這條定律在這裡是不成立的。
好比種花,只有遵循規律,才會有結果。因此,不能只盯著自己努力的那一面,而是好好思考,自己的努力到底達成了什麼結果,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付出的努力是否足夠。
如果你努力的方向沒有偏差,卻仍然得不到回報,放輕鬆,告訴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給領導一些發現你這顆金子的時間。
PS:其實我真的不想上班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