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軍事報導》10月14日播出了中印邊境班公湖地區5418米的河尾灘哨所,我軍邊防部隊的節目,其中一張截圖引發了熱議,有好多文章認為《班公湖畔,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要把機槍當成步槍使?》,這些文章的主要根據,是下面這個截圖,8名戰士,其中正面露出了6挺95式班用機槍。
95式班用機槍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輕機槍,與95式自動步槍一起組成了95槍式族。95式輕機槍的 主要結構和95式步槍相同,都是無託結構,短活塞導氣式自動方式,機頭迴轉式閉鎖,可單、連發射擊,供彈具有30發彈匣或75發快裝彈鼓兩種。
95式班用機槍與95式自動步槍的主要區別,是安裝了1根重型槍管,其他基本上零部件通用,彈藥通用,後勤簡便,便於快速進行補給。
圖片:細細看,這不是95式自動步槍,而是一支經過改裝的95式班用機槍。
大家知道,我們軍隊在步兵班通常配備一挺機槍,一個步兵連通常有9挺輕機槍。步兵班戰術的大部分動作,是以機槍為核心來組織的,其次是反坦克火箭筒和槍掛榴彈發射器。輕機槍一直是步兵班的主要突擊和壓制火力,二戰時期德軍的步兵班戰術,是以步兵配合MG38/43機槍來進行的,美軍則在步兵班配備2挺M249輕機槍,組成的2個火力組,也是強調機槍火力。
如果按照一些 專家分析的,我軍在班公湖地區將95式班用機槍做到人手一支,那將極大地增強我們前線部隊的步兵火力。
然而,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如果看過完整視頻,會發現這是個誤導,是媒體過度解讀了。本文開頭的那張截圖,只是一個邊防排合影的局部,那8名戰士,站在猛士突擊車的發動機蓋和車頂上,仔細看,後排兩名戰士的槍械並不是95式班用機槍,而是03式有託步槍,明顯能看到後部的槍託和前部的彈匣。
而在這8名戰士的前方,還有兩排24名戰士,全都手持03式步槍。上圖才是完整的場面,看完全圖就合理了,這並不是解放軍人手一挺機槍,而是一個步兵排的6挺班用機槍。我們軍隊在邊防部隊配備03式步槍,但由於03式不是槍族,沒有相對應的班用機槍,只好另外配備95式班用機槍。
那麼,大家為什麼對95式班用機槍這麼情有獨鍾呢?
因為在高寒山地環境中,解放軍真的需要遠射程的步槍。由於班公湖地區地處高原、植被稀少,視野開闊,很適合遠射程槍械發揮火力。有很多人認為95式步槍的遠距離射擊威力不足,可以由班用機槍來彌補。
95式班用機槍採用精鍛的重型槍管,主要優點是壽命長,熱容量大,突出瞬間火力,在最短的時間發射最多彈藥,對目標進行最快速密集火力打擊。
圖片:我們軍隊在進行對外軍事比賽的時候,曾經小幅改裝過95式班用機槍,取消兩腳架,充當重槍管步槍。
按照西方軍隊的標準,機槍通常是指使用彈鏈供彈的自動槍械,例如國產7.62毫米67-2式或5.8毫米88式通用機槍。而結構與自動步槍相同,使用彈鼓供彈的國產95-1式班用機槍,在西方軍隊通常被歸為重槍管步槍。95式班用機槍去掉兩腳架、使用彈匣供彈時,重量基本和國產81槓自動步槍一樣,長度比大部分有託步槍短,卻有著標準班用機槍的重槍管,長槍管+重彈的優勢使其射擊精度甚至能接近88式狙擊步槍,該槍在基層部隊也是一片好評,很多戰士都認為95式班機完全可以當步槍使用。
95式班用機槍是中國5.8毫米無託槍族中精度最高的,有效射程內的表現甚至優於QBU-88式狙擊步槍。央視報導也曾採訪我軍射擊教練員的陳述,優秀射手使用95式班用機槍,可以在400米內,射擊散步控制在30釐米之內。
儘管「輕機槍人手一支」是個美麗的誤會,但從班公湖河尾灘哨所邊防連的節目中,也能看出一些喜人的進步,我們軍隊的步兵班配屬的機槍數量增加到了2挺,而且取消了廣受詬病的不帶武器的機槍副射手。
在早期,我軍步兵班只有1挺機槍,配備正副射手,其中副射手不配武器。機槍副射手的任務除是保障彈藥、為射手指示目標、隨時接替射手任務。實際上,我軍步兵班正副射手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通常誰成績好誰就是正射手。機槍副射手不配備步槍的主要原因,是過去那種純粹的輕機槍比較重,彈藥也很重,副射手攜帶機槍彈藥,以及備用槍管,負重已經很多,再加一支步槍會很吃力。
圖片:從圖中很容易看出,我軍過去的步兵班機槍副射手沒有武器,兩手空空。 所以,我們軍隊步兵班機槍副射手兩手空空,沒有武器,讓很多網友心裡非常不爽,因此也稱為網絡上長久不落的熱門話題。很多人呼籲,由於現代班用機槍已經槍族化,彈藥和附件的重量大為減輕,完全可以為副射手配發另一挺機槍,或者直接取消副射手。
在2015年軍改以後,機槍射手的設置終於有了變化。步兵班開始配備兩挺機槍,配兩名機槍手,取消了副射手。不過,彈藥得機槍手自己背著,機槍手能夠隨身攜帶3個彈鼓,其餘彈藥由其他戰友幫忙負擔。這樣一個新式的步兵排就擁有6挺機槍,一個步兵連有了18挺輕機槍,火力翻倍了,已經與美軍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