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畔的解放軍,人手一挺95式輕機槍?這是個美麗的誤會!

2020-12-14 騰訊網

據央視《軍事報導》10月14日播出了中印邊境班公湖地區5418米的河尾灘哨所,我軍邊防部隊的節目,其中一張截圖引發了熱議,有好多文章認為《班公湖畔,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要把機槍當成步槍使?》,這些文章的主要根據,是下面這個截圖,8名戰士,其中正面露出了6挺95式班用機槍。

95式班用機槍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輕機槍,與95式自動步槍一起組成了95槍式族。95式輕機槍的 主要結構和95式步槍相同,都是無託結構,短活塞導氣式自動方式,機頭迴轉式閉鎖,可單、連發射擊,供彈具有30發彈匣或75發快裝彈鼓兩種。

95式班用機槍與95式自動步槍的主要區別,是安裝了1根重型槍管,其他基本上零部件通用,彈藥通用,後勤簡便,便於快速進行補給。

圖片:細細看,這不是95式自動步槍,而是一支經過改裝的95式班用機槍。

大家知道,我們軍隊在步兵班通常配備一挺機槍,一個步兵連通常有9挺輕機槍。步兵班戰術的大部分動作,是以機槍為核心來組織的,其次是反坦克火箭筒和槍掛榴彈發射器。輕機槍一直是步兵班的主要突擊和壓制火力,二戰時期德軍的步兵班戰術,是以步兵配合MG38/43機槍來進行的,美軍則在步兵班配備2挺M249輕機槍,組成的2個火力組,也是強調機槍火力。

如果按照一些 專家分析的,我軍在班公湖地區將95式班用機槍做到人手一支,那將極大地增強我們前線部隊的步兵火力。

然而,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如果看過完整視頻,會發現這是個誤導,是媒體過度解讀了。本文開頭的那張截圖,只是一個邊防排合影的局部,那8名戰士,站在猛士突擊車的發動機蓋和車頂上,仔細看,後排兩名戰士的槍械並不是95式班用機槍,而是03式有託步槍,明顯能看到後部的槍託和前部的彈匣。

而在這8名戰士的前方,還有兩排24名戰士,全都手持03式步槍。上圖才是完整的場面,看完全圖就合理了,這並不是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而是一個步兵排的6挺班用機槍。我們軍隊在邊防部隊配備03式步槍,但由於03式不是槍族,沒有相對應的班用機槍,只好另外配備95式班用機槍。

那麼,大家為什麼對95式班用機槍這麼情有獨鍾呢?

因為在高寒山地環境中,解放軍真的需要遠射程的步槍。由於班公湖地區地處高原、植被稀少,視野開闊,很適合遠射程槍械發揮火力。有很多人認為95式步槍的遠距離射擊威力不足,可以由班用機槍來彌補。

95式班用機槍採用精鍛的重型槍管,主要優點是壽命長,熱容量大,突出瞬間火力,在最短的時間發射最多彈藥,對目標進行最快速密集火力打擊。

圖片:我們軍隊在進行對外軍事比賽的時候,曾經小幅改裝過95式班用機槍,取消兩腳架,充當重槍管步槍。

按照西方軍隊的標準,機槍通常是指使用彈鏈供彈的自動槍械,例如國產7.62毫米67-2式或5.8毫米88式通用機槍。而結構與自動步槍相同,使用彈鼓供彈的國產95-1式班用機槍,在西方軍隊通常被歸為重槍管步槍。95式班用機槍去掉兩腳架、使用彈匣供彈時,重量基本和國產81槓自動步槍一樣,長度比大部分有託步槍短,卻有著標準班用機槍的重槍管,長槍管+重彈的優勢使其射擊精度甚至能接近88式狙擊步槍,該槍在基層部隊也是一片好評,很多戰士都認為95式班機完全可以當步槍使用。

95式班用機槍是中國5.8毫米無託槍族中精度最高的,有效射程內的表現甚至優於QBU-88式狙擊步槍。央視報導也曾採訪我軍射擊教練員的陳述,優秀射手使用95式班用機槍,可以在400米內,射擊散步控制在30釐米之內。

儘管「輕機槍人手一支」是個美麗的誤會,但從班公湖河尾灘哨所邊防連的節目中,也能看出一些喜人的進步,我們軍隊的步兵班配屬的機槍數量增加到了2挺,而且取消了廣受詬病的不帶武器的機槍副射手。

在早期,我軍步兵班只有1挺機槍,配備正副射手,其中副射手不配武器。機槍副射手的任務除是保障彈藥、為射手指示目標、隨時接替射手任務。實際上,我軍步兵班正副射手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通常誰成績好誰就是正射手。機槍副射手不配備步槍的主要原因,是過去那種純粹的輕機槍比較重,彈藥也很重,副射手攜帶機槍彈藥,以及備用槍管,負重已經很多,再加一支步槍會很吃力。

圖片:從圖中很容易看出,我軍過去的步兵班機槍副射手沒有武器,兩手空空。 所以,我們軍隊步兵班機槍副射手兩手空空,沒有武器,讓很多網友心裡非常不爽,因此也稱為網絡上長久不落的熱門話題。很多人呼籲,由於現代班用機槍已經槍族化,彈藥和附件的重量大為減輕,完全可以為副射手配發另一挺機槍,或者直接取消副射手。

在2015年軍改以後,機槍射手的設置終於有了變化。步兵班開始配備兩挺機槍,配兩名機槍手,取消了副射手。不過,彈藥得機槍手自己背著,機槍手能夠隨身攜帶3個彈鼓,其餘彈藥由其他戰友幫忙負擔。這樣一個新式的步兵排就擁有6挺機槍,一個步兵連有了18挺輕機槍,火力翻倍了,已經與美軍不相上下。

相關焦點

  • 班公湖畔,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其實,這兩種槍械更適合他們
    最近,央視報導了位於班公湖湖畔的部隊,其中有一個細節引起軍迷注意,那就是視頻中位於猛士裝甲車上的幾名戰士,全都手持95式班用機槍,而不是95式自動步槍。那麼,解放軍在高原上真的配發了大量95式輕機槍嗎?
  • 解放軍戰士人手一把機槍,機槍當成步槍使
    在眾多的劇集中,《亮劍》便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款,其中的李雲龍完美體現了中國軍人的血性,最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這款影視劇備受大家鍾愛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其「真實性」。劇集中無不體現出我軍在那個年代缺乏武器裝備的窘迫狀況,在「小米加步槍」武器只能靠繳獲的背景下,李雲龍的願望便是自己的部隊能人手一挺機槍打鬼子。如今,李雲龍看似遙遠的願望在目前已經成為現實。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
  • 95班機又被嫌棄!中國維和部隊遠徵異域,手裡端的還是81式輕機槍
    近日一張中國維和部隊的照片吸引了軍迷們的關注,照片中合影的兩位維和戰士分別手持95式步槍和81式輕機槍。按照常理來說,如今國內的部隊已經全部換裝了95槍族,95突擊步槍理應和95班用機槍一起出現,為什麼左側的戰士卻端的是81式輕機槍呢?
  • 世界最輕的88式通用機槍,為什麼僅十幾年就被我軍迅速作廢?
    作為一款新型通用機槍,88式通用機槍卻並不受歡迎,資料顯示,88式通用機槍在1996年定型,1997年開始裝備部隊,至今已經定型20多年,但總產量卻很低,還不到20000挺,所以才有人會認為它「迅速退出了歷史舞臺」。作為對比,當年我軍自行研製的第一代通用機槍—67式機槍,僅在70年代就生產了3萬多挺。目前88式通用機槍仍然在部隊中服役,儘管並沒有「迅速退出歷史舞臺」。
  • 95式步槍是不是一把好槍?好在哪裡?
    新中國成立後,從第一代仿製前蘇聯M44式7.62毫米騎槍開始算起,一共定型了53式、56式、63式、81式、87式和95式六種制式步槍,在這七型步槍之中可以說只有95式自動步槍最招黑。從定型列裝到今年,95式自動步槍裝備部隊已經二十多年了,那麼我們現在回過頭來重新看待這一型列裝了20餘年的自動步槍,有些問題已經非常明確了。
  • 關於56式輕機槍:這可能是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56型輕機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已經使用了不止一次。這是一挺輕機槍,帶有100枚子彈鏈。有一個金屬彈藥盒(如磁碟)與彈藥鏈一起存放。
  • 俄媒詳解解放軍九大步兵武器 95式步槍未上榜(圖)
    由於使用導氣式自動原理,88式狙擊步槍射擊的子彈比5.8х42mm子彈要重,但同時可以射擊95式突擊步槍使用的標準的口徑為5.8mm的子彈。短行程式氣體活塞位於槍管的上方,槍機使用三個閉鎖突筍。步槍裝備標準屈光瞄準鏡,但通常配備4倍光學瞄準鏡。可以安裝其他瞄準鏡在固定短板上。通常步槍配有支架。步槍供中國解放軍下屬部門和警察使用。
  • 捷克式輕機槍與中國結緣
    中國與捷克式輕機槍有著頗深的淵源。抗戰時期,中國購買和仿製捷克式輕機槍的數量總計超過了10萬挺。1925年,中國費盡周折從國外引進了第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在隨後的一次射擊試驗中,其強大的火力令圍觀者嘆為觀止。
  • 槍火:81式輕機槍:至今仍是中國最好的班用機槍 期待下一代超越者
    以至於直到最近幾年,依然有部分部隊在普遍裝備95步槍的情況下,依然要在步兵班中使用老舊的81式輕機槍,而不願意使用95班用機槍。這種現象的主因,恐怕並非是81式輕機槍在口徑上有什麼顯著的優勢;而是95的一系列問題,使得它其實並不適合擴展出班用機槍用途。
  • 我們的機槍火力不如美俄軍隊?這款裝備能讓他們懷疑人生!
    而在得知所謂「人均單兵火箭筒」這一現狀其實是各大國軍隊的常規操作之後,許多人又對中國單兵火力產生了質疑:難道我軍步兵火力竟是如此不堪入目?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中國軍隊雖然仍然以輕步兵為操練,但在單兵火力方面,解放軍並不比別國弱,反而在一些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 但炊事班人手一支就太誇張了!
    這幾天,「炊事班人手一支火箭筒」的傳言在網上不脛而走,小兵兵也略有耳聞,但一開始咱是根本不信的,讓炊事兵扛著火箭筒反裝甲炸工事,誰來給大家做飯?在野戰條件下,1個炊事兵要保障25個戰士的一日三餐,缺一柄大勺,小一個排都要餓肚子了,就算炊事兵一樣可以熟練射擊和投彈,但人手一支火箭筒也未免太誇張了。
  • 解放戰爭繳獲32萬挺機槍:不是國軍戰鬥力差,而是解放軍太厲害
    ,按照1個師300挺-900挺機槍計算,可以武裝起300-1000個師。蔣軍到底從哪裡有這麼多機槍呢?從我軍公開數字繳獲的機槍包括,31000挺重機槍,16.8萬挺輕機槍,12萬把衝鋒鎗和249挺高射機槍。
  • 國產最強機槍:第1挺令越軍膽寒,第4挺因情報錯誤,成了世界第一
    1.58式雙聯高射機槍:如圖,這挺霸氣側漏的機槍就是我國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使用最廣泛、火力最強大、最令越軍膽寒的58式雙聯高射機槍;其於1958年服役於解放軍部隊,是由當代性能最出色的蘇聯研發的ZPU-2高射機槍為藍本製作而來。
  • 唯一「登陸」美國本土的日軍坦克,到了太平洋就歇菜的95式輕戰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裝備的95式輕型坦克取代了89式中型坦克和94式輕型坦克,幾乎成為了日本擴張的主要坦克型號。它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亞太,可以說在亞洲它簡直就是個橫行的螃蟹,但是這個螃蟹在太平洋戰爭中面對美國的坦克就立馬歇了菜,被打成了一坨廢鐵。
  • 95式自動步槍
    由於95式班用機槍自身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它與56式、81式輕機槍相比,對射擊要領的掌握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
  • 但炊事班人手一支就太誇張了!
    這幾天,「炊事班人手一支火箭筒」的傳言在網上不脛而走,小兵兵也略有耳聞,但一開始咱是根本不信的,讓炊事兵扛著火箭筒反裝甲炸工事,誰來給大家做飯? 在野戰條件下,1個炊事兵要保障25個戰士的一日三餐,缺一柄大勺,小一個排都要餓肚子了,就算炊事兵一樣可以熟練射擊和投彈,但人手一支火箭筒也未免太誇張了。
  • 捷克式輕機槍:與日軍歪把子、九六式和九九式輕機槍的淵源
    二戰時期,日軍裝備了三把輕機槍,也即大正十一年式(俗稱「歪把子」以槍託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而得名)、九六式和九九式,這三把侵華日軍使用的輕機槍,與抗戰軍隊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正式名稱ZB-26輕機槍頗有淵源。
  • 誰說機槍是剋星?解放軍騎兵英雄一次戰鬥打掉5挺,砍死40敵軍
    而我人民解放軍則趁勢展開戰略反攻。在東北戰場,我東北民主聯軍計劃從9月下旬對瀋陽至山海關、長春至大石橋的敵軍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戰役,這就是東北秋季攻勢。但在9月6日,國民黨軍對我軍的行動已有所覺察,出動3個師由綏中,興城和錦西向建昌方向展開攻擊,企圖保證錦州至山海關的錦榆鐵路的暢通。我軍當機立斷,與9月14日提前發起秋季攻勢。
  • 印購新武器部署班公湖,目標中國無人機?不料解放軍又「上新」了
    結果該消息的真實性還沒有證實,解放軍的新武器倒先亮相了,新型防護突擊車近期出現在解放軍遙控機槍實彈演習中。 據悉,該武器系統可以搭配包含機槍、榴彈發射器、反坦克飛彈在內的多種武器裝備,因為有火控系統,並且是位於車頂固定,所以在準確度上有一定的提高。像是日前身亡的伊朗國寶級核專家法克裡扎德就是遭到了衛星控制槍枝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