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式班用機槍:75式彈鼓使用不便,機槍手更願意用30發彈匣
由於95式班用機槍未採用當下流行的彈鏈供彈,而採用了全球許多軍隊已經捨棄的彈鼓供彈,顯然軍方考慮到了班用機槍的便攜性,以及步兵班已普遍裝備30發彈匣供彈的步槍以後,實際上對於班用機槍的依賴性已經下降了
-
槍火:81式輕機槍:至今仍是中國最好的班用機槍 期待下一代超越者
81式輕機槍,都是中國最為成功的班用機槍。 以至於直到最近幾年,依然有部分部隊在普遍裝備95步槍的情況下,依然要在步兵班中使用老舊的81式輕機槍,而不願意使用95班用機槍。這種現象的主因,恐怕並非是81式輕機槍在口徑上有什麼顯著的優勢;而是95的一系列問題,使得它其實並不適合擴展出班用機槍用途。
-
81槓魔改:既有老兵的情懷,又滿足槍械市場需求
因此,軍方希望能研發一款新型步槍,用來取代56式衝鋒鎗和56式半自動步槍,用班用機槍取代56式輕機槍,新槍採用同56式槍族相同的7.62X39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被命名為「81
-
中國維和部隊遠徵異域,手裡端的還是81式輕機槍
近日一張中國維和部隊的照片吸引了軍迷們的關注,照片中合影的兩位維和戰士分別手持95式步槍和81式輕機槍。按照常理來說,如今國內的部隊已經全部換裝了95槍族,95突擊步槍理應和95班用機槍一起出現,為什麼左側的戰士卻端的是81式輕機槍呢?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56式輕機槍,非常熟悉,打過非止一次,屬於100發彈鏈供彈的輕機槍,但有一隻圓盤似的彈藥鐵盒子,彈鏈是圈在一起存放裡面的。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
-
班用機槍上戰場,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從56式班用輕機槍說起
很多軍迷好奇,班用機槍上戰場,到底需要準備多少子彈?其實這得看分什麼機槍了,機槍很多種,每個國家的彈藥配置也不同,以56式班用輕機槍為例,由兩名機槍手組成機槍戰鬥小組,正手負責操控機槍,副手負責背負彈藥。
-
解放軍戰士人手一把機槍,機槍當成步槍使
眼尖的觀眾已經發現,駐防戰士手中所持的武器不再是95式自動步槍,而是換上了配備腳架的95班用輕機槍。眾所周知,95式是我國陸軍現役部隊的主力裝備武器,算得上國產槍枝中最優秀的一代。而解放軍換裝的95式機槍就是95式班用槍族中的輕機槍,和95式步槍最直觀的不同是,95式輕機槍的槍管長度更長,同樣採用無託式結構下,95式機槍還加裝了機槍特有的支撐腳架。
-
為什麼81式步槍叫做81槓?
81式步槍是我國在1971年自主設計出來的一款全自動突擊步槍。因為在1981年定型,並於1983年開始投入大量生產並交與部隊,因此稱為81式步槍。該槍總共有三個調節閥,0,1,2。設在0時為普通正常使用狀態。
-
班公湖畔的解放軍,人手一挺95式輕機槍?這是個美麗的誤會!
據央視《軍事報導》10月14日播出了中印邊境班公湖地區5418米的河尾灘哨所,我軍邊防部隊的節目,其中一張截圖引發了熱議,有好多文章認為《班公湖畔,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要把機槍當成步槍使?》,這些文章的主要根據,是下面這個截圖,8名戰士,其中正面露出了6挺95式班用機槍。
-
俄式步槍美制狙,機槍還是中東貨,印度輕武器萬國牌咋就改不了?
印度計劃用內蓋夫機槍取代現役的「英薩斯」輕機槍,英薩斯輕機槍是印度自主研發的「英薩斯」家族的成員之一,服役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而在內蓋夫到來之後,英薩斯輕機槍將逐漸退出印度一線部隊,雖然還不至於就此被打入冷宮,但基本上也就失去了能在印度對外爆發衝突時第一時間擔當主力的可能性。正在體驗英薩斯輕機槍的我軍戰士,和這玩意比起來95式班用機槍簡直就是神器。
-
印軍花88億買輕機槍!使用北約全威力彈藥,我邊防急需80通機
而對高原邊境的我軍而言,7.62X51mm版本的內格夫輕機槍相當具有威脅,因為我軍同級部隊配備的小口徑95式班用輕機槍和中口徑的81式班用輕機槍都無法與之對抗,所以我們也急需一款適合班排使用的全威力彈藥機槍。
-
20世紀最強機槍防護盾——53式重機槍防護盾
顧名思義,53式重機槍就是1953年生產定型的國產重機槍,該槍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大放異彩,也在與對越,對印的衝突中表現優良,但是由於其用途較單一,槍架較笨重等缺點,已與1997年退出現役。雖然已經退役二十幾年,但53式重機槍還是留下了屬於它傳奇!特別是它的防護盾,在軍迷眼中簡直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
AK47之父:中國81步槍是在AK基礎上改進得最好的步槍
中國的81步槍赫赫有名,是很多老兵曾經的青春和熱血。1979年中國南疆,中國軍隊兩面出擊,對越南進行懲戒性軍事行動。當時我軍班組主力武器是以56命名的一系列槍械,仿製自AK-47的56式衝鋒鎗、仿製自蘇聯SKS半自動步槍的56式半自動步槍以及仿製自蘇聯RPD機槍的56式班用機槍。
-
世界最輕的88式通用機槍,為什麼僅十幾年就被我軍迅速作廢?
作為一款新型通用機槍,88式通用機槍卻並不受歡迎,資料顯示,88式通用機槍在1996年定型,1997年開始裝備部隊,至今已經定型20多年,但總產量卻很低,還不到20000挺,所以才有人會認為它「迅速退出了歷史舞臺」。作為對比,當年我軍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通用機槍—67式機槍,僅在70年代就生產了3萬多挺。目前88式通用機槍仍然在部隊中服役,儘管並沒有「迅速退出歷史舞臺」。
-
國產最牛機槍:第1一分鐘6000發子彈,大象瞬間被打成篩子
眾所周知,國產槍械早期都是靠仿製的,在槍械身上可以看到很多蘇聯槍械的影子,直到後來軍工業得到飛躍式的發展之後,才漸漸具備了獨立設計打造的能力,期間還遭到了西方的封鎖,這段日子過得相當的艱苦,但結果是好的,在各方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正式走了出來,下面我們來看看,國產4大最強機槍。
-
班公湖畔,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其實,這兩種槍械更適合他們
最近,央視報導了位於班公湖湖畔的部隊,其中有一個細節引起軍迷注意,那就是視頻中位於猛士裝甲車上的幾名戰士,全都手持95式班用機槍,而不是95式自動步槍。那麼,解放軍在高原上真的配發了大量95式輕機槍嗎?
-
印度山地部隊新添上萬挺機槍,企圖全面碾壓95式,卻打錯了算盤
為了獲得戰場上的優勢,印度不惜花費重金為他們採購先進武器,最近的一項採購就是新型通用機槍,試圖在火力上超越北方鄰國的95式班用機槍。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國防部近日對外宣布了一項新的武器採購合約,從以色列進口16479挺內格夫NG7機槍,合同總價值約1.17億美元。
-
我國輕武器井噴,用了23年的95式步槍,為何依然未被替換?
隨著我國軍工業不斷地努力與發展,各式輕武器不斷地誕生,甚至不少還出口到了國外。然而,我國95式步槍已經在軍隊服役23年了,為何依然未被替換呢?我國95式自動步槍是我軍制式步槍之一,採用無託式結構,口徑為5.8mm,該槍殺傷力大、穩定性好、精確度高和平衡性優良等等優點。但也有缺點,比如沒有空倉掛機,也無法形成模塊式功能,滿足部隊對功能多樣的需求等等。既然該槍有那麼多缺點,又飽受爭議,為何還不趕緊替換掉?
-
魔改81槓來了,化身精準狙擊步槍,3種口徑模塊設計已達國際標準
而81槓的皮實耐操,戰術動作流暢,瞄準時視線更開闊等優點,視乎更被老兵喜愛,最令人感到遺憾的就是我軍始終沒有裝備一款類似西方的皮卡汀尼導軌模塊化的步槍。不過,一款國產新型7.62毫米摺疊槍託的那種步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它就是國產NAR-107.62毫米自動步槍,是由我國北方工業公司推出的一款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