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① | 沈從文與張兆和:在當好的年紀愛上你

2020-12-09 澎湃新聞

10天聽完一部人物傳記,解救你的閱讀焦慮。

十點人物誌開啟「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提煉人物傳記精華,帶你欣賞書中核心情節與內涵,節省閱讀時間,建立對原書的閱讀興趣。

希望通過這個欄目,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傳記共有10天領讀,每日更新一期。

領讀 | 西索

今天,我們將開啟一本新書《情書》。

在這個摩登的時代,所有的一切都主張效率和準確,唯有人類的情感,始終是誰也無法控制的。

今天我們談起情書,似乎它的存在形式就像是一種出現在綜藝節目中讓人驚羨的表白道具。

卻忘了相愛的千般模樣,喜怒哀樂,皆因我們為人。見字如面,你想說的,說不出口的都在情書裡。

情書,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當一個人陷入戀愛時,他就成了情感充沛的詩人,他寫給愛人的每一個字,都是詩。

它就像男女情愛之間的催化劑,那些爬滿紙端的文字,記錄了一顆火熱的沉浸在美好想像裡的熱戀之心。

我們所要進行共讀的《情書》一書中,匯集古今中外的66封經典情書。

愛情本就沒有高低貴賤,而那些神壇上的偉人,在愛情中,或許是你完全想不到的樣子.

或求愛或訣別,傾吐愛慕或訴說離別;婚前盟誓或臨終絕筆;家務瑣事和崇高情懷,和我們一樣,都是喃喃情話,娓娓衷腸;千姿萬態,不一而足。

自從有了文字,大約便有了情書。而自從有了情書,大多圓滿了愛情。

今天的閱讀目標是原書中的第一封情書,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體驗,我們將會將情書原文穿插在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中,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

走在時代前面的「師生戀」

提起沈從文,人們腦海中總能映射出他筆下極具代表性的鄉土文學,湘西清秀氤氳的山水美景,邊城純真質樸的男女。以及那無數封寫給愛人的情書。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這句情話,至今被奉為經典,即便是隔著時空,看的人,也能從這句話裡,品出許多他對那個人溫柔百轉的情絲,而這個人,正好是他的結髮妻子張兆和。

1928年,從鳳凰縣裡走出來的沈從文經徐志摩和胡適舉薦,成為了上海中國公學的講師。

可沒料想,第一次上課就因為濃重的湘西土話口音鬧了笑話,引得臺下的學生譏笑不已。呆愣的站立半天后,他背過身,提筆在黑板上寫:

「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

學生們善意地笑了,寬容了他的驚惶。這些學生中,就有沈從文的結髮妻子,張兆和。

那時的張兆和額頭飽滿,鼻梁高挺,秀髮齊耳,下巴稍尖,輪廓分明,清麗脫俗。

因為皮膚稍稍有點黑,因此獲得了「黑牡丹」的稱號,亦是公學公認的校花。雖然不似一般的大家閨秀那樣膚白文靜,卻多了一種青春靈動的氣息。

有一次,沈從文無意間碰到在操場吹口琴的張兆和。張兆和邊走邊吹,走到操場盡頭時將頭髮瀟灑一甩,動作乾淨利索。

沈從文從此對張兆和一見鍾情,也就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追求行動。

張兆和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新時代女性,又是名門望族,這也讓沈從文有些自卑,並不敢直接表白,只能一封一封不間斷地給她寫情書。

沈從文的第一封情書只有一句話:「我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愛上了你?」

張兆和在學校不乏追求者,而她卻一個也看不上,反而給這些情書編號「青蛙1號」「青蛙2號」,到了沈從文這裡直接成了「癩蛤蟆13號」,其中拒絕的意味不言而喻。

其實心思細膩又敏感的沈從文怎會不知,於是也就有了我們今天在書中看到的這封情書:

「我曾做過可笑的努力,極力去和別的人要好,等到別人崇拜我,願意做我的奴隸時我才明白,我不是一個首領。

用不著別的女人用奴隸的心來服侍我,但我卻願意做奴隸,獻上自己的心,給我愛的人。

我說我很頑固地愛你,這種話到現在還不能用別的話來代替,就因為這是我的奴性。」

磐石難動,人心易暖

據梁實秋回憶,張兆和最初對沈從文並無好感,甚至因為他的頻繁追求而感到煩悶,沈從文得知後急得想要跳樓。

他本來就有流鼻血的毛病,幾次受挫後,面孔愈發蒼白了,但他依舊不停地給張兆和寫情書。

一來二去,時間久了,學校就有風言風語傳出來了,說沈從文因追求不到張兆和要自殺。張兆和情急之下,拿著沈從文的全部情書去找校長理論,表示沈從文騷擾她。

沈從文是胡適引薦到學校的,抱著對才子佳人的真愛,胡適反而當起了說客,大誇他是不多見的文學天才,在中國的小說家中很有希望。

告訴張兆和:「他非常頑固的愛著你。」而張兆和的回覆卻是:

「我也非常頑固的不愛他。」

1930年,胡適不在擔任上海中國公學的校長,這也就間接導致了沈從文只好轉去青島大學教書。離開了自己惦念的張兆和,沈從文的情書寄出的愈發頻繁。

民國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通訊設備,一封信件從青島寄到上海要好幾個月。一腔的相思變成了愁緒,情書的風格上也從之前的娓娓道來,轉變成更加直白的袒露心聲:

「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麼遠,我日裡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1932年的夏天,張兆和從上海中國公學畢業回到了家中,沈從文乾脆就從青島跑到了蘇州張兆和的家裡。一家老小都見沈從文文質彬彬,印象極好,也就開始推波助瀾起來。

沈從文寫信給「內應」張家二姐到:

「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這時從他們初次相見過去了4年,如此深情厚義的幾百封情書下來,張兆和這塊「磐石」也鬆動了。於是她拍電報告訴沈從文「允」!又去發了一條:

「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據說,這是中國第一封白話文電報,沈從文四年的苦戀終於結束,1933年9月,二人在北京中央公園宣布結婚。

日頭沒有辜負我們,我們也切莫辜負日頭

張兆和在家中排名老三,於是沈從文就叫她「三三」。

今天我們在看《邊城》中的翠翠,《長河》中的夭夭,《三三》裡的三三,這些活波俏麗的形象中都帶著幾分張兆和的影子:

「我先以為我是個受得了寂寞的人,現在方明白我們自從在一處後,我就變成一個不能同你離開的人了……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

我想打東西,罵粗話,讓冷風吹凍自己全身。我得同你在一處,這心才能安靜,事也才能做好!「

「這時真靜,我為了這靜,好像讀一首怕人的詩。這真是詩。不同處就是任何好詩所引起的情緒,還不能那麼動人罷了。

這時心裡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無間。我在溫習你的一切。我真帶點兒驚訝,當我默讀到生活某一章時,我不止驚訝。

我稱量我的幸運,且計算它,但這無法使我弄清楚一點點。你佔去了我的感情全部。

為了這點幸福的自覺,我嘆息了。」

儘管知道,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婚姻也曾隨著歷史的變遷被捲入各種各樣的分別和離愁中,幸運的是,沈從文和張兆和還是相濡以沫的度過了一生的年華。

可惜的是,這幾百封情書在戰爭年代裡沒有被完整保存下來,但是鄉下人和千金大小姐之間的傳奇愛情故事,依然揉動著後世的我們的心。

結語

《從文家書》裡沈從文寫道:

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永遠不會老去,但詩人他自己卻老去了。

《致張兆和情書》中寫道:

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髮。

看罷沈從文的一生,他在喧囂的城市中魂牽夢繞於故鄉的山水,他曾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在初涉人世的時候見證了太多的殺戮和紛爭,卻在當好的年紀愛上了執手一生的女人。

圖片來自網絡

《生死疲勞》⑧ | 當40歲的丈夫,愛上20歲的女孩

原標題:《《情書》① | 沈從文x張兆和:在當好的年紀愛上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沈從文送給夫人張兆和的情詩,原來這就是20世紀最美的情書
    那個年代,感情是含蓄而又濃烈的,說一句「我喜歡你」便是最勇敢的冒險,多少紙短情長又記錄了誰的情意綿綿。沈從文一個從鄉下來的小子,小學文憑卻當了大學教學,不會說話卻又戀上校花——張兆和。當年沈從文對張兆和一見鍾情,張兆和卻是當年的校花,從小到大追求者數不勝數。
  • 沈從文花了5年多的時間才追到張兆和,為何結婚一年便出軌了?
    但是張兆和對沈從文沒有任何感覺,她就覺得這個老師上課還不錯,但是不至於喜歡。於是沈從文便開闢一條師生戀的道路,100年前的師生戀,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沈從文也是勇氣可嘉。他是怎麼追張兆和的呢?開始給她寫情書,直到現在網上還可以找到當年沈從文給張兆和寫的情書,甚至於他的情書專門出版刊登了。
  • 許我在夢裡,用嘴吻你的腳:沈從文對張兆和的愛,是奴隸對女神的頂禮...
    1929年8月,從山溝裡走出來的沈從文受好友胡適之邀,來到位於上海的中國公學任教。在第一堂課上,他便一眼愛上自己的學生張兆和。 這一年,沈從文27歲,風華正茂;這一年,張兆和19歲,青春正好。
  • 沈從文與張兆和:因為激情苦苦追求,得到後卻乏味拋棄?
    沈從文是民國時期的才子,他出生於寒門,從小沒有讀過什麼書。他小時候非常調皮搗蛋,但十分聰明,當時年紀也比較小沒有認真學習。十四歲的時候沈從文決定參軍,一直到二十歲的他棄軍從文,獨自一人來到北京想要上大學接受先進的教育,於是他報考了燕京大學,可惜因為只有小學學歷,並沒有被錄取。
  • 沈從文與張兆和相愛一生,中間卻與高青子曖昧8年,終落寞離場
    苦追校花張兆和1929年,沈從文被胡適聘請到上海當老師。在此之前的沈從文四處流離,這下總算是有了一份安定的教育工作,而沈從文和張兆和的結識也是在後來的一節課上。沈從文生性木訥,在中國公學的第一節課上便醜態百出,當時臺下坐著的學生裡便有張兆和。
  • 「低情商」沈從文的卑微求愛史:我燒死了自己,卻沒能點燃張兆和
    沈從文對張兆和便是這樣。張兆和曾是校園女神,迷倒了全校無數男生,她的老師沈從文也不例外。但無論沈從文怎樣示愛,張兆和都無動於衷,甚至把他告到了校長胡適那裡。這是沈從文第一次栽跟頭。巧的是,沈從文剛剛跟胡適倒完苦水,請求胡適做媒。於是胡適說了許多沈從文的好話,沒想到這種態度更激怒了張兆和,張兆和怒懟胡適,拂袖而去。
  • 沈從文晚年出軌女作家向妻子坦白,張兆和做了這事,讓她悔恨餘生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年紀的你。」——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關於民國時代的愛情,大多人會覺得是浪漫的,才華橫溢的才子,性情溫婉的佳人,湊在一起,便是一段佳話。
  • 沈從文求婚記:自青島寄出百封情書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宜慶 張兆和是沈從文在上海中國公學教書時的學生,來青島大學任教之前,沈從文已經給她寫了100多封信,當然都是情書。到了美麗的青島任教後,沈從文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並且在這個海濱城市收穫了愛情。
  • 新書嘗鮮|《若無相欠 怎會相見》之沈從文致張兆和:只愛過一個正當...
    那時,張兆和的追求者可以用籮筐來統計。她調皮地將這些追求者以「青蛙」為名一一編了號,當沈從文交出寫著「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愛上了你」這第一封情書給她時,她便立即將他編為「青蛙13號」,未做出任何不同於對待其他追求者的舉動。在她眼裡,他不過是她眾多追求者中的一個,並無什麼特別之處。
  • 沈從文婚後愛上女粉絲,問林徽因怎麼辦,「過來人」的意見果然很硬核
    沈從文的出軌醜聞,是被林徽因洩露出去的,他「文藝渣男」的罵名由此而來。 沈從文與林徽因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互相引為知己,無話不談的那種。所以,當沈從文在與張兆和的婚姻裡出軌了女粉絲高青子,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林徽因傾訴。
  • 沈從文向懷孕妻子坦白已愛上她人,妻子的回應讓他一度抑鬱自殺!
    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愛情以及婚姻就像是這樣,沈從文帶著自己與生俱來的浪漫和敏感在這段感情中投入了太多,卻也失敗了太多。 沈從文瘋狂追求張兆和,最終滋潤了女孩的心 沈從文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小縣城,小學畢業之後就參軍了,但是一直渴望讀書的沈從文在二十歲時來到北京,脫下了軍裝。
  • 文壇巨匠的追求,數年如一日,沈從文的愛情故事,令人羨慕
    於是沈從文先生就開始寫情書,他寫「我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愛上了你」;寫「如果我愛你是你的不幸,你這不幸是同我生命一樣的長久的」;寫「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 沈從文中年不幸的背後:與不愛自己的女人結婚,把一生過成了寂寞
    沈從文寫給妻子張兆和的大量情書,深情纏綿,堪視為文學作品,有些情話,已是讀者們耳熟能詳:「我走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好年齡的人。沈從文鍥而不捨、轟轟烈烈的追求,終於讓他從張兆和的眾多追求者中脫穎而出,「癩蛤蟆吃上了天鵝肉」。
  • 沈從文《如蕤》:如果你不能理解我,那我要你的愛又有何用?
    而偏偏沈從文愛上了張兆和,還非常高調地追求她。而高傲的張兆和自然看不上沈從文,甚至戲稱沈從文"癩蛤蟆第13號"。為了抱得美人歸,沈從文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情,給張兆和寫了一封又一封的情書。當無法忍受的張兆和拿著情書去找校長胡適,說她被沈從文騷擾時,胡適卻想撮合兩人,"他固執地愛著你",而張兆和則回答"我固執地不愛他"。沈從文給張兆和寫了3年的情書,終於在31歲那年,和張兆和結為了夫妻。按理說,事業穩定又有美人在懷的沈從文應該很幸福,但生活從來不是童話故事,沈從文也不是灰姑娘。
  • 沈從文:兩次諾獎提名,給妻子寫情話出了一本書,婚後一年就出軌
    但生活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你的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沈從文的驚喜發生在1929年,那年沈從文去吳淞中國公學任教,遇到了讓他一見傾心的女學生—張兆和。張兆和可是不折不扣的「金鳳凰」,其父張吉友是安徽有名的富商,除了家財萬貫,更是熱心於結交像蔡元培這樣的名人才子,同時也是才貌雙全包括張兆和在內的「合肥四女」的父親。
  • 《邊城》|小城一隅自然古樸的生活,是沈從文對純真美好的堅守
    這是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女性,他塑造出來的湘西女性最有特色。翠翠的活著可以說是一種「奇蹟」,也是一種天賜的恩惠。生長於自然,也受教於自然。她熱愛身邊的一切,尊重自然中的生命,她也敬畏自然。隨著年紀的增長,翠翠悄然萌發的情愫,讓她開始有了一點煩惱,她不知道該怎麼辦。質樸的農村姑娘,或許不懂那是愛情。
  • 張兆和:「頑固」終會消散
    11930年,《合肥四姐妹》三姐張兆和拒絕了沈從文的示愛。一個是大學學生,一個是知名作家兼大學老師。沈從文被學生張兆和拒絕後,很傷心也很憂愁,表示尊重,也絕不輕易放棄。他說:「我愛你而你偏不愛我,也正是極好的一種事情。我願意你的幸福跟在你偏見的背後,你的頑固既是你的幸福。」浪漫的情話帶著淡淡的憂傷,也挑明了兆和對他的偏見。那麼,張兆和如此的「頑固」、「偏見」,是她錯了嗎?
  • 中年割腕的沈從文:與不愛自己的女人結婚,把一生過成了寂寞
    「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髮。」 26歲那年的沈從文,卻愛上自己18歲的女學生。 1928年,沈從文經徐志摩介紹,去了上海中國公學教書。在聽課的學生中,有一位18歲的女同學名叫張兆和。
  • 文人多渣男,徐志摩首當其衝,純粹文人沈從文意外出軌
    沈從文和張兆,一個是文人老師 一個是大家閨秀。老師追學生。老師情書是一封一封的寫,而學生卻對他毫不在乎,因為追她的人太多太多,從城裡排到城外,而老師只是個會寫詩的文人。張兆和出身名門,天生麗質又聰穎伶俐。
  • 沈從文的人品真的很渣嗎?500字告訴你真相!
    沈從文的人品真的很渣嗎?500字告訴你真相!本文原發布於某問答,現單獨整理成文,略有改動。沈從文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大師中屬於中規中矩的人物,無論為人還是為文都可圈可點,不過說他人品很差,也並非空穴來風。他愛張兆和愛得要死,可當後者成為他的老婆,為他生兒育女之後,他卻又開始不斷地撩撥女粉並作出苟且之事。