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公衛學霸用SEIR模型預測疫情:病毒如何被「悶死」的

2020-12-22 時光派App

本文作者:Heisenberg

編者按:

疫情新增雖趨於穩定,但仍不可鬆懈大意。為加深大家對「現在也應儘量不外出」政策的理解,我們請來了環境汙染、流行病方向的專業研究員,復旦公衛海森堡學長(撒花)。本文由海森堡學長自寫代碼並建造傳染病模型,用簡單直觀的圖表解釋了「悶死病毒」的必要性。還不快轉給身邊耐不住寂寞,想要聚會郊遊的朋友!

近日隨著天氣轉暖,全國逐漸復工,疫情防控緊張趨勢似乎有所放緩。北京、杭州等地都迎來了入春以來第一個遊客高峰。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日韓疫情趨勢逐漸惡化。近日還出現韓國民眾為躲避疫情飛往青島避難的消息。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表示:整個疾病的控制就一個字,「悶」!病毒是怎麼被悶死的?通過病毒傳染模型SEIR模型,小編今天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一、疫情復盤

2019年12月下旬,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群發肺炎病例,隨後迅速蔓延至全國。2020年1月22日,湖北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隨後全國各地拉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電影院、酒店等公共場所關閉,小區使用通行證進出,政府鼓勵在家休養減少外出

按照患者發病時間,124~28日為第一個流行峰,21日出現單日發病日的異常高值,然後逐漸下降

由圖3可以看出,2月1日以後全國新增病例數明顯下降。自22日全國陸續採取措施後過去了12天,正好與新冠病毒的潛伏期(14天)相當,由此可以看出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而2與1日的爆發可認為是存量的釋放。此觀點也在騰訊疫情實時跟蹤數據得到了證實(圖4)。

圖3 截至2020年2月11日,新冠病毒肺炎每日新增病例數

圖4 騰訊疫情實時跟蹤全國疫情新增趨勢(信息來源:網絡)

二、SEIR模型模擬疫情

常見的傳染病模型按照傳染病類型分為 SI、SIR、SIRS和SEIR 模型,SEIR是較為成熟和常用的流行病預測模型,所研究的傳染病有一定的潛伏期,與病人接觸過的健康人並不馬上患病,而是成為病原體的攜帶者。與SIR模型相比,SEIR模型進一步考慮了人群中存在潛伏者更為貼近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該模型模擬了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從易感者到潛伏者到感染者再到康復者,通過各環節的轉化率、治癒率等對傳染病的傳播規模及時間進行預測,其微分方程為:

綜合目前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以下幾個特點:人傳人、有潛伏期、潛伏期也具有傳染性。符合SEIR模型條件。予以說明:

1. SEIR分別代表以下人群:

S:易感者(Susceptible),指未得病者,但缺乏免疫能力,與感染者接觸後容易受到感染;

E:潛伏者(Exposed),指接觸過感染者,但暫無能力傳染給其他人的人,對潛伏期長的傳染病適用;

I:感染者(Infective),指染上傳染病的人,可以傳播給S類成員,將其變為E類或I類成員;

R:康復者(Recovered),指被隔離或因病癒而具有免疫力的人。如免疫期有限,R類成員可以重新變為S類。

2. 模型假設

圖5 SEIR模型概念圖

如圖5所示,假設A城區域內總人口為N,有I位感染者(Infective)每天正常活動,每個人會碰到r個人,有概率β傳染。受感染者進入潛伏期成為潛伏者(Exposed)有概率α發病成為感染者(Infective)繼續傳播病毒(其概率α為潛伏期的倒數)。感染者(Infective)存在概率γ恢復健康並產生抗體成為康復者R(Recovered)。

3.模型下疫情走勢

圖6 SEIR模型:N=10000, E=0,I=1,r = 50,β=0.05,α=1/14,γ=0.1(該模型參數均為假定)

圖6為計算出的假定條件下病毒傳染趨勢,粉色線為易感者(S),藍色線為潛伏者(E),棕色線為感染者(I),綠色線為康復者(R)。病毒傳播初期感染者和潛伏者急劇增加,大概在40天患者人數達到峰值,隨後數量急劇下降,康復者數量急劇增加

上文提到新型冠狀病毒潛伏者在潛伏期也具有傳染性,則需在模型中引入潛伏者傳染概率β2。模型結果如圖7。圖6與圖7對比發現,如果潛伏者具有傳染性,則病毒爆發時間大幅提前,大概20天就迎來了爆發,感染者與潛伏者上升斜率更陡,如果不加防控疫情將不可收拾,疫情防控難度加大。圖7較圖6更符合本次新冠病毒情況。

圖7 SEIR模型(潛伏者具有傳染性):N=10000, E=0,I=1,r = 50,β=0.05,α=1/14,γ=0.1,r 2= 30,β2=0.03(該模型參數均為假定)

4.不同幹預措施下疫情走勢

圖8 不同狀況下SEIR模型(公共運輸:r=100;出門聚會:r=10;宅在家中:r=3;佩戴口罩:r=5)

由圖8可以看出,在疫情爆發的情況下公共運輸出行以及出門聚餐會加速疫情的爆發與流行如果我們每個人能留在家中、出門佩戴口罩則能有效的遏制疫情,切斷傳播途徑,疫情就被我們消滅了。由圖8後兩張圖可看出,感染人數幾乎為一條平行線,疫情得到遏制。

5.圖像模擬下的疫情傳播

在一款名叫Going Critical的網頁上,我們能直觀明了的模擬疫情在人群中傳播情況(https://www.meltingasphalt.com/interactive/going-critical/)。

(1)疫情下的封城

圖9. Going Critical模擬疫情傳播

如圖9所示,藍色為感染人群,圖中圓圈為大城市,灰色表示人口數量,顏色越深人口越多。

在設定傳染率為30%的情況下,疾病在4秒後傳染到了城市邊緣。一旦進入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僅需3秒城市即被完全吞沒,且擴張範圍遠遠大於進入城市之前。又僅僅過去了3秒,全圖人口被疾病吞沒。由模型結果可知,封城是戰勝疫情的關鍵舉措

(2)口罩與宅的益處

圖10. Going Critical模擬疫情傳播

如圖10所示,藍色為感染人群,灰色表示人口數量,顏色越深人口越多。對照為疫情開始時的情況。

在設定傳染率為30%、人群免疫率為5%的情況下,僅僅8秒,疫情席捲了全部人口。如果我們每個人自覺戴上口罩或者減少出門,將免疫率提高到僅50%8秒後疫情始終局限在始發地。而現實中佩戴口罩和減少外出的免疫率遠遠高於50%。

三、結語

目前,每日新增病例數已出現下降趨勢(圖4),結合圖7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已處於疫情後期,潛伏者與感染者數量將持續減少,康復者數量將持續增加。不過正如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姜慶五教授在採訪中所說:「現在看到的高峰,是封城以後帶來的效應,如果不採取封城,拐點可能還不會到,現在可能還是另外一種局面。拐點和封城的時間,從流行病學上來說是吻合的。」我們仍需做好防護,打贏防控疫情的最後一仗

病毒不可怕,聽黨指揮它就掛!

(以上分析均使用R 3.4.1 完成)

獲取科學、嚴謹、最前沿的續命學資訊,立即關注我呀~

相關焦點

  • 公衛中心徐建青團隊首次發現抑炎因子IL-37可改善新冠預後
    公衛中心徐建青團隊首次發現抑炎因子IL-37可改善新冠預後 2020-12-22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拐點何時出現——基於數學模型的新冠病毒傳播預測
    科學客觀地評估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強弱以及預測患病人數規模和峰值時間,對決策者實施必要的防控措施、評估對經濟的影響以及投資者如何應對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為數學建模的愛好者,而非流行病學的專業人員,作者通過搜集和學習海內外文獻,對經典的流行病傳播模型(SEIR)有了較準確的理解,通過適當的簡化,較直觀地向讀者介紹模型的原理和各參數的意義。
  • 疫情最新消息!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突破812萬 模型預測10月前美國...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15日報導,美國一項備受關注的預測模型顯示,到今年10月1日,美國新冠死亡人數預計將超過20萬。模型還顯示,預計9月及10月的單日死亡人數將大幅上升。  華盛頓大學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的一個模型預測,截至10月1日,美國預計將有201129人死於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浮動範圍是171551例至269395例。
  • 姚灝:疫情之下,中國公衛人的聲音不能缺失
    做疾控、做公衛,待遇不如做臨床。人都是趨利的動物,孩子天真,可以不考慮錢的因素,但父母在為孩子著想時,肯定會把薪資待遇考慮進去。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普通民眾對於公共衛生的重要性缺乏根本性的認識。甚至,談到公共衛生,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學科專業?
  • 疫情下醫學教育怎麼辦?復旦舉辦論壇討論「硬核」問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2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醫學教育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醫學院校如何攜手發力,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上海如何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今天,第三屆東方醫學教育論壇暨上海市醫學會醫學教育專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會議由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醫學教育專科分會主辦,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承辦。來自各大醫學院校、醫院從事醫學教育工作者以及相關從業人員通過線上線下共聚,探討疫情影響下我國醫學人才培養的改革方向,提升醫學教育質量的路徑,分享醫學院校教學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 Nature深度用數據模型預測可怕結果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同樣的模型表明,如果不採取行動,美國可能面臨220萬人死亡。美國政府也迅速對人們行動採取嚴格的新管控措施。新冠肺炎疫情模型如何建立?它們需要儲備哪些數據和假設?這些預測數字究竟靠不靠譜?
  • COVID-19傳播的計算機模型如何幫助我們對抗病毒
    2020年3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利用數學和計算機模擬傳染病傳播過程的科學家正在研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試圖預測這種全球疫情可能如何演變,以及如何最好地應對。但有些人說,利用這些建模工具和研究人員的發現,還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 醫師節倒計時丨致敬公衛醫師
    公衛醫師是幹什麼的?公衛醫師有三個「非常」地位非常特殊:它關係到政治和軍事乃至國家、地區、民族的生存與消亡。使命非常光榮:公共衛生與國家安全、國家戰略緊密相關。責任非常重大:關係著全社會和政府。即刻啟程,歸期未知只為早一點斬斷病毒傳播的路徑他們離危險近在咫尺晝夜不息,步履不停爭分奪秒得出權威檢測結果他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疾病預防
  • 美國最新疫情預測模型顯示,死亡人數比之前預測的要高10%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文/Lisette Voytko華盛頓大學新冠疫情預測模型更新了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本周三,該模型納入養老院疑似增長的新冠致死人數,死亡人數由此上調10%。該模型預計,美國到8月因新冠肺炎而喪生的人數將達到66,000。根據最新疫情預測模型,美國死亡人數將上調10%。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重要事實預測模型由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開發,所用數據包括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世衛組織、各國政府提供的死亡人數統計。
  • 「我們都是收信人」 復旦青年這樣做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復旦大學各附屬醫院的醫務青年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發揮團員青年的先進性,衝鋒在前,直面病毒,勇做「逆行者」,組成了疫情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隔離牆」。疫情當前,萬眾一心。復旦大學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志願隊和「鵝旦夢」計劃線上輔導志願隊前後兩批志願者齊心協力,帶著復旦人的感恩之情和服務之志,為全國醫護及戰「疫」一線工作人員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疫情拐點」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讓「拐點」儘快到來?
    疫情拐點具體將在何時出現?這是人們極為關注的一個話題。對此,中外的專家學者們的觀點不一。在此次疫情中,不僅有醫學專家們對疫情的拐點進行了研究,也有計算機領域的學者參與到疫情的分析預測中來。 我們梳理了從1月26日至2月2日,不同專家或團隊對「疫情拐點」到來時間的預測:
  • 全國公衛醫師專業能力體系建設項目在武漢啟動
    活動現場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公共衛生醫師分會會長鄔堂春,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楊民,哈爾濱醫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醫師協會公共衛生醫師分會副會長孫殿軍,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中國醫師協會公共衛生醫師分會副會長何納,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醫師協會公共衛生醫師分會副會長胡志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副院長羅會明等嘉賓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傳播?AI 專家這樣用大數據模型預測
    那麼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我們該怎麼做?AI能否幫助我們對抗疫情呢?戳右邊連結上 新智元小程序 了解更多!  近日,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根據國家衛健委的通報,截至1月21日24時,我國共確診440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不僅如此,連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發現了境內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 英國智庫模型預測川普將在大選中遭遇慘敗,因為這點
    英國一家智庫的選舉模型預測,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將使得川普在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遭遇慘敗。新華社資料圖經濟曾經是川普爭取連任的最強大資本,但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停頓,川普這項競選優勢已經喪失。
  • 上海曾被預測或有80萬人感染?並未發生!張文宏在復旦校慶日演講...
    復旦建校115年科學報告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為學子做了題為《不確定疫情下的防控決策》的報告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死率跟SARS之間的距離僅僅只有正如市裡專家討論會時候他說的,現在對疫情下一步走向進行精準預測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到現在為止,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世界會重啟互通。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第一個原因就是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一個病毒,它的傳播力是如此之強,同時還具有一個非常高的病死率。
  • 從數據模型看新冠肺炎疫情在俄羅斯將會如何傳播
    分析學家通過建立模型來預測新冠肺炎病毒可能會持續多長時間。答案可能不太讓人滿意。俄羅斯旅遊網站Tutu.ru和來自Open Data Science的一組會將俄語的專家一起建立了新冠肺炎病毒在俄羅斯傳播的模型。
  • 公衛·快報 | 2020年肝病精準診治和轉化醫學高峰論壇暨慢性肝病...
    公衛·快報 | 2020年肝病精準診治和轉化醫學高峰論壇暨慢性肝病精準診治新技術新理論學習班和CC… 2020-11-09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茶陵縣衛健局召開2020年基本公衛總結表彰暨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12月11日上午,茶陵縣衛健局組織召開2020年基本公衛總結表彰暨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會。縣級公立醫院書記、院長和分管領導;各鄉鎮衛生院院長(雲陽社區服務中心主任)及全體公衛工作人員;疾控、執法大隊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公衛項目管理人員;民營醫院院長等100餘人參加會議。
  • 伊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祝所有公衛醫師節日快樂!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公衛醫師無畏逆行,用職業精神與病毒搏鬥,以仁愛之心敬佑生命。 今天是醫師節,我們要說:公衛醫師,節日快樂!每個公共衛生醫師都是無名英雄,是落實預防為主衛生國策的重要執行者,構築國民健康的第一道長城,我們與臨床、中醫、口腔醫師一起,維護千家萬戶的健康與安寧。我們管得多,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
  • 公衛醫師:百姓健康的「隱形守衛」
    我國的執業醫師分為四個類別,分別是臨床醫師、中醫師、口腔醫師和公共衛生醫師(以下簡稱「公衛醫師」)。與前三類相比,公衛醫師顯得「默默無聞」,並不被人熟知。他們的日常工作不是救治「一個人」,而是通過疾病的預防控制來守護「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